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皇皇盛世:隋唐(陈舜臣十八史略04)
皇皇盛世:隋唐(陈舜臣十八史略04)
陈舜臣
¥18.72
《十八史略》为宋末元初曾先之所撰,采撷正史、《资治通鉴》等史书,是简明地叙述中国历史的初学者启蒙书。至明代大为畅行,更东传日本,并且在日本产生了长久的、特殊的影响。   陈舜臣所著的《小说十八史略》,将从上古到宋灭亡之间的历史小说化。尽管与曾先之的著作无直接关联,但是在将历史用简明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大众读者这点上,则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部作品首先在周刊连载,1977年出书,全六卷的销售量,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超出一百万册。之后,又改版为十二卷,也一再再版,直到2006年还有新的版本出版,成为在日本长销不衰的中国历史作品。   《陈舜臣十八史略:皇皇盛世》为《陈舜臣十八史略》系列的第四本,讲述从隋朝统一中国到唐朝灭亡的这一段历史。大唐帝国的宫廷权谋与政治角逐是《皇皇盛世》的主线。李世民的盖世将才和缜密权谋、长孙无忌的权力欲望和毒辣计谋、武则天的果敢杀伐和启用贤才、李隆基的威风凛凛和老年昏聩、杨国忠的嫉贤妒能和善于粉饰、安禄山的谄媚伪装和终叛乱,大唐三百年兴衰治乱之重大事件,尽在《陈舜臣十八史略:皇皇盛世》之中。
每满80减40 日不落帝国兴衰史:19世纪英国
日不落帝国兴衰史:19世纪英国
(英)克里斯托弗·哈维;科林·马修
¥8.00
《日不落帝国兴衰史――十九世纪英国》随着工业化、民主化、城市化的突飞猛进,恪守传统自由主义的英国在19世纪遭遇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为此英国进行了哪些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它如何能在没有爆发革命的情况下就化解了危机,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转型?本书在详述19世纪英国历届政府更替和社会变迁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作出了精彩的分析和解答,这对我们思考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现代化问题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每满80减40 世界通史(第六卷)
世界通史(第六卷)
李楠
¥0.99
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法国、英国的殖民地逐渐在北美建立起来。英国从1607年开始殖民统治,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大西洋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每个殖民地都由英国派来的总督统治。这时的殖民地已经开发了大量的种植园,建立了纺织、炼铁、采矿等多种工业,经济比较繁荣。
大风起兮:西汉-东汉(陈舜臣十八史略02)
大风起兮:西汉-东汉(陈舜臣十八史略02)
(日)陈舜臣
¥21.60
  《十八史略》为宋末元初曾先之所撰,采撷正史、《资治通鉴》等史书,是简明地叙述中国历史的初学者启蒙书。至明代大为畅行,更东传日本,并且在日本产生了长久的、特殊的影响。   陈舜臣所著的《小说十八史略》,将从上古到宋灭亡之间的历史小说化。尽管与曾先之的著作无直接关联,但是在将历史用简明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大众读者这点上,则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部作品首先在周刊连载,1977年出书,全六卷的销售量,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超出一百万册。之后,又改版为十二卷,也一再再版,直到2006年还有新的版本出版,成为在日本长销不衰的中国历史作品。   《陈舜臣十八史略:大风起兮》为《陈舜臣十八史略》系列的第二本, 讲述大汉王朝从汉高祖百战创业到汉武帝黄金时代,之后国运日蹇,终至王莽篡汉;尔后刘秀剪灭群雄,建立东汉,在经历了“明章之治”后,幼帝、外戚、宦官成为主角,历史终于走到了合久必分的东汉末年。豪放大气的英雄主义是本书贯彻的主题。择主而事的智者张良、喊出非战之罪的霸王项羽,高唱大风起兮的刘邦,自诩将兵多多益善的韩信,“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命途多舛的飞将军李广、死战降敌家国难回的李陵、投笔从戎的班超……这些人物都在本书中闪耀光芒。
日本人与中国人(新版)
日本人与中国人(新版)
陈舜臣
¥22.08
这是一部独特的日本论,也是一卷东瀛与神州大地古往今来的趣闻怪谈史略。日本华裔作家陈舜臣一生在两个故乡、两种文化之间徘徊,边缘人身份让他领受命运的桎梏,也使他以*的生命经验和生动的“复眼”视角,洞见两国历史传统的差异与交叠,遂成妙语连珠、谐谑天成的中日文化随笔。他从遥远的古代折返现代的中日文化接点,在历史与现实之间随意驰骋;要以“遗书”的心情,写下阻碍中日两国相互理解的原因。重新认识邻人,亦是抽丝剥茧地审视自己。我们这对邻居——长短相补,此为天命。
每满80减40 李继宏世界名著新译系列:小王子+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动物农场+瓦尔登湖(套装共5册)
李继宏世界名著新译系列:小王子+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动物农场+瓦尔登湖(套装共5册)
(英)奥威尔,(美)亨利·戴维·梭罗等
¥119.97
“李继宏世界名著新译系列”,包含《小王子》《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动物农场》《瓦尔登湖》,由知名翻译家李继宏倾情翻译。他是《纽约时报》《中国日报》《纽约客》专访人物;译作横跨文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宗教等领域,其中《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好评如潮,畅销百万;《与神对话》已成为王菲、李连杰等明星热捧的心灵经典。 这套世界名著新译系列的翻译建立在大量文本统计和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很好地还原了不同作者的文风。加上多年古体诗创作经验练就的深厚中文功底,李继宏的译文优美流畅又不失时代性,让翻译文学不再艰涩难读,获得千万读者的赞誉。译者还为每一部作品撰写了万字导读,全面地解读了《小王子》《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动物农场》《瓦尔登湖》为何成为经典,原著作者拥有怎样的传奇经历和伟大文学地位,帮助读者透彻了解经典文学的魅力所在。 李继宏语:“我更愿意把自己当作一个匠人,我的理想是,尽可能完善自己的翻译技艺,为读者提供跟得上时代、对得起原著的优秀作品。”
每满80减40 同文书史:从韩国汉文文献看近世中国
同文书史:从韩国汉文文献看近世中国
王鑫磊
¥19.20
  本书内容包括:儒学交涉:16世纪中后期朝鲜人眼中的中国学术;中华名分:从卢以渐《随槎录》看朝鲜的小中华意识;文化比赛:在朝鲜和日本之间寻找“中国”等。
每满80减40 清高宗乾隆传
清高宗乾隆传
华斌
¥6.88
清高宗乾隆姓名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是清朝版图的奠基人。他是雍正帝第四子。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弘历即位,改年号乾隆。由此,他站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至高点,开始施展“文治武功”。乾隆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无疾而终,终年89岁。是中国历*长寿的皇帝。他六十年的稳定统治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过了漫长沉淀之后的集大成时代。乾隆末年,清朝开始由盛转衰。
每满80减40 清圣祖康熙传
清圣祖康熙传
李丹丹
¥6.88
浩浩五千年的中华历史长河,涌现出了许多帝王,他们曾经煊赫一时,有的是历史长河中的顺风船,有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的如冬凌,有的是与水俱下的泥沙,有的是顺流而漂的朽木……总之,浩浩历史千百载,滚滚红尘万古名,史海钩沉,各领风骚,薪火相传,承继着悠久的中华历史。
每满80减40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
¥15.20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
每满80减40 元西域人华化考(精)中国文化丛书·经典随行  中华书局出品
元西域人华化考(精)中国文化丛书·经典随行 中华书局出品
陈垣,陈智超
¥9.10
《元西域人华化考(精)/中国文化丛书》是我国史学泰斗陈垣先生前期的代表性*作,它从文学、儒学、佛老、美术、礼俗等各个方面考察了元代进入中原的西域人(色目人)逐渐为中原文化所同化的情况,显示出当时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全书资料丰富、考证精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一代经典。书前收入陈垣之孙陈智超教授撰写的“导读”,说明该书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国际影响、版本流变等情况。 ?
每满80减40 探寻古鄞
探寻古鄞
鲍贤昌
¥15.70
  《探寻古鄞》是作者们在考察之后,把他们的认识与感想写成文章,在地方的报刊上发表,以此进一步扩大这种文化行为的影响力。他们都是在业余的时间里做这些事的。   《探寻古鄞》分为五编,编古城鄞县,第二编鄞东寻踪,第三编鄞西觅迹,第四编东钱湖畔,第五编四明胜迹。
每满80减40 儒学经传宝典
儒学经传宝典
鹿军士
¥6.88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更加优秀的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 总之,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宏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与文化风采,让美丽中国更加辉煌出彩。
每满80减40 青少年国学语文知识趣读
青少年国学语文知识趣读
陈勇
¥5.22
《青少年国学语文知识趣读》精选了大量的文化常识、幽默诗文、趣味语文等内容,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炼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将语文精妙绝伦的一面展现给读者。不仅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能力,还能使青少年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获取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愉快体验。
每满80减40 民国风范(图说天下-探索发现6)
民国风范(图说天下-探索发现6)
王承帝
¥3.48
  民国,是个风范十足、色彩斑斓的时代,是个三教九流都张扬个性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人,都能在这个特殊时代找到自己施展的舞台。   《民国风范》讲述了民国时期的一些秘辛史实——旧上海“三大亨”是如何发迹的?为何有“黄金荣爱钱,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的传言?绝代佳人林徽因,何以让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三大才子如此痴迷?一代影后周璇是何等的漂亮伶俐,又是哪个男人让她伤痕累累?在国学上造诣精深的黄侃堪称学界翘楚,为何有“海内狂人”的晦名……以另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民国时期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轶事生动勾勒,力求用白描的方式展现民国历史的真实,通过江湖与绿林、武林奇人、民国文人风骨、民国奇女几个章节来再现民国历史的部分横断面。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带领我们重温那段传奇时代。
每满80减40 文献大成之作
文献大成之作
鹿军士
¥6.88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更加优秀的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 总之,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宏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与文化风采,让美丽中国更加辉煌出彩。
温故(十六)
温故(十六)
刘瑞琳主编
¥7.20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对人类以往生存状 态的追怀; 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 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温故(十八)
温故(十八)
刘瑞琳主编
¥8.65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对人类以往生存状 态的追怀;   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   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温故(二十)
温故(二十)
刘瑞琳主编
¥7.20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   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   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每满80减40 二战名将传记(套装共六册)
二战名将传记(套装共六册)
南羽,明华锋,张立伟,黄海,洪晓然,陈辉
¥14.99
《蒙哥马利传》介绍了蒙哥马利的童年时代、婚姻生活、初上战场,以及他所指挥的重大战役等众多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其中不乏许多鲜为人知的励志故事,也包含与沙漠之狐隆美尔的斗智斗勇,以及对二战起到重大转折的诺曼底登陆战役。 《巴顿传》介绍了巴顿的童年时代、进入西点军校学习、首次接触到坦克,以及他所指挥的重大战役等众多读者感兴趣的内容,也包含巴顿将军离奇的去世之谜,以及对二战起到重大转折的诺曼底登陆战役。 《古德里安传》介绍了古德里安的童年时代、少年求学经历、他所指挥的重大战役,以及他是如何将坦克战与闪击战运用到现代战争中等众多读者感兴趣的内容。涵盖了古德里安具有开创性的战术思想,以及对二战局势起到转折作用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和莫斯科保卫战等战役。 《山本五十六传》从山本五十六的童年时代写起,记述了他在海军军校的学习经历、他所指挥的重大战役,以及他航空兵战术思想形成等众多读者感兴趣的内容,也涵盖了山本五十六的家庭生活和意外身死,以及对太平洋战场局势起到转折作用的偷袭珍珠港和中途岛海战。 《朱可夫传》介绍了朱可夫艰难的童年岁月、经受十月革命的洗礼、战后政坛风波,以及他所指挥的重大战役,让读者了解到他从一名皮毛匠到元帅的成长历程,内容还描写到了对苏德战场起到重大转折的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 《隆美尔传》内容包括隆美尔的童年时代、军校学习经历、他所指挥的重大战役,他与英军名将蒙哥马利的斗智斗勇及非常珍贵的隆美尔与爱妻的战时通信,同时还提到了隆美尔与希特勒的分歧和被赐死,以及对北非战场局势起到转折作用的阿拉曼战役。
温故(二十五)
温故(二十五)
刘瑞琳主编
¥13.92
  2013年推出的第二辑《温故》, “影像”专栏刊出秦风老照片馆提供的图片共30幅,反映的时代集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即从台湾光复前后到两岸严重对峙的大约三十年的光景,系首次发表,极具价值。 本辑“特稿”《蒋介石其人》展示了民国史专家杨天石对蒋介石从1915年到1972年共57年间的日记的全面解读和深度思考,透过这些日记,我们可以看到蒋介石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了解许多在档案、报纸中不曾记载的政治秘密。逃亡之路》记述了作者曾庆斯在“文革”期间,首次逃亡香港未果的经历;《姑苏女杰陆兰秀》追忆了即使遭遇迫害、面临生死抉择但仍然坚持独立思想、深刻批评“文革”错误的革命烈士陆兰秀;《逃亡之路》记述了作者曾庆斯在“文革”期间,首次逃亡香港未果的经历。   “人物”专栏,冰云《陈独秀寥落到晚年交游》描写了陈独秀晚年被开除出党、避居江津后,与章士钊、沈尹默、台静农、郑学稼、何之瑜等人的通信、交往,他晚年的境况,为我们认识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先驱的坎坷命运提供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注脚;许述《你不一定知道的冯玉祥》一文里不仅可以看到中共内部对冯有另一种看法,还可以看到苏共、美国人以及国民党对他的观感与评价;还有淮茗《吴梅、黄侃两次交恶史实述考》、李宝《作为“文物大盗”的康生》。“风物”专栏,《狄思威路108弄4号》是陶希圣的外孙沈詝2012年回国后来到自己阔别六十余年的故居后的所思所感;“口述”专栏,《次执教武汉大学》首次刊出了历史学家刘绪贻先生的自传《箫声剑影》(下卷)的部分。   “记忆”专栏,《无牵无挂地走吧:忆黄苗子、郁风伉俪》,舞蹈家江青回忆了与黄苗子、郁风的相识、相知的动人往事;邹宁远、倪慧如《中国志愿军张纪》追忆考察了参加1930年代西班牙内战的中国老志愿军张纪的生平故事;还有楚泽涵《对几位老师的回忆》、陈履生《照相馆往事》等文。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