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基本立场
¥43.60
本书旨在提倡学派之争,但并非单纯介绍与评述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学派之争,而是以学派之争为线索对中国的刑事立法与刑法理论行分析与研究。本书既解释了现行刑法的基本立场,也阐释了作者在刑法上的基本立场,如坚持客观主义立场、主张实质解释论和结果无价值论、肯定以心理责任论为前提的规范责任论、提倡共同犯罪之行为共同说,以及并合主义等。
近代中国的司法
¥15.26
晚清以来,近代中国受欧风美雨的影响,废除了传统的中央三法司与地方行政长官兼理司法制度,建立了现代的司法制度。经历约半个世纪的发展,民国在司法体制建设方面亦取得一定成绩,通过制度选择与制度创新,在有的领域甚至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表面上看,1949年之后中国大陆的司法体制与近代中国相较已改弦易张,新旧体制泾渭分明;但实际上今天司法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亦为民国司法的核心问题,例如独立的行政审判机关、*司法机关抽象的规范解释权、司法行政权的特殊安排等等。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近代中国的司法展研究:民初选举诉讼中的法官造法、平政院裁判与近代中国文官保障制度的司法实践、公务员惩戒的司法化及其界限:公务员惩戒委员会体制研究、民国司法院:近代*司法机关的新范式、近代中国审级制度的变迁、从三法司到司法院——中国司法传统的断裂与延续。
公司劳动争议案例精选与解析
¥48.30
本书涵盖从用人单位招聘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整个用人流程,重介绍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各个环节的权利和义务。书中穿插了多个真实案例,让读者不但可以系统地学习劳动法律的相关知识,还能对劳动法律的应用有更为深的理解。 本书内容全面,逻辑清晰,案例丰富,实用性强,特别适合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工作者和普通劳动者阅读,也适合法学专业学生、对劳动法律业务感兴趣的律师、需要劳动法律门工具书的人员阅读。另外,本书也适合作为相关培训机构的教材。
诚信社会的司法指数研究(2019)
¥37.50
本研究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法治中国司法指数”课题的子课题之一,通过法院案例的梳理,对我国现实中的涉欺诈案件加以考察。查明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我国现阶段的涉欺诈案件与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此类案件的发生将对我国的诚信社会建设产生持续压力。为此,有必要通过制度化手段、对涉欺诈案件行规制,特别是通过司法机关在实体和程序两方面的努力,对守信行为加以激励,并对违约、背信行为行约束。
律师看法:资本市场那些事
¥78.00
【内容简介】 本书为谢菊萍律师的随笔集,收录了其六十多篇文章,主要涉及私募领域的法律实务与理论。作者精通公司法、合同法、证券法等商事领域的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包括并购、私 募、股改、上市等业务,先后参与了多家公司的改制、并购、股改上市等。本书通过分析近年来私募投资领域的诸多案例,向读者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
民法典必修课
¥29.99
“民法典时代”到来。我国《民法典》彰显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书便于大众深了解《民法典》、学习《民法典》,是一本体系完整、内容精炼、案例典型的《民法典》简要读本。按照《民法典》7编的体例,分为7课,包括本编要义和内容,旨在阐述《民法典》的编纂背景、精髓要义。
企业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
¥11.80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支持全民创新创业,尤其是新《公司法》修订以来,降低了公司成立的门槛,大量经验不足、实力欠缺的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意识十分薄弱,不了解基础的公司法律常识,盲目追究企业注册资本虚高的情况时有发生。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公司合同管理体制,内部管理混乱,带来外部经营风险加剧。 为此,《企业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作者在实践中运用《公司法》、《民法典》、《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以顾问单位实际情况出发,从公司成立、股东权利义务关系、法定代表人责任、股权分配、章程设计、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给出通俗易懂、合理化的建议。
法治中国与法治文化
¥28.00
本书集中呈现了作者近年来对于法治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思考。从在中国实现法治的难手,探讨在现有条件下,由政府主导的法治建设如何把权力关制度的笼子;如何在缺少法治历史传统的背景下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法治素养与法律思维;如何从“关系运作”盛行的熟人社会走向讲规则、讲秩序的法治社会;如何实现司法审判质量和司法公信力的共同提升。
自由刑的嬗变:基于犯罪、行刑与改造的视角
¥24.00
自限制和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作为现代行刑的主要方式以来,尽管被诟病不断,但这种被定义为“自由刑”的行刑模式,迄今为止在整个刑罚执行体系中依然处于核心地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将无可撼动。然而,这不等于说自由刑就是不可流变的一潭死水,相反,它始终在朝着更加理性、公正、文明和开放的方向嬗变。本文集收录了作者1984年—2017年三十多年间撰写并发表在相关学术期刊的研究论文30篇。作者基于犯罪、行刑和改造的视角,运用实证、统计分析与逻辑演绎的方法,深入探析了有关青少年犯罪、监狱行刑、罪犯改造等问题,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当代中国监狱自由刑的嬗变历程,对进一步做好当下监狱的行刑工作,提升罪犯改造质量,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老年人法律常识
¥12.99
通过真实案例,为老年人讲述艰涩枯燥的法律常识。 【编辑推荐】 ★ 作品分基础知识、消费、物权、合同、交通安全、维护权利、婚姻家庭、财产处置八个类目 ★ 分门别类详细讲解了在与中老年人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中,法律知识的应用 ★ 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案例分析,不仅循序渐进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 同时学会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还能让老年人知法、懂法、不犯法 【内容简介】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每一位公民都是法律共同体的成员。我们不仅要知法、守法,更要懂法、用法。 当前,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人都已经懂得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由于地域差异、认知水平等原因,不同人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使用法律维权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就是因为对法律知识不了解,导致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吃亏了也不知道怎么办。 阅读本书可以开拓法律视野,轻松地掌握法律常识,为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提供法律指引,从而解决老年人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法律问题。
《大健康产业系列新知丛书》(套装全11册)(未来医疗新趋势和新机会 中国医药医疗健康领域最大的展览和会议组织者国药励展力荐丛书)
¥199.99
医疗科学关乎人类生命健康,大数据作为健康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方向之一,大数据的研究、发展与应用,将对医学步产生巨大推动力。如何以数据创新探索未来的医学科学,如何在庞大的数据资源中快速获取信息、提升人类医疗集体经验,是亟待探讨的现实问题。 本书围绕大数据医疗的理论与实践展论述。全书共分为七章,第壹章主要描述大数据医疗时代的基础、来源、行业环境、发展现状以及应用价值;第二章主要介绍大数据布局在医疗体系中医疗机构、医疗企业、医疗研究、医疗保险的实践行系统阐述;第三章展描述的是大数据医疗的新兴领域;第四章主要分析互联网巨头鏖战大数据医疗市场的实践;第五章对大数据在医疗领域应用实践案例行详细论述;第六章展望大数据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第七章大数据医疗的法律和政策管制。 本书是很多应用实例和经验的总结,案例丰富翔实,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对互联网技术人员、健康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士,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均有很大帮助。
民事行为保全制度研究
¥18.00
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变革、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而伴随着社会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司法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在此契机下,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对《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工作,次正式将行为保全纳入了民事保全的范畴。2015年2月,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对行为保全程序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这对我国民事保全制度的体系化和合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开始了对行为保全制度的深入研究。
法律职业的选择
¥48.86
本书作者从事法律事务工作十数年,精于业务的同时也有很多感悟与读者分享。本书的初衷是在谈法律职业的选择,法律专业人士的成长背景、成长环境和成长规律,着重解决现实问题。本书里会有化论的影子,会从更长远和更宽广的视角来给出具有参考性的建议。 本书有很强的工具性,能够即刻满足读者,尤其是法学专业学生的现实需求。 除了工具性,作者还从自身的经历谈到了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如何实现既定目标,突破现有状态的方法,对于中青年职场人士都有一定的启发性。
罗翔说刑法系列(套装共3册)
¥162.00
《刑法学讲义》 全网爆红的“法律男神”罗翔教授为每一位普通读者写的刑法普及讲义。 刑法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不可分,家庭、校园、职场、人际关系、经济活动处处都有违法犯罪行为,相应地,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刑法。 罗翔让本来枯燥专业的刑法课变得“津津有味”,读者直呼上头,“根本停不下来”。刑法常识结合法理精神,兼具法律与人文的力量。本书为读者提供了相对完整的刑法学习体系,涵盖刑法演变、犯罪论、刑罚论,以及具体罪名的定罪量刑。全书通过分析真实刑法案件、张三的犯罪行为,激发读者用独立、睿智的法学思维去看待生活,提高法律感知能力。后,每一位读者都能带着法学思维回归到工作、生活中去。 《刑罚的历史》 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历数古代酷刑,讲述刑罚从残酷走向人道的过程。 中国古代的法律以刑法为基础,其主要的法律后果就是刑罚。成文刑法自产生以来,一直试图约束刑罚权。但是人治传统决定这一目的不可能真正实现“法有限,而情无穷”的刑罚思想导致酷刑泛滥,法外之刑五花八门。直到20世纪初,罪刑法定原则的出现,才将曾经无限膨胀的刑罚权,束缚在法律的轨道之内。 刑罚的历史并不单纯是对旧闻掌故的叙述。从奴隶制五刑到封建制五刑,直至近现代五刑,中国法律的发展历程漫长而艰难,折射出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嬗变,也让法治背景下的自由价值显得尤为珍贵。 《刑法中的同意制度》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法律文化研究著作,全面审视性同意标准,以及包裹在“性”周围的权力、道德和文化。 有的男性认为女性穿着暴露、与男性单独共处一室、在男性面前喝醉酒、双方有亲密肢体接触等等行为就是女性暗示与男性发生性行为。但这些“我以为”真的意味着“她同意”吗? 同意问题是性侵犯罪的核心,对“性同意”的讨论,不止于性行为发生需要得到许可,还包括围绕着“性”的性别、权力、道德和文化的重新审视,性同意年龄、厌女情节、社会风俗、完美受害者、亲密关系、婚内强奸…… 清楚认知法律中的同意制度,对男女双方都是纠偏的过程。正确表达不同意,是每位女性自我保护的关键;尊重她人的“不”,也是每位男性行为自由的边界。 世界并不完美,但法律可以持守正义,坚守善道,让人心在浊世中有对良善的信心与盼望。
刑法中的同意制度:从性侵犯罪谈起
¥49.00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法律文化研究著作,全面审视性同意标准,以及包裹在"性"周围的权力、道德和文化。 有的男性认为女性穿着暴露、与男性单独共处一室、在男性面前喝醉酒、双方有亲密肢体触等等行为就是女性暗示与男性发生性行为。但这些"我以为"真的意味着"她同意"吗? 同意问题是性侵犯罪的核心,对"性同意"的讨论,不止于性行为发生需要得到许可,还包括围绕着"性"的性别、权力、道德和文化的重新审视,性同意年龄、厌女情节、社会风俗、完美受害者、亲密关系、婚内强奸…… 清楚认知法律中的同意制度,对男女双方都是纠偏的过程。正确表达不同意,是每位女性自我保护的关键;尊重她人的"不",也是每位男性行为自由的边界。 世界并不完美,但法律可以持守正义,坚守善道,让人心在浊世中有对良善的信心与盼望。
刑罚的历史
¥45.00
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历数古代酷刑,讲述刑罚从残酷走向人道的过程。 中国古代的法律以刑法为基础,其主要的法律后果就是刑罚。成文刑法自产生以来,一直试图约束刑罚权。但是人治传统决定这一目的不可能真正实现"法有限,而情无穷"的刑罚思想导致酷刑泛滥,法外之刑五花八门。直到20世纪初,罪刑法定原则的出现,才将曾经无限膨胀的刑罚权,束缚在法律的轨道之内。 刑罚的历史并不单纯是对旧闻掌故的叙述。从奴隶制五刑到封建制五刑,直至近现代五刑,中国法律的发展历程漫长而艰难,折射出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嬗变,也让法治背景下的自由价值显得尤为珍贵。
上海合作组织年度法治报告(2018)
¥74.00
本报告分上海合作组织国别报告和上海合作组织前沿问题两个大的篇章,分别就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等)及各自的前沿问题作了分析与整理,为深了解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的法治建设情况,提供了国内较为前沿、全面的研究成果。
平安中国的司法指数研究(2019)
¥31.20
本报告依据大数据,详细分析了法治中国在平安这一领域各地区的现状和全国的状态。具有较强的参考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一是有意思,项目着重体现了社科院智库建设从地方看全国的特,运用实证方法,对法治中国行负面指标的评估、排行,提炼出很多有意思的观,拴住社会的敏感神经;以法治中国的司法指数为基础,挖掘了法学所全体科研人员的共同学术领域; 二是有意义,项目具有“顶天立地”特,不仅理论上有深度,而且在实践层面结合司法实践,这与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依法治国理念相契合,项目根据需要展研究,既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评估,也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法治状况行评估;既通过刑事案件评估各区域的治安状况,也可以通过民事案件评估地方保护,还可以通过行政案件评估法治政府建设状况; 三是有基础。法学所前期组织了大量的科研人员投项目研究,围绕民事、行政、刑事领域内结合本学科近年来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领域的热和难问题展探讨,选取某一个来展深研究,在数据提取栏位设计、数据抓取服务外包、数据整理清洗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准备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20——中国法治评估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53.40
本报告从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党内法规体系和法治效果体系等若干角度,以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指标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法治状况行评估。
法律常识全知道
¥11.00
本书是一本法律普及读本,涵盖物权、合同、婚姻、继承、侵权、劳动、消费、知识产权等各个方面,及三大诉讼等程序环节,以基本法律常识为基础,以案例为辅,再加上专业律师的评和相关法律法规,让不懂法律的读者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法研究
¥52.80
本书从宏观的社会背景、微观的司法需求以及现实条件出发,认为当前我国既要建构一个各种纠纷解决制度或程序独立运行的空间,又要构建一个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相互衔、功能互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既要强调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也要强调法治与其他社会控制之间的协调互动。目前的改革政策和地方立法无法突破缺乏法律支撑的发展困境,实现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的目标亟待国家层面的法律予以支持。本书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正文部分共有六个章节,结论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立法问题的总结性观。具体内容如下: *,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立法具有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正当性,是其时代价值的重要体现。第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法律的属性、模式、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是立法需要明确的基本问题。第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立法应对相关部门的职能行准确定位,有效推动各部门及时、充分地做好本职工作,促纠纷快速高效地化解。第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各类解纷组织在自身建设方面的随意性较大,致使解纷组织自身发展缓慢,无法发挥其各自的积极作用。第五,纠纷解决机制的设置与衔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立法的核心。协商和解,各类调解、仲裁、公证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各有其优势。第六,纠纷解决机制的保障体系,主要涉及经费保障体系、人才保障和信息技术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