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文存:我与巴金
¥41.99
凝视着这五卷(六册)沉甸甸的文字,仿佛望见无数春花秋月在叠彩流光。面前这套《李致文存》,朴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作者过往几十年生命中刻骨铭心的人和事。这是他灵魂的笔记。 这里面包含着他过去岁月的所有时光。 他用所有时光回答一个问题:如何做人? 中国古代的贤人或智者,无一不把如何做人视为人生要义,由此而形成人文传统。钱穆关于读《论语》是学习“做人”的看法,则代表了近代以来的人文学者对这一传统的遵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传统已经随同中国历代的主流思想意识即孔孟儒学浸入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成为整个社会言行、公私生活以及精神领域的导向和规范。即使是经历了“五四”时期及其后几十年新思潮的反复冲击,中国传统的这种积淀仍旧保留着它的神髓,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不同程度地显露出来。自然,在漫长的传统浸润与新潮冲击的矛盾过程中,人们对于如何做人的理解和履践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正所谓“曲翻古调填今事,义探新思改旧观”,尤其是在主张冲破世俗的道德规范、抵御旧的社会道德戒律对个体的人的压制的一批政治家思想家陆续登上中国现代社会的政治舞台之后,这种变化尤其明显。在追求建构现代政治的民主体制和社会理想的强劲之风的推动下,对传统思想意识进行解构的呼声日益高涨,张扬现代革命伦理主义的具体行动日趋激烈。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通过对如何做人的各种回答呈现出来的新旧矛盾的冲撞和撕裂状况,一直是时代和民族的重要精神现象。 李致就是在这样一种大的精神背景下,踏上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开始了对如何做人的思考和探索。回头看去,这条路上重峦叠嶂,遍布荆棘。时或星汉灿烂、朝霞开曙;时或乱云飞渡、阴霾蔽日。但所有的历史波折,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李致自始至终对方向和道路的选择,反而更加激励了他一路之上的生命意志,坚定和饱满了他对于如何做人的信念和情绪。这些都可以从这几卷文字里窥见其大略。所以称大略者,是因为他一生的所有行为、行动,远远多于、大于他留在纸面上的这些文字。尽管如此,对于走近并理解李致来说,这些文字仍然有它不可取代的重要性。这重要性,首先的和根本的就在于这些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文字告诉我们,李致对于如何做人的认知与实践其精神趋向既是为传统道德观念所规范的,又是受现代革命伦理主义影响的,还是带有某些启蒙色彩与理想主义成分的。归根结底,李致的做人准则和为人行止,无论从个人修养还是从社会公德的角度来说,都符合一个由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现代中国人的标准。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
¥116.99
李致长期任职于四川出版界,并担任四川省文联主席、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为四川的出版、川剧事业做出了很好贡献。《我的人生》(上下)是作者对自己几十年工作、学习、生活经历的回顾与总结,同时也折射出四川出版与川剧振兴的发展轨迹,具有相当的出版价值
时代缩影的观察
¥29.00
在六辑101篇的篇幅里,作者结合自己在党政部门、研究机构任职三十余年的经历,对当今中国文化现象之种种,深观察与思考,力求展现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中国文化所面临的阵痛、激荡和变革。
寂静的孩子
¥34.99
《寂静的孩子》是作家袁凌历时四年走访、探察、记录、沉淀,全新写就的一部非虚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袁凌将他的目光聚焦到了孩童的身上,他关注当下中国城乡儿童的生存困境,切身感受他们的生存条件、日常劳作和精神状态,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终完成了这一份关于孩童的生活和人性记录。 留守、随迁、失学、单亲、孤儿、大病……儿童在困顿与匮乏的境遇中艰难挣扎,却又顽强成长。儿童的生命本应该是奔流的瀑布,自由而快乐,但这些孩子的声音却受制于阶级、地缘、身份的壁垒而无法被传达。《寂静的孩子》就是关于这样一批儿童生存境况的详实记录。破壁垒,克服距离,在我们的世界里,他们的声音不应如此安静。
蚂蚁部队——八一五后滞华日军覆灭记
¥6.90
???作品描述了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驻扎在山西的侵华日军军58000多名士兵中的2600人,违反关于日军全部解除武装的《波茨坦协议》,根据长官澄田睬四郎的命令以“祖国复兴”的名义滞留山西,汇了阎锡山的部队,并参加了中国的内战。像蚂蚁一样默默地留下来参战的“蚂蚁部队”,向世界展示了“日本军队在山西的残留问题”,作品告诉世人,战争中、战后所不为人知的一面。
为你,耶路撒冷
¥49.00
当代世界负盛名的纪实文学作家——《巴黎烧了吗?》作者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联手为全世界读者奉上一部纪实文学经典。 两位作者用长达两年时间,采访了大量历史参与者,从国家元首到普通一兵,并披阅了浩如烟海的史料,以及手珍贵资料,在此基础上,再用三年时间写成本书。书里详实记录了以色列建国前后,围绕耶路撒冷发生的一次次战争与博弈。 作者再现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清明上河图》般细密的描摹,惊人地还原历史现场,呈现了真实生动的细节。
沉思录
¥12.99
由马可·奥勒留、爱比克泰德著的《沉思录(精)》为古罗马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包含了人类历史具有永恒价值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智慧,是有史以来伟大的作品之一。全书共12卷,大部分是作者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是作者对于自身生活和思想的私密记录,也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斯多葛派哲学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产生的一个重要哲学派别,在西方文化思想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是通过《沉思录》等少数传世之作,斯多葛派哲学精神才得以流传至今,并且深深植入近代西方文化精神之中。
沟通心理学
¥15.99
本书既阐述了在谈话中应该掌握和运用的心理法则,又深入地阐述了我们在谈话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应该采取怎样的心理应对方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切实际可行的方法。读者通过本书能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应付自如,轻松对应生活的各种场景。
正午. 7, 我们的生活
¥23.50
《正午》第七期,发掘“名人”不被知晓的另一面,寻找乡野间被忽视的角落,捕捉时代中执拗的低音。这一次,我们潜社会现实与自我的心灵,以故事重新理解“我们的生活”——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内里却激烈动荡。 从“自我”出发,回忆“尼曼项目和我的记者生涯”;于“春秋”中,听“乞丐的歌单”、看“东北农民彼得洛夫的幸福生活”,捕捉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戏剧一刻,感受时光流逝的力量;于“传奇”中,展现围绕“浙江省*悬案”追缉凶手的二十二年,看到阳光照耀下,还有晦暗不明的地方;*后,从“自我”回到“我们”,以一幅“被遗忘的女子图鉴”记录我们所处的时代。 这就是我们,一个一个“不彻底的人物”。个人的悲歌,大时代中微小的努力,集聚于此,就是我们共同的生活。
孟溪大垸我的家
¥74.00
本书本着孟溪人写孟溪事,展演历史风貌,描述古今人物,叙写文物古迹,概述风土习俗,诉说思想情感,以期回顾过去背影,不忘时代变迁,懂得发展的主脉,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之安定与幸福。
江苏好记者讲好故事
¥34.00
江苏省三教办编的《江苏好记者讲好故事》选 取了“江苏好记者讲好故事”成员库中55名好记者 的演讲稿,由新闻媒体资深专家对每篇演讲稿进行 点评的点评,书稿还有部分受众听演讲后的体会感 悟文章以及若干相关资料。书稿中附有一些彩的照 片。是一本较好的全省及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的宣 传材料。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
¥22.99
这本书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左灯对自己经历过的抗抑郁过程的全程直播。 2017年9月下旬,由于某些原因的触动,左灯的抑郁症被诱发。在经历了病发、怀疑、确诊、病重、自杀、送医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事件以后,左灯被送精神病院,可谓踏上了“人生新征程”。 在这本书中,左灯记录了自己在精神病院经历的一切。通过她的文字,我们可以切肤体会到,抑郁症患者的真实感受: 抑郁症是死神的唾液,它能溶解掉你所有的精力与希望,让你在肮脏、黏稠的泥淖中沦为绝望感的囚奴。 抑郁发作真的是一件很妙的事情,在当下,中了1000万元大奖都唤醒不了你对生活的热爱。 如果说,求生是人的本能,那那一刻我的本能就是求死。“我要死!我要死!!我要死!!!”是我的大脑对我发出的*信号。 通过这本书,我们也得以对精神病院和精神病患者群体有更多了解: 精神病院并不可怕,相反的,我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这么可爱温情的地方了。 可能很多人觉得,精神病人难以理喻甚至有可怕,但我后来慢慢发现,在精神上有障碍的人,往往都是不愿意伤害别人, 而宁愿选择伤害自己的人,他们都是温暖而善良的好人。 当全世界的恶意汹涌而来,这本书是一位抑郁症患者所能给予我们的zui大善意。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29.99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上东区”,那是精英阶层居住、社交和物的专属社区。 当耶鲁人类学博士薇妮斯蒂·马丁和丈夫一起带着孩子搬到上东区时,她对那里的生存规则还一无所知。 从物色公寓、学区房、给孩子申请私立校始,她响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其紧张激烈程度绝不亚于竞选美国总统。 这场“战争”持续了六年,为了让孩子迅速实现阶层跃迁,她又排除万难到了爱马仕的铂金包。
四十年四十人
¥24.99
“我的四十年”丛书,包括《四十年四十人》《四十年来家国》《亲历中国四十年》三册,分别由中国人、海外华人、在中国的外国人三个典型群体书写自己与改革放的故事,从全球坐标系观照中国改革放,以不同的视角和生动、丰富的个人体验,反映中国改革放四十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每册40位共120位主人公,分布在全球20多个国家,工作在上百个不同领域,他们的“个人史”构成了一部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改革放“史记”。 本书中分布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中国人,从自我奋斗历程或切身体验回顾改革放四十年中自己的深刻变化。他们是改革放的亲历者、参与者,故事中的酸甜苦辣正是改革放步步深化的缩影,是对总结改革经验、弘扬改革精神的生动诠释。
整个巴黎属于我
¥12.99
21岁到27岁,在人生的黄金时代,海明威旅居巴黎,度过了一段困顿、疯狂的日子。 他信仰文学,心高气傲,却只能靠做记者度日,妻子哈德莉的基金是主要经济来源。*为贫困的时候,他甚至去卢森堡公园偷袭鸽子,逮住了就回家炖了吃。 他是社交宠儿,热爱拳和斗牛。拳是他交朋友的惯例,对斗牛的狂热则为他带来了人生*部重要作品《太阳照常升起》。与杜芙夫人、菲佛姐妹的暧昧,令海明威吃了哈德莉“一拳”——相濡以沫的婚姻宣告结束。 他戏仿作品嘲弄恩师,把巴黎、伦敦、纽约一些精英朋友难以示人的情感纠葛写小说……海明威从一个无人问津的时代旁观者变成了万众瞩目的焦。 ----------- 有人说海明威是“坏男孩”,混合了巴黎的喧嚣、阿尔卑斯山的粗犷、拳场的野蛮,还有一种别样的才华光芒。 从始至终,海明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没有任何人和事可以阻挡他。
挺进太空中国:载人航天纪事
¥10.99
本书由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写起,讲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决策到实施的全部过程,全面回顾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起步、发展和辉煌的奋斗历程,生动再现了心怀梦想的中国航天人站在世界科技前沿、拓取,忘我奋斗,用勇气、智慧和力量,创造了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现了我国几代航天科技工作者不畏艰辛、勇攀高峰、顽强拼搏、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动人故事。本书既是普及航天科技知识的教科书,更是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重访加勒比
¥18.99
《重访加勒比》内容简介:《重访加勒比》是诺奖得主奈保尔的游记作品,堪称纪实文学典范之作!在《重访加勒比》中,我们看到的是典型的奈保尔:他用准确、敏锐的洞察力,写下了他对这部分世界真实的印象。 奈保尔重访家乡特立尼达和另外四个加勒比国家和地区。一路上,他目睹了特立尼达的繁华与落后、英属圭亚那的热情与冷漠、苏里南的多样与空洞、马提尼克的偏见、牙加的茫然…… 这些急速转型中的国家和地区充满变化,却又停滞不前。奈保尔用惊人的报道技巧和敏锐的历史思维冷静地再现了这里“毫无创造”的文化。他关注的是这里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的处境。在他看来,这里的人是模仿者,生活在借来的文化中,是一群永远无法抵达目的地的旅行者。 《重访加勒比》为“美洲三部曲”部。
大变局
¥15.00
本书为你讲述中国民间企业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和意义WTO冲、国内体制改革、全球产业变迁三大变局的影响,创业代企业家奋斗轨迹“二十年企业家”柳传志的境界;*竞争力行业——制造业群英会;富豪出没多的行业——地产英雄;传奇的民间企业——华为解密;生动的市场经济体玩——做市场;神秘而又强大的那股力量——资本运作;*可能性的新动力——海归派;现实的压力——企业冬天的来临;朴素的道理——回到根本;长久的战略——建立核心竞争力;直的挑战——学会变革。青年政经评论家、《南风窗》总编辑秦朔十年积累,心血之作。
库蒙的食人兽
¥32.99
吉姆˙科比特是出生在印度的英国殖民者后裔,对丛林有着*的热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库蒙的食人兽》是吉姆˙科比特作品中广泛传播、为世人所熟知的一本著作,客观、详细、冷静而又真实地描述了他每次狩猎食人兽过程的追踪、潜伏以及直面食人兽的恐惧。《库蒙的食人兽》问世几十年来,曾经影响了全球无数狩猎爱好者。书中所讲的虽然是捕杀食人兽的故事,但既不野蛮,也不血腥,相反,由于作者本人对大自然心存敬意,字里行间都能透露出他对老虎等野生动物的由衷赞美和喜爱,其中对长期陪伴他的猎狗罗宾的描写更是不乏温情和爱意。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库蒙地区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及动植物分布情况。
110在行动
¥19.18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以镇江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成立30周年为背景,精选30多件鲜活生动的事例,有各种案件的案发和侦破过程,也有为民服务,救人于危难的感人故事。从中可以了解到110的前世今生,忠诚与坚守、不易和艰辛。
打开一颗心:一位心外科医生手术台前的生死故事
¥29.90
“我经手过12000颗心脏。”作者在心外科暨胸外科从业数十年,手术成绩卓著。本书即汇集了作者经历的一些经典案例(多数发生在1970年代至2000年代之间),也剖白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 工薪家庭的穷小子,被幼年时的医学纪录片鼓舞,也被亲人的离世刺痛,终于将自己历练成一名杰出的心外科医生。他为面试的成功而激动地徜徉在伦敦河岸街头,为先天心脏病或气道重度灼伤的小儿胸,为病人和家属的焦灼与渴望而奋战,为对抗次日手术的焦虑而深沙特沙漠欣赏夜空,为尽力修补而果断切削垂危的心脏,为救命而与医务主任对抗、“擅自”为病人安装人工的“电池”心,在命悬一线的攻坚手术面前还能讲出冷笑话……一位艺业精湛、傲气十足又敬畏生命的外科医生形象跃然纸上。那些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就存在的*外科技术也令读者叹为观止。 ??? 在展现心胸外科手术的神乎其技之余,作者也借病症、病患和自己的业务游历,揭示了人世百态,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风物文化,展现了一名外科医生眼中所见的悲伤与爱,以及对医疗制度、伦理和医学教育的反思,令读者收获很多感触和启发,是一部兼具叙事魅力、医学知识和奇迹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