《穀梁》政治伦理探微——以“贤”的判断为讨论中心(上下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18.80
“六经”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也是推动当代社会文化不断前发展的动力资源之一,所以值得深研究。本书选取《穀梁》中有关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几个核心问题,如死义、复仇、慎让等,通过经典诠释的方法,以文本的深解读,不同文本的对比和义理的细致阐发,对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意识的相关内容的形成和历史演变、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及其价值取向等,作了较为系统、深的论述,并能提出自己的许多独立见解。在一些文本解读和义理阐发上发人之所未发,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展。
最喜今生为书忙
¥68.53
《*喜今生为书忙》,杨牧之著。收录了杨牧之先生近三十篇与书、与出版相关的文字,内容包括作者担任出版管理工作期间对所组织的大型图书项目的相关记述,以及政策性的报告、文章,作者在编辑工作岗位上所积累的经验,作者作为出版人和读书人对书刊编辑、校对、写作、出版事业、文化发展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工作中滴往事的回忆。所有内容都离不“书”,寄托了作者对于书的深深眷恋。
西医来华十记(精)
¥23.80
近代西方医学来华已有两百多年。本书以*个百年(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相关的人与事为论述对象,并利用*手史料,如来华西医及学习西医的中国人的书信、档案和报告作为论述的主要基础,其中不乏前人论述未及、不尽正确,甚或有误的内容。 本书含十篇文章,大致按照内容或人物年代先后排序,主要是基督教传教医生的活动。关注中国人对西方医学的反应,记载十九世纪学习西医的中国人,如中国*位留学英国的医学博士黄宽、上海*位中国人西医黄春甫,以及一些学徒出身的中国西医的生平行止,讨论他们习医的经过、学成后的生涯,和面临的文化适应等各种难题;同时,留意中国人对西方医学的态度与行为,试图从施与受双方互动的视角,观照西医来华过程中人与事交织而成的各种现象与意涵。
福建历代刻书家考略(上下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72.66
“刻书家”是古籍编撰出版传播上的重要环节,但一向被研究者所忽略。本书广泛利用正史、地方志、家(族)谱以及摩崖、碑刻等史料,挖掘由宋至清福建八百多位刻书家的事迹,不仅为古籍编撰出版的传播补上“刻书家”这一环节,也为纠正以往古籍鉴定中所出现的误判提供更多的文献佐证。书中提出,应以是否受官私方的委托刻书作为判定“刻书中心”的重要标准;判断古籍版本,不宜仅凭刻书家的籍贯,而应以刻书地为主。
祝总斌先生九十华诞颂寿论文集(精)--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
¥58.80
祝總斌先生1930年出生,江蘇蘇州人,少時少年隨家人居於湖北武漢。後移居北平,在華北文法學院中國文學系學習。1949年北平解放後參加工作。1954年調北京大學任教,先在法律系,後轉歷史系。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還擔任過中國古代史教研室主任、歷史系副主任。1998年離休。 祝先生的學術專長主要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法制史領域,代表性著作有《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和《材不材齋文集:中國古代史研究》、《材不材齋文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研究》《材不材齋史學叢稿》三部論文集。他研究問題堅持論從史出,從史料解讀考證手,先在史實層面有所發現和突破,然後分析歸納,故常能提出新穎獨到的見解。他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對宰相制度和門閥制度的論述,全面、紮實、深,受到學界的普遍重視。 在祝先生九十華誕即將到來之際,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和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仿照學界通行的做法,編集了這部賀壽文集。提交文章的作者或為祝先生教過的學生,或是受到祝先生影響的學者。所收文章按內容所涉時代先後進行排列。也有幾篇對祝先生著作的評介文章和回憶性文章,排在後面。祝先生的簡歷和著作目錄附在書末。
日本在内蒙古殖民法律制度研究(精)
¥40.80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较为全面深地阐释了上世纪伪满时期日本殖民统治者如何以法律手段维系日本在东部内蒙古的统治。本书*的特是几乎利用了目前所能利用的所有公相关文献资料,从殖民立法的活动、形式、程序、特,涵盖行政、经济、刑事、司法等各个方面,充分展现了日本殖民法律的本质,从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驳斥日本极右势力美化侵华战争的言论,能够较好地发挥警醒世人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明遗民诗人姜埰评传
¥76.80
姜埰(1607年-1677年),字如农,同人私谥贞毅。山东莱阳人。明末政治人物,入清后以遗民自居。本书对姜埰的家世、求学、仕宦、交游、思想等方面都做了系统的研究与介绍,并对其诗文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评述。
5-6世纪北边六镇豪强酋帅社会地位演变研究(精)
¥46.80
本书通过对北边六镇豪帅群体社会地位在北朝演变的考察,就北边六镇暴动,尔朱荣集团崩溃,北魏分裂与灭亡,西魏北周关陇集团、东魏北齐统治集团内部关系,杨坚建隋等北朝后期政治史的重要问题,均提出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创新性的观。为学界深认识北魏离散部落、孝文帝汉化改革影响、六镇暴动的原因与性质等重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途径。
四川国学院史
¥40.80
四川国学院于1912年由四川军政府创立,为全省国学机关,宗旨为“提倡国学,发扬国粹”,聘请吴之英任院正,刘师培、谢无量为院副,院员有楼黎然、曾学传、廖平、曾瀛、李尧勋、杨赞襄、等宿儒名士。1927年并四川大学。在15年间,始终以“国学”相号召,是当时国内国学教学研究的重镇。20世纪初国学运动兴起后,以“国学”命名的大型学术机构,四川国学院是*所;以政府之力兴办国学院,在全国也是首创,在整个百年国学运动史上也是非常独特的。 四川国学院是近代*早出现的大型学术机构之一,具备教学、研究、出版、传播等多项功能,它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术工作和它在国学教育方面的探索,都是很有价值的。四川国学院还是推动蜀学复兴的重要阵地,培养的学生遍布四川,其中蒙文通、向宗鲁、彭云生、李源澄等对于后来四川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部著作可以加深读者对近代文化的认知。作者运用了大量档案资料,很多是*次公之于众。
中国古代屈原及其作品图像研究(精)
¥27.72
楚辞图像研究,是楚辞学领域新兴的一个跨学科综合研究方向。本书以中国古代屈原图像和屈原作品图像为研究对象,选取七大专题,深探讨图像与屈原及其作品之间的关系。将图像与诗歌、史传文学相观照,通过图像与文本的互证,尽力还原历史中屈原的真实形象。细致梳理屈原作品图像的发展脉络,结合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审美思潮等因素,阐释图像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揭示图像的历史发展规律。本书对历代屈原及其作品图像的叙录,具有一定的文献学价值。
屈原考古新证(精)
¥23.66
利用出土文献行楚辞研究,目前学界主要集中在字词训诂、作品诠释层面,本书则着眼于作家层面,综合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传统文献、民间传说以及学术史等多种信息,通过楚文化与楚辞的双向互证,解决屈原世系、生平、仕履、放逐、沉江五大环节中的历史疑难,推屈原研究的展。
傅熹年论文选(精)--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
¥34.72
傅熹年先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泰山北斗,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伊始,即当选为院士。同时,他还是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家、古籍版本目录学家,兼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成就卓著,饮誉中外。列“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的《傅熹年论文选》是傅先生的自选集,大致涵盖了其有关中国古代建筑史、书画鉴定和古籍版本等学术领域的重要成果,可谓字字珠玑、灿若列星。 在中国古代建筑史方面,收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和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山西省繁峙县岩山寺南殿金代壁画中所绘建筑的初步分析》《明清都城北京城》四篇论文,除研究具体的古建筑实物、古遗址及其发展概况外,重探讨中国城市和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群的规划布局和单体建筑物的设计规律,揭示出中国古代城市以宫城、里坊为模数,大建筑群以主院落为模数,单体建筑以用材和柱高为模数等一系列的规划设计方法,从而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风貌。 在古代书画鉴定方面,收《浅谈做书画鉴定工作的体会》《古代书画鉴定中的真伪和是非问题》等论文。作者以其丰富的阅历和在大量例证的基础上,提出书画鉴定不仅需要坚实的书法史、绘画史的功底,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文献考据能力,一步达到“有目的地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建立起书画鉴定所需要的微观的标准系列和宏观的综合概念”。*后,作者还以《学术研究与艺术鉴赏的完美结合》为题,漫谈学习启功先生艺术史及书画鉴定论著的体会。 在古籍版本方面,收《访美所见我国善本书籍简记》《参观静嘉堂文库札记》两篇文章,记录了作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访问美国、日本期间,在各大公私图书馆经眼的孤本秘籍,虽是“匆匆一瞥而过”,然则披沙拣金,颇足珍重。
燕闲清赏:晚明士人生活与书法生态(精)
¥29.40
本书以晚明为研究断限,以士人生活为考察基,立足书法艺术的本体范畴,从社会学、思想史和艺术史诸角度,对书法在晚明士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呈现以及由此所引发的观念变革,行延伸性的解读与阐释。
砚田别识录(精)--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
¥34.72
程大利先生收书中的文章,有的是站在时代的高度,重新梳理传统文脉,解读古贤,拎出精粹,让今人警醒,化解学子困惑,不走弯路;有的是与当代学者和艺术家的对话交流,共同探讨并倡导“回归文脉、续传统”以“培根铸魂”;有的是从弘扬中华文化的担当大任出发,充分把握中国书画史的纵深和维度,发表真知灼见,充满着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阐发着传统艺术的时代意义和未来走向。我想,这样一些文字不仅是给同道和学生们看的,而更多的则是作为一个学者型画家心路历程的记录,可以留给历史。 在他看来,一个中国画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要植根中华文化的沃土,培育中国古典哲学之根,涵养正气,熔铸当代人文之魂。所谓“文以载道”“澄怀观道”“体道义之合”,这里的道,皆是铸魂所得。他认为,中国书画艺术强调人文双修,绝不仅仅是“表现”“再现”的问题,而是“以文立心”“以文化育”,实现修为的大目标。绘画不仅仅是绘画,而要“内修心而外益世”“抒胸臆以振斯文”。在绘画中陶冶万古心胸,提升自己并且提升社会。在优秀传统精神缺失的当下,更不能以“当下性”“全球化”为理由漠视传统,先生主张,古今东西没有藩篱,应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未来。
飞鸟·奈良时代(岩波日本史 第二卷)
¥39.99
公元607年,推古天皇正式委派小野妹子等人作为遣隋使来访中国。从此,日本处于东亚动荡的历史背景下,竭尽全力吸取大陆的先进文明,克服诸多困难,建立起独特的律令制国家 。飞鸟时代、奈良时代,两百年间的动乱,日本普及佛教,制定律令,大化改新,直到迁都平安京。 “岩波日本史”第二卷《飞鸟·奈良时代》生动地描绘了这段历史。
日本社会的诞生(岩波日本史第一卷)
¥39.99
"日本"的国号是何时诞生的?"日出处天子"时候的日本就是现在的日本吗?我们熟知的大伴氏、物部氏、苏我氏与臣姓、连姓的氏族制度源于何时?为什么日本起初多女天皇? 本卷为"岩波日本史"*卷,是一本基于现代考古学前沿成果而推出的全新版"日本"前史。探究"日本人"的祖先究竟何时、自何处来到日本列岛,日本的稻作起源,以及关于邪马台国的z新学说,等等。为我们还原了日本本初的风貌。
帝国时期(岩波日本史第八卷)
¥39.99
《帝国时期》是日本历史学家由井正臣的代表作。《帝国时期》作为岩波日本史系列的第八卷,介绍了1890至1952年的日本历史。1890年,是依据前一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召*次帝国议会的年份;1952年,则是《对日和平条约》(旧金山和约)生效的年份。在这6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长期使用"大日本帝国"为国号,故而本卷被称为"帝国时期"。本卷承续上卷《明治维新》,全面回顾了改革之后的日本走向现代化、深度融世界和不断发起、参与战争的历程。这段历史不仅给日本,而且给中国、亚洲乃至世界都带来了影响至今的深刻变化。 作为研究日本近代史的专家,由井正臣以简明清晰的史笔再现了重要历史时、历史事件上有关各方的博弈过程,更直面"战争为什么会发生""避免战争的可能性是否存在"等历史之问,为如何看待这段复杂历史留下了一个严肃历史学家的视角和答案。
明治维新(岩波日本史 第七卷)
¥39.99
《明治维新》是"岩波日本史"的第七卷。十九世纪后半叶,在整个世界史潮流中日本的国如何定位;支撑了两个半世纪的幕府在何种历史背景和政治理论下不得不垮台。在此基础上一步考察,幕府倒台后成立的明治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以及幕末维新中一般民众的生活百态。 此外,放眼世界发达国家,从中探索日本近代国家模式的维新领导者们在归国后,如何应对日渐高涨的自由民权运动,这种民权运动的*终诉求是什么,这个被称为明治维新一个终结的明治宪法体制到底有什么意义,都是本书试图探求的问题。 经佩里来航、国倒幕、西南战争、自由民权,跌宕起伏的幕末?维新一路上以烈火燎原之势,向近代立宪制国家昂首猛。时代风云莫测,局势瞬息万变,身为时代弄潮儿的萨长等幕末志士们心中,又描绘了怎样的"新日本国"蓝图? 抱着以上疑问,本书作者田中彰先生对具体历史事件行描述,试图绘制出整个明治维新的发展脉络,在破解谜题的同时,剖析这一巨大变革的历史意义。
武士时代(岩波日本史 第四卷)
¥39.99
五味文彦的《武士的时代》是“岩波日本史”的第四卷。日本中世的镰仓时代是什么样子呢?这是个市民开始懂得娱乐的时代,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平家物语》主题的艺人说书;这也是一个刀锋与信仰并行的时期,一方面新兴武士势力在全国各地群雄割据,另一方面充满新的创造力的佛教在民众中广泛传播,开花展叶。本书讲述了从源平之争到镰仓幕府成立,经过蒙古袭来,直到应仁之乱前夜,能乐在室町时代的将军府华丽起舞……这段多姿多彩波澜壮阔的日本历史。
平安时代(岩波日本史第三卷)
¥39.99
自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开始,日本进入平安时代。从八世纪末到十二世纪末的四百年间,京都的宫廷贵族们享受着荣华与奢靡,然而大大小小的政治纷争从未间断。本书《平安时代》为“岩波日本史”第三卷,以平安时代的三十一代天皇的承继和姻亲关系为主轴,细述了皇室、贵族、武士等各方势力内部和相互之间围绕着王权的争夺而出现的对立和抗争,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平安时代历史的全新视角。 作者保立道久立足于政治史视角,同时兼及社会经济史和对外关系史,将平安时代天皇在即位后颁布“新制”与“德政”的传统作为关键线索,“以天皇家的历史为中心来描述平安时代”,描述了这段波澜壮阔、绚丽多姿的四百年历史。
菊花王朝:两千年日本天皇史(读懂天皇制,读懂骨子里的日本,菊与刀未说尽的真相。著名日本问题专家蒋丰、萨苏、蒋奇武联袂推荐,日本中世史专家、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
¥39.20
日本的天皇制,堪称世界上持续时间*长的君主制度,从日本神话时代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天皇制作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是谜一般的存在。一般人对天皇制看不透,也理解不了。 本书梳理了与天皇和天皇制相关的70个问题,共分10章,向读者详解有关天皇和天皇制的各种谜题。前4章主要阐述与天皇历史相关的一些问题,概说天皇的历史与天皇制的发展脉络;后6章则从天皇的宗教与仪式、思想、艺能与学问、日常生活、形象、家族等各个方面,解答人们对日本天皇日常生活的疑问。 本书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学术研究成果,详解天皇的历史和日常生活,为大众读者提供重新思考天皇与天皇制的机会。想深了解日本历史文化,或是纯粹对日本天皇制感到好奇的读者,都能够从本书中获得新的线索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