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务缴纳法律法规
¥5.96
根据党和政府的指示精神以及 “七五”普法规划,特别是根据广大农村农民的现状,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特别编辑了这套 《全国 “七五”普法学习读本》。主要包括了广大人民群众应知应懂、实际实用的法律法规。为了辅导学习,附录还收入了相应法律法规的条例准则、实施细则、解读解答、案例分析等;同时为了突出法律法规的实际实用特点,兼顾地方性和特殊性,附录还收入了部分某些地方性法律法规以及非法律法规的政策文件、管理制度、应用表格等内容,拓展了本书的知识范围,使法律法规更“接地气”,便于读者学习掌握和实际应用。在众多法律法规中,我们通过甄别,淘汰了废止的,精选了的、权威的和全面的。但有部分法律法规有些条款不适应当下情况了,却没有颁布新的,我们又不能擅自改动,只得保留原有条款,但附录却有相应的补充修改意见或通知等。众多法律法规根据不同内容和受众特点,经过归类组合,优化配套。整套普法读本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学习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用于广大农村和城乡普法学习教育与实践指导。总之,是全社会 “七五”普法的良好读本。


商业综合法律法规
¥5.96
根据党和政府的指示精神以及 “七五”普法规划,特别是根据广大农村农民的现状,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特别编辑了这套 《全国 “七五”普法学习读本》。主要包括了广大人民群众应知应懂、实际实用的法律法规。为了辅导学习,附录还收入了相应法律法规的条例准则、实施细则、解读解答、案例分析等;同时为了突出法律法规的实际实用特点,兼顾地方性和特殊性,附录还收入了部分某些地方性法律法规以及非法律法规的政策文件、管理制度、应用表格等内容,拓展了本书的知识范围,使法律法规更“接地气”,便于读者学习掌握和实际应用。在众多法律法规中,我们通过甄别,淘汰了废止的,精选了的、权威的和全面的。但有部分法律法规有些条款不适应当下情况了,却没有颁布新的,我们又不能擅自改动,只得保留原有条款,但附录却有相应的补充修改意见或通知等。众多法律法规根据不同内容和受众特点,经过归类组合,优化配套。整套普法读本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学习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用于广大农村和城乡普法学习教育与实践指导。总之,是全社会 “七五”普法的良好读本。


清华法治论衡(第25辑)·梅因:从身份到契约(上)
¥27.60
英国著名法学家梅因在《古代法》这一名著中做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所有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这一论断极富远见卓识但也广受争议。本书是“梅因:从身份到契约”专号上辑,其主要内容是围绕这一著名论断,研究并讨论了梅因的比较历史法学思想,及其在人类社会不同法律传统中的体现。本书不仅适合从事法理学、法史学专业的学者阅读,而且适合民商法、国际法等部门法领域的专家参考。 本辑执行编辑李曌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税务律师析税案
¥18.56
本书选取26例新颖、典型、代表性强的涉税裁判案例,内容涵盖税务执法程序、税务实体处理、涉税刑事处罚、法律法规理解适用、涉税合同争议解决等内容,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交织。从不同角度分析真实的税务案例,旨在深度挖掘税务裁判案例价值,着力揭示案件特征、展现税收司法实践*动态、分析争议观、归纳涉税问题、总结裁判观、提供税企风险防控建议,内容丰富,理论性、政策性、实用性强。通过对逐个典型税务裁判案例的评析,不但扩宽了对税务案件观察的视角,丰富了税务机关的执法风险防控策略,也提供了纳税人纳税风险防控技巧,对税务机关、纳税人均有参考价值。


司法的长期主义
¥41.86
本书体现了*成长起来的法律人的思维方式,代表了新生代法律人的法治理念。 作者奉行“长期主义”,坚信“累积的力量”,对于种种有悖于人情、有悖于法理、有悖于基本逻辑的现象行抽丝剥茧的分析,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爱之深,责之切”。


艺术品拍卖人的审定义务研究(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
¥40.80
艺术品审定涵盖范围十分广泛,虽然在艺术史领域发展已久,但是成为法律议题,则始于文化资产保存观念与艺术市场的兴起。近年来与艺术品拍卖相关的诸多事件,引起了民众对艺术品审定问题的关注,但是由于艺术品审定步人们的视野为时较短,因此学界普遍对其欠缺深研究,在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的分歧与争议。如何从民法视角妥当把握艺术品审定义务不仅倍受拍卖行业的关注,也是一项富有理论价值的研究工作。本书即为郑臻博士对这一议题多年的研究的成果,其从合同法基础理论出发,结合艺术史与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界定了艺术品审定行为的性质,不仅确定了审定义务的理论基础,而且结合欧陆与英美两大法系的相关规定与判决,论述了审定义务的基本内容与免责规则,还结合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两种责任类型,初步从理论上构建了我国艺术品拍卖人审定义务的法律体系。


共同犯罪论(第四版)(上下册)
¥238.80
共同犯罪论(第四版)(上下册)

主观公法权利体系(修订译本)
¥50.40
在《主观公法权利体系》一书中,通过主观公法权利的建构,作者一方面克服了实证主义国家法学否定公法权利的做法,在另外一方面克服了自然法学说在基本权利问题方面的泛政治化倾向,奠定和创了以教义学的方式把握基本权利的法律属性的研究方式。 这本著作分为总论和分论两个部分。在总论部分,作者阐述了国家的法律本质、个体公法权利的一般理论问题、公法权利和私法权利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主观权利和反射利益的区分等重大理论问题。在分论部分,作者分别讨论了个体的公法权利,国家和公法团体的公法权利,以及公法权利的产生、消灭、变更及法律保护问题。


美国刑法地图
¥37.99
本书提出了美国刑法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规则重大差异性问题,以宽领域、全景式、多维度的方法列示相关刑法问题与规则。借助每章中展示各州针对特定刑法问题所采用的相应规则的美国地图,作者全面且纵深性地分析了美国刑法不同地理区域与制度架构下的数十个重要刑法规则。这部美国刑法地图大全不仅勾勒出了美国刑法中隐含的多样性,有助于形成对各州刑法之间巨大差异的认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种多样性产生的地理、政治和社会经济原因,对于从跨学科的角度解答犯罪与刑罚广泛的规则差异问题提供了启迪。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8年秋季卷
¥39.00
本辑为2018年秋季卷·总第50卷,本期设·主题研讨:“指导性案例”识别、区分与推翻·另设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学、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事法学、行政法学等专栏,共收录中外论文(译作)15篇。包括:《论案例区别与先例推翻――美国*法院Janus案的启示》 (李友根),《案例识别视野下的类案审判——以指导性案例24号的司法适用为切》 (刘岩), 《“异案异判”:指导性案例的退出适用研究》(雷槟硕), 《法律中的社会时间——以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例》(吴义龙),《从世界民法制定史的角度考察日本民法典的修正》( [日]加藤雅信著,吴彦译),《国外公私合作的适用范围及其行政法治启示》( 邹焕聪)等


化学产品应用安全法规与风险评估
¥33.99
本书重点介绍了化学物质在不同类型的产品或行业实际应用中需要符合的安全法规。全书共17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介绍食品添加剂,第3章介绍食品接触材料,第4章介绍化妆品和化妆品原料,第5章介绍农药,第6章介绍涂料,第7章介绍药用辅料,第8章介绍饲料与*,第9章介绍生物杀灭剂,第10章介绍涉水产品,第11章介绍阻燃剂,第12章介绍电器电子产品,第13章介绍汽车材料,第14章介绍玩具、家具和服装类产品,第15章介绍产品应用环境标志,第16章介绍跨国企业禁限用物质清单及有害物质管控要求,第17章是产品安全风险评估。 本书适合企业从事产品研发及上市许可、产品安全监管、质量控制及供应链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作为参考,也适合给对产品安全法规有兴趣的学生、学者或管理部门人员提供基础知识。


中国环境资源生态法学的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丛书;“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48.00
本书在研究、介绍中国环境资源法和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法律体系的基础上,阐明了环境资源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环境资源法学是一个独立的法学学科的正当性;介绍了中国环境资源法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环境资源法的*发展情况;阐明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中国环境资源法的基本理念;阐明了“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原则、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原则和“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原则”等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重研究、阐明了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的基础概念、基本观和主要内容,以及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正当性和有效性。


死刑:起源、历史及其牺牲品
¥45.00
死刑是人类社会的所有刑罚中*为古老的一种刑罚。本书是由德国学者卡尔布鲁诺莱德撰写的一部概述死刑历史的著作,德文版初版于1980年,出版近四十年来被频繁引用,已产生较大影响。卡尔布鲁诺莱德在书中通过引用丰富的史料,探究了死刑的不同缘起,论述了从远古到近现代数千年间死刑的历史与各种具体行刑方式。通过分析不同的社会学和心理学观,他以细致的论述论证了死刑的社会功能。*后将那些支持和反对死刑的论据加以对照,并且提出了一些新观,这些观明显地为反对死刑辩护。


公用事业公私合作的法律机制和争议解决实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29.40
本书关注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公私合作现象,公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效率、正当性、技术可行性等问题。在政府多重角色下,如何认识公私合作形成的复杂的法律关系;如何保证社会资本后,政府的责任机制依然有效运转;如何处理公私部门的合同纠纷;如何保障作为公共产品、服务使用者,又是公私合作关系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是本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3
¥39.99
人工智能(AI)软件和机器人在商业、工业、军事、医疗和个人领域的日益广泛使用引发了关于这些实体的人际关系的广泛讨论。现代社会对人工智能技术及现有社会和法律安排应对它的能力有着深切和共同的关注。如果人工智能软件程序或机器人实体造成伤害,法律后果是什么?以及机器人的出现会剥夺人的尊严吗?诸如此类问题是本书研究的重。 本书主要分为12章,分别阐述了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刑事司法、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限制以及人工智能的国际动向等问题,涵盖了人工智能与法律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


中公2020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真题精讲
¥24.99
《中公版·2020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真题精讲》依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编排,深分析和研究历年考试真题及考试特研发,全书分为九篇,具体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全书共有1569道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44题、法理学119题、宪法118题、中国法律史50题、国际法119题、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49题、刑法464题、刑事诉讼法304题及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302题。


债法总则研究(第二版)(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王利明法学研究系列;“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100.80
债法总则是关于债的一般规则。传统债编模式主要是以合同法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债法体系主要围绕合同法行结构设计,表现为强烈的合同法主导型的结构。债法总则大量替代了合同法总则的内容。本书作者主张仍然保留债的概念和债法总则,并强调债的一般规则对合同法的指导作用。我国债法总则的设计,应当将本来应当属于合同法总则的内容回归合同法,将仅仅适用侵权法的内容回归侵权法。债法总则中主要规定的是债的发生原因、标的、种类、效力、变更、保全、转让、消灭等。本书共分三篇17章,完整呈现了作者在债法总则领域的系统研究和深思考。


中公2019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刑法知识精讲
¥16.99
《中公版·2019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刑法知识精讲》分为刑法总则、刑法分则两篇,其中刑法总则包含九章相关内容,刑法分则包含十章相关内容。本书在备考指南部分根据学科特设置不同的复习方案,以实现*价值化的有效复习。全书在每一章都设置了思维导图介绍本章的体系和逻辑,还穿插了大量的关联法条、注意、总结等特殊格式,帮助学员构建知识体系,辅以大量的案例帮助学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可通过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收看本书所放置真题的高清微视频讲解,掌握答题要和做题技巧。


近代山区社会的习惯、契约和权利——龙泉司法档案的社会史研究 中华书局出品
¥52.70
本书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龙泉司法档案整理与研究”成果为基础,是“龙泉司法档案研究丛书”推出的学术专著。透过社会史的视野,结合族谱、契约等民间文献,本书考察了继承习俗、法律的演化关系,地方宗族的应对;女性在近代法律变化中的策略与行动;从诉讼档案出发回到契约活动的现场,在现代国家努力管控土地山林资源的背景下,讨论地方确权习惯和产权秩序的变化。本书不仅记录法律制度、政治变革与社会经济、基层生活、民众观念变迁之间的互动机制和过程,也关注人们怎样用法律的语言来陈述自己的生活和遭遇,为自己的行动创制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4:建设法治政府
¥58.80
本书综合采用资料分析、规范分析、走访调查、重调查、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对策研究等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对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一些有代表性的地方和单位,以及一些疑难或有典型意义的行政法制论题、领域、案(事)例展专题调查,从宏观、中观、微观层次勾勒出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脉络和完整图景,为积极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工程提供了实践依据和理论参考,也为读者了解我国深推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方针、脉络和现实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线索。


刑法哲学(第五版)(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陈兴良刑法研究专著系列;“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106.80
《刑法哲学》一书是当代著名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成名之作。它初版于1992年,当时面对着其他部门法学的竞争与挑战,刑法学意欲何为、出路何在?这是每一个有志于刑法学研究的学者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对此,当时的作者得出的结论就是:从体系到内容突破既存的刑法理论,完成从注释刑法学到理论刑法学的转变。本书是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刑法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就的。作者根据当时所有能够看到的国内、国外资料,建构了本书的刑法学体系的基本框架——“罪刑关系中心论”。作者认为,刑法哲学体系是有一定的独创性的,反映了作者对于刑法哲学的独到见解。刑法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并非独一无二的,每一种刑法哲学都可以有自己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与深化刑法学的发展。本书作者所勾勒出的“罪刑关系中心论”的刑法哲学体系共包含15个范畴,如书稿导论中的图示,其间的辩证关系涵括了刑法的基本问题,也即本书的逻辑体系。正如作者所言,《刑法哲学》对于他自身是一个刑法学术研究的起,对于我国的刑法学,也是它在学术发展过程中不能绕过的节。这就是本书所具有的学术史的意义,也是本书作为第5版的出版价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