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修订版)(下)
¥23.00
周易(修订版)(下)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贰
¥11.99
1917年7月,胡适受蔡元培之邀就任国立北京大学文科教授,讲授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名学、英文高等修辞学。胡适一边教学,一边编写教材。顾颉刚曾对同窗傅斯年推荐:“胡先生讲的的确不差,他有眼光、有胆量、有断制,确是一个有能力的哲学史家。” 自1919年至1937年间。胡适多次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而且主要是讲中古哲学史和近世哲学史,其中1919年2月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就是在讲义的内容基础上修定而成。胡适是首位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哲学的人,由于他的出现,中国的思想史才初具规模。他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是创性的,他觉得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山鼻祖。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直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


满手的好事:星云大师的人生锦囊
¥13.99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成功的意义是什么?星云大师以自己的修行体验,从过尽千帆的阅历中,凝练箴言法语,给生活忙碌的现代人一盏指路灯。


认识论元批判——胡塞尔与现象学的二律背反
¥29.99
在本书中,阿多诺试图揭示胡塞尔现象学作为认识论所呈现的种种二律背反及其社会根源。为此,在“导论”中说明了批判方法及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态度后,阿多诺随后用四章内容展论证。在*章“对逻辑*主义的批判”中,他指出这一立场切断了社会历史与认识有效性的联系,其实质是一种科学主义的物化意识;在第二章“种类和意向”与第三章“关于诸认识论概念的辩证法”中,阿多诺集中于意向性理论及相关概念,并指出这一理论未能实现对认识过程的真正说明,不过是反映了物化社会的主客关系;在第四章“本质和纯粹自我”中,阿多诺指出纯粹自我观念并不能真正支撑起现象学体系,它的原型是异化的现实主体。本书从始写作至完整出版历二十余载,见证了阿多诺转向马克思主义并走上社会批判理论之路的历程,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象学关系时不可绕的重要文献。


最低限度的道德:对受损生活的反思
¥36.00
本书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创之作,阿多诺于1944年在在美国流亡期间始写作本书,并于1949年完成,1951年出版。 源于作者自身“受损的生活”(他是被法西斯主义迫害流亡的知识分子之一),阿多诺以一种独特而具有发散性的文字,展示了日常行为中*微小的变化与20世纪*灾难性的事件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美好、诚实的生活不再可能,因为人们生活在一个“不人道的社会”。通过敏锐的社会观察,阿多诺提供了他对从日常经验到晚期工业社会种种现象丰富的思想批判。

走进分析哲学(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46.80
作者以逻辑学家的眼光,对“语言转向”的由来、动机和形成做了清晰而深的论述,指出:分析哲学导源于现代逻辑。而作者对理想语言派和日常语言派的具体考察一步揭示:现代逻辑知识之多少与修养之深浅直影响其哲学研究的深度和力度。作者呼吁:加强现代逻辑在哲学教学和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这对一向缺乏强有力的分析传统的中国哲学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逻辑到形而上学——康德判断表研究
¥18.67
本书是汉语学界*部关于康德判断表的研究专著。以往关于判断表的各种争论,多根源于表格的构成要素不符合传统逻辑的形式要求,这就使判断表丧失了自身的有效性根基,并逐渐被视作范畴表的牵强的附属物。本书主要通过发掘康德沉默时期手稿(尤其是1775年《杜伊斯堡遗稿》的散页)中的内容,尝试还原出康德基于“a-b-x”这种新判断结构而对判断表的构建过程,并基于此,对判断表构成要素的合理性、完备性证明等争议问题行再思考。 康德对判断表的构思与设立,实际上正反映了他通过对传统逻辑的改造,以重建形而上学的潜在思路。重新理清判断表的逻辑根基,不仅能恢复该表格在先验哲学中的有效性,揭示先验哲学体系的真正逻辑基础,还可以延伸出对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的思考。


道悟人生:道家、道教智慧故事
¥24.00
本书通过一百个丰富隽永、有趣生动的传统道家、道教故事,展现中国道家、道教文化的精妙深广和独具魅力的思想;同时在每个故事后,都附有精彩的参悟和评。古时高士真人的道术和道理,历史人物的众生相和人际关系,大千世界中的奇闻趣事……无不蕴藏着道家、道教的种种智慧,其中不乏解读人生真谛的助益之处,也彰显了全书的特色。

科学逻辑——逻辑推理与科学思维方法
¥34.80
提升科学逻辑能力的主要途径在于改思维方法,本书针对高中学生的特,从科学逻辑的实用角度来编写。全书分为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两大部分,不仅详细介绍了科学演绎和科学归纳的逻辑原理,而且结合丰富的科学案例来阐明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论述科学的逻辑方法,从而启发高中生的科学思维并提升其科学逻辑技能。


安士全书白话解(下)
¥26.00
部,在佛教界被认为准佛经。被誉为中国佛教净土宗十三祖的民国高僧印光法师称之为“善世奇书”并将其列入他在苏州弘化社常备流通书籍。 本书以佛教思想为主线,汇集了许多历史故事,深刻地诠释了中圈儒释道三教文化,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为一体,雅俗共赏,启迪智慧,有益于劝人为善、济世救人、净化心灵、消除烦恼、大彻大悟。 原书全部为古文,已不便今人阅读。经曾琦云先生今译并注释,本书得以出版,得到了当代佛教界权威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曾亲为本书作序;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已故所长吴立民教授为本书题写书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已故副会长周绍良先生为本书题词。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
¥33.00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为明代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其亲身经历教戒他的儿子袁天,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故事。 本书将了凡四训四篇分为若干章节编写,每一章另外提炼标题,如*篇立命之学,其章节为:*章解题,第二章孔先生算命……除了解题这一章外,其他每一章都分为原文、注释、译文、解读、名言哲语五个部分。 本书的通俗性表现在注释、译文,一般读者读完这两部分就弄懂了原文的含义,注释则具有知识性,将古汉语基本知识告诉读者。 本书的趣味性在于例证这些故事,用事例更好地说明本段文字的含义,形象生动,引人胜。 本书的权威性体现在解读和名言哲语。本书解读注重用简明通俗的语言解读原文内容,同时引用古今圣贤对原文道理的说明。其中的名言哲语则引用古今中外名人的话或者人们长期以来经验总结的警句哲言,以这些*权威性的话来*后说明本文的道理。


破破新唯识论 摧惑显宗记【酣畅淋漓的辩驳文章,读懂《新唯识论》】
¥33.02
本书收录了熊十力的两部著作。 《破破新唯识论》是一部反批评的著作。《新唯识论》(文言文本)1932年出版后,南京支那内学院刘定权(衡如)于同年12月在内院年刊《内学》第六辑发表《破新唯识论》予以驳难,欧阳竟无(渐)特为作序。熊先生随后于1933年2月出版本书反驳刘著;是书由北平斌兴印书局代印,北京大学出版部等处代售。此次出版即以该版本为底本,并参考中华书局1985年本校。 《摧惑显宗记》是熊先生又一部反批评著作,针对印顺法师1948年发表的《评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一文。原稿以黄艮庸(庆)名义发表于1949年《学原》杂志二卷第十一、十二期合刊上,又收《十力语要初续》。1950年,熊先生改写此稿,并于前增写约万言,概述《新唯识论》要旨,又于后附录两长文,由大众书店印行单行本,题曰《摧惑显宗记》,署为“黄庆述”。此次出版以大众书店印本为底本,并参考湖北教育出版社《熊十力全集》本校。为体现辩论的来龙去脉,将刘定权、印顺原文并附于后。


座无虚席:经典和大师的昼与夜
¥23.99
书在等人,人在等书。人在阅读中,可以衔昼与夜,与经典和大师的对话,永不为时间阻隔。 本书由韩浩月的随笔结集而成。悼文,迈克尔·杰克逊、斯坦·李到金庸、二月河,告别带走一个时代的大师;评书,从《局外人》《月亮和六便士》到《堂·吉诃德》,书写作者本人隐秘的经典阅读心灵史;评影,从《少年派》《被解放的姜戈》到《让子弹飞》,力图展现世界电影表达的意志;记人,从村上春树、莱昂纳多到张艺谋,着重从个人视角考察人性与真实。 韩浩月以流畅凝练的文笔,徐徐展一幅生动丰富的光影画卷,细腻地展现自身丰富的内心世界,带领观者与大师、经典在纸上相遇,共赴一场不散的精神盛宴。

中国哲学新思丛书(套装共5册)
¥426.60
本套装包括《荀学探微》、《范仲淹与宋学精神》、《一个当代的、大众的儒学——当代新荀学论纲》、《新四书与新儒学》、《走下神坛的牟宗三》

中国政治哲学史(第三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53.40
1840年之后,中国经历西方的冲,在政治合法性和社会秩序的原则的认知上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样的古今之变和中西之别的背景下,中国近代的政治思想家们一方面试图以中国古典的政治观念来吸纳乃至批判西方的启蒙政治思想,另一方面则又深感中西政治思想的巨大鸿沟。由此,这个时期的政治哲学呈现出明显的中西杂糅的特征。通过对康有为、章太炎、孙中山等人的政治哲学的分析,可以看到,传统儒家经典中的政治原则虽然始动摇,但依然是人们思考政治问题的出发。而西方的民权、自由、民主、立宪、共和等始成为中国政治理论的重要观念。在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的目标下,民族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政治思潮衬托出这个时期政治哲学的创性和丰富性。

中国政治哲学史(第一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46.80
《中国政治哲学史》(*卷)系统考察了老子、孔子、墨子、商鞅、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八位思想家,以及黄老学派、名家学派的政治哲学,希望以带面,由及面,逐步深,层层推,对中国先秦政治哲学史做出较为全面、系统的把握。本书在孔子的正名哲学、名家的政治哲学内涵、孟荀政治哲学的对比、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法家政治哲学的特色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供学界参考。本书由多位学者共同撰写,既相互呼应,又保持相对独立性,是一部集体合作完成的政治哲学史著作。

维特根斯坦文集(第3卷):哲学语法
¥47.50
《哲学语法》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一部重要著作,可以说是其后期代表作《哲学研究》的雏形。其中主要批评了其前期有关语言、心灵和世界的思想,提出了相关的新的理解,并对哲学的本性做出了全新的诠释,断言哲学研究就是语法研究。

辩证法史话
¥26.16
本书阐述了西欧辩证思维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即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概念辩证法和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唯物的否定性的辩证法。本书提出,这三个历史形态体现了思维发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复归于肯定的辩证历程,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则是辩证思维前运动的必然结果。

顾世潮评——新时代人生哲学随笔三百篇
¥73.25
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哲学原理、哲学观点,注重吸取古今中外先进的、优秀的文化精华,紧密结合当代实际,对包括为人、处事、生活、工作、学习、家庭等在内的人生,进入了深入而深刻的论述,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具有一定的学术性。本著作共300篇随笔,每篇2000字左右,以义相反或相近的词对仗作题,如《独角戏与双簧戏》《隔重山与隔层纱》《道具与面具》《跳槽与卧槽》《做与作》《冷与凉》等,文意深邃,文笔明快,文字优美。

清代陆王心学发展史
¥34.88
陆王心学由陆九渊创立,至王守仁集大成,中经南宋等重要人物的发展,形成一个中国哲学特有的、以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核心的、庞大的、严密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明朝末叶,陆王心学盛极而衰。经历了清初百余年的低落期之后,陆王心学又在清朝晚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中兴的局面,重新发挥作用。由此,也使得陆九渊、王守仁的心学成为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

马克斯·韦伯作品集(套装6册)
¥331.50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是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第二本主要著作,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同属于三大卷本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首卷。在本书中,韦伯专注于探索中国社会里那些与西欧不同的地方,以此突显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特色,并且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呢?韦伯所着手探讨的对象,特别是中国与印度,都是既庞大复杂又源远流长的文化体。身为西欧近代文明之子的韦伯遂以“理性化”作为其研究世界各大文化的“利器”。他的着眼在于:宗教与社会其他层面、理念与利益在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上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互动关系,在种种互动关系下呈现出怎样的理性内涵。韦伯在本书中分析了中国的国家、法律、城市、行会、士人阶层、正统礼教、异端信仰等,无非是想借此构筑出:中国人想的是什么、做出来的又是什么,以及所想与所做之间的关系。而儒教官绅知识阶层,在韦伯所构筑的传统中国历史舞台上,展现出使中国整体文明与西方文明大相径庭的坚实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