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显微镜下的室友:邂逅二十万种小小生物
显微镜下的室友:邂逅二十万种小小生物
[美] 罗布·邓恩
¥41.30
你知道在你家里住了将近20万种细菌、真菌、昆虫节肢动物吗?你的窗框上、枕头上、莲蓬头里和猫狗身上,都住满了大大小小的生物。它们已经与我们同居了上万年,但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却少得可怜,甚至连它们从哪里来,爱吃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向来讨厌家里的细菌和微生物,认为它们有害健康,但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在本书中,生物学家罗布·邓恩,将为你揭迷人的微观世界,和全世界只有十几位室内生物专家,带你用全新眼光认识这些与你亲密触的“室友”,它们为我们造的生物多样性,不仅让我们更健康、幸福,也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49元5本 对不起,我操控了你的大脑
对不起,我操控了你的大脑
【加】克里斯托弗·怀利;吴晓真译
¥34.99
2018年3月,脸书(Facebook)被曝出泄露数据丑闻,一家在2016年帮助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的数据公司曾违规获取8700万脸书用户的信息。网络上发起了“删除脸书”的活动。一周后,脸书股价暴跌18%,市值蒸发800亿美元。 本书作者克里斯托弗·怀利正是这则丑闻的“吹哨人”。他曾是身处这场风暴核心的心理战咨询公司“剑桥分析”的数据科学家。在书中,他讲述了自己加盟“剑桥分析”,参与基于数据挖掘得出社交网络用户画像,并预测及引导其行为的研究,构建可用于宣传战的算法系统,继而卷脸书、维基解密、特朗普竞选及英国脱欧等一系列事件的全过程。怀利在发现自己所效力的公司渐渐变成了一个操控民意,而侵害社会、破坏民主的工具之后,站出来举报了一切,并联合新闻界向公众发出警示:人们的身份和行为已经成为数据交易中的商品。控制信息的那些当今世界的强大企业,正以过去无法想象的方式操控着大众的思想。任何人都很难逃脱算法的掌控。 怀利的举报引发了历史上zui大规模的数据犯罪调查。他的故事不仅揭露了由流量经济驱动的众多公司内在的冷漠,也暴露了民主制度的脆弱性。
49元5本 我们如何看见,又如何思考
我们如何看见,又如何思考
[美]理查德·马斯兰
¥39.99
这是一本从视觉神经生物学角度介绍人类视觉认知的科普读物,讨论的主题是我们无比重要的眼睛,以及我们的视觉。作者为领域内具有创性研究的专家,现就职于哈佛大学医学院。 我们为何总是说“眼见为实”,背后有什么科学原理吗?我们每一天睁眼就在收来自外界的信息,那我们的眼睛究竟是如何承载这个世界的信息的,又是如何传递到我们的大脑的?人人都说眼睛是心灵和灵魂的窗户,这又是为什么? 在人群中要找一张熟悉的脸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我们习以为常。但是人类是怎么办到这件事的,这是科学界的重要谜题。我们大脑的运作有三分之一与视觉相关。基本上科学家要讲清处人类是如何看见感知人事物,背后牵连到人类独有的认知本能。 哈佛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眼科学家及脑神经科学家理查德·马斯兰在本书中试图以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人类如何透过双眼与大脑去感知、学习与记忆。这本书涵盖的主题很广,从光线射到视网膜,到脑部的神经网络如何把光线承载的讯息转化成人脑可以辨识与运用的知识,到计算机计算法要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我们才能称为“人工智能”,以及我们在回忆过去时为什么会呈现出一种第三人视角……在这本书里都有了专业的学术解答。
雄安新区:地理·历史与文化
雄安新区:地理·历史与文化
彭秀良
¥5.99
书 名 雄安新区: 地理、历史与文化 作 者 彭秀良,马景文 出 版 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I S B N 978-7-5628-5680-1 页 数 285 页 字 数 146 千字 本 32 重 量 0.28 千克 定
49元5本 癌症·免疫与治愈
癌症·免疫与治愈
[美] 迈克尔·金奇
¥20.65
如今,癌症与每个人近在咫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癌症负担数据,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这样下去,到本世纪末癌症将成为全球头号“杀手”,因此有人将它视为“众病之王”。 一直以来,在癌症和人类之间,有一场艰难的、代价惨重的战争。与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损伤性旧疗法不同,一种借助免疫系统力量的新疗法将在这场战争中充分释放巨大的潜能。这种前景光明的新疗法就是2018年斩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免疫疗法。 这本书讲述了肿瘤免疫学的发展历程。我们会看到人类对癌症的理解如何演变,以及肿瘤与免疫系统的动态相互作用如何得到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很多名人和各种用于攻肿瘤细胞的武器将悉数登场,还有在科学突破的积累下飞速成熟的前沿技术,它们已经始显著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命并提升其生命质量,甚至造就了许多终身治愈的案例。 “这不是结束,甚至也并非结束的序章已然到来,但或许这是序章已经结束!” 我们可以恰如其分地用这句话来概括过去几年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的非凡展。“癌症”和“治愈”可以在同一句话中破天荒地并列出现,正是因为我们可能即将利用人类免疫系统的力量,结束艰难对抗癌症的时代。
世界运行的逻辑:理想国探索世界入门书单合集(全14册)
世界运行的逻辑:理想国探索世界入门书单合集(全14册)
马丁·海德格尔;陈嘉映; [英]罗恩·胡珀;〔英〕格里高利·克拉克;[英] 约翰·伯格;[英]张夏准;[美]罗伯特·格鲁丁;[美]埃利泽·斯滕伯格;[美]米尔恰·伊利亚德;
¥399.99
“从此时此地起,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纪元已经始,你可以说自己正处在它的起。”这是《存在与时间》1927年出版后所获的一个评价。作者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是20世纪蕞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堪称哲人中的哲人。《存在与时间》是研读海德格尔的起,也是其代表作,影响巨大而深广。此书的主要任务在于追问并解答两千年西方哲学史上遗忘了的根本问题——“存在”问题。 然而,这部经典之作却因部头大、文句过于艰涩,而让哲学爱好者望之生畏,难以终读。于是,便有了这个专为中文读者呈献的改写本。 编著者陈嘉映是我国著名哲学家,也是中文版《存在与时间》的译介者。他在改写过程中,力图尽量减少文字上人为的困难,而尽少伤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只为达成一个非常简单的初衷——“为一本很值得读的书,提供一个读者能贯通阅读的本子”。 “大思想家筚路蓝缕,逢山道遇水架桥,不能指望他们一下子就把思想之路处处建得规整,我们小学者把已经辟的道路稍作修整,于自己,是一种学习,于读者,也算一件功德,至少比胡乱搭建自己的体系有益些。”——陈嘉映
49元5本 烈火丹心
烈火丹心
王维爽 著;
¥22.99
这是一本报告文学作品。以细腻的笔触记录着四川地区森林消防员生活、工作、战斗的点滴瞬间。本书在尊崇真实性的前提下,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去年至今在扑救凉山几十场火灾让人难忘的景况,并重点记录了“西昌大队英雄集体”的突围与重生。作者用从事森林消防十余年的经历和感触,准确地用文字记录着森林消防员的血性与担当,指战员用宝贵的青春和生命所作的奉献与坚守,充满了正能量。
49元5本 与鹤共舞:鹤的隐秘世界
与鹤共舞:鹤的隐秘世界
王克举
¥38.50
《与鹤共舞:丹顶鹤的隐秘世界》是作者跟踪拍摄丹顶鹤7年的研究成果。其中精选150多个镜头,讲述了两只丹顶鹤从相知相恋,到共同组建家庭,直至生离死别的凄美爱情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既有浪漫的献花,也有激烈的争斗、不幸的伤残、未知的命运…… 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作者全面介绍了丹顶鹤觅食、栖息、求偶、营巢、育雏、迁徙以至死亡的科普知识,并科学解读了“黄鹤”的由来、“鹤顶红”与毒药。 读者在感动之余,也会对丹顶鹤这种珍稀保护动物有一个科学、真实的认识。
生命大趋势
生命大趋势
[美]威廉·C·伯格
¥26.99
谁是陆地上的生物家族? 为什么大海中没有昆虫? 细菌也分物种吗? 为什么岛屿上的动物会比大陆上的动物弱? 为什么有些细胞不遵守规则? 病毒会让人化吗? 《生命大趋势》从昆虫世界讲起,再转到细菌、新物种、全球物种生存与分布规律、人类为什么会在生物界中崛起并占据主导地位,追溯生命千差万别的根本原理。以雄辩的逻辑为你讲述生命世界里的争斗、繁衍、兴衰、合作与共生。生物史上已经发生了5次大灭绝,第6次会来吗?如果你想彻底理解整个生物世界,本书提供了的关键性知识。
49元5本 华侨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手册
华侨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手册
陈礼平 著;倪京丽,张尊敬 编;
¥10.00
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丽水有40余万华侨旅居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本书旨在为广大海外侨胞的健康安全提供以中医药为主的科普宣传服务。全书包括基础篇、防护篇和中医药防治篇,对疫病的相关知识、人群防护措施以及如何应用中医中药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进行科学通俗的讲解,内容简洁实用,收方严谨效佳。
49元5本 狡猾的细胞:癌症的进化故事与治愈之道
狡猾的细胞:癌症的进化故事与治愈之道
[美]雅典娜·阿克蒂皮斯
¥19.99
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理解癌症的门读物,将癌症的历史、当下与未来为我们娓娓道来,同时提供了看待和理解癌症的新视角。 谈论癌症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时候,我们往往不太会想起化。但实际上,化与癌症如影随形,化塑造了生命,化也同样创造出了癌症。这本书就是着眼于这层特殊的关系,为读者介绍了该如何理解癌症的起源和演变,并告诉我们,研究者正在且有能力研究出更有效的、更具革命性的癌症治疗方案。 这本书讲述了癌症在古代的起源,在当代的表现,以及它的未来命运。癌症究竟从何而来,它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这么难以治愈,读完本书,你就会找到答案。与此同时,这本书教会了我们一种新的看待癌症的视角,它并不是我们必须清除和消灭的某种存在,而是一种我们应当学会与之共存,并对其控制和改造的存在。 早在200亿年前,生命就始了与癌症的斗争。提到地球上的生命时,我们基本上都会想到那些复杂的有机体,比如动物,比如植物——它们都不是单细胞生物。构成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彼此之间是有分工的,它们共同合作,以完成维系有机体的所有生命活动。与此同时,单细胞生物就简单得多——比如细菌,比如病毒,它们只需要一个细胞,就足以维持自己的存活。在多细胞生物出现以前的20亿年前,统治地球的是单细胞生物。当多细胞生物终于在地球舞台上亮相时,一个新的角色也就随之而来了,那就是癌症。 癌细胞其实是非常聪明的细胞,它们善于伪装和欺骗——这也是本书书名的由来,癌细胞能够骗过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骗过其他宿主),让免疫系统以为自己是正常细胞,继续从人体中汲取养分,然后不断生长。而且,癌细胞的这种欺骗能力也会随着情况变化变得越来越高明。其实在与癌症斗争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人类其实并不孤独。任何形式的多细胞生物,都会受到癌症的困扰。而我们与癌症的关系,也塑造了我们自己。要真正地了解癌症,我们就要理解它的化史,以及这一路走来的我们是如何与癌症共处的。 读完本书,你就会明白癌症究竟从何而来,知道它为什么会存在,同时了解到关于癌症的新研究。
给忙碌青少年讲人类起源:700万年人类进化简史
给忙碌青少年讲人类起源:700万年人类进化简史
[英]《新科学家》杂志
¥26.99
本书讲述从灵长类动物到现代文明兴起的整个过程中,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按时间顺序讲述了人类化的故事,我们为什么如此特别,我们是怎么做到的,还有哪些是我们还不知道的?自公元2000 年以来,我们对人类化的理解已经被颠覆,但通过这些已知事实,你可以更加近终极真相。作为一个物种,我们是谁?作为个体,你需要知晓哪些?
给忙碌青少年讲生命进化:从达尔文进化论到当代基因科学
给忙碌青少年讲生命进化:从达尔文进化论到当代基因科学
[英]《新科学家》杂志
¥26.99
我们已经知道化如何在过去的 38 亿年里把一个曾经荒芜的星球变得丰富多彩,让它拥有了如今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和微生物。那么是化催生了生命,还是生命成全了化?究竟什么样的改变可以被称作化,而所有的化是否真的与生存息息相关?自私的基因推动了化吗?化本身也在化吗? 这本书探讨了化的内在运作机制,并考量了由此引出的棘手问题——生命的出现是某种必然,还是一次意外?它是如何始的?它有目的或方向吗?在众多的争议中,随着我们对化的复杂性有了更多的了解,当下的人类又该如何看待自身在化条上的所作所为?
改变人类历史的“禁书”:蕾切尔·卡逊作品集(共3册)
改变人类历史的“禁书”:蕾切尔·卡逊作品集(共3册)
【美】蕾切尔·卡逊
¥90.09
万物有灵,一切始于大海,也终归大海。 如果说《寂静的春天》是蕾切尔?卡逊的战争宣言,那么“海洋三部曲”则是她矢志不渝的孕育。“海洋三部曲”分别为《海风下》《我们身边的海洋》《海之滨》。该系列是蕾切尔·卡逊作为海洋生物学家和畅销书作者一生zui重要及成就的系列作品,成书于1937-1955年的近20年时间,全套书用文学的语言将艺术般的海洋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走进海的生命,感悟到的是科学家严谨的知识讲述和哲学家对生命透彻的思考,这也是“海洋三部曲”能持续畅销至今的原因 《海风下》是“海洋三部曲”的开篇之作,也是蕾切尔·卡逊的第 一部作品,比《寂静的春天 》早了二十年,这部充满新鲜活力,如诗又如散文般的作品,让我们了解大海边缘生命的流动与循环,以及海洋、海鸟、鱼类无尽的美与神秘,是海洋科普的代表性作品,堪称海洋版的“动物世界”。蕾切尔·卡逊在此书中写道:“海洋在人类zui初站在海岸边,满怀惊奇、极目远眺之前便已经存在;尽管人类王朝在不断地兴衰起落,它们却年复一年地持续生活着,历经了千秋万世。这部充满新鲜活力,如诗又如散文般的作品,让我们了解大海边缘生命的流动与循环,以及海洋、海鸟、鱼类无尽的美与神秘。” 《我们身边的海洋》是“海洋三部曲”的登顶之作,集中反映了蕾切尔·卡逊在这个领域的写作成就。全书从海洋的诞生、海洋的特性和海洋与人的关系探讨了环绕在我们身边的海洋之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蕾切尔·卡逊在此书中写道:“风、海和潮汐的韵动就是它们本真的样子,如果它们能蕴含着奇迹、美和宏伟,科学会一一发现。如果这些品质并不存在,科学也不会无中生有。如果我描写海洋的书中蕴含诗意,那也并不是我故意为之,因为没有人能在如实描写海洋的文字中去除诗意。” 《海之滨》是“海洋三部曲”中的压轴之作。这部作品将目光投向与人类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的海洋与大陆的交界地带,即我们通常理解的海滨、海岸。本书写作回归到海岸,主要以大西洋岸边为背景展开的,书中用优美浪漫的语言详细描述了生活在海滨地区的动物、植物等,以生物的视角写作,描绘海岸大环境以及海洋生物活泼而完整的面貌,并呼吁人类社会正视和保护日益危殆的海滨生态环境。蕾切尔·卡逊在此书中写道:“海岸是过去与未来的回声,也是时间的回声。沧海桑田,却依然留下诸多痕迹。”“生命如同海洋,都拥有强大的力量,如上涨的潮水一样势不可挡,不回头,也不改变路线,勇往直前。”
给忙碌青少年讲脑科学:破解人类意识之谜
给忙碌青少年讲脑科学:破解人类意识之谜
[英]《新科学家》杂志
¥26.99
世上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但只有一个可以被称为“难问题”,那就是意识问题。 什么是意识?它是真实的还是幻觉?一团1400克的细胞中藏着哪些秘密?大脑有关吗? 睡觉时还会思考吗?智慧可控吗?动物有意识吗?清醒的大脑和遇到障碍的大脑有什么区别?意识水平是如何衡量的?婴儿有意识吗?为何会有悲伤、喜悦等复杂的感受?意识为什么会丧失?机器可以有意识吗?如何解释催眠、潜意识与幻觉…… 本书融合哲学、生物学、神经学,并汇集了当今意识研究领域前沿思想,对感觉、知觉、思维、记忆做系统的解释,揭秘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49元5本 寂静的微世界
寂静的微世界
冉浩
¥42.48
从早期的智人始,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受到细菌的侵袭。这一我们从化石中就可以找到一些证据。但是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远古人类所遭受的疾病困扰要比今天少得多。早期的人口密度不大,人们居无定所。生活虽然艰苦,但也避免了大量生活垃圾和粪便的堆积,也基本不太可能暴发大规模的疾病。 现代社会,伴随着贸易的全球化、人口流动的全球化以及人口规模的扩大,人们始涉足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已经很难找到真正的“世外桃源”。随之而来的是更多隐藏在自然界中的病原体与人类相遇,它们有些原本只寄存于动物之中,有些是我们的祖先在演化过程曾经摆脱过的,而如今,它们重出江湖,一系列的新现疾病也不断出现。它们的暴发往往可以波及整个人类世界,其中的一些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大麻烦,而另一些,我们还不清楚它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里是中国1+2(套装2册)
这里是中国1+2(套装2册)
星球研究所
¥252.99
《这里是中国1》内容简介:本书集结星球研究所近3年来中国主题文章的精华,按照中国地势三级阶梯顺序,呈现出荒原到人间的变化,全书收录300余张精致摄影作品,涵盖诗词、动植物、人文等丰富内容,以广阔的地理视角和宏大的时间尺度,重新解读中国故事。 以18 个关于中国的独特话题,365 张具有地域代表性的高清摄影作品,串联起中国的地理科普和人文故事。了解中国在时间长河中的起源和变迁、生命和文明的孕育及成长。 《这里是中国2》内容简介:以近代以来一百年为时间尺度,讲述现代化进程之下,中国的地理变迁和中国人的创造,呈现这个蓝色星球上伟大的地表塑造。 通过原创摄影图片及充满情感温度的文字,描绘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让我们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了解自身所处的自然世界,并以可感知的方式收藏大自然的美好。 100年,我们重塑了一片山河 100年,我们振兴了一个民族 100年,我们改变了一个国家 从没有一根钢轨,到铁路、公路纵横四方 从没有一盏电灯,到14 亿人全民通电,以及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国土绿化、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登陆火星…… 《这里是中国2》一书尽览中国建设之美、家园之美、梦想之美。逆天改命的中国人,告诉世界什么叫大国崛起。 超级工程,超级风景。百年重塑山河,建设改变中国!
49元5本 如何制造一个人
如何制造一个人
[英]菲利普·鲍尔
¥39.99
2017年夏,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从菲利普·鲍尔的肩上取下一小块组织,用这些组织的细胞展了一项特殊的实验。8个月后,这些细胞发育组装成了一个迷你大脑:细胞的种类不仅从皮肤细胞转变成了神经元,而且细胞之间还形成了大脑中那样的神经连,能够传递神经信号。 随着干细胞、基因编辑、体细胞克隆、组织工程等技术的发展,这类看似只可能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情节正在或即将成为现实。在《如何制造一个人》中,菲利普·鲍尔回顾了人类认识和改造生命的历史,并引领读者去领略这一领域当今前沿的展:创造各式各样的迷你器官并把它们组装起来;用猪作为器官工厂,生产可供移植的;通过3D印的方法印组织甚至器官;见证中国科学家创造出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 在增人类对生命的理解的同时,这些领域的科学步也在塑造着文化和社会。从小说《弗兰肯斯坦》到《美丽新世界》,从电影《黑客帝国》到艺术作品“猪的翅膀”,作者引用文学、艺术、电影等诸多领域的例子,展示了科学是如何影响文化和社会风潮的。 科技的步不仅会惠及人类的健康,同时也可能带来前所未见的社会、伦理和哲学问题:是否应该允许创造人和动物的嵌合体生物?胚胎发育到什么阶段时就应该被视作一个人?对于培育出的有感知能力的迷你大脑,我们应该承担道德责任吗?当人脑可以被计算机充分模拟时,人与非人的边界在哪里?对于这些问题,作者都以优雅的笔触逐一行了探讨。读完这本书后,你对人体、人性以及生命科学的理解将会与此前截然不同。
这里是中国2
这里是中国2
星球研究所
¥139.99
《这里是中国2》以近代以来一百年为时间尺度,讲述现代化程之下,中国的地理变迁和中国人的创造,呈现这个蓝色星球上伟大的地表塑造。 通过原创摄影图片及充满情感温度的文字,描绘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让我们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了解自身所处的自然世界,并以可感知的方式收藏大自然的美好。 100年,我们重塑了一片山河 100年,我们振兴了一个民族 100年,我们改变了一个国家 从没有一根钢轨,到铁路、公路纵横四方 从没有一盏电灯,到14 亿人全民通电,以及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国土绿化、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登陆火星…… 《这里是中国2》一书尽览中国建设之美、家园之美、梦想之美。逆天改命的中国人,告诉世界什么叫大国崛起。 超级工程,超级风景。百年重塑山河,建设改变中国!
49元5本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我一生的目击证词与未来憧憬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我一生的目击证词与未来憧憬
[英]大卫·爱登堡
¥33.99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是一部写给全人类的警醒之作,来自备受尊崇的大卫·爱登堡爵士一生的独特见证和思考。 94岁的大卫·爱登堡一生都在做一件事情:走遍全球,探索自然世界。在非同寻常的人生历程中,他阅尽了自然界ZUI为丰富壮丽的奇观,也目睹了全球生态环境遭遇的戏剧性变化。 曾经繁茂的热带雨林和浮游植物群落封锁住了大量碳,帮助维持大气平衡,而今雨林梢枯、水体酸化;北极冻土和浮冰以逐年可见的速度消融,剥夺了海象ZUI后的栖息地,也了释放甲烷和二氧化碳的阀门;山地大猩猩濒危,活了一个多世纪的海龟在海洋塑料垃圾中挣扎求生……荒野退化,生物多样性骤减,大气层碳含量攀升,一桩桩局部性灭绝事件动摇着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人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大加速”使这个世界滑向失控和衰退。 现在,大卫·爱登堡站在切尔诺贝利的废墟上,向全世界发出警告。人类对地球的行为正在复制导致二叠纪大规模生物灭绝的风险条件。如果环境照此恶化下去,在未来100年内,地球将再次经历生物大灭绝,而此次矛头直指人类。 应当如何自救?希望并非渺茫。大卫·爱登堡怀抱对生命世界的敬畏和热爱,呼吁人类捐弃分歧,联起手来应对共同的命运。他提出重新野化世界、保持万物可持续性的观,并针对国家和个人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包括采用甜甜圈模型,转向绿色增长,变革饮食结构,让出更多空间等。未来已来,时不我待,保护生态环境迫在眉睫,这是这位已过鲐背之年的老人给予我们的深切叮嘱。
49元5本 我们身边的海洋
我们身边的海洋
【美】蕾切尔·卡逊
¥29.99
如果说谁能用诗意的语言将海洋的知识唱出来,那只有蕾切尔·卡逊了。《我们身边的海洋》是著名海洋生物学家、环境保护运动先驱蕾切尔·卡逊“海洋三部曲”中的登顶之作,集中反映了蕾切尔·卡逊在这个领域*的写作成就。全书从海洋的诞生、海洋的特性和海洋与人的关系探讨了环绕在我们身边的海洋之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书稿已经被翻译成世界32个国家的语言文字出版。并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持续39周,畅销80余年不衰。真如蕾切尔·卡逊自己对本书的评价:“风、海和潮汐的韵动就是它们本真的样子,如果它们能蕴含着奇迹、美和宏伟,科学会一一发现。如果这些品质并不存在,科学也不会无中生有。如果我描写海洋的书中蕴含诗意,那也并不是我故意为之,因为没有人能在如实描写海洋的文字中去除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