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真人脉诀
¥4.50
《崔真人脉诀》,又名《崔嘉言脉诀》《崔氏脉诀》《紫虚脉诀》,为崔嘉彦撰。本书以《难经》的浮、沉、迟、数四脉为宗,风、气、冷、热四气主病,简述了脉象的生理、产生脉搏的原理、正常脉象切脉方法、脏腑定位以及常见病脉等有关内容,提纲挈领,以简驭繁,简明扼要,以四言韵语形式写成,共 682句,每句4字,共2728字,分为若干自然段。这本由胡方林和刘仙菊校注的《崔真人脉诀/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以王肯堂《订正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收载的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步月楼梓行映旭斋藏本《东垣十书·脉诀》为底本。
运气商
¥11.78
《运气商》系明代徐亦稚撰。分前后两集,前集有运气图四则,运气说七篇,运气治验十二则,运气征应四则:后集为运气博说,有「岁气起大寒说」等二十四论。丁媛校注的《运气商/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是徐氏研究《内经》运气学之作,深浅出地论述自己对运气理论的发明,每则都是独立成篇的论文。本次整理以明崇祯七年(1634)刻本为底本。
经典经方本如此
¥24.00
《毓涵斋中医夜话:经典经方本如此》为《毓涵斋中医夜话》之一。贠克强先生除对《内经》中一些学术问题追根溯源式的探讨和展现外,主要是就仲圣《伤寒杂病论》中一些具争议性、模糊性问题的掘幽探微,以及对经方医学的本质钩沉。 《毓涵斋中医夜话:经典经方本如此》作者并非追逐当下风行的经方学术流派,而是通过冷静的思考和探索,结合自身充分的临床实践,苦心挖掘病证和经方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提出“方机对应”的经方思想,另辟蹊径而触及了经方医学之三昧,找到了经方医学之根本,对广大中医同仁和经方学者的意义不言而喻。 另外,《毓涵斋中医夜话:经典经方本如此》尚有作者对中医特定之络、膜和玄府气液三大学术以及一些中医大要的本质探讨和实践,颇有学术意义和临床价值。
道藏医方研究
¥26.00
张其成教授,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学教授,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博士生导师,*重学科中医文化学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重交叉学科中医人文学学科带头人。张其成教授是中医哲学学科、中医文化学学科奠基人之一,有较大学术影响。目前担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分会副会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中医学概念问题研究
¥24.00
概念是理论建构的细胞,理论可以说是概念之网络。邢玉瑞编*的《中医学概念问题研究》围绕中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运用逻辑学、发生学、诠释学等方法行考察分析,以明确其内涵与外延,并揭示了中医学概念的特,研究了部分概念的发生,对当前中医概念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行了述评。
伤寒源流
¥32.00
由陶憺庵*的《伤寒源流/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系清代医家陶慵瘫所辑.为注释《伤寒论》的汇集性*作。原书分为源、流两集,源集叙述六经标本、传变、并合、在经、越经与汗吐下后诸证之原:流集条分各证、经络归属、表里浅深、施治主方之要。书中附伤寒源流药方240首,除《伤寒论》原113方外,另集后世名方,注于诸证主治之下,并作方解,专置一篇于后,便于检览。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三十六年( 1697)刻本为底本。
上医本草
¥24.50
《上医本草》四卷,明代赵南星撰。作者为明季名臣,《明史》有传。其罢官家居时,因久病用药不效,遂依据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自行食疗调治,终至痊愈,乃知饮食对于养生的重要性,因辑此书。作者认为用药多则有损脾胃,终至不能用药,节饮食合“上医治未病”之理,又合“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之义,因以《上医本草》名此书。《上医本草》除极少数条目外,均摘录于明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书中分水、谷、造酿、果、菜、禽、兽、鳞、介、虫10类,辑录本草所载之食物470余条,简述各物别名、品种、形状、性昧、主治、宜忌等,多附有食治单方。虽少发明,然于食物之性用提要钩玄,亦有益于今之养生者。本次整理以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赵忠毅公全集》为底本。
伤寒指掌
¥19.00
《伤寒指掌》,四卷,清代吴贞着。卷一列类伤寒辨、察舌辨症法、察舌辨症歌、察目法及太阳、阳明、少阳本病述古及新法。卷二述三阴总辨及太阴、少阴、厥阴本病述古及新法,救逆述古,救逆新法,瘥后诸病述古等。卷三述衄血、痞、下利、癍疹等伤寒变证。卷四述风温、温热、瘟疫、暑症等伤寒类证。吴氏将伤寒温热病从其疑似之处予以分析、比较、辨识、施治。分篇叙述伤寒曰述古,其理论本于《准绳》《金鉴》诸书;温热日新法,诊治遵从薛生白、叶天士学说。全书纲目清晰,文字简炼通俗,实用价值颇高,是研究中医学的的重要参考书籍。周利、郭凤鹏、岳天天、刘文礼校注的《伤寒指掌/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以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为底本。
枕藏外科
¥23.54
《枕藏外科》作者佚名,成书时间约为明末清初。书分“诸症”和“必用诸方”。“诸症”绘八十形图,每图一至多症不等,标示病症名称、部位,偶及性状,图后附文论其病因、病机、传变、治法、禁忌、方药、预后。图直观,文精审,相得益彰。“必用诸方”录九十余方,多汤剂,其次为散、膏、丸、饼、药酒方,方水煎,或酒、姜汤送服,外用方以敷、洗浴为主。本次整理以乾隆三十二年(1767)胡瑔刻本为底本。
脉义简摩
¥39.99
《脉义简摩》八卷,清·周学海撰,脉学专*,为《周氏医学丛书》之一。作者参阅《脉经》《诊家枢要》《诊宗三昧》等有关文献五六十种,结合个人对脉学的研究心得,撰成此书。内容丰富,阐发深而有独到见解,为清代中医脉诊学专*的代表*作,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临床实用价值。《脉义简摩》成书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刊行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本次整理以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池阳周学海刻《周氏医学丛书》本为底本。
张健眼科医案
¥32.00
本书分为两部分,并附方剂汇编。部分为名医传记,内容包括从医之路和学术思想。第二部分为医案精选:其内容共涉及眼科病证79种,典型病案254则,方剂147首(其中家传和自创经验方33首),基本覆盖了中医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中医治疗具有特色与优势的部分疑难病症,展示了著名眼科专家张健的临证思辨特和用药经验。
伤寒舌鉴注释
¥17.50
《伤寒舌鉴》是清代张登所*的一本舌诊专*, 书中载有一百二十幅舌象图。以仲景伤寒六经辨证为 主,按六经由表及里、由浅深地介绍了各种舌象。 由马一森编*的《伤寒舌鉴注释》一书是对《伤寒舌 鉴》行注释,能*好地让临床医生在六经辨证中结 合舌象诊断疾病。
新九针理论及临床应用荟萃
¥18.50
《新九针理论及临床应用荟萃》一书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解秸萍教授所主编。解秸萍教授于1984年师从于师怀堂先生学习新九针,深得师老的教诲和亲自指导,并经常侍诊于师老,协助整理其临床验案。解秸萍教授在临床上每遇毫针难以解决的病例,应用新九针治疗则常常能效如桴鼓,深感应当把新九针疗法传承下去,加之在教学中发现有大量的新九针治病的临床报道需要整理归纳,于是欣然承担起主编本书的责任。 本书从古九针的理论及应用到新九针的各种针具的形状、操作方法、适应证及临床应用的案例报道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不仅适用于在校学生学习使用,也适用于广大针灸工作者临床参考应用。
脉微
¥12.00
《脉微》上下二卷,上卷为脉微总说,引用《素间》《灵枢》《难经》《脉经》精华以释脉理;下卷将纷繁复杂的脉学理论变成简单明了、易学易懂的精致图解和朗朗上口的歌括骈语等。本次整理以明崇祯十二年(1639)刻本为底本。
中医基础理论
¥14.99
本书阐释和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本教材的编写内容在上版的基础上作了适度调整:除更新了现代研究展外.删除或降格了部分临床意义不大的内容,增添了对中医临床有指导意义或与后续课程相轨的内容,如在五行学说中删除了以五行推断病情轻重的相关内容,降格五行胜复为阅读材料,增添了中土五行及其临床应用;在气的运动部分增添了脏腑之气升降运动的理论渊源和临床应用;在藏象中增添了五脏各精气阴阳的生理作用,作为阅读材料.以与后续课程中医诊断学轨;在体质中增添了九种体质的判定标准为阅读材料,以利于临床应用等。
张锡纯方药选
¥27.00
《临床大家张锡纯方药论著选》节选自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从药物与医方两方面行论述。 药物部分精选了79味常用药物,从性味归经、煎服方法、配伍化裁到诸家论述等方面行介绍。张氏以《神农本草经》为宗,旁参他家本草论著,并结合实践,去伪存真。对所载药物,多附录临证验案行阐发,论证结合,相得益彰。 医方部分收方176首,分为治阴虚劳热方、治阳虚方、治大气下陷方等33个类别。其中,既有自制之方,又有化裁古人之方,还收录他人验方,中西合璧,囊括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汇集其多年临证经验之精华。论述医理,深浅出,条分缕析。方后所附验案,有理有据,不拘一格。 张氏崇古尊经,《临床大家张锡纯方药论著选》中对医理的阐发均溯源《内经》《难经》,在药性药用的认识上推崇《神农本草经》,而在组方配伍上取法《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并能对历代医家的经验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中医临床研究设计与实施
¥38.80
****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独特的理论、诊疗技术和方法、文化内涵,既需要认真继承、深研究,还要不断创新。中医临床研究是总结经验,提高疗效,探讨机制,发现理论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但需要科学的评价。上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召的传统医学研讨会上提出:世界要以放的头脑受传统医药,传统医药被广泛受依赖于疗效的肯定,而疗效确定关键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随着医改的深和对慢病防治的重视,国家加大了对中医临床科研的支持力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组织实施中医临床科研项目的同时,还展了中医临床科研方法学的专题研究,旨在建立既遵循一般科研规范,又符合中医自身特规律的中医临床科研方法学,并取得了重大展。为总结经验、荟萃成果,编著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医临床研究设计与实施》一书,是中医临床科研方法学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 王志勇研究员从事中医药科技管理与研究多年,大力推动中医药科研方法学和组织模式的探索,此次组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相关领域的管理者和研究者一道,结合在中医临床科研设计、方案优化、质量控制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既学习借鉴现代医学方法学,又不断探索和实践符合中医药学自身规律和特的临床科研方法学,系统总结,提炼成果,主持编写了《中医临床研究设计与实施》。《中医临床研究设计与实施》对中医临床科研的立项选题、设计、方案优化、伦理审查、组织实施、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从学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行了较系统阐述,并附有具体案例。《中医临床研究设计与实施》理论联系实际,既符合当前公认的临床研究规范,又较好体现了中医临床科研的特,具有创新性,且实用性强,适合中医临床科研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研究生学习的教材。 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中医药法》的颁布,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为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将为当代复杂性、难治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原创思路和有效方法。坚持以增和维护人民健康为目的,坚持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发展路线,针对重大临床问题展系统深研究,协同攻关,为提高临床疗效,制定有中医药特的诊疗方案和路径提供科技支撑,也必将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新贡献。 正值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局之年,“健康中国2030”保障计划将要实施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创新倍受关注。《中医临床研究设计与实施》一书的出版,将对提高中医临床科研的设计水平,规范科研管理,提高研究质量,培育标志性成果和一批科技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
¥88.51
內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又名《黄帝内经素问完壁直讲详注》九卷.清代高亿*.罗济川、张映川注,大愚子、乾一修订,成书于同治十一年(1872).是详细注释讲解《素问》的一部重要书籍。?《黄帝内经素问》历代多有整理注释,高亿认为诸家对《素问》诠释末尽,故以自己几十年的理解体会对《素问》全文作以全面的讲解,撰成《素问直讲》。撰写期间,同里大愚子偶得《黄帝内经素问》古本.认为比世传版本*为完整,遗篇尽在,于是加以整理.称之《素问完壁》。高亿命其弟子罗济川、张映川等详细注释,*成《素问详注》。由高亿*的《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对内《素问》精注详讲,其中不乏独到见解,而且语言浅显易懂,为学习《素问》的重要参考资料,尤其对于初学者有*大的帮助。?本次整理以清同洽十一年(1872)绿云冈刻本为底本。
亲献民间验方与特色疗法
¥24.00
《亲献民间验方与特色疗法》一书囊括了200多位民间、基层医师献出的经验方和特色疗法近300个,内容翔实,简便易用,价廉高效。这些药方和治法,均为广大民间、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智慧结晶,对广大中医药从业者和爱好者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万病先养心
¥17.35
本书是养心护心的实用说明书。全书从认识心始,分别从中西医的角度说明了心的特和功能,从五脏和谐才能延年益寿的角度说明了中医理论中心与其他脏腑的密切关系,并告诉读者,一旦心出现问题或发生疾病,会有哪些症状与征兆,身体会发出怎样的警报。之后,书中重介绍了如何运用简便易行的手段来养心、护心,分别讲解了养心护心的食疗方法、*简单易学的耳疗、足疗、手疗、经络、运动等养心法、从精神情志方面如何调养心脏,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该掌握的养心、护心细节,养心与保脑等知识。本书简明清晰,一学就会,一本在手,养心不愁。
诊治有道方有术
¥30.08
《毓涵斋中医夜话:诊治有道方有术》为《毓涵斋中医夜话》之一。克强先生积30年中医之学验,以严谨的逻辑思辨、独到的视角维度,对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从生理病理到诊治方药,从辨证到辨机,从治疗到养生,从自然到人体,从传承到发展等,行了触底式本质性的揭发和梳爬,有专论,有概述,论中举案,以案映理,以案说法,虽案案精彩,但不止于一招一式之经验。 书中颇多创新,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贯穿着作者“天人合一、对立统一、动态平衡、一气周流思想下的辨机论治观”;虽高树一帜,高瞻远瞩,然深浅出,贴合临床,具有实实在在的普适性,于当下的中医同仁和中医学子定有不小的引导意义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