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金制度结构性调整研究
¥34.80
本书将政治、经济、社会、金融等因素引对养老金制度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既立足国内,又借鉴国外,努力向人们展示一幅能够更综合更全面地认识这一问题的宏观图景。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比较了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的优劣,分析了国外养老金制度结构调整的趋势及原因,以及缩减公共养老金、扩大私人养老金在就业、收、利率等因素变化情况下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对于我国共同富裕的适宜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养老金制度结构调整的策略。


“战术”与“战略”——与您分享“孙子兵法”学习体会
¥29.00
物(树)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生活政治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
¥19.33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解生活政治”,把政治生活界定为“生活议题公共化形成的政治”,分析了生活政治的特性和层次,为下篇生活政治概念的使用以及中国生活政治的相关分析打下理论基础。下篇为“生活政治在中国的发展”,以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为线索对中国的生活政治发展进行了理论解读。重点分析了*的生活政治思想以及传统社会矛盾中生活政治路线的确立,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中的生活政治思想以及社会转型期中国生活政治的发展,*后提出了新社会主要矛盾条件下的生活政治发展设想。本书旨在研究中国建国以来的生活政治实践和发展问题,对中国的生活政治做一个历时性的理论解读与回顾。


寻找:新的文化使命研究文集
¥46.00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光荣使命,聚焦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江苏担当”,对把*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用心用情创新创造等,进行了既立体*又细致入微的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非洲发展研究(2019)
¥66.66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是关于非洲国别与区域文化研究的文集,共11篇,有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合作、韩国对非经济合作、南非发展进程中学派纷争、中国与布基纳法索合作研究、肯尼亚独立后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马达加斯加国家治理中的地方分权及其失败原因、新世纪来英国对非洲投资战略、非洲难民问题的西方和中方解决模式、中国和南非在南极事务中的利益关注与合作方向、非洲可再生能源现状与未来发展。这些*前沿的非洲与国际关系问题研究对于非洲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我国对非投资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体布局: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路线图(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文库)
¥118.80
本书旨在研究这一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步推动生态文明研究尤其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全书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运用社会系统工程方法、根据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原则,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央文献和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系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系统生成、基本框架、辩证结构,深研究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战略安排、发展理念、理论指南、制度保障、发展愿景和文明愿景等重要问题,着重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完善和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大贡献和科学意义。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理解与适用
¥35.40
·

古代中日关系史:从倭五王到*后的遣唐使
¥59.00
公元666年正月,唐高宗李治携武后及宗室、群臣前往泰山封禅。唐廷高调举行封禅大典,向周边各国宣扬国威无疑是目的之一。在场的,有来自西亚、中亚、南亚和东亚各地的使臣,当然也少不了三年前被唐朝和新罗联军败的日本派来的使节。这时的日本,已全面效仿、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并尝试在朝鲜半岛与唐朝争雄。 自公元421年倭国王赞遣使刘宋,日本各政权在数百年间相继向南齐、南梁、隋朝、唐朝派遣使节和留学生、留学僧。到了五代十国和宋初,在战乱和动荡中,又有大量佛教巡礼僧到来,东亚各国的文化、宗教和政治通过人员往来密切互动。 元明以降,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无论是蒙古征服、朝贡体系、文化与商业的往来,还是日本在东亚发动的数次侵略战争,一直影响着今天亚洲的国际格局。 如何在亚洲史的框架中重新看待古代中日关系?本书作者依据史料分析和考证,借助对“天下”观念与统治合法性、十五次唐日使节往来、佛教文化的传播、唐朝灭亡后中日关系的转变等的讨论和澄清,呈现出一幅生动而丰富的中日交流史画卷。


超大城市治理的北京探索
¥22.80
本书基于技艺和人工品的治理哲学范式和界面治理的理论视角,以北京市超大城市治理的变革实践为基础,尝试回答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何以可能,如何建构让人生活更美好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通过建构多层次嵌套界面治理框架,提出超大城市治理需要处理的战略议题、横向和纵向议题、自身议题、政民互动议题等核心议题,重关注认知治理、关系治理、发展治理、基层治理、文化治理、互动治理、乡村治理、数字治理等内容,以期实现概念框架建构、理论阐述和案例研究三者统一,推动中国自主的超大城市治理知识体系形成,从而为中国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和智慧。


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经验发展研究:1949-2019
¥23.80
本书是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创新的历程及经验研究”的结项成果。本书紧紧围绕"社会治理创新”这一重要命题,借助马克思主义整体论,回顾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三个阶段,针对当前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基于经典的社会治理理论,分析“三个发展阶段”的关系及其统一,揭示理论传承逻辑,总结成功经验,提炼对当下社会治理的启示。社会治理创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研讨社会治理的专著,该书稿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出版该书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当代政治哲学基础
¥31.15
本书介绍了当代英美政治哲学的四个重要流派——自由平等主义、自由至上主义、规范的马克思主义和共同体主义,尤其是这四个流派中最杰出的几位政治哲学家(包括约翰·罗尔斯、罗纳德·德沃金、罗伯特·诺奇克、艾伦·伍德、迈克尔·桑德尔、迈克尔·沃尔泽等人)的理论观,并涉及他们相互之间的理论争论。作为一部当代政治哲学的门读物,本书旨在为那些对当代政治哲学争论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幅简要而不乏深刻性的思维导图,以便为他们参与更加深、更加前沿、更加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政治哲学辩论下良好的基础。

论16世纪的英格兰政体
¥38.40
本书是英国政治思想家胡克对16世纪英国国教政制的系统性论述。胡克深批判了清教运动的激倾向,对当时英国的政治危机做出诊断,认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面临的失序状况都与宗教改革运动存在密切关联。胡克而对法律的基础、政治权力的来源等普遍性问题做出了系统阐发,为英国政体提供了形而上学层面的论证,围绕王权的正当性这一核心主题具体讨论了16世纪的英国政治制度。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细致分析,胡克意在证明,国王既是英国合法的统治者,又应当遵守并维护英国的法律和习俗。本书不仅是理解16世纪英国历史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文献,也是英国保守主义思想传统的奠基之作。 丛书简介: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创设的“经典与解释”丛书,是改革放以来我国学界规模、持续时间长的丛书之一,自2002年设以来,迄今已出版逾500种。 “经典与解释”丛书自觉继承商务印书馆创设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精神,为我国学界积累学术资源,尤其积极推动译介西方历代经典的绎读,以期源源不断的学子们能更好地认识西方历代经典。 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精选若干西方经典,联合商务印书馆共同推出“‘经典与解释’丛编”。本丛编着眼于配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发展,为这一百年学术大业添砖加瓦。


公共生活的发生
¥29.33
本书是一部考察近代国家生成之历史过程的著作。本书在公共生活的论题下考察了民主制度、法治国家以及管理型社会治理方式的形成和演,揭示了市民社会在公共生活生成中的作用,分析了现代社会治理中市民社会的异化以及公共生活的形式化,并试图在“新市民社会”兴起的现实条件下去构想公共生活健全的方案。 本书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程中认识近代国家的生成,努力把握思想家们对近代社会转型中的每一个基本问题以及每一个重要社会现象的解释,破解他们在现代社会建构中提供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对后工业社会行规划和作出制度设计的方法和思维路向。


人民至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昆山实践
¥16.66
【内容简介】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虹桥街道考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时,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昆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精神,努力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成为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载体和闪亮名片,把民主的过程变成凝聚共识的过程、团结群众的过程、推动问题解决的过程,积极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县域典范,奋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昆山样本”。本书即记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昆山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得到积极践行并取得显著实效的这一伟大实践。


江苏改革年鉴(2022卷)
¥120.00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一年一书。本书汇集了2021年江苏改革工作的重点事件、重要文献和主要进展,包括省委、省政府有关改革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出台的重要改革政策文件,省有关部门、各设区市年度改革进展情况的综述,各地改革试点和相关调查研究等,是一部连续出版的反映全省年度改革情况的大型资料性工具书。本书秉承实事求是原则,注重资料的史实性和重大性,旨在为了解和研究江苏改革的历史轨迹和阶段进程提供专业、系统和权威资鉴。本书分为要文篇、部门篇、地方篇、政策篇、研究篇、大事记等。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环境美
¥30.00
【内容简介】 本书稿主要立足环境美的本质要求,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阐释环境美的理论基础、实践方向,*展示江苏省在面对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时,如何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统筹治污、添绿、留白,实现生态环境从严重透支到明显好转的历史性、折转性、全局性变化的典型经验。能为江苏省探索环境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环境美的江苏探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公共政策
¥29.75
中国当代公共政策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它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传统根基。新中国监察公共政策深受传统“监察”思想影响;当代中国政治协商公共政策深受传统“谏议”思想影响;当代中国“基层民主自治”公共政策深受传统“施仁政”思想影响;当代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公共政策深受传统“重民生”民本思想影响;当代中国“上下来去”公共政策深受传统“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思想影响;当代中国扶贫公共政策深受传统“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影响;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公共政策深受传统“礼乐”思想影响;当代中国和平友好外交政策深受传统“和合”思想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不仅有利于一步完善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且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有莫大的裨益。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和青年形象
¥31.15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本书就青年形象与国家形象关系是怎样的?青年形象对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能起到什么作用?国家形象对青年形象的构建主要影响在哪些方面?这种关系性研究将有助于一步提升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效能等相关问题行了研究。书中提出要重解决青年形象融国家形象的路径,如国家形象体系是否有青年形象的传播与国际交流内容、是否有青年形象培育和传播机制、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关于形象的内容是否落实以及重解决国家形象与青年形象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问题。


振兴之道:迈向共同富裕
¥47.40
振兴之道:迈向共同富裕(农村社会与乡村振兴研究丛书;“十四五”时期国家重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高校主题出版项目)


走向善治: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
¥47.40
本书从不同角度展对未来乡村及乡村治理的想象和思考。内容涉及城镇化背景下的农业未来,以及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和所需的制度支撑;乡村治理的未来走向,以及未来乡村治理的合理体制,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等问题。 本书还探讨了有关公园社区、乡村土地流转、人户分离现象、发区建设、数字乡村建设和乡镇政府治理等问题。关注并研究这些问题,既是将乡村治理研究具象化、经验化,从现实经验问题出发去探讨乡村治理;也是揭示乡村治理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重问题,更重要的是探索未来乡村达到善治的多种途径。 从社会学视角前瞻乡村未来和未来乡村治理,立足于经验研究,注重客观理性和学理性分析,对乡村治理和乡村发展大方向的判断和把握,更多是基于社会事实和社会转型内在规律而做出的,这是本书研究的重要。


*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研究
¥70.80
全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重从六个方面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主题,即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重大意义、本质内涵与主要内容、实践举措与主要经验、水平评估、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分析、推建议。全书着力深探讨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及其发展完善的相关重大问题,对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道理学理哲理、学深悟透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都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