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民族史(上)
¥5.55
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 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 善于融合, 不偏颇、不怨尤, 尚调和、主平衡, 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


古代民族史
¥8.80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
¥58.80
10世纪60年代至12世纪20年代,为北宋、辽之间南北对峙时期。建隆元年(960),赵匡胤发动兵变,篡夺后周政权,建立宋朝。此后,迄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凡二十年,次第剪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漳泉、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其间,又有王甲、冯继业、李继捧以丰、灵、银、夏、绥、宥、静诸州相继归朝。从而结束五代十国割据,形成与辽的南北对峙局面。


东胡系民族基本史料辨析研究--东胡系民族资料汇编
¥46.80
《东胡系民族基本史料辨析研究》包括《乌桓基本史料辨析》《两汉三国时期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慕容鲜卑基本史料辨析》《宇文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段部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拓跋鲜卑基本史料辨析》《秃发鲜卑基本史料辨析》《乞伏鲜卑基本史料辨析》《吐谷浑基本史料辨析》《柔然基本史料辨析》《契丹基本史料辨析》《库莫奚基本史料辨析》《室韦基本史料辨析》等十三篇东胡系民族文献史料辨析研究成果,力求在充分占有文献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校勘学、版本目录学、民族史语文学等方法对东胡系民族基本史料行系统充分辨析研究。


辽金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婚姻习俗变迁研究 : 以契丹、女真、蒙古为例
¥31.15
本书详细阐述了辽金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婚姻习俗的变迁,其内容主要包括这一时期契丹、 镇、蒙古等 民族的婚姻缔结原则、结婚年 龄、婚姻礼俗、离婚与再嫁、家庭财产继承等方面。依据史料并结合*新的考古发现,分析了这些民族婚姻习俗变迁的原因及特征。并从 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信仰以及中原文化影响等视角,归纳出了北方游牧民族婚姻习俗变迁中所具有的继承性、恢复性、变异性 和冲突性等特点。进一步印证 了北方游牧民族婚姻习俗变迁演进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不断融合发展壮大的过程。


乞伏鲜卑资料辑录--东胡系民族资料汇编
¥28.80
《乞伏鲜卑资料辑录》收集上起乞伏鲜卑见诸史载,下至刘宋元嘉八年、北魏神?四年(431),乞伏鲜卑建立的西秦政权灭亡。详尽收录了纪传体、编年体、典制体史书以及大型类书、地理总志中有关乞伏鲜卑的资料。凡各类典籍中有“乞伏”或“乞佛”字样,及虽无“乞伏”字样而其内容为记载乞伏鲜卑事迹者,概予收录。以及典籍中明确为乞伏鲜卑人的记载,一并收录。所收资料,酌分段落,无标者均加标。


秃发鲜卑资料辑录--东胡系民族资料汇编
¥34.80
《秃发鲜卑资料辑录》收录范围,整体上上起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秃发树机能雄据河西地区见诸史载,下至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西秦乞伏炽磐袭乐都城,秃发鲜卑所建立的南凉政权灭亡。此后有追述前人前事者,酌情择要收录。详尽收录了纪传体、编年体、典制体史书以及大型类书、地理总志中有关秃发鲜卑的资料。


大地上的中国史:藏在地理里的历史
¥68.00
中国历朝历代疆域有多大 政区界限为何犬牙交错 为何汉唐定都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 人口为何多次大起大落 400多个民族,为何如今只有56个 黄河改道如何改变中国历史 潮平岸阔的长江为何被称为天堑 万里长城为何千年不倒 运河何以成为王朝兴衰的生命线 丝路为何是中西文化交流主动脉


契丹资料辑录--东胡系民族资料汇编
¥76.80
《契丹资料辑录》主要辑录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以及五代初期约五百多年契丹的史料。收录时间,上起自契丹之名始见于《三国史记》记载的378年(东晋太元三年、高句丽小兽林王八年),下讫于907年(唐天祐四年、后梁平元年)耶律阿保机取代遥辇氏称汗建国。


燕辽古道与部族方国研究
¥51.99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东北燕辽(辽西)地区古代交通和部族方国领域的考古和历史地理学研究专著。全书以燕辽(辽西)地区古交通道、山川坐标、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献为依据,论述燕辽文化区、燕辽古道及部族方国这三个重要学术研究课题。提出“辽西三大考古问题”,涉论五条燕辽古交通道的路径及地理坐标,并借以重点考察大凌河古道青铜器埋藏史因、《水经注》所涉燕辽“四大水系”变迁及有关古孤竹国的旧址问题。本书对于古代燕辽文化区、辽河文明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的关系的研究,对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所指出的在地域上互动发展构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总体格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