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头的疯人院:“比利时号”南极之旅
¥52.80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大航海的鼎盛时期,各国对极地探险都跃跃欲试,这样的雄心不限于英国、挪威、美国等发达大国,就连海事传统薄弱的比利时也想通过地理发现提升国民自信。 1897年8月,比利时男爵兼探险家德·热尔拉什带着荣耀的梦想登上“比利时号”,从安特卫普港盛大出航,前往未知的地球尽头:冰冷的南极大陆。 德·热尔拉什的计划很快就会出错。经历了一次近乎叛变、一次近乎沉船和一场真正的死亡后,“比利时号”在凛冬将至时莽莽撞撞地驶向浮冰群深处,落冰与雪的牢笼。随着太阳在壮丽的南极景观中最后一次落下,几乎所有活动都陷停滞,生存成了队员们的全职工作。而在寡淡无味的罐头食品和一成不变的生活之间,疯癫也像幽灵一样笼罩在船上,寻找意志最薄弱的受害者…… 本书聚焦三位主角——除了身负国家与家族使命的德·热尔拉什,还有“比利时号”大副、即将成为传奇的挪威人罗阿尔德·阿蒙森,以及半是天才、半是骗子的队医兼摄影师弗雷德里克·库克——讲述了极地探险科考一段鲜为人知却极其重要的历史。
微霜集
¥55.86
这本集子里的文章都是我56岁到58岁这个期间写的。这个年龄段虽不是“老夫”,但也绝不是“少年”了。相当于四季之中的初秋吧! 集子分为日出日落、修身养性、生老病死、寤寐之间、游弋人海、经世济民、人文历史、 走南闯北等篇章。有些是周末写的,有些是在旅途之中写的,其中的感受与苏东坡密州狩猎时的心理年龄和人生感悟很相似。 我十分欣赏苏东坡、毛泽东等先辈的人生态度。既看到人生苍凉、无奈的一面,更看到其美好、积极、可为的一面。“鬓微霜,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三千里。” 雄心犹在,初心不改。
罪恶与梦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82.60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战争纪实文学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渐沦为野蛮与文明之间的斗争,1942年11月见证了这场斗争的关键。这或许是整个20世纪重要的一个月,当时一切仍悬而未决,胜利的天平左右摇摆。在该月月初,轴心国似乎仍有可能取得胜利;到了月末,每个人都隐约意识到,它们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如同既往的写作,在本书中,皮特·恩格伦无意为我们提供另一部自上而下的军事历史,而是记述一段人类战争体验的真实历史。 从美英在北非登陆的战役到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对德军的包围战,从战场的前线到后方的沦陷区,39个普通人,他们身份、阶级、阵营各异,但无一例外都被卷这场战争中。其中有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美国飞行员、北非沙漠中的意大利卡车司机、白俄罗斯森林中的游队员,也有逃难于上海的12岁犹太女孩、海难后独自漂流133天的中国海员,反抗纳粹政权的德国女大学生、亲法西斯的英国变节者……皮特·恩格伦从海量的文献记录中,整理出他们的日记、信件、手稿和回忆录,记录下他们的战争经历和精神变化——有震惊和愤怒,有渴望和疯狂,还有在残酷环境下人性的扭曲和撕裂。 这是一部关于平凡人挣扎于战争中的非凡纪事。在恩格伦的笔下,这些惊人罕见的材料以一种极富冲力的形式拼合并呈现,构成了二战转折之月的宏大交响。
观澜集
¥34.50
《观澜集》全书收录60余篇散文,分为“岛上钩沉”“艺事云烟”上下两编,是以文学语言叙述青岛风土、风物、风情的民俗类作品。作者为岛城土著,本地长大,天然熟悉青岛的风物掌故,多年执掌青岛文化前沿地带。无论是立足于城市建置的宏大叙事,还是历史流脉中的艺文短志,都是以人为核心、围绕历史中的人来观察和讲述的。以丰沛的情感、细腻的笔触,或回望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或钩沉岛城民俗与历史,或艺海撷英,描摹青岛名人或名家来青的逸事趣闻。
小镇青年
¥29.00
《小镇青年》取事详实、叙事感人,作家多次深入基层,深入采访挖掘典型人物。全书共分八个章节,反映青岛地区乡村振兴中年轻人的创业故事,宣传青岛乡村振兴成果。八个章节中的新时代岛城小镇代表人物有学识、会创新、肯坚持,是带头实现共同富裕的年轻先锋,具有积极的社会引导作用。通过一个个平凡鲜活的劳动人们英雄形象,折射出乡村振兴的新景象,让青岛劳模精神成为激励读者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和信念,具有乡村振兴发展样本作用。
红楼梦靖藏本辨伪
¥57.60
1964年以后,毛国瑶辑抄的150条批语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且已渗透至红学研究中最为核心的议题(《红楼梦》成书与版本源流、脂砚斋与畸笏叟关系、八十回后故事等)。经本书作者逐字校勘这150条靖藏本批语,辅以计算机技术处理、分析,且实地走访调查,证实所谓“靖藏本”出于蓄意伪造,并揭示其作伪的来龙去脉及产生的影响。靖藏本证伪后,剥离其影响,作者重新对脂砚斋与畸笏叟的关系、身份,《红楼梦》版本源流等重要问题做了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身后无遗物
¥39.99
“我五十多岁时度过了快乐的更年期,现在六十多,感觉人生在褪色。老去这件事,实在太寂寞了。” 这本书是作者60岁后人生大小事的记录,她以日记般平易近人的笔调,淡然地叙述经历的生离死别与衰老。 母亲住院四年离去,在为母亲整理遗物时感慨“给父母送终和青春期一样,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发现母亲只拥有一东西,于是作者也希望可以如母亲般身后不留一物地死去。 丈夫如疾风暴雨般衰老,从住急诊室,到病逝,作者一边照顾丈夫,一边处理各种杂事,还要一边写作一边照顾小狗;书中还记录了丈夫去世后,她所感受到的老去的无边寂寞,以及独自生活的不便,更有活得自我的自由。 作者没有因为老去而放弃自己,而是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跳尊巴、养狗、做饭、写作,让自己的生活充实有趣。 “人终有一死,没办法。但我舍不得。若身后不留一物地死去,实在很豁达,很利落。”作者一个人面对衰老、死亡、告别,一步步走孤独,但她从未忘记自己是谁,她不再惧怕寂寞,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太阳与少女
¥41.99
四叠半(约七平方米)的公寓里能创作出怎样天马行空的神作? 《春宵苦短,少女前吧!》《有顶天家族》……这些脑洞大的故事是如何诞生的? 日本文学界幻想天才森见登美彦出道十四年以来散文随笔全收录,畅聊人生与创作—— 从深受影响的书(樋口一叶的《一叶恋爱日记》、中岛教的《山月记》、柯南·道尔的《五个橘核》《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冒险》等)和电影(《千与千寻》《砂之器》等),到在京都或奈良居住时所喜欢的运动、喜欢的事物等,再到登富士山的经验谈,以及小说创作背后的故事等共86篇,让你一次看够。 除此之外,本书还收录了曾在杂志连载但从未出版过的专栏《空转小说家》,并且初次公了特别写下的、之前绝未公之于众的秘藏版《森见登美彦日记》。 从一个普通大学生成长为文学大师,这一本书解读透彻!
请慢一点忘记我
¥39.99
这是一本关于梦想、希望、与爱的故事集。 这其中有遗憾、有错过,也有感动。作者用*温暖的笔触诉说:人这一生就像一列单向列车,一路向前走,不会也不能回头,在这过程中,珍惜那些带给你温暖的人,原谅那些带给你伤害的事,忘却那些不堪回忆的场景,感恩这个世间美好的一切。
愿你与自己温暖相依
¥30.99
这是一本暖心之作,这是一个悄然而至的礼物,它直抵你的心口,写给每一个站在青春路口的你。 30岁的余儒海娓娓道来自己的过往经历,如同年轻的你我,承受孤独、迷茫与彷徨。他曾在路上挣扎,苦乐相随,倾心记下青春的思考与体悟: 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我们要受不完美的自己。在孤独的时候,给自己安慰;在寂寞的时候,给自己温暖。学会独立,告别依赖,对软弱的自己说再见。生活不是只有温暖,人生的路不会永远平坦,但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世界的一切不完美,你都可以坦然面对。 不是每段成长历程都沐浴着暖阳,不是每一段心路都会有人为你拨云雾,学会自己去面对复杂多变的未来,学会让自己的坚强,给时间一时间,一切都会有好的安排。 亲爱的,这个世上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全世界,当你快乐了,这个世界也会随之快乐。 愿你与自己温暖相依。
见一面吧
¥68.00
冯唐灵魂诗作,总有一句狠狠戳中你! 《见一面吧》是冯唐近十多年ZUI具浪漫与才情的三行短诗集,犀利中充满鲜活和灵气,细腻中藏着俏皮与温柔。305首人生之诗,写给每一个在生活缝隙中发现和捕捉美好的你。有关爱情,有关勇气,有关遗憾,也有关风雨的平常和一朵花的惊喜。 每一首都写了你的内心深处,恨不得全文摘抄背诵。 去出发,去奔赴,去生活。去见一面吧。
磨铁经典文库系列:鲁迅文集(全6册)
¥159.80
磨铁经典文库系列鲁迅文集收录鲁迅经典作品6册,包括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书信集《两地书》与92篇精选杂文,完整呈现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的多样人生。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第3辑)
¥150.40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为核心,集结国内外活跃在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研究领域的优秀学者,从不同角度呈现这些学科的展与前沿,强调艺术史、艺术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史学厚度为筑基,以思想深度为旨归。以期经过多年努力,形成系统而成规模的学术成果。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第三辑)设有四个专栏。个专栏收了三篇以“印象派与文学”为主题的论文和译文。第二个专栏包括四篇与亨利•马蒂斯(1869—1954)相关的研究论文。第三个专栏由2021年10月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召的“战后法国思想与当代艺术理论的变动”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选篇构成。后一个专栏“特稿与书评”收了伊夫–阿兰•博瓦《作为模型的绘画》《无定形:使用指南》中译本新书发布会与国际研讨会的发言与对谈。《艺术史与艺术哲学》一如既往地倡导跨学科研究,并以催生可深度学习的新型知识为宗旨。
阅读与教育:朱永新对话苏霍姆林斯基
¥52.00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从教育的田野里生长出来的,是他作为一个父亲、教师和校长,从家庭、教室和校园里体悟出来的,对于父母和一线教师来说,是鲜活的,生动的,可以操作的。这些理论和做法,不仅影响了几代人,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朱永新老师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睿智的父母之爱》等著作中遴选教育箴言行解读和探讨。全书共十章,主要围绕儿童心理、教师教学、学校管理、阅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家庭教育等行解读。书中所有的话题都与孩子的成长有关,对父母和教师培养孩子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越南通史
¥78.40
陈仲金的《越南通史》是部以拉丁国语字写作、使用新史学方法编撰的通史。陈仲金在负责《东洋杂志》的“学科”栏目时,撰写了小学阶段的“南史”篇章,从1914 年3 月第43 期始连载,1917 年结集为《初学安南史略》(S? h?c An Nam s? l??c)。1919 年10月陈仲金在河内作序,1920年改名《越南通史》出版,该书深浅出,引人胜,是陈仲金在越南史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出版至今,一直被视为文献可征、风格鲜明的信史,是越南史学名著。《越南通史》规模宏大,煌煌六百页,堪称鸿篇巨制,起自上古传说时期的鸿庞氏(公元前2879—前258年),讫于20世纪初法属殖民时期的1902 年。全书内容精炼而有系统,详略得当,主要历史细节均未遗漏。在1949年第3次修订版的后,作者增加了一份只有一页多的简短“暂语” ,简略提及了1945年保大退位并移交政权给越盟政府期间越南抗法运动的事。《越南通史》的“新”并非因其是部用国语字写成的通史, 更重要的是作者是首位参考西方史学的科学性和先性的学者, 克服了中国传统编年体史书叙事零乱、结构松散的缺。将越南历史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分为相对客观的五个历史时期,前后相因,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编撰为有机整体。此外,封建时代的史臣只关注帝王将相、皇后官僚的行动,以及王权争霸之事,“国史”几乎是权贵阶层的“家史”,完全缺少人民生活面貌的记载。与封建时代史臣不同的是,《越南通史》除了记述这些内容,还始注意到与人民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史事,如学习科举、钱币、度量、税收、法律、社会、风俗、信仰等等,将关于人民的历史写书中。
哲学、现代性与知识论
¥108.80
本书由三个板块组成,反映了作者几十年来学术上的旨趣与用功所在。“哲学”收录的主要是有关康德哲学的解释与元哲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对中国传统哲学及其现代化问题的思考,特别是对现代新儒学的批评。“现代性”研究板块主要集中在对什么是现代性以及有关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解释框架问题的思考,试图从中挖掘出中国现代性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知识论”板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当代知识论问题行的研究,如对葛梯尔反例给出自己的解释,以及比较集中的对“理解”问题的研究。此外,还包括对传统中国知识论的研究,将它解释为一种“力行的知识论”。
语言就是生活
¥70.40
这是一本语言学随笔集,也是一本语言生活的记录簿,还是一本语言学科普书。全书共收文章76篇,都是关于“语言和生活”的状况与关系的思考:抚摸生活变迁的脉搏,记录语言调节的步伐,展示语言认知的机制,感受语言生活的启发。这些随笔常以相对轻松诙谐的方式将语言学前沿理论乃至科学道理、思维方式、人生情趣、社会格调渗透其中,而且试图在语林漫步中生发一些新的观念和认识。语言就是生活,语言和生活在互动中互塑。语言生活中蕴含着浓浓的人情,事情,自然之情。经历过,感受到,美丽的瞬间,便是永恒。因此,全书浸透着这样的理念:爱语言,爱生活
假面自白
¥9.99
这是一部关于性倒错的自白小说。“我”完全拂去伪善,无保留地展现人性隐秘的一面,把隐藏在意识深层的自然的自我暴露出来,冷静地自白自己的异常的性愿望。从“我”的诞生、家庭状况以及家族人际的心理纠葛之后,展现了幼时的“我”那光怪陆离的内心世界。长大后,“我”爱上了近江,发现他的健全与壮实形成了完整无缺的美的幻影。再后来,因为对自己的气质抱有一种不安感,“我”尝试与异性恋爱,但仍无法拒绝男性肉体美的诱惑。……
艺术断想
¥9.99
《艺术断想》是三岛由纪夫关于艺术的随笔记录,约分三部分:海外艺谭、艺术断想、美学浮思(*、三部分标题为译者所加)。三岛自由畅谈了对艺术国度、古典文化的感悟、戏剧中的期待与体验,及在古今艺术之美中徜徉萦绕的情结,抒发了对美的探索的甘苦,对艺术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太阳与铁
¥9.99
《太阳与铁》是三岛由纪夫深刻剖析自我的散文集。《太阳与铁》可视为三岛艺术与思想的遗书,三岛由纪夫在文中自评“我发现了一个微妙的暧昧的领域,摸索出了适合于这种表白的形式,即自白与批评的中间形态。也可以说,这就是‘隐秘的批评’。”本书还收录有三岛由纪夫文学历程回忆录《我经历的时代》。
我与狸奴不出门:中国名人爱猫小史
¥16.99
《我与狸奴不出门:中国名人爱猫小史》以文字的形式展现猫与中国名人之间的温馨日常,启一扇通往古今名人内心世界的有趣之门。你会读到为猫写诗的陆游,给猫起名的司马光,等猫回家的杨绛,为了猫对抗全世界的季羡林,告诉所有人自己“画猫比画马”更胜一筹的徐悲鸿,视猫为灵感缪斯的徐志摩,把爱猫融文字考据中的钱锺书,凌晨披衣起床给猫零食的梁实秋,以及爱猫如痴的夏衍,他的老猫如何用近乎悲剧的方式等他一生。让我们一起走中国名人独特的爱猫世界,和他们共赴一段关于生命、爱与理解的奇妙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