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精神
¥39.00
《中国人的精神》是系统反映辜鸿铭思想的一部作品,1915年发表于北京,用英文写成,旨在对外展示中国文明的价值,呼吁东西方文化彼此融合。1915年,欧洲正深陷一战的泥潭,仿佛大厦将倾,西方人对自身文化产生集体性的反思。辜鸿铭旁征博引,以歌德、卡莱尔和阿诺德的思想为对照,向西方阐释古典儒学的精神内核。
心智社会:我们的认识决定了我们的世界
¥54.60
现代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经常会被冠上理所当然的错误答案: 爱吃糖是因为那些甜食好吃;爱跟有趣的人在一起是因为感到快乐;但如果从化的角度来看,是因为人类需要热量,才被设计成感觉这些东西好吃。 这些习以为常的认识其实完全颠倒了因果关系。而人们又一直用这种错误的直觉来判断生活,比如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贸易可以是互利共赢的,但一个固执的感觉总让人以为一方获利了另一方就一定吃亏。 这些误导性的直觉从何而来,又如何避免被误导? 心智社会这本书的作者结合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研究给出了答案。 全书提到了历世历代的思想家都曾探讨的六类经典社会问题:道德和宗教的本质、信息的功用和滥用、家庭起源和性别角色、身份认同和群体冲突、社会及经济结构的变迁,而博耶通过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给出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思考方向,令人信服地表明,如果我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就能更合理地解释社会机制,构建出新的文化传播图景,获得对人类的社会的全新洞见。
你真的安全吗:一看就懂的反诈指南【被骗与智商无关,99%的人被骗,都是因为觉得自己不会被骗。】
¥32.50
这是一本关键时刻能挽救个人与家庭的反诈指南。人人都觉得自己不会被骗,可这并不代表人人都很安全。骗子从不会心慈手软,骗术在升级,骗局可能就隐藏在身边,我们不防患于未然,学习反诈知识,就很容易掉陷阱,因此,主动为自己竖一道防火墙,变得刻不容缓。 本书收录了几十种典型诈骗案件,用老陈讲故事的方式,对诈骗的过程手法一一拆解,同时站在受害人的视角分析其被骗时的心理,从根本上解答了“你为什么会被骗”。所涉及的”“网络贷款”“杀猪盘”“杀鱼盘”等,都依据老陈亲历的真实案件,是非常实用的一手反诈资料和宝贵经验,看完就懂,让你一眼识骗。
人类还能好好合作吗
¥43.20
这是一本关于合作的书。 合作是我们这个物种的超能力,是人类不仅能够生存下来,而且几乎在地球上每个地方都能蓬勃发展的原因。同时,合作也是我们领先其他物种的原因。 合作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也将定义人类的未来。作者研究了不同层面的合作,从细胞层面一直到社会与文明层面。从个体、家庭、家庭之外的社会关系、再到大型社会的演变,一步步探讨合作是如何化的。每一项人类成就,无论是小小的成功,还是真正的辉煌,都依赖于合作。尤为重要的是,没有合作,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 这本书有力而令人信服地说明,要理解周围的世界,就必须理解合作。除了人类合作的方式之外,作者也探讨了动物世界中很多物种的合作。深刻而引人胜地探讨了支撑人类化的隐藏关系,以及为什么合作是我们未来生存的关键。
社会性征服地球
¥39.60
探索真社会性的起源,揭示人类成为地球主要力量的化逻辑。 对于人类处境的探索和追问一直是很多学术大家关注的主题,每次探讨都会引发社会各个层面的热议。本书英文版在出版后引发了学术界的巨大震荡,它颠覆了在学界广受认同的亲缘选择理论,重新讲述了人类的化故事,证明群体选择才是人类化的首要推动力。威尔逊用他广博的博物学视角,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带领我们深人类社会的核心区域,给出了jue无仅有的解释。可以说,除了爱德华·威尔逊,没有人能够给出如此宏大、深刻的阐释。 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个问题给出有史以来蕞为清晰的解释! 作者借用“高更三问”做骨架,勾勒出人类演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我们是谁三个问题的大画面,将群体选择、真社会性、基因-文化协同演化等关键概念悉数囊括在内,让人沉浸其间。威尔逊用“逾层凌域”的“变焦思维”向我们展示了道德、宗教及创造性艺术的生物性起源,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个问题,提供了有史以来蕞为清晰的解释。
犯罪侧写师手记
¥24.99
犯罪侧写师?女性?你会由此联想到什么?女版夏洛克·福尔摩斯吗? 李珍淑是韩国首位女性犯罪侧写师,作为心理学、社会学的双料博士,她已从业16年,多次参与重大刑事案件。 在本书中,她首次公了成为犯罪侧写师的方法和过程,并以真实案件的侦破过程为基础,详细讲述了犯罪侧写师的工作内容,包括嫌疑人侧写、关联性侧写、口供分析、审讯策略支持、犯罪行为分析等,满足人们对犯罪侧写师这一职业的好奇。 温情下的残酷人性,一着不慎的行差踏错,无可挽回的病态心理,不同案件折射出了太多社会真相和人性弱。李珍淑以自己与300名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对谈为基础,从专业角度梳理和分析,让人们在扩宽知识的同时,远离伤害与被伤害的陷阱。
未来叙事:明日环境史
¥66.00
在过去的人们眼中,未来是什么样子? 科幻故事时常出现在电视节目、电影和图书报刊中;新闻机构不断推送关于人工智能、太空探索和延长寿命的医疗创举;广告激起大众对未来各种技术形式的兴奋感;智囊团也热衷于预测哪种新武器将赢得下一场战争……故事、图像和预测就像建筑的砖瓦,慢慢构成了一个宏伟的未来期待模式:人类可以掌控环境,可以在有限的地球资源下,实现无限的增长。 作者阅读了几个世纪以来由科学家、作家、政府官员和其他各行各业的人所编写的数百个故事和预言——它们被称为“叙事”,讲述着人们对未来的畅想,每个叙事都是一张小小的未来蓝图。本书是一部关于未来的历史,一项对环境之梦的研究。在跨越几个世纪的阅读体验中,我们将读到耳熟能详的明日寓言,也有许多已被遗忘的故事。在环境危机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这些故事都是与未来相关联的,并且还将继续塑造未来。终,一系列的探索和事实表明,只有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叙事会对客观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美国著名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说:“梦想就是未来蓝图。”本书对于反思过去,认清当下,思考未来,以及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街边社会:美国黑人贫民区犯罪调查(人文书托邦)
¥40.80
《街边谋杀》是一部关于犯罪和侦查的故事,作者以极富张力的笔触讲述了对一起美国黑人谋杀案行线索调查、取证和维护司法公正的过程,近距离地描摹了一群洛杉矶警探的形象,同时呈现和探讨了由于美国严重的司法漏洞和执法不力,黑人这一群体深陷于怎样的悲剧之中。 本书出自《洛杉矶时报》备受赞誉的记者吉尔?里奥维之手,以全新视角切城市谋杀案发生的缘由并探讨如何应对这阴魂不散的“杀人瘟疫”。作者以其新闻记者的敏感追踪美国鲜有人关注的黑人谋杀事件,通过客观翔实的描述、鞭辟里的剖析,展现了黑人所面临的真实的司法困境,深刻批判了美国所标榜的司法公正,揭示了美国表面光鲜的司法制度下残酷而真实的疮疤。 本书曾获评《纽约时报周评书刊》2015年度百佳图书和纽约时报畅销书。
《资本论》的读法
¥39.99
源起看理想的口碑节目《你好,马克思先生》,凝聚杨照四十年《资本论》研读成果。这样一部划时代的经典巨著,直到今天仍有挖掘不尽的思想资源,人人都听过,但很少有人真正读过,现在正是时候,告别课本里的“教条”,跟随杨照,真正走《资本论》复杂深刻的思想世界。 作者认为要理解现代社会,《资本论》是绕不的话题,它对今日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仍有着重要的解释和指导作用,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概念和工具。作者从《资本论》的社会环境和思想动机出发,试图还原一个兼具理性和前瞻性的《资本论》,带领读者重新认识它的深刻与趣味。
微小的总和
¥39.99
1899年,凡勃伦以有闲阶级一词,描述那些通过炫耀性消费彰显自己身份地位的人士。在他的经典之作《有闲阶级论》中,凡勃伦描述了上流社会的轻浮无聊:男士们以手杖作为炫耀的工具,女士们则热衷银质餐具。 而在今天的世界里,物质商品作为社会地位象征的力量已经大为减弱,有闲阶级已被新的精英阶层所取代。伊丽莎白·科里德—霍尔基特称他们为“志向阶级”。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以文化资本而非金钱收来行自我界定。他们热衷于有机食品,看重母乳喂养。他们在意那些非炫耀性的消费,力用于聘请保姆和管家,培养孩子,以及练习瑜伽。 本书以丰富的叙述和广泛的调研,展现了志向阶级如何通过教育、健康、育儿等各个方面的消费支出选择,实现财富的增长和阶层的向上流动,并一步加深与其他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志向阶级的消费习惯已经从有形的物质消费转变为更彰显其身份与知识的消费支出,同时也影响了我们所有人的消费选择。
身为女性的选择【上野千鹤子写给所有女性的清醒之书,一场女性主义的尖锐问答,直面女性生活不可回避的领域。】
¥56.00
著名女性主义学者上野干鹤子写给所有女性的清醒之书!中文简体版首次引!“这场辩论是因为我们彼此信任”。 围绕女性关注的亲密关系、婚恋、独立等议题,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与心理学家信田小夜子,始了一场女性主义的尖锐问答。两位“女性的盟友”分别从社会学统计数据与一线女性的心境出发,结合各自的观察和研究经验,以女性视角讨论和思考现行婚姻制度与女性面临的婚恋现实,百无禁忌地畅谈爱情观、社会性别、男性观察、母女关系等女性日常生活中无法逃避的话题,敞心扉,直言不讳。两位学者借独到的观和犀利的语言,鼓舞女性活出自我,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
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其政策应对研究
¥39.0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因此,需要深分析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制定应对策略。事实上,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未必是负面的,关键在于防范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风险以及如何利用好“银发经济”带来的新的机遇。本书从提升老龄人口消费水平、促老龄人口再就业以及完善养老金制度三大支柱建设等角度提出应对策略。本书也就居家养老产业、社会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模式以及保险资金投养老产业等热话题展论述,为市场主体经营决策提供了启示。
人文城市的中国理论与实践
¥90.00
待
住房对城市居民家庭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研究
¥49.90
由于房价的快速上涨和投资渠道的缺乏,家庭过于依赖住房投资,会影响到家庭资产配置行为并产生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由此,本书探讨了不同房价风险背景下,中国居民家庭住房投资对家庭资产配置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其经济和社会效应,如对家庭投资决策、消费支出结构、社会财富分配、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个人主观幸福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旨在引导家庭合理投资、优化家庭消费结构、防止居民财富差距过大、促地方社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韦伯作品集:社会科学方法论文集
¥45.00
本书以严谨的逻辑结构探讨了社会科学领域中的诸多论题,是社会科学方法论领域重要的著作。本书主要由以下七篇论文构成:《社会科学认识与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逻辑领域的批判研究》《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价值无涉”的意义》《社会学基本概念》《边际效用理论与“心理物理学基本定律”》《“能量学的”文化理论》《正当支配的三个纯粹类型》,同时编了赵鼎新撰写的导读文章《伴随我成长的韦伯》及阎克文撰写的译者说明。
静寂工人:码头的日与夜
¥28.00
昔日人声鼎沸的基隆码头陷停滞,随着基隆港的衰落,码头工人一步步沦为全球化“弃民”。伴随生存困境而来的,还有“男子气概”的失落,社会关系网络以及情感纽带的断裂。 被时代抛弃的码头装卸工人、不敷出的大货车司机、饱经风霜的茶店仔阿姨、失语返家的父亲……人类学学者魏明毅走基隆的日与夜,倾听他们的诉说,并不断叩问这静寂背后深层次、结构性的原因。
激情与家庭:读《安娜·卡列尼娜》
¥28.00
本书是作者对托尔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读书心得和个人阐释。作者围绕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行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一名句出发,按原著的情节顺序梳理了书中各个家庭的关系,分析了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并结合诸多学者的评论,对托尔斯泰在本书中展现的婚姻观、家庭观、贵族观行了深的探究,力图跳出传统的解读视角,从家庭社会学的角度对这一经典文本做出新的阐释。
文景·在场Presece(套装共7册)
¥285.00
《王国与权力》 1851年创刊,1896年被阿道夫·奥克斯以7万5千美金收购,《纽约时报》用一期期报道奠定了自己影响美国、影响世界的首席大报的地位。它记录了世界近现代历史中几乎所有重大的事件,而记录这些事件的《纽约时报》和《纽约时报》人则往往隐居幕后。作者特立斯从1953年开始在《纽约时报》工作了十余年。当他离开时报后,立刻就是回过头去采访自己曾经的同事,试图以时报不鼓励、不允许的方式刻画描述这个庞大的、能影响全美乃至全世界局势的机构。特立斯眼光犀利,笔触细腻,不仅在书中回溯了《纽约时报》的历史,还生动地再现了近百名时报人,以及他们在时报这个大机构中的庞杂关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流媒体从业者的群像。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特立斯之前,没有人如此打量城市、写作新闻:每天,纽约人要喝下46万加仑的啤酒,吃掉350万磅的肉,用掉21英里长的洁牙线。在这座城里,每天有250人死亡,460人出生,15万人戴着玻璃或塑料假眼行走。这是一部纽约交响曲。作者特立斯以他犀利的眼光,精准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纽约风貌:面目模糊的人潮中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镁光灯下的明星转身之后的尴尬境遇。俱乐部门口的擦鞋匠、高级公寓的门卫、公交车司机、大厦清洁工、建筑工人,与弗兰克·辛纳屈、乔·迪马乔、彼得·奥图尔等明星一样受特立斯尊重,他以同样的好奇心对待他们。 《邻人之妻》 以其对美国性行为和性癖好写实的描写而震慑了美国社会。特立斯以奇迹般的新闻勇气和技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建基在新的道德基础上的新世界,带领我们领略了花花公子宅邸、*高法院、按摩院的后院与温床,展现了色情产业、群交文化的兴起,相应的对抗淫秽色情的法律努力,以及普通人的性心理和性观念。虽然话题涉及下半身,但特立斯的写法并不轻佻,这本书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看待自身的方式。 《成为母亲》 本书忠实地呈现了这段生命。它是一种寻常生活从不可见、不可感,向激烈的热情、爱与奴役转变的过程,它还是一种束缚,一种妥协。身为女人,成为母亲是什么感受?照顾一个幼小的婴儿又是什么感觉?而当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意识,母亲又作何感想?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斯克记下了自己那一年包含多重面向的的经历:个人自由、睡眠和时间的终结,对人性和艰苦工作的重新认识,追寻爱的真谛,游走在疯狂和死亡之间,对婴幼儿的情感体验,对母乳喂养的思考…… 《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 瓜亚基人,一群生活在巴拉圭密林中的印第安人。他们以打猎、采集为生,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与社会制度。16世纪起,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居民一道,不断占领、吞食他们生活的领地,他们躲避、抗争、流亡、被“安置”……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这个部落的人口已不足三十。1963年,本书作者、法国人类学家皮埃尔·克拉斯特在瓜亚基人被安置于定居点后进入了这个部落,与他们一同生活,对他们在生育、死亡、饮食、求偶、部落管理、性向认同、劳动分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书写。 《以鹰之名》 一个骤失父亲的女儿,一位写出传世亚瑟王传奇的潦倒作家, 以鹰的名义,他们相隔百年却遥相呼应——有些伤口,永远不会愈合;以驯鹰的名义,他们放飞手中的鹰,期望那条象征习惯、饥饿、伙伴,被驯鹰人称为“爱”的线,永不消失…… 《与父亲的奥德赛》 门德尔松81岁的数学家父亲去旁听儿子给本科生开设的《奥德赛》研读课,细读关于“漂泊与回家”的12110行史诗,之后父子二人又一起参加《奥德赛》主题游轮旅行。在文本与空间的“奥德赛之旅”中,他得以一次又一次重新理解父亲。本书将《奥德赛》中古希腊英雄父子的传奇史诗与当代父子的普通人生并置,在文本与现实的交叠中,两对父子相互映照。时空交错的回旋里,父、子与史诗的故事缓缓展开。
认识你自己,从身体到心智(12册)
¥275.10
关于衰老和死亡,我们应该提前做什么,怎么做? 正值壮年时,我们如何提前计划未来,眞正实现生而有爱,别亦无憾? 暮年将至时,我们如何照顾好自己的后半辈子,拿什么养老? 身患重疾时,我们如何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治疗,不给亲人带来巨大的身心负担? 生命将逝时,我们如何修复亲密关系,计划身后事,与这个世界优雅告别? 《人生除此无大事》是一份真诚、实用、可操作的告别指南。讲述的内容面面俱到,帮助我们和家人在医疗护理、日常生活、家庭关系,以及身体、心理和经济上都做好万全的准备,来一场有准备的离别。不给亲人留下烂摊子,不给自己留遗憾。
终于看见了自己
¥29.99
现在的你,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是父母眼中希望的“乖乖女”,还是爱人希望的贴心伴侣; 是孩子希望的温柔妈妈,或是公婆希望的贤惠儿媳…… 那么你自己呢?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这个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里,我们该拥抱变革,活出独一无二的人生?还是遵循传统的轨迹,安稳地度过一辈子? 这个问题,或许能在本书找到答案: 上野千鹤子,不婚主义者,一生奉行自由与独立; 樋口惠子,两度结婚,始终维护着自我与家庭的平衡。 她们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却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在这场关于“如何看见自己”的对谈里,关于恋爱、婚姻、工作、自我、自由等30个女性生命课题,她们通透看待,真诚分享。 她们让我们领悟到:生活可以有多种选择,但唯有看见自己,顺应内心,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生育的选择:生育的自由与边界
¥29.99
直面现代人日益复杂的生育需求,解答社会对于技术与伦理的困惑 受社会环境和心理压力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现代人面临着生育的困境:不孕不育夫妇增多,父母想要生出更健康更优秀的孩子,女性担心卵子老化而选择冷冻卵子…… “想要孩子”的愿望出自人之天性,关系着人类的繁衍。在生育这件事上,受挫的人们把希望寄托于生殖技术。那么,生殖技术真的能实现他们的心愿,为他们带来幸福吗?还是说,这种技术将挑动人类非自然的欲望,产生新的苦恼和道德困境? 只有明白生育的自由与边界在哪里,才能更好地理解“生而为人”的尊严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