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幸福的灵魂——从内在真正幸福起来
幸福的灵魂——从内在真正幸福起来
高艺秦
¥16.60
本书没有枯燥无味的说教,作者将自己多年的经历和学员的遭遇作为事例编写其中,这些事例在当今社会具有一定代表性,让大家从故事中有所悟、有所思、有所想,*终有所感。在本书里,作者会直痛,用幸福的理念切实可行地帮助到读者,让读者明白幸福真正的模样。本书没有枯燥无味的说教,作者将自己多年的经历和学员的遭遇作为事例编写其中,这些事例在当今社会具有一定代表性,让大家从故事中有所悟、有所思、有所想,*终有所感。在本书里,作者会直痛,用幸福的理念切实可行地帮助到读者,让读者明白幸福真正的模样。
49元5本 论语
论语
蔡尚思
¥12.60
本书是蔡尚思先生毕生研究《论语》心得的全面总结。蔡先生将《论语》全书归纳为若干问题,以《论语》证明《论语》,引导读者根据经典原文展争鸣。全书分为两部分,上编导读部分重讨论了研究《论语》须知的各种问题。下编类编简释部分是吴瑞武先生在参阅古今多种《论语》注释本,吸收历代学者研究成果,并多所采纳蔡尚思先生见解的基础上做的评注。注释力求简要、全面、易懂,并尽可能反映自古以来不同意见的争鸣。方便读者全面研读《论语》,系统了解孔子思想。
49元5本 谶纬与文学研究(精)
谶纬与文学研究(精)
孙蓉蓉
¥38.30
谶纬是兴盛于汉代、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学术思潮,它对汉魏六朝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也对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书分四个部分:*部分概述谶纬、谶纬的图像文本、谶纬的文学意义,以及《河图》《洛书》的神话;第二部分谶纬与古代文学创作的关系研究,对谶纬与谣谶、辞赋、志怪小说、诗谶和明清小说等不同文体的关系作了考察与论述;第三部分谶纬中的乐论和诗论研究;第四部分《文心雕龙》中有关谶纬与文学关系的问题研究。通过对谶纬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古代文学、文学理论与学术思潮之间的关系。
49元5本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新编增订本) 精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新编增订本) 精
梁漱溟
¥27.72
本卷编校说明(草稿) 本卷主要收录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此书系根据梁先生1921年8月在山东济南的讲演记录(罗常培笔录),又参酌1920年在北京大学的同题讲演记录(陈政笔录),并由梁先生本人撰写了第五章之后,*终编纂而成。1921年在济南讲演时,曾陆续印发过记录稿,同年10月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成专书。自1922年1月起,改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至1930年先后计发行八版。1987年2月商务印书馆又根据1922年1月本影印出版。 本次编校,以商务1987年影印本为底本,参校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全集》(2005年)。 商务1987年影印本在正文之外,另有书前《第八版自序》、《附录人心与人生自序》、《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三版自序》序言三篇,书后《补遗》一篇、《时论汇录》十篇及《自序》一篇。其中,《附录人心与人生自序》改第七卷《人心与人生》,本卷不再重复收录。其余各篇悉数保留。此外,本卷还收录了《著者告白一》、《著者告白二》及《1980年抄本跋记》(此三篇出处待考),并将梁先生著作中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主题密切相关的六篇文章合为一“附录”,附于卷末。
中国儒家
中国儒家
加润国
¥24.98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儒家的思想。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两千五百年前,人类文明“轴心时代”。孔子创立了中国历史上*个学派——儒家。两千五百年的儒家,经历了六种历史形态,它们是:子学儒家、经学儒家、理学儒家、心学儒家、气学儒家、新学儒家。为了更好地前,我们要了解过去。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看世界、看未来。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了解传统首先要了解儒家。
公平正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公平正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孙国华
¥49.00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简要梳理西方和中国古今公平正义理论,重阐述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的基本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的要义,揭示公平正义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利益关系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公平正义理念对实现社会主义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重大意义。下编重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程中通过法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问题。践行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公平正义理念,才能真正实现良法善治,公平正义引导法治的价值走向。法治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都对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全面推依法治国,是全面推公平正义的重要要求。
如何共同生活——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6-1977)(罗兰·巴尔特文集)
如何共同生活——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6-1977)(罗兰·巴尔特文集)
(法)罗兰·巴尔特
¥17.88
《如何共同生活》是罗兰·巴尔特为法兰西学院所授课程和所研究班准备的讲义。   从内容上看,本书由两部分组成。部分介绍的,主要是从古代到较近时期宗教生活中的“小群体”修道者们是怎样在保持“个人节奏性”的情况下共同生活的,涉及独居隐修、聚集修道、配对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特征”、饮食制度、领地概念、居住条件和体距要求等。第二部分是在这一授课期间设的研究班内容,说的是“何谓支配一种话语——关于有精神投的言语的研究”,涉及言语活动的力量、强度和使用时间等。   从谋篇布局上看,本书主要是由作者从几部书籍中选取相关素材“拼合”而成的,这种“引经据典”的做法正是对符号学“互文性”概念的绝好实践。
无人返回之路:参悟生死
无人返回之路:参悟生死
W.M.斯佩尔曼
¥35.40
从历史的视角,审视死亡观在人类发展程中的演变 与其执着于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反思,不如在生命始与结束之间构建意义 正因为死亡无所不在,所以死亡无疑成了与人的悲伤、痛苦、哀嚎、永恒的分离联结*为紧密的一件事,总是让人心生畏惧。但同时死亡对万物生灵又是*公平的,它不因贫富、美丑、胖瘦的差异而有丝毫的改变。而从古至今,人类对于死亡以及想象中的来生的感情和态度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书作者斯佩尔曼参考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从各个角度对西方传统中关于死亡和濒死的观行了解读,探讨了人类是如何理解和面对生命的消失的,以帮助我们深刻了解史前人类对待死亡的态度。他还追溯了千百万年来导致人类死亡的各种方式,既包括导致死亡的原因,也包括对于致人死亡的种种行为的看法。 另外,他还基于西方伟大的哲学和科学传统,从宗教和世俗-科学的观对三种认识死亡意义的方法行了深研究,同时也为当代有关临终问题的争论——尤其是为长寿和生命质量之间的对立冲突提供了更为宏大的语境,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启发意义。
西方法哲学探究
西方法哲学探究
谷春德
¥52.80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部分是西方法哲学名著的解析,全面介绍了法律的概念、正义论等法哲学名著惊醒了全面的介绍和解读;第二部分是西方法哲学学派的书评,包括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社会法学派等;第三部分是西方法哲学的专题研究文述、包括古希腊罗马的自然法思想、西方思想是多和和谐社会观等;第四部分是对西方法律思想思学科的回顾与展望,介绍了西方法律思想史学科的综合发展情况及趋势。对于西方法哲学研究者有很好的指引作用。
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提升思考维度,比默默努力更重要!在工作中洞察本质、实现创意跃迁的核心指南。)
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提升思考维度,比默默努力更重要!在工作中洞察本质、实现创意跃迁的核心指南。)
细谷功
¥8.54
为什么一直拼命努力却无法获得理想的业绩?为什么总有一些人能轻轻松松地实现目标?严格按照上司或客户的要求工作,就一定能让对方满意吗?如何才能读懂趋势,及时赶上下一个风口? 回答上面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从更高维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本书通过大量职场问题的解决案例,详细解析了运用“元思维”实现高维度思考的两种方法:Why型思维和类推思维。Why型思维通过追问上层目的,帮助我们冲破思维定式和狭隘视野,洞察问题的本质;类推思维通过放眼大千世界,教我们如何从其他领域借鉴灵感,从而实现跳跃式创意。 如果你正被繁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或者正因为创意陷僵局而一筹莫展,那么不妨按着本书的提示,启一段简单高效的职场问题解决训练吧。如果能像无人机一样,像谷歌地球一样,从杂务中抽离出来,拉长镜头看一看,你会发现崭新的世界、不同的视角,所有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49元5本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
张亮, 等著
¥18.00
本书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本质和学科基本问题,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规范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概况,包括基本建制、范畴和基本的研究操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研究的技术规范,即与研究的设计、写作、发表和评价等学术活动有关的基本程序、技术标准和规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体系。
49元5本 大爱妈祖:妈祖信仰在宁波
大爱妈祖:妈祖信仰在宁波
王国宝
¥31.20
王国宝主编的《大爱妈祖(妈祖信仰在宁波)》是一本专题介绍宁波地区及其周边妈祖神迹的书籍,字里行间饱含妈祖大爱,从头至尾诠释宁波内涵,既有别于学术论著,又具有史料价值,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出版后可谓惟贤惟德,益人益智。
被肢解的马克思
被肢解的马克思
陈先达 等
¥33.34
某种学说创立者的形象的变换,在文化史上并不罕见,但像马克思这样引起广泛的、持久的、世界性的争论,聚讼纷纭,分歧如同冰炭,是少见的。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离马克思自己的时代越远,对马克思认识的分歧越大。正如行人远去,越远越难辨认一样。因此,当我们说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的时候,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前提,这就是必须了解和恢复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这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伟大使命。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
陈先达
¥41.88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不可分。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没有马克思就没有以马克思命名的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又不能等同。马克思是具体的个人,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像所有人一样会逝世,而马克思主义却依然存在和发展。我们对马克思的评价是历史的,像评价所有杰出人物一样,着眼于他的历史贡献;而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应该是当代的,像对待所有思想体系一样,着眼于它的当代价值和适用性。当代西方有些学者蓄意在这两者间制造混乱。他们或者把两者完全等同,以马克思逝世已有120年之久为理由,着力于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或者着力于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故意孤立地抬高马克思以贬低马克思主义,宣扬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的歪曲和篡解。这两种思潮都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历史的灵魂(爱智书系)
历史的灵魂(爱智书系)
李公明
¥12.00
从喜欢听故事、喜欢追问故事的结局开始,总有一天你会蛮有兴趣地追询人类过去的时光,感受到思接千载、探幽搜奇的无上喜悦。尽管你不一定选择历史研究作为职业生涯,但是你可能也会对历史本身感到惊奇或迷惑:历史究竟是什么?历史有什么用?历史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对历史学家应该怀疑还是相信?……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说是对“讲故事”本身提出的疑问,我将在这本小书里和朋友们讨论这些问题。
美是幸福的时刻(爱智书系)
美是幸福的时刻(爱智书系)
舒可文
¥8.00
当我们为一种美而屏住呼吸,或尖叫、或落泪的时刻,那动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在万物表面呈现给我们的样子之外,是否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真实?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家?为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美、离不艺术的滋养?这本小书带给你的不单是美学的知识和常识,还有美的享受。从作者心泉泊泊流溢的文字 清新、蕴藉、隽永,带领你认识美、领略美、咏叹美,并在感受到美的那一刻体验到幸福!
为中国哲学立法——西方哲学视域中先秦哲学合法性研究(国际中国哲学精译系列(第3辑))
为中国哲学立法——西方哲学视域中先秦哲学合法性研究(国际中国哲学精译系列(第3辑))
成中英 冯俊 主编
¥46.80
在西方哲学视域中,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何在?这是中国哲学界讨论了多年的重要问题,也是国际中国哲学研究关心的问题。本书从荀子、《周易》、墨子和列维纳斯四个主题手,展示国际中国哲学研究为中国哲学立法所做的艰辛努力。如何借用本质主义和心灵哲学来诠释荀子,如何借用西方哲学的思想资源如海德格尔等西方形而上学思想来诠释《周易》哲学,如何借用西方的政治思想来讨论墨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如何在列维纳斯和中国哲学之间建构一座理解的桥梁,这些都是西方哲学界关注和探索的重要主题。本书是在西方哲学视域中努力为中国哲学立法的力作,有助于国内学界了解国际中国哲学研究的状况,更加全面深地理解西方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哲学。
早期道教史(增订本)(汤一介集)
早期道教史(增订本)(汤一介集)
汤一介
¥35.40
本书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深研究,肯定了“宗教”和“非理性”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将道教提升到学术层面来探讨,期在重新建构道教思想体系。书中指出,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虽然不同于儒家与道家,但其思想源流却又离不这两家,它从一始就是以儒道互补为特征的。
49元5本 世界哲学简史
世界哲学简史
罗伯特·C.所罗门,凯瑟琳•M•希金斯
¥29.00
《世界哲学简史》结合广泛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向我们展现了整个哲学史的全貌,创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探讨哲学问题的全新广度和深度。除了那些众所周知的大哲学家和重要思潮,某些不那么为人所知但同样有趣的人物也在本书中占有一席之地。本书通过生动的叙述、晓畅的行文,向读者充分展示了哲学与生活的相关性,使读者受到激发、有所受益,同时获得乐趣。
实体与形式: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研究(Z10-17)(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实体与形式: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研究(Z10-17)(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聂敏里
¥61.81
《实体与形式——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研究(Z 10-17)》是对《形而上学》Z卷后8章的一个专题的研究。本书将这8章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认为它们处理的是实体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问题这一相对统一的主题,并将这一主题进一步明确为实际上是实体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亦即,形式在实体整体中的地位问题。亚里士多德是循着“什么是实体?”这个Z卷的核心问题的线索(Z 1-3),在厘清了形式与偶性(Z 4-6)、形式与生成(Z 7-9)的关系问题之后,在实体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这个大的形而上学问题的背景下,就形式实体重新展开深入的研究的。由此,他首先明确了形式实体在实体整体中的首要地位,亦即,它是首要的实体(Z 10-12),然后又对形式实体作为首要的实体的单纯性、统一性、整体性做了深入的论证,表明它不可再被分析为别的实体部分(Z 13-16),后,通过将形式实体与实体存在的原因相关联(Z 17),就为过渡到H卷对实体从原因 – 目的论的角度的研究准备了前提,并为Θ卷中对实体的从潜能和现实的关系出发所进行的形而上学的探讨奠定了基础。
罗国杰研究纪念文集
罗国杰研究纪念文集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
¥52.80
本书汇集了研究罗国杰思想的研究性文章和学生、故人的回忆文章。本书从各个角度分析了罗国杰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贡献,包括伦理学原理领域、思政领域、为党和国家建言献策等等,回顾了罗国杰教授在为人、育人等方面的感人至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