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我国公共部门非正式组织治理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我国公共部门非正式组织治理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王燕
¥33.34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一是初步构建了我国公共部门非正式组织研究的理论框架;二是基于调查分析,针对非正式组织研究提出若干新概念、新观;三是提出诸多具有针对性的非正式组织治理思想、原则与方法;四是提出了一些关于非正式组织认知的新观。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阎明复
¥40.80
中苏关系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办公厅成立的中央翻译组负责中央领导的俄文翻译工作。作者作为翻译组组长,亲历了中苏关系史上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见证了中苏两党、两国由友好到破裂的全过程。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有关国际共运和中苏关系的珍贵史料。全书资料翔实、细节生动、情感饱满,兼具史料性、思想性、可读性,是研究中苏关系、国际共运史、党史国史等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
中日关系大事辑览(增订本)
中日关系大事辑览(增订本)
陈锦华
¥20.14
  本书是在2012年1月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以大事记的形式梳理两千余年来的中日关系历史,分四个部分细致地展现了中日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互动和关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是要让历史的友好之光和经验教训,指引后人的前道路,终实现“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崇高目标。
学者的责任:中国学者在抗日战争中
学者的责任:中国学者在抗日战争中
杨宗元
¥34.80
本书精选近现代知名学者和思想家,如梁漱溟、胡适、钱端升、马相伯等在抗日战争期间有关抗战和反法西斯的书信、通电、演讲和文章,生动体现了国难当头之时,中国学者同仇敌忾,为反对战争,争取和平,为民族振兴鼓与呼,反映了中国学者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担当。全书卷首有导言,所选人物按生年排序,所选文章以时间为序,注明撰写时间或相应背景,并对作者作简要介绍。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刘建军
¥54.86
本书选取我国改革放程中的一个时间段,比较系统深地研究了从*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义,概括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体系;论述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述新要求,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作用,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总结了改革放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基本过程和主要经验;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论述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创新途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二卷·1949-1976(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二卷·1949-1976(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王树荫
¥60.42
1949年10月至1976年10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成功实现了中国历*深刻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沿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这条主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始了全新的探索历程,既有凯歌行的峥嵘岁月,也有挫折失误的曲折历程,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本书将全面阐述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与经验教训,系统展示以*为核心的党的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程中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张雷声
¥40.80
本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前沿。全书由导论和八个专题构成,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群众史观与“以人为本”、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及其发展规律、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历史走向、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力求准确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将其与当今社会发展现实结合起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实践性和时代性。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作了创新性的探讨。本书既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学科研究生的参考用书,还可以用作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参考用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1919-1949(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1919-1949(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顾海良,丁俊萍
¥52.20
马克思主义传中国并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拓者,*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本卷对马克思主义1919年至1949年间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程及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行全面分析和研究,系统展示了以*为核心的党的代领导集体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次结合“程中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顾海良,张雷声,袁银传
¥52.20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的实践,推了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集中全党的智慧,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新论断,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本卷主要对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至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性,以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崔耀中自选集·报刊作品
崔耀中自选集·报刊作品
崔耀中
¥46.80
  该书收录了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崔耀中工作几十年来的科研成果,包括其任职总后勤政治部宣传部时撰写的50多篇有代表性的通讯、任职北京市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时撰写的理论学习类文章40多篇。该书全面反映了作者从事几十年宣传工作的心得体会,以及对我国理论宣传工作的思考。书中几十篇优秀的通讯可作为范文供广大宣传系统工作人员学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三卷·1976-1992(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三卷·1976-1992(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顾海良,肖贵清
¥52.20
本卷比较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十年“文化大革命”,到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期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当代中国的改革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程,论述了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分析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
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
韩震,吴玉军
¥5.60
自由是人发展的目的,在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自由也理所当然是个人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目的。中华民族的近代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自由的历史。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决定了广大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本书以此为理论依据,介绍了自由的一般意义,自由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作用,并在后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个人自由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是高度统一的。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与城乡均等化(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与城乡均等化(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俞雅乖
¥38.19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其重在于“供给”体系的完善,以“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城乡统筹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是“让八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 俞雅乖著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与城乡均等化》从理论梳理和案例研究人手,以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方式为基础,探讨了符合中国现阶段需求的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模式创新,以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一主多元”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构建,并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行了效率评价,终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落脚。
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吴潜涛
¥53.40
  本书共由八章构成,、二章为思想溯源篇,主要追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渊源,介绍中国传统荣辱思想、西方传统荣辱思想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荣辱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第三、四章为基础理论篇,深刻剖析了社会主义荣辱关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逻辑结构的基础,揭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功能特征;第五至八章为建设篇,主要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原则、方法、途径行系统的探讨和分析,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重人群与重要着力的依据、原则、方法、途径等问题行深系统的研究。
中国道路与国家形象
中国道路与国家形象
“中国发展道路中的价值理念及国际传播研究
¥90.29
  《中国道路与国家形象》是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论文集,各篇论文以“中国道路”为主线,分别从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生态、外交、传播、中国学等领域出发,总结改革放三十年来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展,探索未来十年中国现代化的动力、方向、核心价值理念,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文明发展程的方式,以及当前国际学界研究中国的现状、前景与方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49元5本 你一定要读的二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纵横录(套装二十四册)
你一定要读的二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纵横录(套装二十四册)
胡元斌主编
¥39.99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帝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苏联、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的需求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坦克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本套装书包含:《帝国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亚欧硝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世界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展开》 《战场对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胜利反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保卫之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 《怒海翻腾: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西洋战事》 《黑色太阳: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事》 《日落激流: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事》 《大漠决斗:第二次世界大战非洲战事》 《雷霆万钧: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空战》 《海上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海战》 《血染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陆战》 《风云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人物》 《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将星纵横: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领》 《英雄赞歌: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英雄》 《恶魔下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元凶》 《豺狼陷阱: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悍将》 《暴徒血证: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枭雄》 《奴才媚相: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傀儡》 《谍海幽灵: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间谍》 《正义密码: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秘事》 《罪恶迷雾: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真相》二十四册内容。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法]卢梭 著,何兆武 译
¥6.32
本书是卢梭的主要著作之一,也是世界思想史上的重要古典文献之一。它的理论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思想。作者针对封建制度的等级特权,提出了争取自由的战斗口号;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本书的中心思想是:人是生来平等自由的,国家只能是自由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自由一旦被强力剥夺,人民就有权行革命,以暴力夺回自由;国家主权在民,*好的政体为民主共和国。
转型中的福利国家——全球经济中的国家调整
转型中的福利国家——全球经济中的国家调整
(丹麦)安德森
¥8.40
本书汇聚了八位福利制度专家的研究成果,他们分别考察了北欧、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福利制度及拉美、中欧、日本等新兴福利制度的演历程、现状得失和发展趋势。本书卓有成效地评述了影响各福利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对日益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中各国所作出的各种回应和选择,行了富有洞见的探索。
代议制政府
代议制政府
(英) J. S. 密尔著
¥7.60
密尔是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政治思想家,他的名著《代议制政府》发表于1861年,是西方学者公认为有关议会民主制的一部经典著作,对英国以及欧美各国的政 治制度有较大影响。该书的特不在于论述政治理论的抽象原则,而在于论证了有关代议制政府的各种问题,这给该书以重要意义。 约翰·密尔,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著名的自由主义法学家。为《旅行者》、《编年史早报》、《威斯敏斯特评论》、《法学家》等刊物撰稿多年后,应聘主编 《伦敦评论》。在此期间的著述后被收《论文集》中(1859)。密尔主要著作有《逻辑方法》(1843)、《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妇女屈 从》(1869)、《论自由》(1859)、《代议制政府》(1861)等。 本书为其代表作之一。该书是西方*部论述代议制的专著,是密尔政治思想特别是国家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约翰·密尔的代议制理论主要包括代议制政府的形 式、职能、民主制、选举权、议会以及地方代表机关和民族等问题。
东汉的豪族
东汉的豪族
杨联陞 著
¥19.50
  《东汉的豪族》一书是著名史学家杨联陞的论文集,以历史类为主,而历史类中又以其擅长的经济史为主。其中《东汉的豪族》作为其早期代表作,此次收为1949年后在内地首次再刊。杨联陞曾师从陈寅恪,又在美国学习并长期任教,其治学风格兼具中国传统史学和西方史学所长。他的著述既注重宏观,又关注微观,以小窥大,以观面,读后经常带给读者学术思路上和现实观察上的诸多启发。本书除了收历史论文外,还收了杨联陞语言学方面的多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多方面的学术造诣。此外,杨联陞的书评素为圈内外所称道,本书此次也收了他的一些书评。
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
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
肖唐镖 著
¥8.80
《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共包括十五章,三部分。章讲了研究设计,第二章讲了研究述评,部分讲了宏观场景,第三章讲了历史的遗产: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变迁,第四章讲了当代的复兴:重建的宗族及其活动,第五章讲了现实的框架:村民自治运行的宏观情境,第二部分讲了治理过程,第七章讲了宗族与村民,第八章讲了宗族场景中的村干部,第九章讲了比较视野下的村干部,第十章讲了宗族场景中的乡镇政府,第十一章讲了宗族与地方干部,第三部分讲了村民选举,第十二章讲了宗族背景下的选举过程:影响的方式,第十三章讲了宗族背景下的选举:影响的动力,第十四章讲了宗族背景下的选举:影响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