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
¥42.50
本书首先概括了从历史学角度研究明清时代内河水运的课题和盛清时代的社会与水运的情况,然后解明了发生于清代社会,以大运河水系、长江水系等为中心的内河水运之特性。另外,关于支撑起清代内河水运的帆船,本书收录了于雍正年问编纂成书的关于大运河浙江省杭州北新关的《北新关志》船谱中所载全部民船图像。这些船舶图,令人浮想联翩,仿佛让读者亲眼看到了清代航行于内河之上的帆船的情况,作为史料意义重大。再者,本书还提炼整理了于20世纪初叶调查了除东北以外的中国全境的东亚同文书院编纂的《中国省别全志》中《民船》部分所见船名。这些船名,数量达到了1000种以上。这些史料十分珍贵,是一步研究水运史的基础。 本书作者松浦章先生,是日本的中国水运史研究*人,至今为止,他以航运、贸易、漂流船、海盗、海商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围绕中国大陆、日本、琉球、中国台湾、朝鲜等地域,积累了厚重的研究成果。
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史研究
¥24.50
松浦章所著的《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史研究》广泛搜集珍藏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的资料,从中文、日文和英文等文献文书中贡献给学界大量而又系统的手资料,并对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作了全方位、多层次和新视角的考察,清晰地展示了清代沙船航运业的全貌和上海沙船字号主的实态,大大地推了相关专题的研究,《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史研究》从而堪为沙船航运业研究的集大成者。
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流域
¥32.50
在东亚世界里,有着一片广阔的海域,这些名为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的广阔海域,将东亚各国悬隔来。在古代,这些国家之间主要依靠船舶相互往来。船舶是海洋地域和国家间触以及交流不可或缺一个重要因素。从14世纪到20世纪初叶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从事于远洋航行的船舶主要是中国的帆船。在当时的东亚海域世界里,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为先,其海洋政策也相对宽松,这使得中国帆船掌握了东亚世界的制海权,主导了当时的海上交通事业。《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以明清时代的东亚海域世界为研究对象,从中国、日本、朝鲜和琉球等东亚各国众多的史料出发,对这一世界里以中国帆船为媒介的文化交流情况作了考察、论述,指出这种以跨越海洋为条件的文化交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东亚航海史上的一笔重要财富。
马勇说民国
¥31.99
《马勇说民国》是著名近代史学者马勇的*作品,书中收马勇先生几十年研究成果,时间上横跨“辛亥革命”到“抗战胜利”,有见地有深度。全书章节共分四部分: 章 国故,以*研究的历史事实为主,收包括《武昌起义的远因和近因》《20世纪20年代“联省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等; 第二章 姑言,以人物评传为主,收包括《宋教仁的心路历程》《孙中山革命思想起源》等; 第三章 听闻,以历史谜团的重新考证为主,收包括《为什么是新军》《南北和谈考察》等; 第四章 说法,以历史评述、政论为主,收包括《谁是辛亥革命的受害者》《商绅阶层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马勇说晚清
¥30.99
《马勇说晚清》是著名近代史学者马勇的*作品,书中收马勇先生几十年研究成果,时间上横跨“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有见地有深度。全书章节共分四部分: 章 国故,以*研究的历史事实为主,收包括《慈禧太后归政考》《宗藩体制解体与东北亚乱局》等; 第二章 姑言,以人物评传为主,收包括《毁誉摄政王》《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等; 第三章 听闻,以历史谜团的重新考证为主,收包括《康有为衣带诏真相》《袁世凯告密考》等; 第四章 说法,以历史评述、政论为主,收包括《甲午战后的中国和日本》《辛亥革命中的三种力量》
周同宾先生纪念文集
¥26.50
周老师是夜晚的星光,他的文字陪伴我们躲避喧嚣的尘世,让我们在纪念怀想中享受夜的静谧、安详和梦想。
峥嵘南北朝
¥14.40
该书立足于正史研究,通过讲述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力图还原历史原貌,以资借鉴。该书从“狂悖的时代”“傲岸的文人”“剽悍的将军” “任性的名字”“烂漫的文化”等五个部分,记述南北朝宫廷政治、文人情怀、人性本真、武将谋略以及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璀璨文化成就。通过对这段复杂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窥见南北朝人对事业的追逐、对梦想的追求、对文化的追寻,始与终,真与假,好与坏,滴之间峥嵘即现。
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
¥15.00
《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是一部别生面的物质文化史,也是一部视角独特的妇女史。《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反对以西方的“科学”标准评估中国传统社会的科技成就,然后得出“中国为什么未能产生现代化”的若干答案。它力主将科技看做是表达与塑造中国文化、社会形态的有力的物质形式,并采取这样一种视角考察了宋代至清代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技术”,从家庭空间到生活、女性的纺织生产、女性生育与保健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科技如何强有力地传播和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别规则与女性角色。然而,与我们对于传统女性的传统认识不同,作者认为,妇女并非父权、夫、权的被动牺牲品,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与社会秩序的积极有力的参与者。
忍辱负重的使命:美国外交官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的社会状况
¥48.00
本书收集、整理并翻译了美国驻南京大使馆外交官爱利生、爱斯比等人于1937年12月至1938年8月,从南京向美国国务院、驻东京大使馆、驻北平大使馆等机构发出的外交文件,包括电报158份、报告17份、月度总结5份、备忘录2份、信件2封,共184件。这些外交文件近距离地记载了日军占领南京后的暴行、对中国及美国财产的破坏及其组织运行情况,真实地反映了日军占领下南京城中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美国外交人员为保护中美公民权益、维护对中国百姓的基本人道待遇所做的努力。这批外交文件是记录南京大屠杀期间及之后情况的为数不多的连贯性官方材料,对南京大屠杀研究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历史上的黑暗一页:英国外交文件与英美海军档案中的南京大屠杀
¥22.50
《历史上黑暗的一页:英国外交文件与英美海军档案中的南京大屠杀》收集、整理英国驻南京两任领事亨弗雷·英吉兰·普利焘-布伦、欧内斯特·威廉·捷夫雷发往英国驻上海大使馆的电报、通信、报告及其他文件,以及英国炮艇“蜜蜂号”两任船长瑞吉诺·威瑟·霍特、哈罗德·汤姆斯·阿姆斯特朗,与美国炮艇“瓦胡号” 两任船长约翰·米歇尔·希汉、查尔斯·里查逊·杰夫斯逐日记载的观察报告与情报周报。这些外交文件与海军档案披露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重要事件,客观忠实地记载了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平民,以及侵犯美国与英国财产的暴行,从不同的角度,记载了一些其他材料不具备的独特信息。
文书行政的汉帝国
¥30.00
本书系近年目本学界在秦汉史和简牍学研、究领域卓有影响的一部优秀著作,作者主要根据汉代简牍资料,深剖析了汉王朝的文书行政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全书由“简牍的形态与功能——视觉简牍之观察”、 “文书记录及其相关背景”、 “汉代行政制度考证”三部分构成。作者指出,简牍这种书写材料使汉代的文书行政得以实现,而汉王朝集权帝制的确立与巩固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文书行政的贯彻实行。
忠贞不贰? ——辽代的越境之举
¥49.00
本书改变了以往以民族主义概念观察历史问题的视角,将10世纪燕云地区部分汉人官员和将领依附契丹政权的史实作为切,重新探讨了从唐灭亡至宋辽“澶渊之盟”间这一复杂时期内人们忠君观念和边界意识的变化,以及族群间文化冲突与认同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该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部分专注于界定一系列概念并探讨相关观念的变化,包括边界、族性、忠诚的意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通过对不同时期越境辽的代表人物李澣、韩延徽、张砺、赵延寿、王继忠的个案分析,揭示了特殊历史阶段人们的不同选择。
前四史解读
¥26.00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被称为“二十四史”的纪传体史书为重要,号称“正史”,而其中的前四部《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受后人推崇,被称为“前四史”。“前四史”是纪传体史书的卓越代表,也是史学家研究先秦、两汉至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依据。本书就是对“前四史”的解读,主要内容包括作者介绍、成书过程、体例特、内容特征、注释评价、文献价值、流传过程等,为准确、全面研究前四史提供了帮助。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 两汉魏晋南北朝卷
¥62.90
本书以不同时代的主要人物、天人关系、宇宙观念、家园意识、人居环境建设、环境美的鉴赏和体验等主要问题为线索,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六个历史阶段行分述,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发生和发展历程,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环境美学的基本内容和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明确了中国古代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以寄寓家国情怀、构建和谐自然的天人关系为目标的环境美学思想特色,同时结合城市、乡村、园林、建筑等实物遗存或考古发掘资料,对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审美意识行了具体的解读。
清史史料学(全二册)
¥75.60
本书是著名清史学家、文献学家冯尔康先生撰写的一部清史史料学教材,对清史研究的基本文献行了深浅出的介绍。本书依据史料体裁、史料的内容性质加以分类,从编年体、纪传体清代通史,政书类,档案,地方志,文集,谱牒,传记,笔记,纪事本末体文献,契据、语录类文献,类书、丛书和图书目录,外国人的载籍等方面重叙述清史史料的源流、价值和使用方法,为清史研究者提供一部精当实用的门读物。
中国古都四千年
¥90.99
一部中国古都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史 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选定一个都城,不但要从政治、地理、军事等方面考量,还要考虑其经济基础、生态环境、交通物流、人口流动、文化演变等多个方面。 在中国历史上,曾确立过大大小小200多座都城,有的兴盛千年,有的则昙花一现。为何中国历史上会出现这么多的都城?历朝历代选择都城的依据是什么?这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有何关联? 本书从时间到空间,从历史到地理,以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封、杭州、安阳、郑州、大同、成都为切,分析这十大古都的变迁,探寻中国建都条件的演变,以及中国历史的内涵和走向。
大明300年
¥46.99
大明,一个辉煌又腐朽的朝代,一个血性又刻薄的朝代,一个奇才辈出又奸佞频生的朝代。 大明一朝近300年,16位皇帝各有特,他们或明或暗,或刚或柔,或暴虐或仁慈,或勤政或懒政,或奇葩或多疑……有的口碑极好,有的风评很差。在十六个皇帝中,甚至找不出两个“雷同”之人。但无论如何,他们在国家层面上均守住了两条原则:一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二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纵观明朝风气,虽不如唐朝奔放,不如宋朝潇洒,但自有一股凌厉之气贯穿始终。无论文人、武士、市民、才子,他们都像紫禁城里的帝王一样,身上流露出这个朝代的精神气质。这是明朝可以诞生于谦、王阳明、海瑞、张居正的原因,也是明朝覆灭后依然可以走出张煌言、史可法、李定国、顾炎武的原因。 这,或许就是孟子所说的“气”。
清亡启示录:一个王朝在一百天的危机中走进历史
¥29.99
《清亡启示录》讲述了一个王朝为何会在一百天的危机中走历史。 历史无法遗憾,也不必惋惜,走过的就是走过了。只是一百年后回望大清王朝,特别是分析这个貌似强大的王朝为什么在一场危机面前不堪一,这个过程究竟有哪些教训可以汲取?这是这本《清亡启示录》探究的问题。??? 2012是清帝退位的100周年,《清亡启示录》重叙述分析了清朝后十几年走过的路,从1894年始的维新时代到1901年始新政到之后的君主立宪预备,清廷挣扎着改革,以试图挽救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然后后清廷的几个失误使得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终使得大清走历史。
白话二十四史
¥99.90
纯干货的三千年中华史 帝王君臣、英雄精英、文人志士都在其中...... 读的不仅是历史,更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生。 阅读本书,认识1000个历史人物—— 花甲之年带兵打仗,为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 本是齐国小官,却能让池城5年不被攻破的田单; 齐桓公与管仲,宇文泰与苏绰,李世民与魏征君臣相知,共安天下的故事。 从不同的人身上学到不同的品质智慧—— 汉家风范汉高祖刘邦,识人用人的智慧; 深谋远虑梁武帝,未雨绸缪,伐竹沉木,事半功倍; 明朝大将于谦,力挽狂澜,使大明转危为安; 不仅有历史故事,更有思想、文化、经济、医学、地理等等,堪称古代文化百科。
黄灿然的诗
¥42.00
《黄灿然的诗》是“蓝星诗库·典藏版”丛书中的一种。诗集收作者1990年代以来,各个重要创作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自我认可度较高的作品200余首。此次再版,在旧版的基础上增删了三分之一的内容,使得诗集更加丰富、完善。通过这些近三十年来创作的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诗人创作历程的各个阶段、各个局部的变化轨迹,以及从整体风格、诗艺元素、想象力方向,到哲思范围、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化的蛛丝马迹。 “蓝星诗库”丛书创立于1998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重要的图书品牌,一直致力于彰显当代中国诗歌所取得的成就和具备的广阔可能。“蓝星”取自于天文学概念“蓝巨星”,这是恒星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活跃阶段;丛书收录1960年代以来中国诗坛各个时期具有启发性、创造性、影响力的重要诗人及其代表作品。为纪念丛书出版25周年,人文社推出“蓝星诗库·典藏版”丛书,既是对已往出版诗集的一次梳理和修订,也将不断推出当代诗歌精品。
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14.99
在中国历史上那些数不清的战役中,以弱胜强的就占了很大一部分。《较量 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中,我们精选了36场经典的战争,这些战争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扭转乾坤,改变命运的作用,还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这36场战争中,我们能看到西楚霸王项羽、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劋、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清太祖努尔哈赤等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帝王 也能看到孙武、吴起、白起、韩信、廉颇、乐毅等一批大家耳熟能详的兵法家,还能看到姜尚、诸葛亮、鲁肃、荀彧、郭嘉、谢安等一批谋臣的身影 更能看到田横、张巡、徐远、南霁云、文天祥、袁崇焕等忠贞义士的慷慨与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