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企业博物馆3.0:实践中的思考
企业博物馆3.0:实践中的思考
王波
¥19.33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是重新认识企业博物馆、关于企业博物馆的评估和经典案例分析。 本书汇集了企业博物馆从业者、研究者对企业博物馆的认识、感悟和思考;对9家知名企业博物馆进行了分析介绍,展现国内现有企业博物馆的水准;对多家企业博物馆的建设全流程进行梳理,探究其发展理念。作者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总结出一套企业博物馆的评估标准,其参照此标准对企业博物馆展馆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提出的指导性意见对于该领域从业者不无借鉴意义。
49元5本 安全简史:从个体到共生
安全简史:从个体到共生
汤凯
¥37.80
本书描述了中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可能面临的时代变迁与其内在逻辑。按照时代变迁的顺序,全书以个体时代、协同时代、共生时代的顺序叙事。个体时代,人类个体几乎不可避免的错误被当成了事故追责的主要依据,用生命行付出的人类个体在缺少组织后援的情况下,承担了主要的安全生产责任,具有悲壮的孤胆英雄色彩;协同时代,承认人类个体犯错不可避免,并且允许事故发生,不过安全生产责任由组织承担,组织因此获得持续改的能力,反而使事故难以发生;共生时代,物理世界基本不再发生导致人类个体伤亡的安全事故,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物理世界和行为的数字化使人类个体的工作变成“游戏”,人类不仅与人工智能和知识共生,还与快乐同行。时代变迁的内在逻辑与源动力是知识的化,它将帮助中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有机会从个体时代快速跨向共生时代。
49元5本 载驰载驱:中国古代车马文化
载驰载驱:中国古代车马文化
孙机 著
¥24.00
书稿选取孙机先生中国古代车马文化的研究成果,共八篇,包括《始皇陵2号铜车对车制研究的新启示》、《中国古代独辀车马的结构》、《中国古马车的三种系驾法》、《商周的“弓形器”》、《唐代的马具与马饰》等。通过对实物的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展研究。通过对车舆各个细节、部位的探讨,作者提出了中国古代车制发展的三个阶段说,这为中国古车本土起源说提供了很有力的证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49元5本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北齐)颜之推著,(宋)赵敬夫注,颜敏翔校点
¥28.00
《颜氏家训》,南北朝时文学家颜之推(53l—约595)著。本书是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本着“务先王之道,绍家业之业”的宗旨,用以训诫子孙的杂著类散文作品集。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内容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究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他还有训诂、音韵等方面内容。
49元5本 历史不忍细读系列(套装共2册)
历史不忍细读系列(套装共2册)
许向乾,张朝山
¥38.00
本套装包括:《细说康乾盛世(解密康熙、雍正、乾隆的宫廷生活)》、《明史不忍细看(窥探明朝皇帝、妃嫔、宦官的宫廷秘闻)》。
49元5本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平装本)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平装本)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编 ,袁行霈 王仲伟 陈进玉 主编
¥28.80
   为传承中华民族的历代文化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意义,并为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助力,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特此编纂《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     本书选的101篇经典作品,包括先秦诗歌、辞赋及历代论说、语录、史传、奏议、碑志、杂记、序跋、尺牍等各种文体,不仅涉及哲学、社会科学,还涉及科学技术、中外关系、军事思想等领域,尤其注重那些关乎修身立德、治国理政、伸张大义、嫉恶刺邪、亲情伦理的传世佳作。
49元5本 国学溯源
国学溯源
夏海著
¥29.40
本书是作者长期坚持和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又一成果,意在探寻和挖掘先秦思想文化资源,从而为现代社会和现实人生贡献传统智慧与力量。全书共十章,分为五个部分。*部分即*章,概述先秦诸子百家,认为百家争鸣实为儒道法墨四家,真正对传统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只有儒家和道家。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章,阐述儒家思想,归纳为孔子之仁、孟子之义和荀子之礼,指出儒家以仁为核心,仁、义、礼相辅相成以构筑宏伟的思想大厦。第三部分包括第六、七、八章,阐述道家思想,认为道家以道为逻辑预设,建构起本体哲学、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第四部分即第九章,阐述法家思想,概括为韩非之法,致力于筑牢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思想基础。第五部分即第十章,阐述墨家思想,概括为墨子之兼,认为墨家以兼爱为主旨,兼与别相对立,爱与利相结合,搭建反映平民百姓诉求的思想体系。
妖怪大全
妖怪大全
水木茂
¥63.99
★收录764种妖怪、112种神明,日本妖怪文化集大成之作★每一只妖怪的背后,都有一段被人遗忘的传说★它们不只是邪恶的化身,还有可爱、善良的妖怪存在
他们的思与想——《哲学动态》人物专访辑录(1988-2018)(上下册)
他们的思与想——《哲学动态》人物专访辑录(1988-2018)(上下册)
《哲学动态》编辑部
¥66.00
【内容简介】 《他们的思与想——〈哲学动态〉人物专访辑录(1988—2018)》一书辑录了20世纪80年代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以来,哲学界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99位学者的思想经历和基本观点,展示了“时代的哲学”。书中的每一篇访谈都是学术进步的忠实记录,每一位被访者的思与想也定会带给读者新的思考和新的启发。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林语涵 著
¥1.9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历史使命。本书从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乐舞戏剧、古玩收藏、宗教信仰、政治法律、建筑雕刻、科学技术、餐饮膳食、衣冠服饰、礼节礼仪、民间习俗等多方面入手,参考大量权威著作,择其精要,取其所长,进行高度浓缩,介绍丰富多彩而又震撼人心的历史,阐释中华传统文化丰满而深刻的精神内涵。
中国风俗史(国学基本文库)
中国风俗史(国学基本文库)
张亮采
¥11.40
作者夙有改良风俗之志,认为要理解并改良当时的风俗,不可不先述古俗。书中将黄帝以前至明朝的历史,分为浑朴、驳杂、浮靡、由浮靡而趋敦朴四个时代,希望通过分析总结古俗,“正风俗以正人心,或亦保存国粹者之所许也”。本书初版于1911年,是中国社会史部专著,具有开拓之功,至今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49元5本 变化的建筑 外国建筑的千年之变
变化的建筑 外国建筑的千年之变
张克群
¥34.90
你知道吗?   奴隶制时代的建筑都特庞大;   哥特建筑是欧洲中世纪的黑暗之光;   佛寺建筑在日本和印度遍地花;   后中世纪,君权和文艺都复兴了;   英法大革命时期的建筑集各种仿古于一身;   19世纪的钢筋混凝土带给建筑新面貌;   20世纪以后现代建筑登上了历史舞台;   再后来,后现代主义始使建筑各走各的路……   如此浩瀚的外国建筑千年之变,通过简明的讲解、有趣的历史故事、诙谐的语言风格,将复杂的建筑形式转化为清晰明了的发展脉络。小小一本书,带着你走遍世界的隐秘角落,走近建筑和历史中的活色生香。
49元5本 探秘老北京 细说四九城的故事
探秘老北京 细说四九城的故事
张克群
¥34.90
本书通过清晰明了的讲解、生动诙谐的语言,解读北京城的发展过程、城市格局与建筑特色。本书包括给北京建个档案、细说四九城、大街与小巷、城外也热闹四部分内容,从城内到城外,从皇城到小巷,解读北京城的历史、文化与建筑,使读者从中领略北京城的独特魅力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名城胜地对联(下)
名城胜地对联(下)
萧黄 编著
¥1.99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关于名城、胜地的对联,如“太白楼)歙县)”、“西湖桂斋)福州)”、“白居易墓)洛阳)”等等。
名人格言对联(上)
名人格言对联(上)
萧黄 编著
¥0.99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名人写的对联,以及处世格言。
民俗实用对联(上)
民俗实用对联(上)
萧黄 编著
¥0.99
对联是做为民族传统风俗文化之一,从其诞生起,就一直为历代人民所重视。本书从岁时节日、人生礼俗、工商百业三大方面,选取精联、名联百余条以飨读者。
民俗实用对联(下)
民俗实用对联(下)
萧黄 编著
¥0.99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一部分。民俗对联则是实用性的对联。本书从工商百业中选取名联,又选取一些妙联趣事以飨读者。
悲剧的文化解析 : 从古代希腊到现代中国. 上卷(立斋文存)
悲剧的文化解析 : 从古代希腊到现代中国. 上卷(立斋文存)
刘东
¥30.00
  《悲剧的文化解析》是刘东教授着力解析西方悲剧的一部专著。刘东老师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引传统美学领域,深探讨了悲剧内核的课题。从古代希腊的悲剧作品,到文艺复兴的悲剧作品,到现代西方的歌剧作品,到传统中国的杂剧戏文,直到现代中国的话剧戏曲,作者展了中外对比,把每一章的关切重,都首先放到了对于具体剧作的细读上,行了精细的文化“分解”。   作者认为悲剧应被理解为产生在特定“文化之根”上的、带有很大机缘巧合的“文化之果”。在中国与希腊这两大世界性文明之间共享着一连串的文化要素,并且作者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绝不只存在于本土的文化潜能中,而会更加广阔地存在于文明与文明之间,存在于“文化间性”中。
文化传播与文化建构(《世界历史评论》第2辑)
文化传播与文化建构(《世界历史评论》第2辑)
陈恒、洪庆明 主编
¥25.00
  《文化传播与文化建构》为《世界历史评论》丛书第2辑,分为“专论”“评论”“专题论坛”和“文献与史料”四个栏目,收重要学术研究论文13篇。本辑收美国史学者李剑鸣、法国史学者郭华榕和洪庆明、罗马史学者刘津瑜等多位知名学者的精彩文章,力图从文化的传播、受,以及建构的角度,呈现当下世界史研究的新发展、新趋势和新史料,视角丰富多元,不仅能反映国内外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也能呈现其*的研究成果,极具启发意义。
民国时期的土地典当:理论与实践
民国时期的土地典当:理论与实践
方慧容
¥18.00
民国时期的土地典当:理论与实践》是一本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交叉的学术著作。本书主要以二十世纪30年代比较大型的几次调查数据,如1933年陈翰生广东番禺调查数据、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1933年四省土地调查数据、1935年北满调查等数据、调查报告加以整合,结合地方史志材料,如方志、县志、族谱等,还原出中国近代。
一周特价2.21-3.9 文化间性:记忆与反思(曹卫东学术文集)
文化间性:记忆与反思(曹卫东学术文集)
曹卫东
促销价:¥14.99|¥25.00
  在《文化间性:记忆与反思》中,以“现代性”为范畴,作者探讨了我国文艺学学科及文化领导权应如何重建,大学精神和大学学术评价制度应如何建构等问题,以及在朝向现代性的过程中,欧洲社会面对的群体自我认同、法律及文化教育制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在这些话题之外,作者还整理收集了自己近几年代表性的阅读札记、时事评论及文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