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海拉:划时代的癌细胞与淹没于时代的细胞主人一家(新版)
¥39.90
她是黑人,叫海瑞塔·拉克斯,但几十年来世界只知“海拉”细胞。她治疗宫颈癌时,并不知癌细胞被取走,后培养成首例在体外“永生”的细胞,助力人类获得众多科学答案和新技术。在她身后,家人只是毫不知情地继续活在黑人那宿命般地困顿中……作者挖掘了这段跨越百年的历史,围绕海瑞塔暨拉克斯一家生平及关涉海拉细胞的科研事件,勾勒了这个黑人家族的沉浮,点亮了医学研究中许多细腻故事,也揭开了科研伦理的黑暗过去和艰难成长。
死亡不值得骄傲
促销价:¥1.99|¥11.99
这是一本真正“催泪”的书,勇气、理解、对未来的渴盼以及亲情,都融入一体。 本书是美国记者约翰·冈瑟所写的回忆录。书中描述了冈瑟的儿子约翰尼因脑瘤而衰弱和死亡。全书由两部分组成。*部分讲述了约翰尼从生病到离世的整个过程;第二部分包含约翰尼写的信件、日记摘录以及他母亲弗朗西丝·冈瑟的一篇短文。 本书出版后,号称“美国新闻界*夫人”的多萝西·汤普森如此评论道:(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生命所能达到的*高勇气、宁静、真实和美丽;向我们展示我们活着就会死去,生与死为是一体。
世界尽头的疯人院:“比利时号”南极之旅
促销价:¥26.99|¥88.00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大航海的鼎盛时期,各国对极地探险都跃跃欲试,这样的雄心不限于英国、挪威、美国等发达大国,就连海事传统薄弱的比利时也想通过地理发现提升国民自信。 1897年8月,比利时男爵兼探险家德·热尔拉什带着荣耀的梦想登上“比利时号”,从安特卫普港盛大出航,前往未知的地球尽头:冰冷的南极大陆。 德·热尔拉什的计划很快就会出错。经历了一次近乎叛变、一次近乎沉船和一场真正的死亡后,“比利时号”在凛冬将至时莽莽撞撞地驶向浮冰群深处,落冰与雪的牢笼。随着太阳在壮丽的南极景观中最后一次落下,几乎所有活动都陷停滞,生存成了队员们的全职工作。而在寡淡无味的罐头食品和一成不变的生活之间,疯癫也像幽灵一样笼罩在船上,寻找意志最薄弱的受害者…… 本书聚焦三位主角——除了身负国家与家族使命的德·热尔拉什,还有“比利时号”大副、即将成为传奇的挪威人罗阿尔德·阿蒙森,以及半是天才、半是骗子的队医兼摄影师弗雷德里克·库克——讲述了极地探险科考一段鲜为人知却极其重要的历史。
罪恶与梦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82.60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战争纪实文学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渐沦为野蛮与文明之间的斗争,1942年11月见证了这场斗争的关键。这或许是整个20世纪重要的一个月,当时一切仍悬而未决,胜利的天平左右摇摆。在该月月初,轴心国似乎仍有可能取得胜利;到了月末,每个人都隐约意识到,它们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如同既往的写作,在本书中,皮特·恩格伦无意为我们提供另一部自上而下的军事历史,而是记述一段人类战争体验的真实历史。 从美英在北非登陆的战役到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对德军的包围战,从战场的前线到后方的沦陷区,39个普通人,他们身份、阶级、阵营各异,但无一例外都被卷这场战争中。其中有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美国飞行员、北非沙漠中的意大利卡车司机、白俄罗斯森林中的游队员,也有逃难于上海的12岁犹太女孩、海难后独自漂流133天的中国海员,反抗纳粹政权的德国女大学生、亲法西斯的英国变节者……皮特·恩格伦从海量的文献记录中,整理出他们的日记、信件、手稿和回忆录,记录下他们的战争经历和精神变化——有震惊和愤怒,有渴望和疯狂,还有在残酷环境下人性的扭曲和撕裂。 这是一部关于平凡人挣扎于战争中的非凡纪事。在恩格伦的笔下,这些惊人罕见的材料以一种极富冲力的形式拼合并呈现,构成了二战转折之月的宏大交响。
刘国钧日记(外二种)
¥99.33
【内容简介】 刘国钧(1887—1978),江苏靖江人,现当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刘国钧日记(外二种)》主要分为两大部分:1945—1949年刘国钧的日记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刘国钧的书画收藏笔记、读报笔记,并收录刘国钧部分捐赠书画影印件和1945—1949年刘国钧日记原稿影印。《刘国钧日记(外二种)》集中体现了一位爱国实业家的创新精神与家国情怀,可以丰富现代企业家的文化遗产,为企业家精神培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滋养。
自驾长征路
¥74.00
这是一部饱含历史与人文色彩的游记。作者以20余万字、900余幅照片,并绘制46幅详细的路线图,全景式再现了红军走过的万水千山,展示了今日长征路上瑰丽雄奇的风情风貌。同时,指正了红军文献中诸多地名今日的准确位置和正式叫法。全书佐引丰富,言简意赅,细节生动,既是一部别生面的红色游记,又可视作史料性和可读性兼具的“长征简史”。
大家的大家:祝勇访谈录
促销价:¥11.99|¥98.00
《大家的大家——祝勇访谈录》记录了祝勇与张济、黄永玉、高莽、王充闾、刘心武、冯骥才、谢飞、徐城北等12位当代文化艺术界大家的精彩对谈。12场对话,12场思想风暴,探讨时代的大江大河,也诉说个人的经历和感悟。访谈中的“大家”们虽来自建筑、文学、绘画、电影、戏剧等不同领域,却都是深具人格魅力和思想见解的前辈泰斗。通过祝勇与受访者展的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对谈,真诚交流中我们得以触碰到这些“大家”们睿智的灵魂以及他们面对荆棘时的那份坚持、乐观与豁达。
洞见故宫之美:祝勇答问录续编
促销价:¥11.99|¥88.00
《洞见故宫之美——祝勇答问录续编》是祝勇上一本《文学的故宫——祝勇答问录》的延续。也是由媒体对祝勇的采访和谈话组成。在与采访者的一问一答中,还原了祝勇当时的心境和思想,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访谈中我们不难感受到,无论是书写故宫,还是站在更大的视角上书写文明史,祝勇致力于精心建构一座历史宫殿,以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恢复当代人对传统的感受力。读者可以透过文字清晰地触摸到祝勇的思想脉络,感受到他作为一个文化研究者,沉潜在中国文化的魅力中、致力于读书做学问的那份气度与从容。
文学的故宫:祝勇答问录
促销价:¥11.99|¥88.00
《文学的故宫——祝勇答问录》由媒体对祝勇的采访和谈话组成。这些访谈,或谈故宫对祝勇写作的影响,或谈祝勇的历史观,虽是一本答问录,但字里行间闪现着作者思想的灵光。从访谈中不难感受到,无论是书写故宫,还是站在更大的视角上书写文明史,祝勇致力于精心建构一座历史宫殿,以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恢复当代人对传统的感受力,重新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深处与文明源头的魅力。在与采访者的一问一答中,还原了祝勇当时的心境和思想,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于喜欢和研究祝勇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走近祝勇及其作品的绝佳指南。
娜斯佳的眼泪
¥39.99
1993年的一天,娜塔莎在家里放了一张俄语唱片,身旁的清洁女工娜斯佳突然泪流满面,她这才意识到,娜斯佳是母亲去世后首个和自己产生交集的乌克兰人,她不仅在基辅受过高等教育,还是土木工程师…… 她是怎么从乌克兰的高级工程师摇身一变成了柏林清洁女工的?为什么没有护照也要去德国?又如何和大学恋人分别,再嫁给了德国的楼房管理员?《娜斯佳的眼泪》延续了“马里乌波尔三部曲”前两部的脉络,聚焦于一位来德的乌克兰女性,串联起无数东欧人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遭遇,讲述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缝隙与时代转折下,一个人的破碎与一代人的四散流离。
你我皆是当事人2
¥22.50
在上一本书中,作者旨在叙述人生悲喜,本书为其续篇,着眼于职场得失。 某讲师多次讨薪连遭敷衍,乙方就只能是乙方?某公司代表面对一份“霸王条款”,签或不签,在公司内部都会受到指责?骨干员工要求大幅涨薪,这个薪该怎么去谈?…… 凭借智慧和努力,书中许多问题在成为案件之前就得到了圆满解决。 本书作者从过往25年律师职业生涯中精心选取了25起职场纠纷,并毫无保留地道出了自己的所见与所悟,充满哲思亦饱含温情,这让本书成了“现象级”韩剧《非常律师禹英禑》的取材来源,也将让本书成为千千万万个读者的职场“避坑”指南。
错把妻子当帽子
¥47.99
我们必须在桎梏中寻找自由,在残缺中寻找圆满。 在疾病与死亡的框定下,生之意义与顽强得以彰显。 最会说故事的神经科医师奥利弗·萨克斯,以其专业的知识背景,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将脑神经病人的临床案例,写成24个深刻感人的故事。 24个故事中的病人都因脑神经疾病,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但与这种残缺相伴相生,他们身上也都有着某种天赋。他们以自身尚存的能力与天赋,顽强地突破疾病带来的限制,拥有了精彩甚至可称辉煌的人生。他们的人格熠熠闪光。这对我们普通人的意义是——生命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但也总能自行寻找出路。
巨浪下的小学(2024版)
¥40.80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尽管拥有周密的避难措施,大川小学的师生却几乎全部遇难。 记者帕里花费6年时间追踪调查,真相却让人感到困惑。孩子们在5分钟内就有序疏散到了操场,却在下来的51分钟里默默等待着海啸的来临,蕞终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队,直直地朝巨浪走去。 大人说,待在学校是蕞安/全的。校长说,一切都按照应急计划行。老师说,我们在等待上级指示。老人不认为自己生活在海边。74个孩子死了,没有人是恶人,也没有人蕞终为此事负责。 没有人做错什么,也没有人做任何多余的事情,每个人的恪尽职守竟是悲剧的源头。孩子们就这样死了,谁应该为系统的失败负责?那些不甘心的人们在泥水中/共同挖掘出这场悲剧的真相:对集体绝/对服从的社会就是一场自然灾害。
梅赫川1987
¥41.40
梅赫川是一片沃土,这里坠出名的四大土特产是大米、榛蘑、河鱼和谣言。前三个是给人吃的,坠后一个是忽悠人吓唬人的。一年当中要是细心看看黄历,有四个天头适宜造谣,分别是:春天,夏天,秋天以及冬天。 梅赫川的人有原则与底线,就是你不能说俺们缺心眼儿。你可以说俺们缺钱,缺媳妇,缺新的大瓦房,缺德,但是不能说俺们缺心眼儿。蕞好缺德也不要说,俺们有时候也不缺德的。 梅赫川的日子经不起晃荡,过起来也就是几轮热闹嘈杂:几圈麻将搓起来哗啦啦啦,几个二踢脚崩出去砰啪啪啪,几顿小氵酉吆喝起来五魁首啊六六六……时间在这里,就像一把一把的玻璃弹珠放了储钱罐,这么一晃荡,听起来也是货真价实地响,可掏出来的毕竟不是真金白银——别细琢磨,一琢磨的工夫,你就得错过多少快活的小日子,反正大家都没钱,不用多想。
是家人,也是凶手: 绝望照护者的自白
促销价:¥19.99|¥58.00
“照护杀人”,一个自相矛盾的词语,一种非同寻常的谋杀。犯罪者并非全受恨意驱使,相反,他们一直肩负着照护的重担。在杀死至爱家人的那一刻,他或她,到底有过怎样的挣扎?如果有一天,我们要承担起照护家人的责任,应该如何面对?当身边人陷入无法言说的照护困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NHK 特别节目录制组围绕“照护杀人”案件在日本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案件卷宗案发现场周边走访、与当事人对话以及相关人员的采访,揭示了 11 桩照护杀人案件背后令人心酸的真相。这些案件聚焦于高龄者互相照护的“老老照护”、为照护而辞去工作的“离职照护”、*容易被忽略却*痛苦的“初期照护”等照护难题,试图找寻犯下照护杀人罪行的真正原因,探讨预防悲剧再度发生的方法,为我们设身处地理解照护提供了一个*的视角。
象海豹出现的时刻
¥29.99
这本书是作者的回忆录,记录她陪伴19岁儿子渡过精神危机的经历,写作令她自己得到修复,重建生活。 它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对于精神出现问题的孩子而言,他真正需要的是药物,医院,还是家,很多很多的爱和无限的希望?以及更美好生活的答案在哪里? 在妈妈的心里,没有特殊孩子。 经历痛苦,就会理解“拥抱彼此、不要转身离”的意义。我们都有可能遭受创伤,或精神崩溃。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也许更敏感、更有同理心。他们只是站在了第一线参与这场战斗。 对一个妈妈而言,治愈孩子也是在治愈自己。 妈妈先完成自我建设的课题,把自己当成自己的终生情人,好好照顾自己,好好生活,才能在孩子成长中给予更好的爱与陪伴。
远去的父亲:阿尔茨海默病和我们
¥29.99
近600万美国人——大约每10名65岁以上的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或相关痴呆症,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以上。在这种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生活是什么感觉?如果最亲近的家人得了这种病呢? 《远去的父亲》是一本感人的回忆录。在被诊断出阿尔茨海默病后,曾因智商高被称为“高手”的农学家父亲愤愤不平,坚持认为这是人老年之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桑迪普医生却知道,自己和家人已经始一场“战争”了。父亲和患有帕金森症的母亲——他带着他的精神疾病,她带着她的神经疾病——继续在缺乏子女充分陪伴的过程中相依为命。随着病情的展,他变得喜怒无常、脾气暴烈,让身边的人流泪又无可奈何。在悲痛中送别最终不治而亡的母亲后,一度骄傲、特别渴望得到认可的父亲,成为了一个孤独、衰弱又无依的老人。桑迪普及其手足,以及把父亲视如自己亲人的护工,分别用自己的方式,一起陪伴父亲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这本书记录的就是桑迪普医生及其家人的这段经历,包括他们犯下的错、尝试过的探索,以及他们的争吵、和解、妥协、相助。同时,本书也提出了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社区和家庭照护的种种现实问题,并给出了若干可行的建议。
拉贝日记(青少版)
¥16.00
本书选取拉贝先生1937年9月21日至1938年2月26日这5个多月在南京期间及回德国途中所记的日记,一天不落,真实再现了战时生活的情状。日记的记述具体、细致、真实,展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与之斗争的不屈精神;同时,拉贝的语言平实、生动,其间透露出的乐观精神、人道主义精神,是战争中的一束光,抵御了黑暗。 拉贝先生的日记是了解抗日战争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它警示我们须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激励吾辈当自强。
万玛才旦作品集(套装共4册)
¥199.50
《 如意故事集 》内容简介: 民间故事是古老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万玛才旦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电影导演,其次是小说家,鲜为人知的创作身份,是文学译者。他编选、翻译的《如意故事集》以代代相传的藏族民间传说尸语故事中能使人间遍地金银、世人增寿百岁的如意宝尸为引,收录了二十四则如意宝尸说给背尸人德觉桑布听的动人故事。 鸟衣王子、猪头卦师、魔鬼兄弟、迁魂术法……一则则扣人心弦的故事惹得德觉桑布频频发问,如意宝尸借此一次次逃回山洞,德觉桑布也一次次重新开始,如意宝尸口中的精彩故事也一个又一个地接续流传下来,堪称一部微缩的藏族版《一千零一夜》。 《 松木的清香 》内容简介: 《松木的清香》是万玛才旦遗作小说集,收录和整理了作为小说家的万玛才旦在文学创作的不同阶段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表篇目,如生前尚未出版的的小说遗作《松木的清香》、小说创作处女作《人与狗》、汉语小说成名作《流浪歌手的梦》、电影《寻找智美更登》的小说原作等……其中篇目经由万玛才旦之子、青年导演久美成列编选确定,以久美成列和陈丹青撰写的怀念文章为序言和跋,力图还原一个真实赤忱、才华横溢、天真悲悯的**作家及其文学遗产。 坐飞机而来被寄予众望的外来种羊,一生寻找梦中姑娘的流浪歌手,全身透明的雪山精灵,指日为月的少年情事,辗转追寻的公路电影……从雪山生灵到藏地风霜,从文字声音到画面影像,我们溯流而上,重新捡拾起只讲了一半的故事,借由文字再次抵达万玛才旦的内心艺术世界,再次见到净土上那株“生命力顽强的莲花”。 《 故事只讲了一半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小说家、导演万玛才旦近年创作的十部短篇小说,展现了普通藏族老百姓的生活群像:满腹民间故事的村庄老人,被认证为活佛转世的 幼子,为了哺乳耗尽心力的新生儿父母,犯下纵火罪行的诗人……青藏高原的风刮过,为他们的故事蚀刻出独树一帜的纹理和走向。 在讲述之中,故事有了广延,传说有了听众,神话有了子民。万玛才旦的笔触质朴而纯粹,以独特的幽默感点缀其间,并在叙事上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 乌金的牙齿 》内容简介: 《乌金的牙齿》是万玛才旦全新短篇小说集,包含了十三个故事。在日常即魔幻的藏地之上,穿行着色彩斑澜的各种人物,有嗜酒如命的酒鬼,恭敬虔诚的喇嘛,还有讳莫如深的屠夫与上师,执着于寻找自我身份的牧羊少年,站着瞌睡的少女……他们在执拗中生出孤独,在欲望里产生失落。无论是在传统与现代的边界摇摆,还是在真实与梦境中寻觅,万玛才旦总能用他独特的笔调,使他的人物故事在平常中幻化出奇异的光彩。 诚如马尔克斯在谈及拉美写作时所言 :“那些看上去魔幻的东西,实际上是拉美的现实特征,我们每前进一部,都会遇到对属于其他文化的读者来说似乎是神奇的事情,而对我们来讲则是每天的现实。”对于万玛才旦而言,他的写作环境也是一样——他绝非要以一种猎奇的视角向读者展示藏区的神秘与丰富;相反,他并不强调这些故事背景的特殊,他只写他所见所闻的日常景观—— 《乌金的牙齿》中,“我”和乌金原是同班同学,是各怀心事的少年玩伴,但有一天乌金却被选中当了活佛…… 好像一切都没变,但一切却也都变了…… 《气球》中,因为藏区牧民达杰的两个小儿子淘气顽皮,把卫生所发放的避孕套当做气球玩儿,使得不想再生孩子的妻子卓嘎再度怀孕,而上师、丈夫、儿子,甚至卓嘎自己都认为这个未出生的孩子是刚刚去世的达杰的父亲的转世,卓嘎一度尝试堕胎,但终于还是被丈夫和大儿子劝阻…… 《塔洛》中留着小辫子的牧羊人塔洛要去城里办*,却在这番游历中经历了短暂而虚假的爱情、在人财两空之后,塔洛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办理*的过程中,也丢失了自己的身份 …… 《站着打瞌睡的女孩》中,一个可以站着打瞌睡的女孩,因“我”替她写了高考作文被秘书要挟而嫁给了她没有爱过的秘书。失去爱情的女孩,也慢慢失去了可以“站着打瞌睡”这本领,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女孩…… 《撞死了一只羊》中,身为货车司机的“我”,在出货的时候,一失神撞死了一只羊,于是我决定要找人来超度这只羊……
行走的耳朵
¥26.00
《行走的耳朵》是周云蓬的随笔集,是酣畅淋漓的文字,写他一直以来的歌唱、行走,以及读书。 盲人以耳朵感知世界,声音所向,心之所向。在这些年中,于不知道哪个瞬间,周云蓬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对着他感兴趣的声音,固定了某个影像。这些影像偶尔不合常理,却是他经过的地方。或者说,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世,且与他错身而过的人和景。他以他的方式看见,并写出。 有像诺贝尔获奖作家帕慕克形容细密画:失明就是寂静……它是一个人绘画的ji致:它是在黑暗中看见事物。
他们,在流动的中国
¥52.00
一个流动的中国,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是追梦人。 《他们,在流动的中国》脱胎于大型纪录片《流动的中国》,高分纪录片《人间世》团队以深蹲守式拍摄,讲述流动中的中国的人和事。六个生活在高速流动的当今中国的普通人,从城市到乡村,千千万万个流动的个体,逐渐改变命运的方向。这些你我身边的人和事,在时代的横截面上,共同构成一幅流动中的中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