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58部经典著作,勾勒20世纪西方人类学“故事”的主线。)
¥43.00
20世纪人类学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完成了从古典向现代的蜕变。60年代以来,其面目的多元化一步加深,近年来虽有不少出色的研究,却没有了之前作为学派的中坚力量,导致学术理路芜杂不精,更使学习者感到困惑。 ? ? 本书便是以改变人类学现状这一使命为编辑宏旨,对20世纪的著作遗产加以整理,意在梳理学术脉络,为读者提供科学的人类学门阅读指南,使读者准确把握人类学思潮的流变。作为一部导读性的编著之作,本书勾勒出了20世纪西方人类学“故事”的主线。

实践理论大纲(布尔迪厄作品)
¥40.80
《实践理论大纲》是布尔迪厄理论体系的奠基性著作,实践理论(Theory of Practice)这个概念,就是布尔迪厄首先在这本书中提出的。布尔迪厄的理论思考与创建,来源于50年代他在阿尔及利亚所获得的田野调查材料,通过对当地居民婚姻策略、仪式行为、神话的地位等问题的深细致考察,布迪厄描述与分析了社会文化结构因素如何内化为行动者的个人秉性,提出了有关制度与实践、个人与社会、认识论与谋略、符号与社会场域辩证关系的基本观。从此,布尔迪厄始了对以往结构主义的超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践理论视角。

处境伦理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34.80
本书是对处境行伦理学研究的成果。处境指人们在一定的状况或境遇中的相处和相互对待,处境伦理则指人与人相处、相互对待和共同生活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处境有一般与例外之分,前者是常态,后者多指道德冲突。人在道德冲突中会如何看待、认识、受或改变自我的处境,是本书研究的主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处境,也在自我的处境中充满关怀与忧虑。本书还讨论人在处境中有何种关怀与忧虑,同时揭示“处境”概念理论上的丰富性和实践中的复杂性。

迈向2030:中国公共服务现代化(领导干部悦读坊)
¥34.24
由中国人民大学董克用、魏娜两位教授主编的《迈向2030:中国公共服务现代化》一书,是一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探索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实现路径和发展方向的著作。本书在对2030年中国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行预测的基础上,描绘了2030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的蓝图,并对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养老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本社会服务这五个重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的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行了详尽的分析和阐述。 本书强调,我们应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现代化的公共服务组织,以及专业、法治、负责和具有回应性的公共服务监管体系,方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为中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8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56.01
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社会公平正义,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本报告围绕影响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若干突出问题行了调查分析,总结成就,分析问题,并在汇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本报告由一个总报告、十二个子报告和一个附录构成。

城市公共事业企业绩效研究
¥27.82
本书科学、全面地评价了我国城市公共事业企业绩效对深化城市公共事业的市场化改革,推动我国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全书的主要内容有: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行梳理和评述;阐述城市公共事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涵义、构成要素、基本程序与功能,论述城市公共事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形成城市公共事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问题的研究框架;构建城市公共事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城市公共事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动态变化特征,并且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外部环境因素对城市公共事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行实证研究。

基因的故事:基因传+自私的基因(套装共2册)
¥93.60
基因的故事(套装共2册)》包含了基因相关的两册重磅作品《基因传》和《自私的基因》。 《基因传》内容简介: 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把人类社会引领到新的历史阶段:“原子”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字节”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基因”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基因传》也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论的脉络,又真实记录了科学家们的合作与斗争、成功与失败。 《基因传》也讲述了基因理论被政治歪曲利用导致的历史灾难和教训,以及基因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的冲撞和博弈。有精彩故事,有人性纠葛,有历史进退,《基因传》是一部有温度的、叙事高超的科普通识读物。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限接近生命的真相,当我们能够掌控和改造人类基因时,“人类”的概念也许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 《基因传》所讲的故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亚马逊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2010年,穆克吉的《众病之王:癌症传》详尽记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历史,出版后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但是这本书不反映癌症病变之前生命的常态。如果癌症是人类身体发生病变之后的魔鬼,那么是何种力量在此之前维系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呢?作者在癌症研究过程中意识到,只有了解事物的正反两面才能深刻领悟其内在机制,于是,在探究常态与遗传奥秘的过程中,作者创作了另一部更加深入人类命运源头和颠覆生命认知的著作——《基因传》。《癌症传》讲的是生命的病态,《基因传》讲的是生命的常态,因此《基因传》可以被视为《癌症传》的前传。 《自私的基因》内容简介: 《自私的基因》于1976年首次出版之后便畅销全球,是20世纪百大经典名著之一,是一部不仅在基因领域更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典作品。 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生命有何意义,我们该如何认识自己?《自私的基因》以充满想象力的叙述回答了这些重要命题。道金斯在本书中提出大胆创见:我们生来是自私的,任何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机器。这本书是实实在在的认知科学,复制、变异和淘汰这简单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大千世界所有生命现象的林林总总。 《自私的基因》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道金斯在书中将进化论从基因层面升华至文化层面,创造了“觅母”(meme,即文化基因)这一新型的复制因子名词,特指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文化进化,并提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因子的暴政。 《自私的基因》出版之后,在社会各界引发了重大争议。本书为40周年增订版,在30周年版的基础上,新增道金斯对于这些争议的回应,共计6万余字,主要探讨了人们在基因决定论、基因选择论,以及基因适应性上存在的普遍误解,进而从基因的视角正确理解生命及其意义,更加完善了道金斯对于“自私的基因”的经典论述,形成这本特别的“延伸的”40周年增订版《自私的基因》。

工厂规训: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
¥78.00
本书采用布洛维的工厂政体框架和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重回生产的中心”,将农民工放在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现实情况以及具有普遍意义的工厂制度之下,较为深地分析了从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结合农民与产业工人的特征区别,本书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基于对工厂农民工的访谈以及部分文献资料,从劳动方式、劳动技术、劳动纪律、生活方式四个主要方面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厂本身以及以国家意识形态为主导的规训方式。


别把恶俗当格调(精确而剌痛人的社会等级指南,毫不过时的恶俗批判开山之作!《格调》《恶俗》套装共2册)
¥76.80
《格调》 等级是什么?为什么约翰·肯尼迪在电视上看到理查德·尼克松时一脸吃惊地冲他的朋友说:“这家伙一点没档次?” 等级是刻意忽视也无法否认的现实存在,不仅体现在容貌、衣着、职业、住房、餐桌举止、休闲方式、谈吐上,也不仅仅是有多少钱或者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很难说清楚,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品质确立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评判等级的标准绝非只有财富一项,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同样重要。 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鞭辟入里的分析、机智幽默的文笔,将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对三六九等人的品味作了细致入微的对比,引人发笑又富于启发性。书中对美国社会的诸多描述无不折射出当下中国的众生百态,因此本书也可作为观察中国社会的一面明镜。 《恶俗》 广告恶俗?追随名流恶俗?带手机参加聚会也恶俗?到底什么是恶俗?恶俗与糟糕有何区别?跟愚蠢又有什么关系?如本书所说,恶俗就是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却恬不知耻;是餐馆、酒店、电影、电视、大学等各个领域充斥着的虚伪、俗艳和无知;是以丑为美、以假为真、以浅薄为深刻、以愚昧为智慧。 本书延续了《格调》的毒舌写法,通过无情的揭露和入骨的批判,展现出现代文明社会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业欺诈时代的特点——恶俗,并剖析了恶俗的本质、根源和未来,尖锐刺耳又不失幽默有趣。虽然极尽嘲讽之能事,作者之意却不在于讽刺挖苦,而是希望借此唤醒大众、反省大众文化,本书因此称得上是一部警世诤言。

恶俗:或现代文明的种种愚蠢(毫不过时的恶俗批判毒舌之作,揭穿装腔者、小资控的实用指南。)
¥8.44
广告恶俗?追随名流恶俗?带手机参加聚会也恶俗?到底什么是恶俗?恶俗与糟糕有何区别?跟愚蠢又有什么关系?如本书所说,恶俗就是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却恬不知耻;是餐馆、酒店、电影、电视、大学等各个领域充斥着的虚伪、俗艳和无知;是以丑为美、以假为真、以浅薄为深刻、以愚昧为智慧。 本书延续了《格调》的毒舌写法,通过无情的揭露和骨的批判,展现出现代文明社会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业欺诈时代*的特——恶俗,并剖析了恶俗的本质、根源和未来,尖锐刺耳又不失幽默有趣。虽然极尽嘲讽之能事,作者之意却不在于讽刺挖苦,而是希望借此唤醒大众、反省大众文化,本书因此称得上是一部警世诤言。


乡村建设大意 答乡村建设批判--梁漱溟全集(新编增订本) 精
¥24.50
《乡村建设大意》是李志纯、郝心静、侯子温三人根据梁漱溟(据《日记》:1933年10月和?)在山东邹平全县小学教师讲习会第二届和第三届两次会上所讲之内容,记录并整理而成,曾经梁氏本人批改。该书1936年1月由邹平乡村书店出版,1939年曾由重庆乡村书店重印。本次编校,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全集》(2005年)为工作本,以1936年邹平版为对校本。 1935年4月新知书店出版的千家驹、李紫翔主编的《中国乡村建设批判》论文集,对1930年代在全国各地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包括梁漱溟在山东所从事的乡村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予以批判。《答乡村建设批判》一书,系梁漱溟针对这些批判意见所作的答复。该书写成于1940年8月,1941年2月由重庆中国文化服务社印行。本次编校,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全集》(2005年)为工作本,以1941年版为对校本。


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新编增订本) 精
¥29.40
本卷收梁漱溟先生所著《乡村建设理论》。 《乡村建设理论》一名《中国民族之前途》,是梁漱溟社会政治思想的代表作。据作者自序,该书主要思想萌芽于1922年,大半决定于1926年冬,而*终成熟于1928年。其中甲部前三章系作者本人写定稿;甲部后两章及乙部系学生听讲笔录之删定,所以称“讲演录”。由此,该书早年版本多在甲部第四章章首标出“乡村建设讲演录”字样。今为全书层级明确、体例统一之故,将该字样删除,特作说明。 《乡村建设理论》1937年3月由山东邹平乡村书店首次出版,同年5月再版,1939年乡村书店迁至重庆后曾重印。本次编校,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全集》(2005年)为工作本,以1937年5月再版本为对校本。又,该书附录原仅《我们的两大难处》一篇,今另增一篇《怎样阅<乡村建设理论>》。?


人类的明天
¥30.73
【你知道吗?】 如果把地球史按比例缩至24 小时,那么人类就只存在了短短2分钟。而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不到1毫秒。但就是在这微乎其微的1毫秒中: ——塑料垃圾在太平洋聚起触目惊心的“第七大陆”; ——半数野生物种灭绝;石油只够用50年了; ——大都市像八爪鱼一样扩张,人与自己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疏远、决裂,越来越孤独; ——如果所有人都想过美国人那样的生活,那我们需要7个地球, ——灭亡,很可能发生在我们的有生之年。 《人类的明天》拥有与众不同的特质:这不是一本令人绝望到不愿面对的危机之书,也不是一本一味提出问题的警示之书,而是一本为焦虑和困惑提供崭新思维方式的希望之书和解答之书。正如作者本人说的那样:“传播灾难性的消息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作者带领一个五人团队遍访世界各地,从各领域的领航者和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中寻求应对人类困境的解决方案,将这些人和他们扣人心弦的故事汇聚到一起,覆盖食物、能源、社会、经济、教育五大领域。一股巨大的力量由此产生,在世界各地引起了极大震动和反响,无数人的生存环境因它而改变。 ★?在世界各个角落,更美好的人类图景正在拼、延展 【食物】:为什么少吃肉能保护环境?除了更贵的食品,我们还能做什么?如果种菜可以让一座城市从颓败中重生,你要加吗? 食物是文化的一个要素,给下厨、准备新鲜食材、与生产者触让出更多时间。 【城市与出行】:旧金山如何实践“零垃圾技术”?为什么冰岛被称为“可再生岛屿”?能源并非无尽,但我们有本事石成金,这一切如何做到? 修更多车道就会有更多汽车;修更多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就会有更多行人和自行车。 【产业与贸易】:你知道电子邮件的污染度比纸信高15-23倍吗?你知道单一货币与利息是造成金融海啸的元凶吗?贸易战的出路和防范指南是什么? “时间就是金钱”让我们成了财物的奴隶;在简素生活中节约的时间,就是我们可以用来提升自我素养的时间。 【居住与社群】:在印度,修建厕所这件事究竟有多重要?在冰岛, 民众如何用平底锅对抗破产窘境? 非暴力才是王道,团结才是对抗剥削的正解。 【教育】:学区房缓解了还是加剧了你的焦虑?快乐教学、弱化评分的“芬兰教育”,何以成为西方教育的典范? 学校的重心是学生,而不是知识;教育的本质不是为了让你找到一份工作, 而是为了让你发展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充满创意和活力的人们合力同心,依靠平凡人并不平凡的力量,创造起一个尊重自然、尊重人性的别样世界。 今天,我们郑重地邀请你加!


统计学
¥11.00
本书共12章,主要内容有: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统计设计与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综合指标、时间序列、统计指数、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国民经济核算基础知识等。为了读者更好地掌握各章知识,各章后面配有思考与练习,并附有参考答案。为了突出统计学的实用性,考虑到通用性,在附录部分设计了Excel的部分实训内容。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统计工作者的参考读物。


不焦虑的青春
¥23.00
这个时代给80、90后制造的落差有些大。他们不得不面对着这样的社会现实:资源被垄断,贫富差距被急剧地拉大;阶层固化,上升通道被堵塞。外面世界看上去选择很多,却无从选择;呐喊声很大,但却虚弱……这是一个致力于时代完善与自我完善的青春,在空虚、迷惘、焦虑中,找到内心充实的正能量。


西南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
¥35.58
本书以人的终身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作为基点,坚持“人与文化”“特殊儿童与社会”“特殊儿童与文化”“个体生活与社会支持”整合与同一的基本立场,首先运用基于文化客位(etic)的普遍主义取向的量化研究方式,获得听力残疾儿童和智力落后儿童社会适应的自主构成体系,系统探索了彝族、苗族、壮族和藏族听力残疾儿童和智力落后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特点,建立了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和生活满意度之问的关系模型。然后采取基于文化主位(emic)的特殊主义取向的个案研究,对个案生活环境以及社会适应行为习得方式进行了描述,分析个案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社会适应于个体发展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个体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的建议。

老人福利服务:理论与实务
¥148.00
老人福利服务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焦,也是社会工作发展的主流。《老人福利服务:理论与实务》将累积十多年老人福利和服务工作,及老人机构经营管理之实务经验转为文字,作有系统的整理与介绍,以理论为经、实务为纬,理论和实务并用。本书分为五篇十六章,每篇均附有中国台湾的个案和实例,对于教授老人问题或福利服务的老师、学生和实务工作者而言,是一本能全盘认识中国文化下的老人问题与老人福利服务的重要书籍,极具高度的参考价值。

社会工作理论(上)
¥98.00
《社会工作理论(上)》从社会工作专业历史演出发,详细论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特征,全面梳理全球社会工作理论基础,详细论述了作为社会工作理论基础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实证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学派或哲学根基。适合社会工作学生、研究者和一线实务工作者作为参考学习资料。《社会工作理论(上)》纳“华人社会工作丛书”,是国内*套系统出版全球华人社会工作学术出版物纳“十三五”上海重图书出版规划,获得上海新闻出版专项扶持基金(图书出版)出版资助。

社会工作理论(下)
¥96.00
《社会工作理论(下)》从全面梳理全球社会工作理论流派及脉络,详细论述了存意义治疗法、功能派理论、女性主义、认知理论、建构理论、行为学派理论、精神分析理论、问题解决导向理论、任务中心模式、危机处理、系统理论、角色理论、生活模式理论、赋权理论、优势视角等社会工作理论。适合社会工作学生、研究者和一线实务工作者作为参考学习资料。《社会工作理论(下)》纳“华人社会工作丛书”,是国内*套系统出版全球华人社会工作学术出版物纳“十三五”上海重图书出版规划,获得上海新闻出版专项扶持基金(图书出版)出版资助。


社会工作督导:经验学习导向
¥53.90
《社会工作督导:经验学习导向》焦与核心是介绍社会工作中的员工督导,探索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如何通过督导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全书分为三大部分:*部分是介绍社会工作督导的发展、概念和功能;第二部分是探讨社会工作督导的具体执行方案;第三部分是从个人、小组、组织三个层面探索社会工作督导中的相关议题,如压力管理、团队工作及员工培训等。适合社会工作学生、研究者和一线实务工作者作为参考学习资料。《社会工作督导:经验学习导向》纳“华人社会工作丛书”,是国内*套系统出版全球华人社会工作学术出版物纳“十三五”上海重图书出版规划,获得上海新闻出版专项扶持基金(图书出版)出版资助。

非营利组织概论
¥88.00
《非营利组织概论》是针对非营利组织初学者所撰写的,特别是非社会科学领域却关心非营利组织的学习者。相较于多数非营利组织的相关书籍着重在理论的介绍,本书则以较少的理论和较多的实务分析来增加读者对非营利组织的认识。因此,本书共分为三篇14章,分别从基础概念、策略管理和实际运作三大面向来介绍非营利组织;尤其是第二篇策略管理部分,则从治理、课责、营销、募款等议题来行详细介绍,以期加深读者对非营利组织的了解。本书*的特色以精简的文字和多样个案的介绍,引发学习兴趣,是认识非营利组织的绝佳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