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走向自觉——中国近古历史研究论集(精)
走向自觉——中国近古历史研究论集(精)
包伟民著
¥40.80
本书是长江学者包伟民教授第二本自选集,所选文章反映了他近年来对史学研究方法的思考。所收文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略有差异的组合: *篇《历史学是什么》,作者用尽可能浅近的语言来表达他对历史学作为一门学问的理解。第二至五篇为*组,是关于近三四十年唐宋史有关侧面的学术综述;第六、七两篇为二组,就相关议题的推提出具体建议;第八至十一篇为第三组,分别讨论了史学研究中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怎样更恰当地应对海外汉学的学术影响;第十二至十七为第四组,都是在具体的专题研究中,利用一些作者感兴趣研究方法的试刀之作;*后两篇为第五组,是纪念作者先师邓广铭先生的专文。
49元5本 新史学(第十卷):激辩儒教:近世中国的宗教认同
新史学(第十卷):激辩儒教:近世中国的宗教认同
曹新宇本卷主编
¥46.80
  《新史学》创刊于200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   本刊优先采用在多学科交叉的语境下,对历史学的方法与叙述行多元探索的优秀论文和评论文字,同时兼容发表具有创意风格的传统史学论文。
49元5本 汉代压胜钱(精)--中国钱币丛书甲种本
汉代压胜钱(精)--中国钱币丛书甲种本
公柏青著
¥46.80
压胜钱,是民间用作祈吉和避邪的一种钱币。所谓压胜,就是压制邪魔,取得胜利的意思。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压胜钱产生于汉代。本书作者公柏青多年致力于汉代压胜钱的收藏与研究,本书是其成果的集中体现。 先前的汉代压胜钱研究主要着眼于年代考证、真伪鉴定等方面,为钱币学本体研究;而本书则将压胜钱视为物质文化产品,考查其承载的社会观念和折射的文化传统,是从文化的角度切的,为钱币的外延研究。这是本书的主导思想。 汉代压胜钱是后世压胜钱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理解汉代压胜钱的文化内涵,对压胜钱的研究意义重大。所以本书选择汉代压胜钱作为探究对象,从祥瑞图案及其中反映的文化信仰等多个方面对它行探讨。图文结合,揭示汉代压胜钱的精神内涵。 压胜钱外廓圆形穿孔方形的形制,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观念。在有限的压胜钱钱体上,古人铸造了丰富多彩的宇宙天地间的抽象图案和纹理,本书的主体部分就是对这些神秘的图案和纹理行分析。比如压胜钱上的星文,乍看上去就是一些杂乱无序的,但经过作者的逐一分析,各组星文所代表的星宿一目了然,其中所蕴含的对星神的崇拜思想也昭然若揭。小小的压胜钱钱体,蕴藏了丰富的内涵。本书的分析,有些前人论及很少,是完全原创的观。通过压胜钱一窥汉人的内心世界,本书做了拓性的探索。
49元5本 辽金史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
辽金史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
刘浦江著
¥51.60
  《辽金史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是刘浦江教授的*部论文集,其中所收二十篇论文代表了作者在辽金史研究领域取得的*阶段成果。这些研究的共同旨趣在于,抓住辽金历史、文献方面的基本问题,钩沉索隐,启疑发覆,从中亦可窥见作者早年由文献史学的学术取径与探索历程。
49元5本 清代云南释奠礼乐研究----以大理、临安及丽江地区为例(精)
清代云南释奠礼乐研究----以大理、临安及丽江地区为例(精)
洪江著
¥52.80
本书详细勾勒出清代云南释奠礼乐的传承历史状况。在此基础上,以释奠礼乐在清代大理地区、临安地区及丽江地区的传承状况为例,分析清代释奠礼乐代表的儒学礼乐与云南传统音乐文化的嬗变与融合,并对释奠礼乐与云南传统音乐文化间的关系行研究,探讨清代以释奠礼乐为代表的儒学礼乐在云南的多样化发展及其对云南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及意义。
49元5本 国学的当代性
国学的当代性
刘东著
¥28.80
 刘东教授既是中文世界z大的汉学迻译工程的主持者,同时作为清华国学院副院长,又担负着如何讲说国学的重大使命。他不满足于前人的“照着讲”与“着讲”,特别强调建立在中国本土文化主体性基础之上的“对着讲”,认为中学应在与西学的并长争高中,焕发生机与活力,为全人类提供一种独特而有效的“人生解决方案”。此即所谓“国学的当代性”,亦即作者本人一直在追寻的“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综谈“理论背景”,下编剖析“文化个案”。
49元5本 柳宗元评传(精)--孙昌武文集
柳宗元评传(精)--孙昌武文集
孙昌武著
¥47.40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是代表有唐一代思想学术成就的杰出人物之一。本书在广阔的社会历史及其思想文化背景下,细致地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他的政绩、文才;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他在哲学思想、历史观念、政治思想、文学思想以及宗教观等方面的理论成果和贡献。全书资料丰富,考证严谨,论说详明,可读性强,反映了当时学界柳宗元研究的新水平。
49元5本 花甲之年吃花甲:大宋王朝的优雅与粗鄙(把李清照和大宋朝那些趣事扒给你听)
花甲之年吃花甲:大宋王朝的优雅与粗鄙(把李清照和大宋朝那些趣事扒给你听)
张弛
¥23.66
《花甲之年吃花甲》通过对李清照流寓生活的追踪和描述,并以此为线索,对宋朝的审美行了重新审视。从绘画到汝瓷以及园林等,同时也对宋朝的军事、医学、货币和交通等方面有所涉及,从而勾勒出大宋王朝由盛至衰的宿命。作者研究了大量史料,采用了时下西方流行的知识考古学的手法,把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生活经历,及宋朝的趣闻逸事揉在一起,相映成趣。
清帝国性质的再商榷——回应“新清史”(试读本)
清帝国性质的再商榷——回应“新清史”(试读本)
汪荣祖主编
免费
美国学界流行“新清史”之说,认为清朝是中亚帝国而非中华帝国,且以谴责所谓大中国沙文主义为借口来否定汉化,以混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来论证清朝并不认同中国,其质疑中国领土主张历史正当性的言外之意呼之欲出。显而易见,所谓“新清史”学派无疑在大做翻案文章,以“新见”引世人关注,但无论在理据上与事据上都难以自圆其说。 本书聚焦于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诸如文化、学理、族群、汉化、认同、教育、制度以及中国观等,回应了“新清史”的论述,肯定了清朝是中华帝国的延伸。中国从秦至清,原是多民族帝国,不仅有汉化,也有胡化,清朝并不是中国历史上非汉族建立的朝代,岂能独外于中国?本书内容丰富,文笔犀利,不仅有高度的学术价值,而且颇具可读性。
中西纪事--清代史料笔记丛刊(试读本)
中西纪事--清代史料笔记丛刊(试读本)
(清)夏燮著 欧阳跃峰点校
免费
《中西纪事》共二十四卷,是一部重要的近代中外关系史著作,保留了许多珍贵史料。采用纪事本末体,每卷一个主题。前四卷叙述鸦片战争前中西交往的历史,第五至二十一卷记载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前后过程及战后的中外交涉的史事,第二十二、二十三卷是作者对战与和、如何抵抗外来侵略的看法和建议,末卷记载了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与部分殉难百姓的事迹。另外制作详细的人名索引,禆便读者。 本书对于近代外国侵略者用炮舰政策打开中国大门、强行通商的经过,以及中外交涉的许多细节、西方教士来华传教的始末等,记载甚为详细。成书过程中有续增、毁板、开禁重刊的曲折经历。本次整理所据底本为同治七年刊本,并参校他本。
两汉纪(全二册)(试读本)
两汉纪(全二册)(试读本)
(东汉)荀悦,(东晋)袁宏撰 ,张烈点校
免费
《两汉纪》是《汉纪》与《后汉纪》的合称,是以编年体的形式讲述两汉历史的基本书。 东汉人荀悦因著名的纪传体史书——班固《汉书》文字繁难,于是以编年体形式改写《汉书》,写成《汉纪》三十卷。本书有很高的史学见识,对《汉书》加以剪裁,吸收其精华,以年系事,条理清晰,头尾连贯,重点突出,是一部前汉简明大事记,可为研究前汉史的入门书。 《后汉纪》是东晋人袁宏受荀悦《汉纪》影响,采取编年体裁记录东汉史事的一部史书。本书共三十卷,综合多部史籍写成,成书早于范晔《后汉书》。本书以时间为经,理出了东汉一代历史的发展线索;以人物、事件为纬,展示了同时期各事件间的联系,使人们建立起对东汉史的整体印象。 《两汉纪》是方便读者了解西汉、东汉历史的编年体史书。
套装特惠下单19.99元 陈寅恪精选集(套装共6册)
陈寅恪精选集(套装共6册)
江苏人民出版社
¥150.99
《寒柳堂集》是陈寅恪文集之一,收录了《狐臭与胡臭》《赠蒋秉南序》等十余篇文章,内容涉及三国、敦煌学、中外交流、民国历史等多方面,是了解陈寅恪先生学术研究不可错过的资料。 《柳如是别传》以明末清初“甲申之变”前后天翻地覆的历史为背景,以柳如是和钱谦益的姻缘为线索,通过柳如是的经历,描写了她身边钱谦益等士人在严酷的命运面前如何抉择自己的归宿。 《魏晋南北朝史讲义及杂稿》覆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问题、新发现:如民族以文化分而不是以血统分,陈朝是南方蛮族创立的朝代,东汉、孙吴和西晋的统治者属于同一个阶级等。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本书包含了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与隋唐制度及其建置相关的内容,涵盖了隋唐史、民族学、社会学、考古学、文化史、语言文字学等与中古史相关的诸多领域,显示了陈寅恪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西文化的关系、种族与文化的界定、胡化汉化的实质等问题的高标卓识。 《元白诗笺证稿》是陈寅恪“以诗证史”的代表作,通过满满的考证来讲白居易和元稹,借助的元白二人的唐诗来考证中后期唐史。比如,通过《长恨歌》中关于杨贵妃入宫前后的描述,考证了诗歌背后唐朝的伦理观;又比如,“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江州司马应着浅红色官服,为何诗中穿的是青衫,陈寅恪从中考据出白居易原来是九品芝麻官。 【说明】如内有???,为原书缺损文字,不是乱码。
战争狂魔希特勒的巅峰与至暗时刻
战争狂魔希特勒的巅峰与至暗时刻
杰里米・德龙菲尔德,伊恩・塞耶;彼得・罗斯・兰奇
¥99.00
本套装包括:《希特勒后的阴谋:纳粹崩溃前的杀人灭绝计划》、《1924 : 改变希特勒命运的一年》
49元5本 品读《资治通鉴》:战国风云
品读《资治通鉴》:战国风云
一叶孤舟
¥15.90
  于历史来说作者只是爱好者而已,而爱好者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领略经典,更容易被非专业的历史爱好者所理解,这也是本书的初衷和目的。   《资治通鉴》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重要的是它充满了管理的智慧。里面有大量关于为人、识人、为臣、为君的学问,并且非常真实,可操作,值得现代人借鉴。   品读《资治通鉴》一书对《资治通鉴》的内容*不是简单意义的白话文翻译,而是添加了很多基础知识、基础人物的介绍,以现代的观来解读古人的智慧,方便读者更深度地理解学习。
49元5本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 一, 战国变法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 一, 战国变法
姚尧
¥24.94
本书是“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系列”的第1册,以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前三卷(周纪一到周纪三)为基础译注本,主要分原文、白话、注释、解读四部分,对其行深解读。作者除了对《资治通鉴》原文行了白话解说,添加注释,并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行了精彩的剖析评。
49元5本 大宋有温度
大宋有温度
楼惠子
¥17.11
本书是面向普通读者的散文式的通俗历史读物,十分适合大众阅读。围绕着宋朝的那些人那些事,讲述了40多个小故事,作者时而不苟言笑,时而嬉笑怒骂。除了写有两宋历史事件外,也夹杂了一些个人的见解与感想,下笔兼具幽默与讽刺,在轻松谈笑间,将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
49元5本 大宋有温度
大宋有温度
楼惠子
¥15.92
本书是面向普通读者的散文式的通俗历史读物,十分适合大众阅读。围绕着宋朝的那些人那些事,讲述了40多个小故事,作者时而不苟言笑,时而嬉笑怒骂。除了写有两宋历史事件外,也夹杂了一些个人的见解与感想,下笔兼具幽默与讽刺,在轻松谈笑间,将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
49元5本 知行合一五千年:度阴山讲中国史.2【适合大众口味的历史文化读本!】
知行合一五千年:度阴山讲中国史.2【适合大众口味的历史文化读本!】
度阴山
¥23.00
“度阴山讲中国史系列”是一套通俗中国史,上起神话时代,下至清朝灭亡,覆盖中华5000年历史。本书为第二册,主要讲述了魏晋南北朝这期间的历史发展。 从公元189年东汉董卓洛阳算起,到公元588年杨坚统一中国建立隋朝,中国乱了近四百年。当我们读这段历史时,会看到真正拥有良知的人屈指可数,更多的人要么消极避世,要么暴力求生,视生命如草芥。 这是一段残酷的食物呈现史,大多数人把属于人的尺度的良知抛到脑后,拿出动物的兽性来完成人生的旅程。但在人性的大黑暗中,仍有些英雄人物不顾一切亮了自己的良知,照亮黑暗,也正是他们的知行合一,才使我们对人性重新恢复希望,抱以乐观态度。
49元5本 乱世三百年:闲话南北朝之天下归一
乱世三百年:闲话南北朝之天下归一
碧血黄沙
¥35.00
这是一个英雄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战乱不休的时代。生不逢时,纵使身为帝王也有万般无奈。有人偏安一隅,只求苟活存世;有人胸怀天下,一心图谋霸业;有人蹉跎一世,不得片刻安宁;有人叱咤豪横,不免惨淡结尾。时运不济,盖世英雄也难逃末路悲凉。是良将难遇雄主可悲,还是英雄身死宫墙可怜?是壮志未得宏图可叹,还是隐忍直至衰亡可哀?这就是南北朝,上启魏晋之乱,下开隋唐盛世,岁月涤荡英雄泪,战乱裹挟豪强血,待得一统江山定,各个已是局中魂。这,就是南北朝,来时乱世纷争,归去尘埃暂歇,可堪回首萧瑟处,国破。
49元5本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著名唐史学者王贞平教授全面剖析,品大唐王朝三百年荣辱盛衰,看军事外交如何决定帝国兴亡成败!)(汗青堂系列)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著名唐史学者王贞平教授全面剖析,品大唐王朝三百年荣辱盛衰,看军事外交如何决定帝国兴亡成败!)(汗青堂系列)
王贞平
¥50.40
    本书是著名唐史学者王贞平教授关于唐代军事外交的专著。这部著作旁征博引,将“多极”亚洲中唐与突厥、回鹘、朝鲜、南诏、吐蕃等周边政权的“互利”与“相互依存”的复杂多变的关系娓娓道来,并对唐朝对外关系的中央与地方双重管理体系,以及“德”“义”在对外政策思想中的作用做了精辟独到的分析。
49元5本 北京地铁站名掌故
北京地铁站名掌故
户力平
¥39.99
本书是国内*部关于北京地铁站名掌故的著作,填补了国内尚无一个城市能从文史角度系统而全面地将地铁站名的历史与掌故汇编成集、公出版的空白,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全书介绍了北京到目前为止已发的23条地铁线路、共计352座地铁站名,包括站由来、历史沿革、景观风物、地域文化,趣闻轶事等。全书按线路顺序排列,从一号线始到机场线结束,节奏明快,史料扎实,语言生动,便于阅读。同时,书中还配有一百五十多幅老照片,帮助读者更直观的领略各个地铁站建设之前的历史原貌。 地铁站名作为地域名称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仅是地铁车站的称谓,也是北京的地理文化符号,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加以保护与传承。本书不是地方志,而是以北京人的眼光介绍北京地铁站名的溯源,融知识性、实用性、通俗性、趣味性于一体,堪称一部熟知北京地铁站名掌故兼及了解北京人文历史的简明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