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政治的悲剧(修订版)
¥45.00
随着冷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对抗的局面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大国关系前景的乐观态度。许多人认为国际体系中的大国安全竞争和战争已经消亡,国际社会将从此河清海晏、歌舞升平。然而,米尔斯海默却认为21世纪的世界仍然危机四伏,提出了攻性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希望借本书“破天下太平的迷梦”。在书中,米尔斯海默考察了1792年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以来至20世纪末期的大国关系,解释了国家为什么争夺权力、大国过去如何表现以及可能怎样行动。米尔斯海默提醒人们,国际政治从来就是一项残酷而危险的交易,在一个没有国际权威统治他国的世界里,大国一律损人利己,追逐权力,试图通过成为支配性国家来保护自身安全,在此过程中大国间必然产生冲突,这就是权力政治的悲剧。 特别附录 清华大学教授、国际关系专家阎学通与米尔斯海默精彩辩论


大棋局
¥24.99
作为地缘政治研究的领军人物,布热津斯基在本书中权威地讲述了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中,欧亚各国与美国的战略利益纠纷,对几个关键性的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国家和地缘支轴国家在欧亚大陆的地位、发展前景、政策走向以及同美国的利害关系作了分析和判断,书中有关中美关系的评述篇幅较大,其中的分析发人深省。作者一再强调,发展美中关系对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美国大多数决策者也主张通过积极和建设性的触政策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他在本书中的全球战略构想将欧亚大陆视为关键地区,中国也处于美国对欧亚战略中的关键地位。这本书对于热衷于国际问题分析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是一本的好书。本书也是地缘政治领域的代表性著作,经过20余年的市场检验,其阅读价值经久不衰。当下世界战略格局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此时本书更能带给读者们很多有参考价值的观和思考。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35.00
本书为塞缪尔·亨廷顿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审视了新兴国家可行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其中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广度和分析洞见是惊人的,对现代政治分析作出了重大而持久的贡献,确立了亨廷顿作为他同时代人中蕞杰出政治学家之一的地位。 本书从宏观上论述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遇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强政府理论”。二战后亚非拉一大批国家纷纷摆脱原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而独立,并始了现代化程,但到 20世纪 60年代除少数国家以外,大多数国家不仅没有摆脱贫苦和落后,反而陷了政治动荡和暴力冲突。本书分析了导致发展中国家政治动荡的原因,指出一个国家如何才能避免政治动荡实现政治稳定中的发展,获得现代化的成功。亨廷顿在考察了许多国家的情况后指出,要*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这些国家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所谓强大的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政府。亨廷顿把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大致分为传统君主制政体、军人左右局势的普力夺政体和革命政体,并对这几种政体在行现代化改革过程中如何克服不同的困难、利用独具的有利条件的情形逐个行了详尽的分析。


诺曼底登陆——盟军进攻欧洲及“海王”行动
¥35.00
本书从诺曼底登陆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始写起,清晰、全面、完整地记述了设计运输、押运、炮火支援舰,以及不同战略观和文化摩擦等在内的完整的故事,描述的人物既包括罗斯福、丘吉尔、马歇尔、艾森豪威尔、拉姆齐等主要决策者,也包括下级军官和士兵。


《深圳,深圳》
¥32.00
《深圳,深圳》是一部多视角忠实总括深圳改革放40年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的佳作。书稿高屋建瓴,删繁就简,从高处着眼,从细处着神,剪裁得当,大画幅展现了深圳的人文环境、景观环境、营商环境,展现了深圳的软实力和硬实力,以饱满的热情和简洁的文字讴歌了深圳改革放四十年来取得的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读后令人逸兴横飞激动不已。


落实核心素养 关注差异发展
¥34.90
本书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差异化教学相关方面的理论,呈现了多名一线高中化学教师的理论认知及理念的更新,同时呈现了多个基于核心素养和关注学生差异化发展的优秀教学案例,体现了在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教育理念的具体落实方法和途径。


建国方略
¥1.99
《建国方略》是革命先驱孙文于1917年至1920年期间所著的三《建国方略》——《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的合称。《孙文学说》又名《知难行易的学说》,是建国方略之“心理建设”,也是孙文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他以大量事实阐发了行而后知、行易知难的认识论观:《实业计划》是建国方略之“物质建设”,其中对实现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作了详尽规划,是孙文为中国经济发展所勾画的美好蓝图,《民权初步》又名《会议通则》,阐述了政府管理和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应掌握的民主原则、程序和方法,是建国方略之“社会建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非洲外交研究
¥24.00
本文是国内对战后日本非洲外交行系统性研究的专著。非洲是中国外交的支,本文尝试对战后日非关系发展脉络行梳理,探讨日本对非洲外交的行为模式,并尝试以“国家身份”理论对其行为逻辑行阐释。本研究发现,作为外交政策深受外部因素影响的国家,随着国际局势的演变,战后日本的对非外交经历了酝酿、形成、调整的变化过程。 战后日本非洲意识的酝酿与行为模式的形成是从多边国际会议启的,旧金山和会、万隆会议、苏伊士运河危机会议、联合国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为日本的非洲外交提供了舞台,而这些场合也充分体现了自视“名誉白人”的日本在非洲问题上的摇摆性和功利性。随着国内经济的腾飞,日本始重视对外援助在日非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而援助也构成了日本对非关系的基本形式,而“名誉白人”的独特身份认同也使日本的对非援助不同于其对亚洲的援助,而更近欧美国家。冷战时期,日本在非洲*重要的双边关系是和白人统治下的南非,而对日南关系的考察,充分体现了日本非洲外交的结构性困境。


经纬度丛书?大国战略:世界是如何被统治的 (世界各大国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势力的秘密战略国际政治军事世界格局)
¥26.60
本书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述了世界各大国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势力的秘密战略。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到当下的世界乱局,大国的身影在各种政治事件的背后若隐若现,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地缘扩张、争夺资源、均衡势力,*终达到统治世界的目的。 作者作为全球*军事情报机构领导者之一,*次逐条解密近年来新闻背后热地区和事件的来龙去脉。 此书出版,引起了全球政客和情报机构的极大关注。


伟大的变革:中国追梦新时代(建党100周年党史通俗读物)
¥46.99
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置身“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经济上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中国,将如何续奋斗新时代?又将带给世界哪些改变? 本书以历史的眼光、全球的视野,客观而理性地考察中国新时代的启、重大战略的转型、依法治国的稳步推、经济改革的中国特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力度空前的反腐等,总结了中国成功的深层次因素,高度评价了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和吸引力,并对中国如何应对新威胁完成新使命提出了建议。 本书还对西方经济、社会和政治模式行了深刻剖析和反省,对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强化政治定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才是战争(历史大V “这才是战争” 心血力作!人人都能读懂的专业“硬核”战术解读!军事哲学思维就是领导力思维、商业思维和职场思维!)
¥35.99
本书以全新视角解读战史、战例,诠释战术理论,共精选了古今中外大大小小22个经典战例,深入解读长平之战、巨鹿之战、费卢杰之战等战役,揭示马其顿方阵、德军渗透战术、美军“脱离战术”等战争战术的奥秘,用诙谐流行的语言打开了了解战史、理解战术、学习战争的新窗口。本书兼具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故事精彩纷呈,分析理性深刻。


闪击之王
¥6.00
《闪之王》古德里安的战争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德国闪电战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作者以亲身经历详细讲述了德国装甲兵的创建过程以及在战争中的运用,同时回顾了他率领装甲部队迅速攻占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等一系列军事行动,并且对纳粹德国的领袖人物和德军统帅机构行了深刻的评价。


世界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7.99
《世界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选编了笔者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的文章。有些看法与观曾引起学界的关注。2011年发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第5期的《马克思社会发展三维模式的重新审视》一文提出,西方社会发展的“替代模式”和东方社会发展的“跳跃模式”由于不具备条件都未能实现,唯有东-西方社会发展的“跨越模式”在主客观条件成熟的背景下得以成功实践。既然是“跨越模式”,就难免具有风险和挑战,需要不断行艰辛探索。


家国记忆——百名抗战老兵口述史
¥26.00
【内容简介】 本书为无锡抗战老兵口述记录。为留住抗战老兵的历史记忆,无锡市档案史志馆自2017年2月组织江南大学致远团队志愿者对100余位抗战老兵进行采访,历时三年多,积累了手的宝贵资料。受采访的抗战老兵或为无锡籍,或现居住地为无锡,他们亲身回忆了血与火的难忘抗战经历。这一段段回忆,既是深化无锡抗战历史研究,填补国家叙事宏大框架的细枝末叶的重要途径,更是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融入到当代人的思想印记,传承民族血脉历史基因的重要方式。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无锡市档案史志馆将此次采访编撰整理为《家国记忆——百名抗战老战士口述史》,全书约28万字。


军人心理危机干预应用技术手册
¥54.60
本书介绍了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适用于我军的、实用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列方法。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39.49
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派出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帆船,满载对财富的渴望和对东方文明的幻想,前往乾隆治下的盛世中国;一百多年后,大清轰然崩溃,而美国却在通向霸权之路上如日方升。在一个多世纪的相望、相遇与相撞背后,是中国逐渐认清世界,并蹒跚追赶时代脚步的历程。双方的此消彼长,正是两个世界、两个时代交错的侧影。 中美两国并不壤,但自1784年以来却从未分。从东印度公司贩茶至美,到广州民妇命丧珠江,从蒲安臣使团到幼童留美,从美国的排华法案到慈禧的“夫人外交”,历史学家王元崇全面分析清美贸易、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交往与互动,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细节,在“天朝”与“外夷”、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之中,解读步与保守、放与封闭的复杂博弈,还原中国走向近代化与国际化的艰辛之旅;破线性历史观的陈腐教条,重新审视今日中国与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若说这是一则老故事,故事背后的精神,却如同星期一的早晨一般崭新无比。”


写给青少年的党史·第三卷:战火中成长
¥38.00
丛书紧紧围绕“中华民族是怎样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这一主旨,尝试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党史讲述新方式来构建整体框架,以提问题的方式,梳理归纳了当代青少年为关注的60个问题,突出重点、难点、热点、亮点,按历史阶段分编成6卷,依次为《中国有了共产党》《红色星火燎原》《战火中成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春天的故事》《筑梦新时代》。每卷既独立成书,连贯起来又构成一个整体,能够系统地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概貌。每个问题后设有“名言金句”“读党史长智慧”栏目,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掌握主要内容和精髓启示,引发思考,从中受益。


写给青少年的党史·第六卷:筑梦新时代
¥24.00
《写给青少年的党史》丛书是一套面向新时代少年儿童的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有态度、多角度的党史学习教育读本。该丛书由国内著名党史专家邵维正教授领衔并担纲主编,中央党校、国防大学的多位专家组成创作团队,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捷、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张启华担任学术顾问。 丛书紧紧围绕“中华民族是怎样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这一主旨,突破传统的章、节、目框架结构,以问答形式展论述,梳理归纳了当代青少年*为关注的60个问题,突出重、难、热、亮,按党史发展脉络分编成6卷,依次为《中国有了共产党》《红色星火燎原》《战火中成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春天的故事》《筑梦新时代》。每卷既独立成书,连贯起来又构成一个整体,能够系统地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概貌。每个问题后设有“名言金句”“读党史长智慧”栏目,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掌握主要内容和精髓启示,引发思考,从中受益。 在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方面,丛书努力贴近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受程度,力求以生动形象的党史故事作为切,由小到大,由浅深,讲清来龙去脉,剖析前因后果,引发思考共鸣,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版式上,坚持图文并茂,强化视觉冲,增强可读性、趣味性。


写给青少年的党史·第五卷:春天的故事
¥38.00
《写给青少年的党史》丛书是一套面向新时代少年儿童的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有态度、多角度的党史学习教育读本。该丛书由国内著名党史专家邵维正教授领衔并担纲主编,中央党校、国防大学的多位专家组成创作团队,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捷、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张启华担任学术顾问。 丛书紧紧围绕“中华民族是怎样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这一主旨,突破传统的章、节、目框架结构,以问答形式展论述,梳理归纳了当代青少年*为关注的60个问题,突出重、难、热、亮,按党史发展脉络分编成6卷,依次为《中国有了共产党》《红色星火燎原》《战火中成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春天的故事》《筑梦新时代》。每卷既独立成书,连贯起来又构成一个整体,能够系统地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概貌。每个问题后设有“名言金句”“读党史长智慧”栏目,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掌握主要内容和精髓启示,引发思考,从中受益。 在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方面,丛书努力贴近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受程度,力求以生动形象的党史故事作为切,由小到大,由浅深,讲清来龙去脉,剖析前因后果,引发思考共鸣,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版式上,坚持图文并茂,强化视觉冲,增强可读性、趣味性。


写给青少年的党史·第二卷:红色星火燎原
¥38.00
《写给青少年的党史》丛书是一套面向新时代少年儿童的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有态度、多角度的党史学习教育读本。该丛书由国内著名党史专家邵维正教授领衔并担纲主编,中央党校、国防大学的多位专家组成创作团队,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捷、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张启华担任学术顾问。 丛书紧紧围绕“中华民族是怎样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这一主旨,突破传统的章、节、目框架结构,以问答形式展论述,梳理归纳了当代青少年*为关注的60个问题,突出重、难、热、亮,按党史发展脉络分编成6卷,依次为《中国有了共产党》《红色星火燎原》《战火中成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春天的故事》《筑梦新时代》。每卷既独立成书,连贯起来又构成一个整体,能够系统地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概貌。每个问题后设有“名言金句”“读党史长智慧”栏目,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掌握主要内容和精髓启示,引发思考,从中受益。 在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方面,丛书努力贴近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受程度,力求以生动形象的党史故事作为切,由小到大,由浅深,讲清来龙去脉,剖析前因后果,引发思考共鸣,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版式上,坚持图文并茂,强化视觉冲,增强可读性、趣味性。


写给青少年的党史·第一卷:中国有了共产党
¥38.00
《写给青少年的党史》丛书是一套面向新时代少年儿童的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有态度、多角度的党史学习教育读本。该丛书由国内著名党史专家邵维正教授领衔并担纲主编,中央党校、国防大学的多位专家组成创作团队,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捷、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张启华担任学术顾问。 丛书紧紧围绕“中华民族是怎样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这一主旨,突破传统的章、节、目框架结构,以问答形式展论述,梳理归纳了当代青少年*为关注的60个问题,突出重、难、热、亮,按党史发展脉络分编成6卷,依次为《中国有了共产党》《红色星火燎原》《战火中成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春天的故事》《筑梦新时代》。每卷既独立成书,连贯起来又构成一个整体,能够系统地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概貌。每个问题后设有“名言金句”“读党史长智慧”栏目,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掌握主要内容和精髓启示,引发思考,从中受益。 在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方面,丛书努力贴近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受程度,力求以生动形象的党史故事作为切,由小到大,由浅深,讲清来龙去脉,剖析前因后果,引发思考共鸣,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版式上,坚持图文并茂,强化视觉冲,增强可读性、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