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周刊中文版窗外之云微软公司的行动
¥9.00
人工智能在围棋上已经完胜了人类,微软也掷万金豪赌其未来,并且希望在爆炸性增长的泡沫下,弄清楚如何实际应用这一跨时代的计算平台并从中获利。除了语音交互方面,微软也正在尝试开发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机器人,它们可以用人类的方式互动,简单到能够服务于小企业,但又强大到可以满足想要更复杂功能的大企业.2016年的Tay就是一个看起来不那么成功的尝试.即使Tay迅速"自学"成了一个有种族歧视的人,但是微软的态度十分积极,Tay的研究实验室负责人LiliCheng认为:先行者,就会面临犯错的风险.我知道我们会犯错.微软如今须要的是创新与转型,除了业务的重组,它甚至连用电方向都改变了,直接与光伏项目开发商sPower合作购买清洁电力,希望在2020年将用电中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提升至60%.不论这是否也是受盖茨一直致力推动的能源改革的影响,这一举措对于微软和全球气候都有积极的效果.未来,微软应该让全世界都知道.它不仅想参与未来,还可以发明和创造未来.

商业周刊中文版开创与刷新管理者的责任
¥9.00
"如果企业不做出改变,它们就无法生存下去."纳德拉希望能够改变微软的公司文化,这一点也将关乎微软的增长.2014年,萨蒂亚纳德拉这位脾气更加温和的CEO继任.纳德拉上任伊始就将发展"云服务Azure"定为公司的核心目标,在他的带领下,微软的重心正在从不断缩水的软件授权业务,向市场潜力巨大的,基于云计算的业务转型.纳德拉认为,应对技术转型比应对经营模式转型更容易,云服务,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设备和实体设备之于应用场景的现方式都将是非常重要的,他要按照自己的远景目标,权衡消费者与企业用户的需求,为微软打造一个基于云业务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微软的企业文化也开始转变,纳德拉希望让投资人和员工对微软重新充满信心,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在他的构想中,"来我们公司工作的任何人都能够拥有自己的梦想,并将微软作为实现梦想的平台".而这种通过企业文化变革带动创收的构想,应该是微软这种巨无霸公司经久不衰的关键。纳德拉还更新了微软的"使命宣言".在比尔盖茨时代,公司使命是"让每个办公桌和每个家庭上的PC都在运行微软的软件",纳德拉提出了一个更现代化的版本:"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个组织成就不凡."纳德拉一直在不间断地围绕云服务开展工作,这也帮助微软得以重返科技巨头的上游行列.华尔街似乎也很乐意看到微软的这种转型,摩根士丹利在3月发布的投资研究报告中称,微软股价在未来12个月有望上涨50%,从而使公司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4月17日的消息,微软市值已达到7251亿美元,周一悄然超越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与亚马逊,成为全球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市值公司.当遇到系统卡顿的时候,我们习惯性地按下"F5"进行刷新.如果公司遇到运转不顺畅的局面,该怎么办?现在纳德拉给出了答案,通过业务转型刷新微软公司,或许也在刷新这个时代.

虹膜2017年12月上(No.103)(电子杂志)
¥4.80
本期杂志的主要内容是香港老导演王天林、《花样年华》、正义联盟和美国篮球联盟。

虹膜2017年12月下(No.104)(电子杂志)
¥4.80
本期杂志的主要内容是当下红的英国明星、《搏击俱乐部》、王苹导演和「娱乐的逻辑」专栏。

快公司2017年11期:合纵颂(电子杂志)
¥9.60
《快公司》是《FAST COMPANY》的中文版,旨在以其独特的媒体焦点,关注科技创新、伦理经济学、领导阶层及设计领域,为中国广大菁英读者及领导者提供来自全球各地酷、*、*创意的商业视角、科技信息、设计及管理理念。

快公司2017年09期:特斯拉追日(电子杂志)
¥9.60
本书内容包括:机器人需要讲伦理吗;Uber血路教训;宜家发力餐饮;宜家发力餐饮;造物前夕;25个当下*分量的品牌等。

重现天日的埃及宝藏(世界遗产地理·口袋旅行笔记)(电子杂志)
免费
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渗透在开罗的每一个毛孔之中。古城如饱经风霜的老者,坐在洒落着夕阳余晖的尼罗河畔,为世间过客娓娓道来他的前世今生。世界遗产委员会曾这样描述过:开罗是世界上古老的伊斯兰城市之一,隐没在现代城区中,有着著名的清真寺、伊斯兰学校、土耳其浴室以及喷泉等。1979年,开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工作生活双全法则(《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4.99
“平衡”工作与生活是职场人士关注的话题。然而平衡一词意味着我们要在工作和其他活动之间保持五五开。这真的是理想比例吗?哈佛商学院的鲍里斯·格鲁斯伯格和罗宾·亚伯拉罕斯认为,人们根本不可能达到这种平衡状态。管理者应该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当面临选择时,他们需要深思熟虑,做出取舍。否则,他们就会顾此失彼,根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或生活中。

为何要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2.99
不同的人对幸福感定义不同,在《“我的”幸福竞争力》一文中揭示:50-70后的成功人士认为:快乐在己。这个年代的赢家相信选择,相信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相信努力与收获的关系。但80-90后的幸福竞争优势转变为享受帮助周围的人;年轻赢家的控制欲并不像上个年代那么强,他们喜欢分享,喜欢“享受”的感觉。他们独特、擅长的幸福竞争力来自享受帮助他人,同时实现自己和他人的梦想。

2017中国学生留美申请现状及趋势白皮书-文商卷(电子杂志)
¥0.99
连续九年常春藤大满贯,多样化的申请领域和专业,遍布全秋名校的申请足迹, 天道文商组的精英顾问团队在2017申请季书写了一个个业界传奇。 想和天道学子一样拿到哥大金融工程,哈佛大学语言与文学,芝加哥公共政策……等美国文商名校的offer,那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 天道文商组顾问团队在总结2017年度申请结果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真实的数据为大家解析了下一年度申请的趋势,以及全面*的美国文商专业申请攻略。同时,全方位的为大家展示天道成功申请者们背后的故事,分享实用的申请成功经验,step by step指导大家圆梦美国文商名校。

2017SAT标化考试白皮书(电子杂志)
¥0.99
作为美国本科留学申请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SAT一直是很多中国学生无法逾越的一座大山。 而在2016年,SAT又迎来了重大变革, 市面上充斥了真假难辨的非公开题目, 到底该如何应对考试的新变化,跨过SAT这座大山呢? 一切从“真”,这本书给你备考新SAT考试指引了方向。 集结天道教育SAT教学组一线名师,精心选取改革后的公开真题,分别从阅读,语法,写作和数学四个部分展开分析考试难度和解题思路,同时也对考试的发展方向进行全面预测,让大家能够从容备考,轻松过关!


虹膜2017年上半年合订本(电子杂志)
¥57.60
本套装包含《虹膜2017年1月上(No.081)·僵尸电影》、《虹膜·2017年1月下(No.082)》、《虹膜·2017年2月上(No.083)》、《虹膜·2017年2月下(No.084)》、《虹膜·2017年3月上本《(No.085)》、《虹膜·2017年3月下(No.086)》、《虹膜·2017年4月上(No.087)》、《虹膜·2017年4月下(No.088)》、《虹膜2017年5月上(No.089)》、《虹膜2017年5月下(No.090)》、《虹膜2017年6月上(No.091)》、《虹膜·2017年6月下(No.092)》

贝聿铭余威 世界遗产地理第31期(电子杂志)
¥7.99
近些年国内的建筑领域其实也经历着正反合的理念变化,建筑审美从一味追求新异的形式美,追求“XX”的高度,到近几年开始重新将目光落到建筑的本体,更多着眼建筑的功能性、实用性、在地性。尤其对本土文化的呈现,如何在世界建筑*发展理念中融入本土文化的影子,成为新的课题。而贝聿铭的价值就在于,他用自己百年“中西合璧”的建筑人生,给当代中国建筑师做了一个极好的示范,跳出“西化即现代化,传统即退化”的认识怪圈——这是今天重新审视贝聿铭的*价值。

跑步就是生产力(电子杂志)
¥4.80
跑步在中国已经形成一股全民健身的潮流。在本书中,我们刻意很少提到钱,更多去尽力挖掘平凡跑步者身上的跑步动机。在跑步这一强大的沟通工具面前,不管是上亿公司的地产老板,还是刚刚上位的主管,他们平等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跑步,他们发生了交集。你可能会看到一些相同的关键词:比如孤独、野心、渴望、迷茫、中年危机、成功……在跑步这件事上,他们跑得既美丽又深沉、既警觉又轻松、既才华横溢又平实稳健;甚至露出些让人心折的孩子气的天真,因为不能参加比赛而流泪,因为跑得舒服而流泪,或者某天独自夜跑,仅仅跟朋友在微信中说怕黑。跑步真的很励志!在我们看来,它代表了对个人生活的关注和反思,只有这种安静而充满能量的寻找,才能让你从优秀到卓越。跑步就是生产力!我们也询问了所有受访跑者的梦想跑友,这有点像个小游戏,当它以孤独为注脚时,我们便试图去展示将孤独变成隽永和有趣的可能性。 随着北京马拉松的启动,跑步热潮又一次被掀起。本书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从多个角度去解读跑步。不管你是专业的马拉松选手还是业余跑步爱好者,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跑步面前,人人平等。同一个起跑线,不同的跑者有着自己独特的长跑体验。在跑步中与内在的自我对话,通过跑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跑步已经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而是一种聚生正能量的生活方式。

微信孤独症(电子杂志)
¥4.80
社交应用就是为孤独而生的,孤独的人喜欢社交媒体。微信孤独症成为本年度受关注的“病症”之一。你是轻度还是重度患者?本书将带你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回顾微信,Facebook,Diaspora,Linkedin 的发展历程,反思自己与社交应用的关系。 当我们哭泣时,需要的是一个肩膀,而不是一条信息。数字化时代,我们与外界的沟通愈加依赖社交网络。人类出于本能的社交需求在数字媒介作用下究竟是得到满足还是更加空虚?微信真的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或许在回顾了微信,Facebook,Diaspora,Linkedin 的发展后,我们可以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对社交网络有一个新的认识。

享用朋友圈(电子杂志)
¥4.80
从《老友记》到《唐顿庄园》,都是讲“社交圈”(Society),只是这样的圈子需要一个唐顿家的客厅。在互联网上,出身和境遇不那么重要,只要你懂得分享,即使是只狗狗,再高大上的圈子你也能混上。经济学家认为人际网络是一种社会资本,占有这种资本自然是好事。但要小心的是,在接受一个圈子的规则和思维方式的同时,我们也容易失去自己独立的视觉。 移动互联网时代了,即使不进入社交圈,也要适当地混入个把圈子。 不然,存在感就更加虚无了。

生活在云端(电子杂志)
¥4.80
事实上,商务旅行可能是社交正确和功能性的选择,如果你非得找出这事的意义,比如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些人快乐吗,答案恐怕要倾向否定的一面。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大四的时候,协和喷气式飞机正式宣布退役。当年,协和飞机首次从巴黎飞到纽约仅需要3小时20分钟的纪录曾创造了一个商旅梦。对于我们这些还从未商旅,但已经跃跃欲试的大学生来说,哪怕知道自己乘坐协和的概率为零,还是感觉这是某个黄金时代的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似乎更加民主的时代。廉价航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成本压缩运动下,它成为了越来越多公司的*。对于逐渐壮大的中产阶级来说,商务旅行曾经是他们接触到一种更高级生活方式的途径之一:商务舱、希尔顿,它比大多数旅行者的个人生活标准都更高级,商旅可以励志。今天,这种差距越来越小,商旅也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芒。推动希尔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兴起的,是在逐步全球化的美国商业。和今天的如家酒店一样,背后也是中国逐渐壮大,但可能还暂时较为基础的民营企业。走出国门,近几年纽约和伦敦高档酒店中逐渐出现的白粥早餐和客房里的电热水壶,则反映出了中国社会另一个群体的兴起。 无论如何,商旅仍然是一个值得一说再说的话题,它可能包含了所有有趣旅行的形态。那些必须要上路的,不得不以飞机酒店为家,无时无刻不在工作的商旅人士,对他们*的褒奖恐怕是让他们完全感觉不到在路上。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使如今的商旅仍然罩上了一层可期待的光晕,虽然看起来有些怀旧的意味—家外之家,办公室之外的办公室。有这样一群人,我们总能找到一种新的眼光重新审视旅行。 当然,不管你的商旅是什么范儿的,是《伟大的盖茨比》,还是《推销员之死》,你都应该兴奋起来(或者换个工作)!无论你要把商品、服务,还是观念,从A带到B,还是从B带回A,这是文明中古老和重要的一件事情,何况你还可以积分。


作家与城(套装共5册)(电子杂志)
¥45.00
本套装包括:《巴黎速写》《纽约往事》《笔尖下的伦敦》《东京物语》《都柏林城事》

皇帝的旧衣(中国故事)(电子杂志)
¥2.99
如果有皇帝们那年有报纸杂志,会出现多少篇记录他们经历和心路的报道?想一想都巴不得赶紧读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