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蜀帝李特
蜀帝李特
读书堂
¥2.90
李特(?-303年)字玄休,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人,十六国时期成汉武帝李雄之父,性格雄武沉毅。父李慕。与兄弟李庠、李流率流民徙居巴蜀。301年因益州刺史罗尚的压迫起义,罗尚率三万人偷袭义军绵竹大营,被李特将计就计杀的大败。攻克广汉后,与民约法三章,获得民心。罗尚表面上派使者向李特求和,暗地里勾结当地豪强势力,围攻李特。李特在奋勇抵抗之后,战败牺牲。其弟李流继统余众,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义军败而复振,不久亦病故。宴平元年,公元306年。成都王李雄称帝,追谥李特景皇帝,庙号始祖。
每满80减40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
读书堂
¥2.90
赵匡胤,涿州(今河北省涿县)人。父赵弘殷时迁居洛阳。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父亲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赵匡胤起初投奔后汉大将郭威,因喜爱武艺,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后他又参预拥立郭威为后周皇帝,被重用为典掌禁军。周世宗柴荣时,他又因战功而升任殿前都点检(皇帝亲军的将领)。掌握了后周的兵权,兼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归德军节度使,负责防守汴京。周世宗死后,其子柴宗训继位,时仅7岁。赵匡胤和弟赵匡义。幕僚赵普密谋篡夺皇位。
每满80减40 探秘曾国藩
探秘曾国藩
读书堂
¥2.90
中国近代史从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在这部历史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有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每满80减40 唐-德宗李适
唐-德宗李适
读书堂
¥2.90
唐德宗(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李适,(适发音为Kuò),汉族,天宝元年(742)四月十九日(5月27日)生于长安大内宫中。他是唐肃宗的长孙、唐代宗的长子,母为睿真沈皇后。779年6月12日至805年2月25日在位。曾用年号:建中公元780-783年、兴元公元784年、贞元公元785-805年;庙号:德宗;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安葬地:崇陵。
每满80减40 新唐书(二)
新唐书(二)
读书堂
¥2.90
皇后岁祀一。季春,吉,巳享先蚕,遂以亲桑。散斋三日于后殿;致斋一日于正寝,一日于正殿。前一日,尚舍设御幄于正殿西序及室中,俱东向。致斋之日,昼漏上水一刻,尚仪版奏“请中严”。尚服帅司仗布侍卫,司宾引内命妇陪位。六尚以下,各服其服,诣后殿奉迎。尚仪版奏“外办”。上水二刻,皇后服钿钗礼衣,结珮,乘舆出自西房,华盖警跸。皇后即御座,六尚以下侍卫。一刻顷,尚仪前跪奏称:“尚仪妾姓言,请降就斋室。”皇后降座,乘舆入室。散斋之日,内侍帅内命妇之吉者,使蚕于蚕室,诸预享者皆斋。
每满80减40 新唐书(七)
新唐书(七)
读书堂
¥2.90
薛举,兰州金城人。容貌魁岸,武敢善射。殖产巨万,好结纳边豪,为长雄。隋大业末,任金城府校尉。会岁凶,陇西盗起,金城令郝瑗将讨贼,募兵数千,檄举将。始授甲,大会置酒,举与子仁杲及其党劫瑗于坐,矫称捕反者,即起兵,囚郡县官,发粟以赈贫乏,自号西秦霸王,建元秦兴,以仁杲为齐公,少子仁越为晋公。它贼宗罗睺帅众下之,以为义兴公。更招附余盗,剽马牧。兵锋锐甚,所徇皆下。
每满80减40 新唐书(十)
新唐书(十)
读书堂
¥2.90
令狐彰,字伯阳,京兆富平人,其先自燉煌内徙。父濞,为世善吏。始,尉范阳,通民家女,生彰。罢归,留彰母所。既长,志胆沈果,知书传大义,射命中。从安禄山,署左卫郎将。与张通儒入长安,又署左街使。二京平,走河朔。史思明署博、滑二州刺史,屯滑台。时中人杨万定监滑州军,彰欲以节自显,募没人夜度河,悉籍士马州县献款,因万定以闻。肃宗大悦,下书慰劳。彰移壁杏园渡,思明疑之,遣薛岌以兵劫彰。彰谕众以大谊,皆感附死力,遂破岌兵,溃围出,以麾下数百入朝,赐甲第、帷帐、什器,拜滑亳、魏博节度使。河朔平,加兼御史大夫,封霍国公,检校尚书右仆射。
每满80减40 新唐书(十四)
新唐书(十四)
读书堂
¥2.90
契丹,本东胡种,其先为匈奴所破,保鲜卑山。魏青龙中,部酋比能稍桀骜,为幽州刺史王雄所杀,众遂微,逃潢水之南,黄龙之北。至元魏,自号曰契丹。地直京师东北五千里而赢,东距高丽,西奚,南营州,北靺鞨、室韦,阻冷陉山以自固。射猎居处无常。其君大贺氏,有胜兵四万,析八部,臣于突厥,以为俟斤。凡调发攻战,则诸部毕会;猎则部得自行。与奚不平,每斗不利,辄遁保鲜卑山。风俗与突厥大抵略侔。死不墓,以马车载尸入山,置于树颠。子孙死,父母旦夕哭;父母死则否,亦无丧期。
每满80减40 国语: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中华书局出品
国语: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中华书局出品
陈桐生
¥9.80
  《国语》是关于西周、春秋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杂记,也叫《春秋外传》。原来传说是春秋末期鲁人左丘明所作,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下至智伯被灭(前453),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每满80减40 解码自然——宇宙之谜
解码自然——宇宙之谜
火华
¥2.90
每满80减40 明-神宗朱翊钧
明-神宗朱翊钧
读书堂
¥2.90
万历前十年,大学士张居正辅助神宗处理政事,更张祖制,社会经济发展较好。20岁时,张居正逝世,神宗开始亲政,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发动“万历三大征”,巩固后期因和文官集团的矛盾而罢朝近30年。在这一时期内,江南一带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全国和经济总量达到了中国古代的*,但是阶级矛盾也日益加剧,文官集团的党争使得政治日益腐败黑暗,东北的女真趁虚兴起,因而种下了明朝灭亡的远因。1620年驾崩,传位皇太子朱常洛。死后葬于十三陵定陵。
每满80减40 唐-昭宗李晔
唐-昭宗李晔
读书堂
¥2.90
历史上的唐昭宗可以说是跟崇祯一样,是一个悲剧性的皇帝,昭宗嗣位时二十一岁,是一个聪明而又有才能的年轻人,他充分了解阻碍恢复唐朝力量和权威的形势,并发誓自己要复兴王朝。但是唐朝已经积弱难返,回天无力。这种境况恰恰是昭宗的哥哥僖宗(公元873-888年在位)造成的。
每满80减40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读书堂
¥2.90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8月4日七月甲戌日-409年11月6日十月戊辰日),又名涉珪、什翼圭、翼圭、开,北魏开国皇帝(386年2月20日正月戊申日-409年11月6日在位),鲜卑族人。
每满80减40 王羲之
王羲之
王少农
¥2.90
每满80减40 名家长诗--向西行
名家长诗--向西行
烨子
¥2.90
每满80减40 贞观政要:古代帝王统治术专著(国学网原版点注,黄正建审定)
贞观政要:古代帝王统治术专著(国学网原版点注,黄正建审定)
"唐·吴兢,赵敏俐,尹小林主编"
¥1.74
《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经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蒙学等,既有《大学》、《心经》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聊斋志异》等宏章巨制。全书所收均为善本全帙,并经海内外百名专家(庞朴、汤一介、白化文、冯其庸等)整理审阅,随文配有1500多幅相关插图,每部分均撰写了简明提要。这套电子书将以精装精排精编为目的,不断更新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让每一位拥有这本书的国学爱好者都能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对于读者的每一次反馈,我们都合理采纳,精益求精。
每满80减40 山海经:最古的博物书(国学网原版点注,张岩审定)
山海经:最古的博物书(国学网原版点注,张岩审定)
赵敏俐,尹小林主编
¥4.35
《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经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蒙学等,既有《大学》、《心经》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聊斋志异》等宏章巨制。全书所收均为善本全帙,并经海内外百名专家(庞朴、汤一介、白化文、冯其庸等)整理审阅,随文配有1500多幅相关插图,每部分均撰写了简明提要。这套电子书将以精装精排精编为目的,不断更新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让每一位拥有这本书的国学爱好者都能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对于读者的每一次反馈,我们都合理采纳,精益求精。
每满80减40 水经注:六世纪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国学网原版点注,华林甫审定)
水经注:六世纪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国学网原版点注,华林甫审定)
"赵敏俐,尹小林"
¥1.97
《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经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蒙学等,既有《大学》、《心经》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聊斋志异》等宏章巨制。全书所收均为善本全帙,并经海内外百名专家(庞朴、汤一介、白化文、冯其庸等)整理审阅,随文配有1500多幅相关插图,每部分均撰写了简明提要。这套电子书将以精装精排精编为目的,不断更新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让每一位拥有这本书的国学爱好者都能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对于读者的每一次反馈,我们都合理采纳,精益求精。
魏书  1--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魏书 1--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北齐)魏收撰
免费
北齐史学家魏收撰《魏书》是一部记载北魏一朝的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一百一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十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卷,实共一百三十卷。《魏书》完成于北齐天保初年,搜罗史料翔实丰富,是中国古代正史中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空前著作,是研究北朝史的基本史籍。 中华书局校本《魏书》,由著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专家唐长孺先生等校,以现存各种不同版本行对校,同时广泛利用《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书,旁征博引,考定是非。本书引书之富、校勘之细、考证之精和标之准,广受推崇,是当前*为通行的“标准本”。
宋书 1-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宋书 1-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梁)沈约 撰
免费
《宋书》100卷,包括本纪10卷、列传60卷、志30卷。记事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下迄宋顺帝升明三年(479),记载了南朝刘宋政权60年的史事。 《宋书》保存了很多的史料,包括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价值很高。其中《宋书》的八类志,包括《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号称《宋书》八书,分量占全书的一半,价值尤高。其上溯先秦,魏、晋尤为详尽,记载了不少诏诰、奏疏和古代乐曲、歌词等珍贵资料。余嘉锡称赞《宋书》志是“史家之良规”。
隋书  1--6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隋书 1--6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唐)魏 征
免费
《隋书》,唐魏徵等编撰,共八十五卷,包括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记载了隋代自建国至灭亡短短三十八年间的史事。由于隋代史料大多已遗失,《隋书》作为隋史专著的价值尤为重要。《隋书》注重以史为鉴,较少隐晦,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体现了较高的修史水平。 校本《隋书》以宋刻递修本、宋中字本、元十行本、元九行本、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淮南书局本九本校勘,以宋小字本和两种元刻本互校,并参考其他刻本,择善而从。此外还参考了《通典》《太平御览》《资治通鉴》《通志》等书的有关部分,并采用了前人对《隋书》的研究成果,是目前zui完备的版本。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