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卫生室的经方故事(*辑)
卫生室的经方故事(*辑)
王彦权、王巨擘
¥27.30
*底层乡村医生,真心挚爱中医,默默践行经方,用真实、确切的疗效赢得尊重,获得赞誉,也得到快乐。所记录的卫生室一个个真实、鲜活、生动的案例故事,质朴、平实、真切,干货满满,别生面,让你不得不由衷地钦佩、赞叹。从他们身上看到中医的根,看到了经方复兴的希望,正如黄煌老师所说的:真正能够传承中医、传承经方的,就是这些基层医生!
49元5本 失眠临证辨治心悟(全国名老中医王立忠临证精华丛书)
失眠临证辨治心悟(全国名老中医王立忠临证精华丛书)
郭健等
¥34.30
临床上失眠患者较多,治疗效果却不佳,值得研究和探索,而王立忠在治疗失眠方面经验丰富,临床疗效突出,该书系统总结了王立忠治疗失眠的经验和体会,出版后一定会收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目前,专门论述失眠相关书籍甚少,该书主要介绍临床上常见失眠辨证思路、治疗方法、临证经验及心得体会,以便中医从业者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围观大患者解决失眠之苦。 该书稿内容详实,切合临床实际,实用性较强,主要从失眠的历史渊源、王立忠对失眠的认识、辩证论治用药经验、用药规律及临床验案等方面论述失眠的临床治疗经验。
49元5本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中西医诊治进展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中西医诊治进展
李松伟、李桓
¥55.30
间质性肺病(ILD)是结缔组织病(CTD)患者的常见肺部并发症。CTD相关ILD可见于多种CTD,如系统性硬化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ILD是CTD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CTD相关ILD的诊断与鉴别较为复杂,病情评估需要多科共同参与,治疗方案的选择个体化差异大。目前急需相关专业书籍供临床医师在诊治实践中有所借鉴。 本书系统介绍了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概念、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检查、诊断和中西医治疗。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CTD相关ILD的认识水平,规范我国CTD相关ILD的临床诊治,提倡早期筛查、早期确诊和早期干预,重视患者随访与管理,最终改善CTD相关ILD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49元5本 郑氏分部循经取穴全图解
郑氏分部循经取穴全图解
方晓丽
¥47.60
准确循经取穴是针灸医生的重要基本功之一,而准确取穴双手配合也是实施针刺手法的先决条件。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于2012年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64家全国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为中国十大针灸学术流派之一,甘肃郑氏针法,经过五代历时一个多世纪传承,形成了以古典针刺手法的应用与创新为核心的传统针灸临床诊疗“理、法、方、穴、术”完整的学术体系。郑氏针法虽然非常注重针法操作在针灸治疗过程中独特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对腧穴也有非常全面深刻和独到的认识与实践经验。郑氏强调要从腧穴穴性、腧穴功效层面认识腧穴,实现针灸临床“理、法、方、穴、术”各环节的完美结合。2019年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选国家中管局中医流派二期建设项目,继续挖掘整理郑老先生生前针灸经络腧穴学教学相关影像资料以及郑氏针灸对经络腧穴的认识与实践经验,特编写《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传统取穴法全图解》一书。本书所配用视频是海内外著名针灸学家“西北针王”郑魁山老先生亲自演示的针灸教学“传统针灸取穴法”珍贵视频,可供中医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以及中医针灸爱好者借鉴使用。
49元5本 国医四季养生福祉药膳
国医四季养生福祉药膳
王中男、肖琴瑛
¥47.60
本书以一年四季为时间线,以南北两地为地域线,以菜、粥、汤、点(甜点,糕点)、饮、果为品类线,以國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药食同源药物为核心线,设计一年四季适用于南北两地的山珍及海味等多种类药膳大典。药膳兼顾家常与高端两类,寻常百姓家及高端养生会所、酒店皆适宜使用。本书图文并茂,药膳包含了名称、食材(两人份)、制作方法、养生功效,并用表格列出每个季节常用食材的热量及微量元素含量,形成直观、简洁、易懂、易用的风格,兼具科普性、专业性与趣味性。是一本实用的药膳全品类图书。
49元5本 伤寒论近言(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续编)
伤寒论近言(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续编)
(清)何梦瑶
¥41.30
《伤寒论近言》是何梦瑶专门阐述其伤寒思想的一本专著,全书分为七卷,凡例及目录列于卷首,卷一包括提纲、《内经》热病论、王叔和序例及《伤寒论》序,卷二为太阳篇,卷三为阳明篇,卷四为少阳篇及阳经合病并病篇,卷五为太阴篇、少阴篇、厥阴篇,卷六包括汗吐下可不可篇、差后劳复、阴阳易病、痉湿暍篇、霍乱、温病、辨脉法及平脉法,卷七收录仲景原方。本次整理以清乾隆24年己卯(1759)乐只堂刻本为底本,以宋本《伤寒论》为主校本,以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注解伤寒论》为参校本。
陈皮入膳调百味:新会陈皮药膳集萃
陈皮入膳调百味:新会陈皮药膳集萃
余香、陈小龙、盛波
¥61.60
新会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和胃的功效,是我国著名的药食两用中药材,药膳历史悠久,形势多种多样,将新会陈皮的药用保健功能与其调味功能相结合,融合保健和治疗于美食中,形成了新会陈皮的药膳食疗养生文化。为更全面的让大众了解新会陈皮药膳,弘扬中医药文化,发挥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本书介绍了新会本地特色的陈皮药膳配方、古代文献记载的陈皮药膳配方及现代文献记载的陈皮药膳配方300余个,并从药膳理论到药膳配方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行了全面的阐述,使读者更一步了解并能运用新会陈皮药膳,对弘扬新会陈皮道地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49元5本 心系疾病临证思辨录(医门问津)
心系疾病临证思辨录(医门问津)
张军平
¥54.6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步,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既往传统的理解,需要我们在继承中创新,探讨疾病诊疗的新思路。
食管癌古今医案精选
食管癌古今医案精选
郭志忠、周世繁、尹笑丹
¥90.30
《食管癌古今医案》精选历代先贤医案,所选医案以现代为主,治法以内治为主。 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两宋金元时期,流传下来的食管癌相关医案较少,共计23篇,明朝期间为第二章,第三章为清朝期间所记录医案,第四章为民国时期,第五章为建国以来在书刊、杂志及专著所记录的中医治疗食管癌的中医医案,其中,建国以来的名家中医医案主要是以历届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地方名中医所公发表的中医食管癌病案报道,病案收集过程中力争详实、真实,中医医案登记有出处,特别是对名医大家治疗食管癌的中医理论思考和方药辨证使用特色做了原始再现,让我们领略到了名医大家独特的学术思想、知常达变的诊治技巧和遣方用药特色,同时也让中医研究者和中医临床实践者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再现了中医历代名家在治疗噎膈病症时中医理论的发展和演变,力争对广大的中医师在中医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实践活动中有所启迪。
中医经典痹病钩玄
中医经典痹病钩玄
卞华
¥208.60
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包括痹病的渊源及含义,以及痹病的病因病机、诊法与辨证、治则治法、调护预防、预后等相关基础知识的经典原文及钩玄提要。各论共收载痹病相关病证23种,每种病证包括概述、正文(【经典原文】【钩玄提要】【传承发展】【应用示例】)、附录(文献辑录、常用方药)以及参考文献等内容。其中概述简要介绍病证的概念、临床特等。【经典原文】中引载《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中痹病的原文,同一经典内容的排序为病名、病因病机、症状与诊断、治法方药、转归预后。【钩玄提要】部分,基于经典原文内容,结合后世医家对经典原文的注释,按病证病名、病因病机、症状与诊断、治法方药、转归预后等内容行分类探析,某一项无相关文献者可缺项。【传承发展】部分,针对后世医家在传承经典基础上对相关病名、病因病机、症状与诊断、治法方药、转归预后等方面的完善和创新,行分析论述,某一项无相关文献者可缺项。【应用示例】部分,列举后世医家的典型医案(一般为3~9例),依据病机分类排列。文献辑录部分对【钩玄提要】【传承发展】两部分涉及的相关文献的原文,据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载。常用方药载录文中所涉及的方剂,内容与原文献记载保持一致。参考文献将文中引用的文献列出。
体表解剖速辨腧穴及临床研究.头部篇
体表解剖速辨腧穴及临床研究.头部篇
周志刚、周平生、喻松仁
¥105.00
现行《经络腧穴学》教材对腧穴的定位以文字描述居多,主治以症状为主,缺乏相应的文献支撑,无作用机理阐述,更无现代名家经验传承。学生在学习过程主要是背诵为主,缺乏对经络腧穴的全面了解。针对针灸学习过程中难重,《体表解剖辨腧穴(头部腧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立体全面展示头部腧穴的腧穴丰富内涵,一是讲述体表解剖(体表标志)定腧穴,二是讲述腧穴的临床疗效、机制研究及腧穴配伍研究,三是名医经验传承。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学生可以快速准确定腧穴位置,掌握腧穴的主治优势疾病、了解腧穴治病的机理、腧穴配伍特、学习名医经验、学术思想和观。认真学习本书后,医学生及中医针灸爱好者可以按图索骥地防治疾病,解除病人及家人的痛苦。 本书的体表解剖(体表标志)定腧穴主要用图展示的腧穴的位置;述腧穴的临床疗效、机制研究及腧穴配伍研究部分讲述腧穴的治疗优势疾病(1-2个),治疗优势疾病的机理及腧穴治疗优势疾病的配伍特;名医经验传承主要集中在学习名医经验、学术思想和观、名医的治疗技术等。 本书的主要特色为: 1、图文并茂 本书为更好展示腧穴的定位,采用体表解剖(体表标志)等展示腧穴的位置。 2、腧穴主治的优势疾病全方位、立体介绍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学生可以快速准确定腧穴位置,掌握腧穴的主治优势疾病、了解腧穴治病的机理、腧穴配伍特、学习名医经验、学术思想和观、名医的治疗技术。
49元5本 常用中医养生康复技术
常用中医养生康复技术
郭建红、王俊磊、黄辰
¥40.60
目前使用的《中医养生康复学》等中医养生康复专业教材多为针对中医专业本科学生使用的教材,课程内容较为专业,适用于中医专业学生,且内容追求多而全,课时多,不适用于其她医学专业学生学习。本书定位为适用于所有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学习,也可供其他专业选修本门课程的本科生,以及社会上广大中医爱好者学习。因此全书内容在突出中医特色的同时,注重其他专业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解。本书一共包含三个章节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概念与特,中医学生命观,健康的生命特征以及中医养生康复的基本原则。第二章为常用中医养生康复技术总论,包括经络与腧穴基本知识,中医常用养生康复技术、中医养生康复功法基本知识。第三章为常用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各论,包括头面部康复技术、颈肩部康复技术、胸部康复技术、腹部康复技术、背腰部康复技术、上肢部康复技术、下肢部康复技术及功法养生康复技术、养生康复技术常用功法等内容。所选中医实用技术尽量做到精简而详实,内容编写过程中尽量做到简明实用、易于掌握
49元5本 浙派中医系列丛书.脾胃病卷
浙派中医系列丛书.脾胃病卷
钦丹萍
¥54.60
全书共七章,各章节以历史时代为纵轴,上至先秦时期,下至当代;以古籍文献、医家学说为横轴依次展,深挖掘。其中第二章“浙派中医地域流派脾胃病学术特色”及第三章“浙派中医脾胃病学术传承”首次从脾胃病角度凝练了浙派中医地域流派学术特色及传承发展概况,为现代中医脾胃病体系的一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历史脉络和理论基础。
49元5本 子午流注创新与应用
子午流注创新与应用
苏绪林、谢雨君
¥39.20
本著作是子午流注的系统研究著作,既介绍了子午流注纳甲法、纳子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学术源流、穴方法和应用方法,又融笔者的研究成果,还为读者提供了穴速查法、速查表、相关腧穴图示帮助和2021—2032年逐日逐时穴查询。初学者可先学会使用,基础较好者可以研读推算原理,还可以探讨子午流注的创新与临床实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子午流注义理深奥,涉及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经络腧穴、脏腑理论、辨证论治等内容,加之子午流注流派较多,各种穴方法有所差异,故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严重影响了子午流注针法的学术传承和推广应用。 笔者通过20多年的研究,在学术源流、穴流派、日干支推算、按时穴、择时取穴、各年逐日逐时取穴等方面取得系列理论成果,设计制作了子午流注推算盘、推算竹简、手机APP、专题网站、取穴日历等系列产品,获批国家级继续教育讲座等,具有较好的创新性。
49元5本 骨伤运动医学(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院校规划教材)
骨伤运动医学(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院校规划教材)
陈岗、袁普卫
¥59.00
骨伤运动医学是中医骨伤科学的一门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中国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应用骨伤科基础理论、临床技能及中国式强身健体方法,整合现代医学科学中运动损伤先治疗理念和运动防护知识,主要研究各种骨与关节运动相关疾病及损伤的诊治及预防,对运动生物学基础、运动损伤、运动康复、运动保健等诸多学科理论行阐述,达到监督和指导体育运动训练、防治运动损伤及促全民健康的作用。
49元5本 症病学说(症病学说系列丛书)
症病学说(症病学说系列丛书)
陈志强
¥55.30
本套丛书是以*佳疗效为目标,以症病同治、疗效优先为核心理念,总结中西医优势互补的临床经验,探索中西医优势互补的临床方法,践行中国特色医学发展道路的系统学术表述。陈志强院长“症病学说”所提出的学术探索主要包括:明确症也是病、临床实际是“症病同存”、“症病学说”的学术内涵、临床*佳诊疗方案的制定应该以疗效优先、以*佳疗效为目标的“症病同治”的诊疗策略、提出*佳疗效的诊疗目的是“症病同除”等内容。“症病学说”有很多内容值得深入研究。《症病学说系列丛书》既可以为提高临床疗效、为培养医学高级人才提供经验,也可以为守正创新发展中医、探索中国特色新医学提供借鉴。
经方百案研读
经方百案研读
金梅、吕旭升
¥68.60
《经方百案研读》通过对110例经典医案的系统分析,构建了“原文—研读—对比”的双轨研究框架,提出四步研读法:第一步阅读患者的证候;第二步自己独立行辨证论治;第三步研读医案中的医生的辨证论治过程;第四步将自己的辨证论治和医案中的辨证论治行对比研究,提出各自得失、所得的启示,以及暂时无法解答的疑问。这种研读区别于常见的医案解读类图书,没有一味顺承医案,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己见跟验案所见相比对,提出其得失、启示、疑问。书中强调中医的科学性,以客观证候(如脉象、舌象)和逻辑推理回应“经验医学”质疑,并主张经方应用需紧扣“主证”与病机,避免盲目套用。本书适合中医从业者提升辨证能力、临床研究者探索中西医结合路径,亦可为爱好者提供系统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理论的批判性思维范本。
49元5本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概念、方法及应用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概念、方法及应用
刘建平、陈薇、高颖
¥50.40
实世界研究是基于医疗实践的场景收集与研究对象健康有关的数据(真实世界数据)或基于这些数据衍生的汇总数据,通过分析,获得药物或非药物干预措施的使用情况及潜在获益-风险的临床证据的研究过程。其目的是力求使临床研究的结果更具有实用性,能够影响临床实践,改变医疗决策。真实世界研究模式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支撑,伴随近年来建立的各类中医药科研平台,真实世界研究在循证医学的大背景下,逐步在中医药多种病症临床研究中应用,主要涉及上市后中成药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化,中医证候分布与演变规律,基于临床数据的有效方药发现,名家经验传承研究等内容。
多功能套针学枢要(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多功能套针学枢要(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侯国文、杨建宇、侯广智
¥88.00
本书为作者创立多功能套针学的系统性理论著作,从多功能套针发展源起,到其机制和针灸学理论基础,再从多病种应用套针治疗的实例手,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完整展现多功能套针的理论特与实用应用效果。内容实用,特突出。
胡希恕冯世纶《伤寒论》全释
胡希恕冯世纶《伤寒论》全释
冯世纶
¥60.20
本书为胡希恕、冯世纶两代经方家逐条解析《伤寒论》的原创著作。 胡希恕(1898-1984年)又名胡禧绪,汉族,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胡希恕一生勤于临床,并一直在临床、教学一线,其明确指出经方医学采用的是六经八纲辨证体系,是神农-伊尹汤液学派,不同于《黄帝内经》的脏腑经络辨证体系,明确提出了仲景学说和《黄帝内经》理论学术渊源不同;揭示了辨证论治的实质,即基于患病机体一般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的、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其临床注重方证,更是揭示了半表半里实质,并提出了“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等学术思想,人民日报给予其高度评价,认为其解决了“历代医家缺乏论述的难题”。其核心学术思想为:伤寒六经论治与八纲的关系:六经来自于八纲,以八纲解读六经。其学术体系为: 方证辨证体系(先辨六经、八纲,继辨方证。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冯世纶,男,主任医师,教授,曾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委员、皮肤美容专业委员会常委和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委等职。 学习工作经历: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50余年,师承董建华、赵绍琴、胡希恕等名老中医,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专业特长:擅长经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内分泌病、热性病、咳喘、皮肤病等。发表了《伤寒杂病论溯源》等论文,出版了《经方传真》等专著5部,为继承和发展经方医学做出了贡献。 曾多次获得国家和部级奖励。
49元5本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疑难危急重症经验集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疑难危急重症经验集
方邦江、周爽
¥40.60
朱良春,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首届国医大师,先后承杏林薪火于马惠卿、章次公先生,悬壶济世于南通州,这位毕生奉献于基层的国医大师,以其在药物学、虫类药、风湿及肿瘤等疑难疾病诊疗上的深厚造诣和宝贵经验,赢得了“虫类药学家”、“风湿病泰斗”等美誉。他治学严谨,勤于实践,师古不泥,锐意创新,颇多建树,是一位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临床家。 本书为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疑难危急重症经验集,由朱老弟子、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方邦江教授主编。 全书分大师印象、学术思想大要、专病论治、治法传薪、临证验案精选、虫类药应用经验、药对应用经验、常用经验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