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与中东欧(英文版)
¥67.20
Published simultaneously in Chinese and English, this bookbrings together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many eminentscholars from Chin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countries (CEECs) such as Serbia, Bulgaria, Hungary,Croatia, Romania, etc. Classified into three parts based ondifferent research perspectives, i.e. the regional, national andsectoral perspectives, it offer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outcomes of China-CEEC cooperation and a critical evaluationof 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China-CEEC cooperation under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ith profound and unique insights,it fully reflects the deep concern of Chinese and CEE scholarsover this cross-regional cooperation as well as their activeexploration of this area.


“一带一路”与中东欧
¥47.60
《“一带一路”与中东欧》分中文版和英文版同时出版。全书精心收录了来自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克罗地亚、罗马尼亚等多个中东欧国家及我国的数十位知名学者的研究精华,分地区篇、国别篇、领域篇三大板块,全面回顾了中国和中东欧各国的合作成果,深审视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现状与未来。全书观深刻,见解独到,充分体现了中国与中东欧学者对这一跨区域合作的深度关切和积极探索。

说不尽的外交
¥34.80
《说不尽的外交》是中国第九任外交部长李肇星的***外事回忆录。作者全面回顾了自己近半个世纪的外交生涯,记录了与各国政要的私人交往、应对各种外交问题的丰富经验,并首次披露美国炸馆事件、“911”恐怖袭、中美汇率博弈等重大外交事件背后的内幕。 中国外交真相 《说不尽的外交》披露了中国若干重大外交事件的决策和谈判过程,包括中俄边界谈判、中日围绕历史问题的外交斗争,在联合国的涉台外交斗争等幕后细节,揭示了历史背后的真相,并*次系统阐释了中国外交的布局、本质、原则及新内涵。 外长的成长之路 李肇星首次在《说不尽的外交》中回顾自己如何从一个使馆随员,经过历练和考验,一步步担当重任,成为外交部长的历程:多次留学未遂;肯尼亚七年献青春,莱索托*次做“一把手”;联合国会乐趣多(日本大使睡着了,美国外交官愤然离场,古巴领导人戏弄大家);李肇星爆料在工作上为了向领导显示谈判难度,“故意”拖长谈判时间…… 外交谈判有秘诀 李肇星用质朴幽默的语言,首次公自己的工作心得:如何在国与国之间做人情;饭桌上有哪些学问;发言人为何要避免说“无可奉告”,不知道答案、忘记答案或答错了该怎么办,如何巧妙地回答各种刁钻问题……《说不尽的外交》以丰富的实战经验,展现了外事工作的艺术。


榜样的力量:奋斗精神代代传
¥29.99
*多次提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奋斗者是精神Z为富足的人,也是Z懂得幸福、Z享受幸福的人。”中国社会今天所取得了繁荣和富强,是靠一代又一代的奋斗者,撸起袖子加油干,齐心协力努力出来的,所以,奋斗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所有的奋斗者,也是我们新时代的楷模。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了一些突出贡献的奋斗者“共和国勋章”以及国家荣誉称号,表彰他们的奋斗精神,并希望通过他们的精神和故事,激发各行各业的人士,更加努力地奋斗。本书由《环球人物》杂志社记者历时多年跟踪采访,精选20余位新中国影响贡献比较大的时代楷模集结而成。拟通过他们的奋斗故事,激励新一代的奋斗者,获得榜样的力量。


山海廉韵笔谈
¥30.66
暂无


寻找精神的“故园”———“新市民阶层”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26.00
【内容简介】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市民阶层核心价值观建设”(立项编号:14AKS016)的研究成果。本书彰显了新形势下价值观研究“政治性”“社会性”“人民性”的主旨,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前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纬度,阐释新市民阶层价值观理论建构与实践涵育之间的逻辑辩证联系,揭示社会系统中从信仰(价值接受)、传播(价值弘扬)到践行(价值示范)的微观路径,剖析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与个体价值生态之间的相融相合,体现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时代要求。


警务网
¥29.33
【内容简介】 本书拓展了“警务”概念,将警务范畴拓展到警察工作以外,使其更加复杂多元,也更具包容性。在此基础上,本书形成了自己的“警务网”理论,认为警务是由许多不同“节点”所占据的不同“领域”组成的,这些警务“节点”跨越了既定的公私鸿沟,也超出了既定的范围和边界,不仅包括直接承担警务职能的不同国际组织、国家职能部门、社会团体、私营安保机构,也包括个人乃至作为私人保护提供者的一些犯罪组织,这些“节点”相互交织,形成一张巨大的治理网络,维持着基本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本书对于警务学者、政策分析家和高级警察从业者来说,不失为数十年来关于警务的重要参考著作和权威文本。

后知后觉
¥8.66
当前干部队伍中弄虚作假、吹牛拍马、以权谋私等不良风气的滋生蔓延,同干部考评中忽视人品有很大的关系。 选拔干部,关键是抓住两头:一头是掌握上线,选贤任能;一头是守住底线,提防小人。 群众不讲真话,不怪群众,只怪领导;下面不讲真话,不怪下面,只怪上面。 对领导干部来说,无功即是过,不干事是*的错误。这种占着位子不想干事的干部,比那种虽然有错误但想干事的干部要差许多。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处理不当固然应当承担责任,而逃避责任、贻误战机更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北大区域国别研究(第3辑)
¥22.66
本书由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组织编写,为国内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术步提供助力。本书意在提供一个跨学科的平台,让不同背景的学者在这个平台上演绎研究的成果;以基础研究为思想导向,面向世界重国家、重地区的人文、社会知识及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展基础性、前瞻性的跨学科研究。推动形成中国特色、北大优势的区域与国别研究范式,为我国的区域与国别研究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发展贡献力量。 第3辑分设“特稿”“主题论文”“学者论坛”“学术活动”“书评”五个板块的内容。其主题涉及当前诸多的国际重要问题,包含《区域国别研究中的中亚问题》(杨恕)、《江田三郎的“结构改造论”与战后日本社会党转型失败》(王新生)、《阿根廷民粹主义政党的转型与新自由主义改革》(董经胜)、《解析英国脱欧》(钱乘旦)、《从奥斯曼帝国到“新奥斯曼主义”:历史记忆与现实政治》(昝涛)等15篇文章。本书所选文章资料扎实,观独到,逻辑清晰,体现了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模式研究——以阿富汗战争为例
¥16.66
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国文官因为安全原因不便展公共外交,其国防部和军队承担了公共外交的主要任务。本书将“军事”和“公共外交”联系起来,解析了美国军事公共外交的模式,并结合“温和的伊斯兰之声”、“指挥官应急反应项目”和“妇女触小组”等项目阐释了该模式在阿富汗战争中的运用情况以及所暴露的缺陷,并归纳了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模式的启示,以期对了解军事公共外交的一般性规律和运行过程提供借鉴。


宦官:侧近政治的构造
¥16.33
什么是宦官?谁创造了宦官?宦官的权力从哪里来?身份低贱的宦官为何常常成为撬动中国历史的关键力量?似乎一直声名狼藉的宦官,为何能够存续数千年之久? 在这种种问题背后,宦官的历史也许关系着中国历史与社会中的某些深层因素。日本著名汉学家三田村泰助在广泛搜集历史实例的基础上,提出“侧近政治”的概念来观察中国历史上的宦官。他选取汉、唐、明这三个宦官群体为活跃的时代,在君主权力与侧近政治的框架中讨论了各个时代宦官的活动特和历史命运。他认为,宦官是“皇帝的影子”,是“君主的代理”,宦官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互为表里,或者说是君主政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书面世以后,广受好评,荣获日本“每日出版文化赏”,畅销半个世纪,成为了解中国历史的经典之作。


毛泽东为什么能
¥26.66
这是一部理解思想的“桥梁书”,本书从修身立志、文治武功、战略决策、用人艺术、文学情怀等十二个方面,分析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缔造新中国?如何纵横捭阖、谋划世界格局500年的?如何看待人生的?如何做统战工作、外交工作?为什么能影响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什么能成为当代中国伟大的成功者。


法律孤儿的生活风险与社会救助
¥26.25
本书关注的是儿童中极易被忽略的一个边缘人群——法律孤儿。法律孤儿,是指父母双方因违法犯罪被国家采取强制措施而失去人身自由,或父母一方因违法犯罪被国家采取强制措施而失去人身自由,另一方已死亡、无能力或由于其他原因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未成年人。 本书基于对上海13个法律孤儿家庭及民政、街道、居委会相关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分析当前法律孤儿在家庭生活中所面临的风险,讨论现有救助政策实践与法律孤儿及其家庭需求的契合程度,并提出以家庭为中心的法律孤儿救助保护思路。


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抉择
¥39.99
21 世纪具有决定意义的地缘政治竞赛是在中美之间行的。这种竞争,源于双方的沟通不畅。 ?这本书对国际政治、大国关系、未来世界格局等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比中美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等,分析了在地缘政治竞赛中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并对这种大国关系中的深层内涵和对抗风险行了清晰和客观的评估。中美双方应该消除误解,了解对方的真实诉求,并依此来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为了制定这种战略,有十大问题需要讨论并回答。比如当美国不再是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时,它需要做出哪些战略改变?在中美博弈的大环境下,中国的战略选择是什么?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等等。 ?作为杰出的亚洲问题研究专家,马凯硕在以局外人的视角分析地缘政治和中美博弈时,既摆脱了西方学者的傲慢与偏见,又谙熟东方传统文化,这种冷静、理性、客观的研究态度有助于驱散笼罩在中美关系上的重重迷雾,消除国际上对中国的误解和分歧,阐明中国的实际战略意图,建立彼此的信任。


半小时漫画党史(1921—1949)
¥34.80
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在大革命的洪流和土地革命的风暴中,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最寒冷的冬天3:血战长津湖
¥29.99
《寒冷的冬天Ⅲ——血战长津湖》主要描写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乃至整个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长津湖之战。有史学家称,长津湖之战是历史的拐,是中美双方王牌部队改变历史程的一场决战。发源于朝鲜半岛的长津江,是朝鲜北部*的人工蓄水湖。 63年前在这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身穿单薄棉衣,在近零下40度的恶劣天气下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精锐的陆军一师展了一场长达20天的战斗。 这场战役的残酷程度超出了所有参战人员的想象,因为极度严寒,作战已经成为了中美两军官兵意志力的殊死较量。这场战役,成为中美两国军人永远无法遗忘的惨烈记忆。长津湖战役迫使世界上军事实力强的美国军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远的一次败退。而中国志愿军也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至今,它还是美国军事院校不断学习和演练的战例范本。 全面、真实地再现了长津湖之战的壮烈场面,从战争发动前美苏中各国战略考量、大国之间的博弈写起,然后分别从中美双方的战争准备、策略、实力对比等各方面因素着手叙述,再到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等一个个分战场激烈的战斗场面,使人仿佛重新回到那白雪皑皑、硝烟密布的战场上,看着这场旷古的决战,令人心中无比震撼。 为了写作本书,作者历时两年,走访居住全国各地的28名志愿军老兵。老兵们分别来自参加长津湖战役的志愿军9兵团第20、26、27军,既有战斗英雄、火线指挥员,也有参与战略决策的高级指挥员、参谋以及军情、后勤人员。他们是仅存的历史见证者。


基层党建品牌创建指南
¥20.99
本书是“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丛书”之一,核心是以党建品牌化为抓手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书以基层党建的品牌化为核心,具体分析农村、社区、国企、高校、机关、“两新”组织六个基层组织的党建品牌化方向、定位、规律和注意事项等;以通俗的语言、风趣的插图和经典的案例,深浅出地阐述了造基层党建特色品牌的核心理论、介绍了可参考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为各地各基层创新党建工作、推品牌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盛世狼烟:一个空军上校的国防沉思录
¥23.99
本书对历史上伟大军事理论家的著作行了一次全新呈现。《战争论》通常被认为深奥晦涩,本书为那些试图深研读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大学生而写,试图解读克劳塞维茨在理论和战略方面的一些重要观。在三个虚构的事件中,克劳塞维茨在西军校参加了一个研讨会;在一个华盛顿智囊团里就反恐战争行讨论;访问圣达菲(Santa Fe)的一所机器人研究所并就科学家如何重塑未来战争行讨论。三个独立的假设中,克劳塞维茨从他的时代背景出发,讨论对于战争文化的理解,以及修昔底德(Thucydides)和孙子(Sun Tzu)两位伟大人物对他的启发。 多年前哲学家W.B.加利(W.B. Gallie)提出,应该把克劳塞维茨“从克劳塞维茨主义者那里拯救出来”。

光明的摇篮
¥65.00
1949年5月29日,新华社发表社论《祝上海解放》,称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上海何以成为“光明的摇篮”?本书以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为坚实底色,深度解析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的历史必然性。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系统、工人阶级与先进知识分子的社会基础、发达的水陆交通系统、便捷的邮政通讯系统、可供依托的社会组织系统、可资利用的租界安全缝隙六大因素相互支撑,构成上海的独特性。本书视角新颖、史料扎实、图文并茂、文笔生动,是一本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通俗读物。


香蕉、沙滩与基地——国际政治中的女性主义
¥55.00
本书是当今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派中的经典作品。作者对后现代世界的性别不平等行了深思,并提出,性别歧视在今天依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考察旅游业、食品加工业、海外务工等领域中女性的真实生活,本书展示了不同阶层的女性在维护国家和自身利益的基础上与现代国际关系体系运作所产生的关联。 本书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案例,包括金吉达食品公司清洗香蕉的女工、在世界各地自由旅行的女性、在美国海外军事基地附近工作生活的女性,以及波斯湾的家政人员、世界小姐选美大赛、好莱坞拉美裔女演员、泛美航空公司的空姐,等等。作者以流畅优美的文字细述了这些现代和当代女性的不为人知的真实生活,不仅提高了内容的可读性,也使得全书的理论探讨变得更加有力。 本书旨在让读者看到现代世界中这些司空见惯的性别歧视是如何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作用的。作者希望通过本书让国际关系研究能够更多地倾听女性的声音,关注女性的独特利益,破除国际关系研究中权力与社会性别无涉的偏见。


军事学说的来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法国、英国和德国
¥45.00
麻省理工学院军事专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巴里?波森,系统考察和比较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英国、法国的军事学说,剖析了影响各国军事学说形成的官僚、权力政治、技术以及地理因素。在案例分析部分,波森分析了德国闪电战、英国空防体系、法国马奇诺防线的形成,从大战略的高度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