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学读本
¥24.00
本书是为中小学生深了解浙江传统文化,专门编写的带有教材性质的普及读物。本书以“浙学”的内涵为根据,通过选择南宋至近代浙江学者的经典性的论述来展示其内涵,分为五个专题:一是较真务实,二是修己及人,三是勇于担当,四是广揽博收,五是吃苦勤学。每个专题前有“导语”,对其当下价值意义作专门概述。每个专题选文10篇左右,每篇前有“解题”,后有“注释”。选文避免艰深,注释不求繁琐,但求简明,以利于一般读者阅读。


双城记:大连驰援武汉抗疫纪实
¥20.40
本书以大连援鄂医疗队五百名白衣天使元宵节星夜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大连与武汉双城暖心互动等新闻热事件为重,真实讲述了大连人民全力支援武汉抗新冠疫情的动人故事,是全国人民在中央领导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生动写照。 2019年12月,湖北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抗新冠疫情,全国人民都投到这一没有硝烟的战场。紧要关头,大连医护工作者响应国家号召,先后3批抵达抗疫情*前线,投到紧张的战斗中。2月8日,元宵节,大连五百名白衣战士星夜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疫情无情人有情,共克时艰传真情。非常时期,大连人民和武汉人民的心贴得更紧了,武汉大连人与大连武汉人,都感受到了所在城市的包容与关爱。


激流中
¥15.75
本书写了历史和个人相融合的文学上的八十年代。冯骥才认为八十年代不仅是中国当代史一个急转弯,也是空前又独特的文学时代。那是一个非常的时代,也是一个反常的时代;一个百感交集的时代,也是一个心怀渴望的时代;一个涌向物质化的时代,也是一个纯精神和思考的时代;一个干预现实的时代,也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 在这本书里,作者记述了他亲历的新时期十年的文学活动,以及作者对整个新时期文学现象的反思。


自强之歌(2009年卷)
¥8.04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广大残疾人身残志坚,积极参与改革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的辛劳,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受表彰的自强模范,就是数千万残疾人的杰出代表,也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刚才,听了几位自强模范和助残先代表的发言,我和大家一样,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思想受到深刻启迪。他们的成就令人钦佩,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的品德闪耀着光辉,他们的精神催人奋。我们知道,今天受到表彰的每一位自强模范、每一个助残先集体和个人,都有不平凡的业绩、不平凡的故事。这个星光灿烂的英雄模范群体,是我国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广大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生动写照,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改革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步的巨大成就,展示了当代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武汉女孩阿念日记【感动万千网友“阿念与外婆”的真实故事,记录2020年抗疫的爱与温暖】
¥22.40
2020年2月19日,为照顾重病却抗拒治疗的外婆,90后新冠肺炎患者阿念义无反顾从方舱医院搬去了“火神山”,她要替妈妈抢回妈妈!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阿念和外婆的故事”温暖感动了千千万万人,这本书就是阿念以亲历者的视角记录下的自己从患病、隔离、住院到陪护外婆的点点滴滴。真实记录的日记,细腻柔软的笔触,不仅呈现了自己和外婆生死相依的亲情守护,也展示了特殊时期年轻一代的成长与担当。更从另一个视角让我们看到哪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共克时艰的全力付出和默默奉献,他们为武汉流过泪,也为武汉拼过命!这是一本真正的“中国故事”,在特殊时期,所有人紧紧围绕在一起,直面过生命的逝去,暂停过快速奔跑的脚步,却始终不言放弃,心怀希望,以爱为名,义无反顾,向死而生!


燃烧的交响曲:一座南方城市的“工业时代”
¥28.99
本书以文学创作形式的多样化表达,兼及交响乐章的宏大结构,全景式描绘了一座城市的工业发展轨迹,讲述了韶关国有企业、军工企业(铀矿)在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历史地位,弘扬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坚韧实干、追求卓越”的韶关工矿企业精神。钢铁、有色金属、煤炭、铀矿等物质在粤北的大山里熊熊燃烧;蓝领之星罗东元、井下工人杨展希、筑炉工人陈福春、炼铀功臣王明健等工矿劳模在粤北这座城市里默默奉献,人和物在这里交织成了一部有血有肉、有筋骨有温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建设题材的报告文学。


我信仰阅读:传奇出版人罗伯特·戈特利布回忆录
¥47.40
1955年,一位酷爱阅读的年轻人加入了西蒙-舒斯特出版社。他一路升至主编,又跳槽到负有盛名的克瑙夫出版社当总编辑,后来还曾执掌《纽约客》。70岁时,他成为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编辑,做出了数月狂销200万册的《克林顿传》。他,就是罗伯特·戈特利布。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 他如何定下《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个经典书名。 他如何一眼识破诺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匿名写作。 他为何对克林顿说出“不是我为你工作,是你为我工作”。 以及他群星璀璨的作者名单和那些伟大作品的背后故事。 他的出版成就离不开阅读,阅读就是他的信仰。翻开这本书,这位传奇出版人将带我们走进美国出版的黄金时代。


古路之路
¥34.99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目光聚焦于坐落在大渡河大峡谷绝壁之上的四川省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的出行之路、脱贫之路和未来之路,反映了脱贫攻坚战响以后,古路村村民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基层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奋拼搏,着力改善交通出行条件,实现安全饮水和安全用电,造出了一条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从扯着藤蔓攀岩到钢梯嵌绝壁,再到索道飞架南北,古路村从壁立千仞的绝尘幽谷中走来。伴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号角,古路之路上回响的声声跫音,必将更加坚定。

特蕾莎修女传
¥1.99
特蕾莎修女,一位穷其一生为贫穷的人当中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可怜的人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特蕾莎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本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本书是特蕾莎修女的部中文传记,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特蕾莎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


知晓我姓名
¥59.00
2015年1月,斯坦福大学性侵案震惊全美。犯罪嫌疑人布罗克·特纳是一名曾参加过奥运会预选赛的游泳新星。 面对法庭的不公审判,受害者化名为埃米莉发表法庭陈述,这份陈述被认为是继《汤姆叔叔的小屋》以来美国*重要的历史文档之一。在案件影响下,加州罢免庭审法官并改变性侵立法。 她不是埃米莉,她是香奈儿·米勒,一个华裔女孩,中文名字是张小夏。 她不是符号般的受害者,而将在书写中为自己、为所有曾遭受伤痛的女孩重新获得疗愈、尊严和力量。


都是好时光:一位乳腺癌患者的康复笔记
¥19.99
本书是一位乳腺癌患者的康复笔记,记录了作者肖于从得知生病的不受,到积极配合治疗,到对抗抑郁、*终慢慢回归生活的心路历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抗癌纪实文学。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老天不会一直发好牌,也不会一直发烂牌。一手的烂牌,除了依赖胆识、气魄以及牌的技巧,还需要伙伴配合,完烂牌,人生才能重新始赢。而所有好过与难过的历程,回头想来,都是好时光。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你还好吗(无版权)
¥42.50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10年来全国各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身体状况、工作情况和精神面貌。在中华骨髓库组织开展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你还好吗”活动中,中央16家主流媒体和部分省级主流媒体历时5个月,采访了40多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挖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感人事迹,真实记录了他们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的相关情况。通过回访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表达了全社会对他们的关切和敬意,让更多人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的理念,传递正能量。正文后附有造血干细胞知识性普及文章。 全书从媒体报道中精选出30多篇文章,配相关图片20多幅,共20万字。集中记录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光荣事迹,展现他们的靓丽风采,赞誉他们的高贵品格,弘扬他们的奉献精神。书中介绍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有不同年龄段的人和事迹,一位80后教师为了给陌生人捐献合格的骨髓,每天坚持跑步5公里;一位90后小伙儿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5年内两次配型成功;还有一位外籍医生,为了挽救了一个7岁孩子的生命而捐献造血干细跑。10年来,7000多位捐献者用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用健康的体魄和快乐的生活回答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到底伤不伤害身体?”的疑问。本书的出版,希望通过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榜样力量,能激励更多的适龄健康公民加入中华骨髓库,给数以万计的血液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我们正在消失的徽州乡村生活
¥23.00
历史上的徽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勤劳、智慧的徽州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徽州文化。在现代文明冲下, 徽州许多地方的传统风俗正在慢慢消失,传统生活的痕迹也正在离我们远去。如果不及时叙述,不勉力记录,那么散落于徽州大地的很多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便会在时间的长河中被渐次淹没。 本书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徽州人,也是有二十年采编经验的资深媒体人。她以饱含乡情的笔触,记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徽州乡村生活。在她笔下,我们看到一个古老的徽州, 也是新生的徽州;一个过往的徽州, 也是传承的徽州。


半壁店村史
¥12.00
半壁店村村史在本世纪初编写完成,为村民鉴古察今、寻根问祖,了解村庄概况、民风习俗、生产生活等,提供了参考资料,是全村人的一件大事、喜事。半壁店村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据清康熙《大兴县志》记载,半壁店村由山西移民于明初建立。村中现存有二百年以上历史的大庙遗迹,还有一棵约二百年树龄的洋槐树,可作历史见证。目前村民中健在的七十五岁以上的老人约有三十人,其中八十岁以上者约十人,年龄者九十六岁,他们都见过张氏家族建村人的坟墓,以及时间比较久远的黄氏家族、路氏家族、傅氏家族的祖坟。但是,各姓氏家族都没有传下年代较久远的家谱,村中情况也很少见诸文字记载,过去的事情主要依靠辈辈口耳相传。目前健在的老人,不仅听过前辈讲述清朝末年他们自身的经历以及所见所闻的社会状况,而且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初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所以,本书有些内容主要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如行政区划历史沿革,明清时期大事发生的时间,历史上的战争和灾害,1949年以后大兴县历年的粮食产量等;有些内容以口头传说和口述为依据进行编写,如清末以来半壁店村的生产生活状况、民风民俗等。


四个中国人Ⅲ
¥40.80
本书将笔触触及与现代音乐人苏阳有过交集的四位中国传统音乐(花儿、陕北说书、秦腔、皮影)民间音乐艺人,关注他们在社会变革背景下的手艺、音乐技能和人物命运;除此之外,我们追随四位黄河边的艺人,为的是寻迹传统音乐之河留经21世纪的艺术生态,溯源其源头活水和新的支脉。


一门一世界
¥55.44
北京文化以建筑为众目可见的外在证明,而北京建筑又以呈现在街市场上的大门*为显著、*讲究的标志。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等级、格调的大门,大北京有着丰富遗存。20世纪,政治、经济、文化和城市格局的世大变迁,使北京传统建筑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变异,本书作者有意在北京*规模的拆迁过程中以照片保留下北京传统建筑的许多影像资料。本书以门为切,讲述门里外的故事。虽言“故事”,绝非虚构文学。


逐梦下邳
¥16.00
圯桥,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史记》上称为下邳。“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这是李白来到圯桥上发出的感慨。“两汉文化看徐州,东汉文化看下邳。”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个时代自有一个时代的风流。那么,今天故黄河的土地上,呈现的是怎样的一种气象? 作者在古下邳的民间,采访了数百名普通百姓,深切感受到了新时代的英风,吹暖了这片古老而又深厚的土地,勃发了青春,在历史的册页上,留下了不一样的痕迹。古老和现实在这里交汇,折射出灿烂而又令人神往的迷人色彩!


运河两岸有人家——
晓庄镜头下的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
¥29.00
1933年出生的晓庄,是新中国*早的女摄影家之一,亲历并记录了中国70年发展的全历程。本书选取晓庄镜头下1950年代至今的大运河江苏段两岸风貌影像,加之大运河研究专业学者的文字记录,图文并茂全方位呈现出两岸人民生产、生活的历史变迁。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江苏段遗产*多。在运河沿线,分布着相当数量的城镇、乡村,它们都曾是晓庄采访、采风的重区域,留下的相关照片有万余张之多。本书从中挑选出300多张,内容涉及运河景观、运河建设和运河两岸农业生产、工业建设、人民生活、文化遗产等方方面面,时间跨度达66年,全面彰显了大运河江苏段及其沿线社会经济文化面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深刻反映了70年建设的巨大成就。 宏观的社会经济数据背后,是无数的生活细节。人们曾经历的各类场景,许多已渐渐远去,而影像与文字,让我们重返历史现场,唤醒时代记忆。


苏北花开——从薄弱乡村到最美乡村
¥11.85
本书是一部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倾力表现以江苏省睢宁县高党村为代表的苏北农村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方面的全面振兴之路,写出了当代农民既脚踏大地又仰望星空的情怀与梦想,形象地凸显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基调、步骤与目标。为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欠发达农村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念”与“道路”方案。


陶工
¥269.50
本书聚焦中国传统制陶技艺,以人类学方法为基础,对全国各地老中青三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行现场采访记录,将他们的背景故事、精湛技艺、工作状态和美学思想展现出来;同时结合史料,对各窑口的地理、历史、工艺特色、传承脉络以及制陶工具、工序行了总结和梳理,适合所有对中国传统手工制陶感兴趣的大众品读与收藏。


一个人的湘西辞典
¥40.00
中文版《一个人的湘西辞典》201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极具文学艺术魅力和文化历史内涵的辞典,湘西的人文与历史,湘西的生命与生活,湘西的爱情与人性,都在这部“一个人的湘西百科全书”里。本书是一部值得国内外对湘西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湘西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工作者、研究民族文化的历史学者、民俗学家、民族学家、想体验湘西旅游文化的国内外游客珍藏的作品和参考书目,也是湘西旅游的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