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的悲剧意识
¥25.00
《生命的悲剧意识》是乌纳穆诺*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在本书中,作者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反复呼喊:生命的悲剧意识来自对永恒的渴望。他在书中充满感情地指出,人不是通过幸福来感知自身,因为幸福常常使我们忘了自己。相反,苦难才使得我们回归到自身,获得了属于我们的深刻意识,重新成为自己的中心。这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哲学著作,这里没有艰涩深奥的理论探析,枯燥乏味的概念论证,反而更像是一个哲人充满激情而又克制的内心独白:他不需要依赖理性来探索和追究什么,而是深人本身。在乌纳穆诺笔下,“人”不是一个被用来抽象思考的哲学概念,一个属于共性的词汇,而是具体的存在,是心灵与肉体的结合;是你,是我,是我们的兄弟,是所有人。这是乌纳穆诺哲学中非常动人的闪光,由此出发,他重新肯定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对宇宙而言,我是微不足道;对我个人而言,我却是一切。作为一个作家,乌纳穆诺的哲学著作也承袭了他的文学语言,简洁有力,充满诗性。他的语言充满激情,思维却很是缜密。他绝不依靠语词本身的复杂艰深来使读者望之却步。相反,与一般哲学著作相比,本书的行文充满诗意,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又直指本心的力量。乌纳穆诺的语言似乎有种魔力:他激情澎湃,却又非常克制,两者的结合使阅读过程极为享受,既震撼于其激烈的情感,又为其深邃的哲理所折服。


探索“良政”:章太炎思想论集
¥39.99
本书通过解读章太炎在清末撰写的几篇重要的政治文献,深分析他的思想特征。既涉及对于章氏《明独》《代议然否论》《秦政记》《五朝法律索引》《思乡原》等文章的阐释,也有对于章学的其他议题,如章氏对阳明心学的认识和阐释、章氏对民初政局的批评、章氏的辛亥记忆等的探讨。

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34.80
本书是一部系统探究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著作。作者以问题为主线考察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思维方式与价值诉求,对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共同体理论、正义论、自由-平等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思想资源与中国语境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阐释。在澄清马克思政治哲学内在生成机制的同时,力求规范建构和综合创新。作者运用文本解读与当代审视内在融通等研究方法,兼顾微观解读与宏观阐释,在“导言”中彰显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总体框架和问题域,呈现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视界,为探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实践逻辑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学术视域。


体道
¥24.00
本书运用道家经籍阐述道家思想,重在体现道学的思想内涵,让人们认识关于道家论述道的概念。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天地自然万物的原动力、原始能量,它虽然无形无象、无色无味、无方无圆、无外无内、虚无空静,但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有。万有都是道的派生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道生之、德蓄之;道无为、德有为,有为又是在无为的基础之上,无为之为,并不是人为之妄为。德的有为在于顺应自然,辅助、协助而无私情私欲。也就是道生长万物而德蓄养万物,虽蓄养而不为己有、即行善而不求名利,助人而不彰显功德,完全是一种博爱、大爱。万物都是道的化生物,道对于他们是齐同的、统一的,顺应他们的本性去体现万物各自的姿态,顺其自然生生化化,无穷无尽。天地有道则风调雨顺,四季有序万物盛长,自然有道则万物繁茂,则人民食物丰厚,社会有道和谐而安宁,国家有道、则民富国强,万国来朝,家庭有道则父慈子孝、万事兴起,自身有道则血脉和顺阴阳有节,身强体键。 道学从研究天地自然的永生不变中,去觉悟到人类社会的变化,缘由,一步认证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应根据遵循自然人类社会就可以繁荣昌盛,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家庭就可以和睦相处,自身就可以健康长寿。这与《易经》、《黄帝内经》倡导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阴阳和谐是同一理念。 人不能脱离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不能离自然而独立存在,也不能离社会家庭而独自生活。人与天地、自然万物的相通相应就说明了,一个人的个体只是万物中的一物而己。庄子说:“我与天地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了万物相齐和谐统一的理念,而道家又是特别的珍爱生命,珍惜健康,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道教是尊生贵术的宗教,这是道教继承道家思想的缘由。珍爱生命,看重使人健康长寿的养生方术,倡导身心同治,心性与身体同样重要,是道家几千年来研究道德、以道德的理念指导医药养生的精神本质,也就是医学结合健康长寿的*秘诀。 从人与自然社会、家庭以及人本身的和谐层面,论述道的理念,又从修齐治平的概念去体现道的内涵,目的是使人们返淳返朴,求证生命的本真,“坐忘”以求本、“养真”以合道,回归上古自然无为,清静恬淡,“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的原始生活状态。这或许是实现和谐、和平,回归自然的*好方法。

公共哲学序说——中日关于公私问题的研究(百家廊文丛)
¥34.8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哲学”问题成为学界的前沿探索之一,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公共哲学”问题由美国学者李普曼首倡,着出现了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等的关于公共性问题的论述。到了20世纪末,日本学界掀起了一场探索公共哲学的学术运动。根据目前学界的基本判断,公共哲学是一门探索公共性问题的学问。公共性问题自然涉及“公”“私”“公共”概念及其关系问题。因此,《公共哲学序说——中日关于公私问题的研究》回顾了李普曼、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的相关论说,通过梳理与考察中日学界关于公私问题的研究成果,批判性地分析了“公”“私”的相对性本质以及既往研究的不足,揭示了在哲学意义上探索公私问题对于建构公共哲学的根本性意义,*后阐述了“和而不同”理念对于新时代建构公共哲学的重要思想价值。


教书育人 知行合一
¥21.66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有效路径,逐步形成了依托“课余经常性实践、周末重点性实践以及寒暑假集中性实践”三种模式坚持全时段覆盖,注重“与时事知识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就业能力提升相结合”四个结合体现实用化设计,实现“传播师大正能量,传播中国好声音,传播正确历史观”三个传播的社会影响,努力探索出“343”实践育人新模式。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师生广泛进行义务支教、基层调研、境外交流、专业考察、历史类活动等多种社会实践,时间上可谓全时段,空间上足迹遍布祖国各地,甚至涉足海外,在此过程中既涌现出如义务支教、服务家乡受到《光明日报》等媒体关注的的感动师大人物朱启平、主动休学两年远赴贵州为中国而教的刘智彬、十佳志愿者张容荣等个人代表,也有如首都大学生思政实效奖获奖者形势与政策小组、北京师范大学思政实效奖获奖者《春秋人文报》和志愿讲解队等集体。铭记他们的经历,传颂他们的事迹,记录青春足迹,总结经验遗憾,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学生工作者的共同期盼。在这样的期盼下,《教书育人知行合一》诞生了。全书共分五章,由不同的实践经历学生分别从社会民生、文化传承、抗战纪念、历史教学实践、外事活动等视角出发,既有记录社会实践的过程,也有对其中部分问题的深入反思。

周易玩辞集解(上下册)--易学典籍选刊(试读本)
免费
《周易玩辞集解》十卷,清查慎行撰。查慎行,字悔余,浙江海宁人,晚筑初白庵以居,号初白老人。康熙癸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此为查慎行数十年究心《周易》之结晶,参酌群言,归于至当。四库馆臣云:“其言皆明白笃实,足破外学附会之疑。”征引前人达三百八十余家,凡五易其稿,于雍正二年成书,及门弟子沈廷芳于乾隆十七年左右刻印。本书所据国家图书馆藏丰府藏书本,即为沈氏所刻,前有沈廷芳、黄叔琳、陈世倌、沈起元序,后有成城跋。卷首有《河图说》等《易》学专论十一篇。以《四库全书》本为参校本。卷首十一篇专论,稿本《查悔余文集》、《敬业堂文集》均收录,世楷堂本《昭代丛书》单列,以《易说》行世,文字略有异同,出校说明。另需说明的是,查慎行“不惑于图书”,“谓变卦为朱子之《易》”,这与学宗伊川的项安世《周易玩辞》大异其趣。


梁启超修身三书:德育鉴
¥21.00
二十世纪初,梁启超(任公)先后编纂了三种关于传统的修身方面的书。此三书既是梁启超本人用以自修的随身札记读本,也是任公用以推行公民德育的指导书。考虑到梁氏编纂这三种书思路的连贯性和紧密性,取名“梁启超修身三书”。 其中《德育鉴》是按照修身的方法和步骤,摘录编排先秦至明清的儒者的相关言论,并加按语跋识。自1905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后,不断再版,影响深远。如梁漱溟就多次说自己走上后来的学问和实践之路是来自此书的启发和引导。


梁启超修身三书:曾文正公嘉言钞
¥21.50
二十世纪初,梁启超(任公)先后编纂了三种关于传统的修身方面的书。此三书既是梁启超本人用以自修的随身札记读本,也是任公用以推行公民德育的指导书。考虑到梁氏编纂这三种书思路的连贯性和紧密性,取名“梁启超修身三书”。 其中《曾文正公嘉言钞》是从曾国藩的书札、家书、家训、日记、文章中摘录有关修身内容汇编而成,时加按语提示,书末另附有曾国藩部属和学友胡林翼、左宗棠的名言选辑。自1916年编纂后,十年间每年一版,可见此书之风行。

新版宗教史丛书(4卷本)
¥108.00
【《佛教史》内容简介】 《佛教史》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佛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内容按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展开,广泛涉及各教派和宗派的教义、经籍、人物、僧制、僧职等等,同时兼及佛教的节目、礼俗、典故、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 【《道教史》内容简介】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等均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有的至今仍为一些国家和民族的所信仰,有的已化作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深沉地影响该民族的文化和性格。 本书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伊斯兰教史》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伊斯兰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伊斯兰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伊斯兰教兴起前的阿拉伯社会状况,止于当今伊斯兰教在各国的情况和特点。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伊斯兰教的经籍、教法、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伊斯兰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伊斯兰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伊斯兰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基督教史》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基督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督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基督教产生前的犹太社会状况,止于基督教在近现代中国的流传。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基督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神学、人物、组织、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基督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基督教本身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基督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见解。"


命运靠自己1不急不急:星云大师说人生的坚持
¥24.99
在“忙”中,有数不尽的乐趣;在“忙”中,有无限的喜悦;在“忙”中,能安身立命;在“忙”中,能多所体悟。“忙”的生活实在太美妙了!在“忙”中,我感觉到懒惰懈怠实在就是罪恶。我感受到生命之可贵在于跃动不息,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焉能不将自己“忙”起来呢?有用的人,即使接受一点小因缘,也能点石成金,做得轰轰烈烈。我一生历经挫折、打击,但我从不灰心失意,因为我始终坚信只要自己不死,一定可以“活”出希望来!


满手的好事:星云大师的人生锦囊
¥24.99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成功的意义是什么?星云大师以自己的修行体验,从过尽千帆的阅历中,凝练箴言法语,给生活忙碌的现代人一盏指路灯。

正蒙初义--横渠书院书系/张载文献整理与关学研究丛书(试读本)
免费
《正蒙初义》,清代王植撰,在广收前人旧注的基础上,通过检讨和反思以往对《正蒙》注解的不足,断以己意,提出了许多个人新见,以求更恰当、融贯地解释《正蒙》及其中张载的思想体系,“以张子之说还张子”。本书还充分注意到张载思想与周敦颐、二程、朱熹的不同,通过对“太虚”、“气”、“性”、“命”、“心”等多方面范畴的比较,试图指出张载思想的独特性。因此,《正蒙初义》对于了解和研究《正蒙》在理学史上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次整理,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的清雍正元年刻本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加以点校而成。

德意志思想评论 第十七、十八卷
¥60.00
《德意志思想评论》与《文艺复兴思想评论》《法国理论》同属“欧洲文化丛书”系列,该丛书代表了国内欧洲文化思想研究的前沿成果。 尼采的“主权个体”概念要何解读?未来哲学是何种哲学,它具有怎样的规定性?尼采、海德格尔和云格尔对现代性各自有着怎样的理解,除此之外,对现代性的理解是否还有其他可能?如何评价海德格尔对于存在者的根据的追问?席勒的美学理论之中体现了何种“政治”维度?本卷有高屋建瓴式的对于技术的反思,有高度贴合文本的对于经典著作的剖析,也有对于经典思想的新锐视角于深挖掘。本书关注于人类的现实与未来,跃思想的纵深处,辟出一处观交流的园地。

斐洞
¥158.40
在柏拉图的这篇对话录中,苏格拉底的学生斐洞,充满热情地回忆并详细地讲述了苏格拉底临刑前一天的言行。在苏格拉底饮毒酒前后的时间里,他与朋友和门徒关于灵魂不朽的问题行了深的对谈,通过层层的论证,把探索不断推向深。在对话近尾声时,苏格拉底讲了一个关于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激励自己和在场的朋友们,不要恐惧死亡,勇敢追求灵魂的完善。

泰州学派研究
¥79.20
该书共九章,系统地疏理了泰州学案序的内在逻辑,考察了泰州学派的历时特,全面分析了泰州学派盟主及主要成员的思想内涵以及在中国思想史上的独特地位。本书认为,王艮倡学立派的目的在于将儒学从经生的书斋中解放出来,以闾阎百姓易晓的形式,使儒家思想成为百姓自我陶冶精神、成德修为的内在动力。王艮将原本为经生文士所独擅,变而为人人共明共成之学。泰州学派(尤其是前期)主要以庶民为论学对象,决定了其论学的方法多为随机指,即事明道。泰州学派回到儒学的立教之本,以敦化民俗,启导民众心性自觉,实现自我成德之路,这也是大成学形成的动力之源。泰州学派派宗师与巨子们大多以卑微之身,而作越位之思,基于乡村实践,探寻闾阎百姓的德性自觉方法,成就了儒学发展史的重要篇章。他们因证道、践行的态度之坚而被目为异端,对泰州学派应予以重新认识。泰州学派经历了变化的过程,思想亦具有历时的特。王艮的担当意识以及其后的邓豁渠以体道为帜志、何心隐以笃行为务等等,无论是证道的坚定意志还是外王之业都可见泰州学派强烈的淑世情怀、豪杰精神。

西方哲学史 第四卷 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英国哲学
¥107.50
本书是叶秀山、王树人主编的《西方哲学史》(学术版)之分卷,主要介绍16世纪末至18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和欧洲大陆理性主义哲学,以及这一时期英国哲学的其他发展情况。全书分三篇。上篇“大陆理性主义哲学”分别介绍了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马勒伯朗士;中篇“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分别介绍了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莱、休谟;下篇“英国哲学的其他发展”分别介绍了彻伯利的赫伯特、剑桥柏拉图主义、托马斯·黎德与苏格兰常识学派、英国理神论、道德哲学家。

《道德经》与中国特色宏观调控
¥25.20
《道德经》与中国特色宏观调控


道德经解析
¥16.00
本书从作者身份、《道德经》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道德经》的思想体系等进行论述,撰出这部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深入、系统了解《道德经》不可不读的著作。不像其他解释《道德经》的书,本书着重于《道德经》的思想架构,不斤斤于章句解释。为方便作者阅读,书后附有《道德经》原文及重排文本。

德勒兹的哲学剧场
¥54.40
德勒兹曾说,哲学就是概念的创造,戏剧就是真实的运动,因此他以剧场的方式赋予理论以人格化的属性,让每位哲学家都成为思想类型的表演者,让他们在对话和独白中显现出思想的核心。但剧场的终的主角是德勒兹本人,《德勒兹的哲学剧场》一书以德勒兹的哲学思想为讨论对象,通过德勒兹和不同的哲学理论的对话,展示其对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批判。在本书中,笛卡尔的“我思”、康德的“先验”、黑格尔的“精神”与海德格尔的“去蔽”成了“以自我奠定世界的哲人”“立法者”“在辩证对立中不能停歇的思考者”与“通向林中澄明之境的独行者”,他们与德勒兹的思想肖像同台演绎,展示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思想。作者以主体、时间与欲望为三大主题,逐步近德勒兹的思想核心,将他的思想作为一幕幕戏剧呈现给读者。

明德国学摘要:师道篇
¥120.00
本书是一部中华国学经典思想的史料摘编及研究专著,秉承“道器合一”的思想,力争择其精要地将中华文化教育传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汇集一体。包括《师道》《家道》《教法》三个大部分; 《师道》分“教理哲思、明德师范、圣贤论学、诲人师训、启智传心”五部分,集纳了中国历代古圣先贤,书院山长/院长、私塾/学堂塾师对教育的思想认知、实践方法和切身体悟等,可作为从教者的教研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