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病学(易学助考系列)
¥28.50
本书由十三五规划教材《温病学》主编马健等三位老师编著,作为《温病学》教辅,对《温病学》的基本内容,特别是难重,做了不同层次的梳理。

丁甘仁医著大成
¥158.50
《丁甘仁名著集成》为丁甘仁个人著作总集,集中体现了孟河医派重要代表人物丁甘仁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本书包括医论、医案、医方三部分:分别是《脉学辑要》、《药性辑方》、《诊方辑要》、《喉痧症治概要》、《丁甘仁医案》、《丁甘仁晚年出诊医案》、《百病医方大全》、《沐树德堂丸散集》、《钱存济堂丸散膏丹全集》。


中医病理学
¥46.50
谨以此书缅怀敬爱的父亲李德新教授! 此书为家父李德新主编的中医系列书籍之一,未曾公发表。王伯庆、吕爱萍教授曾为本书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本书共分病因、发病和病机三章,每节后均附有【文献摘录】、【参考文献】,尽可能反映出中医理论的源流和目前的发展,并有 【复习思考题】,以帮助读者复习和掌握本节的重内容。 任应秋先生在其编著的《中医病理学概论》中认为病理学是究明疾病的发病条件、发病经过及其结果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西医把许多病理形态学上找不到改变但确有症状和体征的现象称为官能性(功能性)改变,但改变的本质是什么,从细胞病理学上便找不到答案了。因为不能把人这个有机体孤立起来加以片段的了解,更不能仅仅从病理形态学上考察就能有全盘的了解的。


针道传灯——韩碧英
¥39.50
韩碧英,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1967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一直从事针灸临床工作。曾任北京矿务局职工医院针灸科、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北京矿务局职工医院护士学校教师,燕山函授中医大学教授,北京全国针灸高级修学校教师,北京针灸学会临床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耳针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国际针灸学院医学教授、南美洲中医研究学会顾问。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主要介绍其临证证治经验。

中华经络穴位实用大百科
¥134.50
本书有几大特点: 1.经络、穴位的相关介绍十分系统、全面,堪比教材,并同时收录了成人经络穴位、儿童特效穴位和常见病穴位疗法,除了一般同类书都介绍的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本项目还详细深入地介绍络脉、经别、经筋、跷脉等整同类书没有涉及的内容。目标是做成同类图书中的翘楚和经典。 2. 为了避免阅读困难,在经络穴位基础知识的介绍上,引用、绘制了大量的图示、图表,且文字通俗易懂,大大降低了理解难度,非常适合普通读者、初学者的阅读。 3.对每一个穴位的使用方法都做了签注,内容实用,查阅方便。


图解金匮要略(白话彩插典藏版)
¥23.97
《金匮要略》是传统中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医圣”张仲景的经典之作,是我国现存很早的杂病学专著,它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被历代推崇为方书之祖和治疗杂病的典范,可谓“施之于人,其效果若神”。为了更全面、更完美地呈现这部医学经典,《图解金匮要略》以图解法进行演绎、释解,将书中繁奥之文及精深的内涵展示出来,详解略说,层次分明,图文并茂。全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内容翔实,不仅可以作为中医学者的工具书,更是现代人生活养生的居家典籍。


冯世纶经方医话
¥31.50
胡希恕先生,毕生淡泊明志,潜心治学,专注于仲景之学,为我们揭示了经方医学的精神实质,整理总结了其理论体系,明确了研究方法路径,并竭尽全力做了先行探索和示范。 先生生前虽未能出版专著,但通过其弟子冯世纶老师数十年来孜孜不倦的发掘整理,提出、论证与明确经方医学学术内核。经方,不仅限于数百首经验效方,而更是一个独立的医药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理论集中反映在六经八纲思想指导下的方证相应学说,临证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而治愈疾病。《伤寒论》是其代表著作之一。

仲景理法
¥62.50
本书为《拨迷雾学中医》系列图书作者王伟的*力作,还原了张仲景的诊疗思路,将其理法与临床诊疗做了深度阐释,尤其是独创性地以“人迎气口脉法”行六经定位,并通过形、色、脉、证以验证,使得临床诊断精准明确,使得张仲景的每个方剂在应用时都有了“明确方向”。本书还明确提出“脏、腑、经、络”的辨证层次,尤其对有些医师容易忽略的脏腑病、络脉病行了诸多独创性的阐释与分析,扫除了一些临床“百思难得其解”的盲区。作者倡导并力行:保持恬淡虚无状态,真实体会经典,享受阅读经典,探究还原中医真相。本书适合广大中医院校师生、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浅针无痛疗法
¥47.50
浅针源于“九针”之一的鍉针,其特色有三:*,“锋如黍粟之锐”,因浅针针体粗,尖稍锐,故“如黍粟之锐”;第二,“主按脉勿陷”,浅针仅刺皮肤,故“主按脉勿陷”;第三,“以致其气”,浅针施术时多用搔括等手法,使针尖产生麻感于穴内,即“以致其气”。 本书共三章,*章介绍浅针概述、治疗原理、优势病种及注意事项等内容,第二章论述浅针临床治疗常用的腧穴,第三章重阐述中风、眩晕等26种内科疾病的浅针治疗案例。书后附有经脉图供读者参阅。


千古疑案厥阴病:余秋平讲《伤寒论》之厥阴病篇
¥52.00
本书是经方临床家余秋平教授所著“经方原创书系”第二册。余秋平教授以平脉辨证、中西医理合参为特色,根据外感内伤之异,形成“经纬相合”的辨证体系:外感病,以六经辨证为经,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为纬;内伤病,以六经辨证为经,脏腑辨证为纬。本书对六经辨证中*为疑难复杂之“厥阴病”行越辨越明地阐释,力求直抒仲景原意,融会后世新知,构建完整严谨的厥阴病辨证体系,紧密贴合临床。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第三册
¥80.00
本书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的指导中医内科各级医师诊断治疗行为的医疗文件。包括内科四十余个常见病种。


医经解惑论注评
¥47.50
《医经解惑论》日?内藤希哲著。成书于1731年。他立足于经典著作的根本理论,统一仲景三书,并参考金元以后医学,密切联系临床实际,着重阐发仲景理方法药的真髓,在汉方医家中是别具特色的。 鉴于国内目前尚无《医经解惑论》之校注本,内藤希哲之学术体系亦不为国人所知,遂湮没于无尽茫茫之医海,未免又是一大遗憾,故余不揣冒昧,抱着无愧于作者、对得起读者、服务于临床的态度担负起了这部书的校注任务。佛家禅宗有云:“千年暗室,一灯即明”,但愿此书的出版能为中医界增添一份新的生机与希望。此次出版,即以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馆藏日本文化元年(1804)出云寺文治即山本为底本加以整理,改竖排繁体为横排简体,重新标。书中原注释性文字标于文中对应部分并加以“【 】”,耕铭按语则以楷体小字穿插于行文之中。对于书中出现的明显错字、误字,予以径改,不出注,对些许疑难字词和背景知识做了注解与补充。各序末原刻印章,今删。原《医经解惑论》卷之上、中、下目录分别见于卷上、中、下之卷首,今将三篇合并为一,并见于全书之首。需要注意的是《医经解惑论?上》中的《伤寒杂病论原始》一篇,为了便于读者区分《素问?热论篇》与作者所述原文,特将《素问?热论篇》原文示以楷体以作区分。


“探幽论菌”话健康:解读胃癌元凶:幽门螺杆菌
¥34.00
本书以北京大学*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专科诊疗特色为依托,以该单位北京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为支撑,根据编写团队在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研究中的成果,以问题为导向,以解答临床常见疾病中医、中西医结合特色诊治的科普问题。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白话解读本
¥32.00
《药性赋》原书未著作者。据考证应为金元时期作品。因该书以赋体行文,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历来为初学中药者之书。因该书究系数百年前的著作,文词过简,读之难以深悟,因而《药性赋白话解》加以适当语译、批注,便于读者学习。 本书是在国医大师颜正华早年编写的《药性赋白话解》基础上,汲取现代研究成果编写而成。


沉疴治悟录:一名基层老中医55年顽疾诊治体悟
¥38.50
本书乃湖北十堰周正?t老中医经验总结之一,乃为课徒所用。内容结合家传、师授及自身几十年临证所悟,既有周正?t老中医对哮喘、疼痛、肌死骨坏、疮疡沉疴痼疾的诊治体会、经验方药,又有对传统痧症的应急处理及对证方药归纳,还有对中医攻、补、和三法的应用心悟及经验总结。医苑杂谈部分,或为中医门启示,或为课徒中医讲稿,或为临证实效小方,或为疾病诊治经验,或为从医感受。总为启发学子中医思路,指业者临证思维。本书适合各级中医业者阅读参考,尤可作为青中年中医临证参考,对于喜好中医传统师承教育模式之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亦可作为师承学习读本。

中药学(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168.50
本套丛书由张伯礼会长、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担任总主编,由1本教学大纲和13本教材组成,主编会议、编写会议、审稿会、定稿会分别已于2015年3月、5月底以及2016年1月、6月在北京举行,由世界中联教指委和我社联合举办,我社具体承办,费用由天津中医药大学资助的出版费承担。按照《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要求编写。编写人员由世界中联教指委和我社联合在世界范围精心遴选的来自海内外*中医药院校和机构的具有丰富教材编写经验和国际化教学经验的一线、一流*专家、学者,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7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及研究院(所),合计283人,其中境内34个机构、226人;境外40个机构,57人。英文版教材已陆续编辑加工、出版。现申报的中文版教材内容有国际化特色,强调规范性、实用性、安全性,部分内容为国内教材所缺,如洁针技术等。海外华人中医从业者众,且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日众,与该套教材的英文版配套,很有必要。市场需求和前景较好。两个效益均佳。《中药学》由钟赣生、陈蔚文、赵中振主编。


沈绍功临证经验辑要
¥39.50
本书是韩学杰、沈宁、连智华等根据沈绍功在沈氏女科经验讲授班中的数次讲稿编辑整理而成,书中分别讲述了辨证与论治的具体方法。本书分为四章,*章是辨证精要,从五部分讲述了辨证的具体方法。第二章是论治精要,从六部分讲述了论治的具体方法。第三章是各科治要,从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骨伤科、肛肠科、肿瘤科具体讲述了治要方法。第四章是疑难病治要,具体涉及冠心病、中风、糖尿病、外感病。


徐书用药如用兵.1
¥31.50
徐书教授素勤研经典,博涉诸家,上承伤寒千金,下继孟河学说,提出了以脉诊为中心,以经方为龙头,时方为龙尾,专病专药画龙点睛的学术思想。著有《徐书专病特效方》等畅销学术著作。徐书教授注重脉证、谨守病机,善用经典名方治疗肝癌、肺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等疑难杂症,临床疗效广受好评。本书是其用药方面的专著系列。


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炎性肌病分册
¥36.50
本书是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之一,体现了风湿病专家的智慧,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对促风湿病临床诊疗水平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产后痹分册
¥34.50
本书是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中的一种,体现了风湿病专家的智慧,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对促风湿病临床诊疗水平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屡试屡效方
¥44.00
本书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二、三期,即“处方篇”。《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共八期,该书紧密结合临床,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深奥为浅显。其为文直抒胸臆,酣畅淋漓;纵横捭阖,新意频出;而又生动活泼,亲切感人。《屡试屡效方》乃张锡纯“至遇难治之证,历试成方不效,不得不苦心经营,自拟治法。迨拟出用之有效,且屡次用之,皆能随手奏效,则其方即不忍抛弃,而详为录存。”“自拟之方凡百余,约皆历试有效而后笔之于书”,该书得到了医界的高度评价:“历试诸方,莫不应手奏效,如鼓桴之相应。真活人之金丹,济世之慈航也。”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医学院校师生、中医研究人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