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旧之间:端方与清末变局
¥34.50
清末新政是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领域,随着相关研究的日趋深,满蒙权贵在清末新政与时代变局中的作用及价值得到重新审视。本书以端方在清末变局中的改革举措为考察对象,是对既往研究的一步深化。作者将端方置于清末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审视,以其生平为经,思想为纬,力求从政治变革、实业创新、教育革新等方面考察其在清末变局中的作用,努力呈现清末政局的变与不变、新与旧、革新与传统,展现满蒙权贵应对清末变局的政治策略,丰富和充实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


秦汉谏议研究
¥39.50
本书所论“谏议”是指在古代,百官吏民针对国家事务或君主个人生活向君主发表意见及看法,或对君主过失提出意见并规谏其改正。谏议关涉言论,君主是否善于纳谏是国家治乱的晴雨表。在治世,明君对于言者所谏之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会惩罚言者而导致言路闭塞。在乱世,上有昏庸的君主,下有谗佞的小人,言者所谏容易触怒君主或招致群小报复,导致杀谏、惩谏的结果。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传世文献、历代相关研究论著,论述了秦汉谏议的若干重要问题,如秦汉时的谏官、谏议的种类、求谏应谏的方式、谏议的技巧、谏议的依据、谏议与舆论的关系以及谏议的局限性等,以期全面展现秦汉谏议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上册)
¥34.50
《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既对北京历史文化的本质属性做了系统、深、全面的纵向剖析,又对北京历史文化的特异性做了大视角的横向比较。具有悠久、持续、递、多元、一统发展特性的北京历史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不仅,而且独树一帜,是高踞于人类城市文明之巅的“人类文明圣殿”。不但如此,它还是孕育了远古人类、现代黄种人、新石器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地方,堪称“中华摇篮”;它更是世界上一座从上古时代走来并且始终永葆大都市地位的城市,堪称“天下城”;它同时是不折不扣的“东方都”, 在它红墙绿瓦的深处,蕴积着极为丰厚也极其深刻的东方文明内涵。


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下册)
¥34.50
《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既对北京历史文化的本质属性做了系统、深、全面的纵向剖析,又对北京历史文化的特异性做了大视角的横向比较。具有悠久、持续、递、多元、一统发展特性的北京历史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不仅,而且独树一帜,是高踞于人类城市文明之巅的“人类文明圣殿”。不但如此,它还是孕育了远古人类、现代黄种人、新石器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地方,堪称“中华摇篮”;它更是世界上一座从上古时代走来并且始终永葆大都市地位的城市,堪称“天下城”;它同时是不折不扣的“东方都”, 在它红墙绿瓦的深处,蕴积着极为丰厚也极其深刻的东方文明内涵。


《孙子兵法》与战争谋略
¥26.00
本书是黄朴民先生解读兵学经典《孙子兵法》、分析研究先秦两汉时期战争实践经验相结合而著成的一部古代军事学作品。通过分析中国古代众多战争案例故事,作者将关涉先秦到秦汉统一的大趋势、大脉络、大转折,从军事战略层面做了全景式的勾勒,举凡“周公东征与东西部族的冲突融合”“春秋列国兵要地理与战略格局的演变”“弭兵大会”“吴越战争与春秋后期的列国战略关系”“战国地缘战略形势及其演变”“秦汉时期统一战争的战略指挥述论”等大事因缘都有涉及。同时沟通古今中外,在历史纵深层面,对中华文化精神风貌从“尚武”到“崇文”之变迁做了系统梳理;在世界文明横向层面,通过比较研究中西方军事学宗旨与原则,提出双方“同”大于“异”的重大思考。


宋代的皇帝、文臣与武将
¥27.50
本书收录了宋史研究专家王瑞来先生的旧刊新作,共12篇,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即士大夫政治与皇权,内容涵盖两宋。诚如书名《宋代的皇帝、文臣和武将》所示,皇帝写了宋朝国的太祖、太宗,对堪称千古之谜的“烛影斧声”事件也有专题考察;文臣写了士大夫的楷模范仲淹、“铁面御史”赵抃、“太平宰相”周必大;武将写了在幕后促成“澶渊之盟”的宋朝降将王继忠和抗金名将岳飞;末了的一篇则写了以《富春山居图》闻名的由宋元的文人画家黄公望,论旨已宋元变革论的视域。可以说,本书对宋代历史上的不少重大事件都有论列。 向来的历史研究,大多对史事行严密的逻辑演绎,从中归纳出历史演的必然性。这样的研究高屋建瓴,无疑对历史发展的总体把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度抽象后的历史,失去了血肉,只剩下骨骼,让人难以感受到像时下的生活那样鲜活。为了避免“载之空言”,全书十二篇,宏大叙事皆依托于具体历史人物,以人物论的形式展。有了人的活动,历史才生动,其间的喜怒哀乐,才会唤起今人的共鸣。本书虽为学术文章,但文笔通俗易读,容易获得更为广泛的受众。


汉武英雄时代
¥24.50
本书是“史家讲史”丛书中的一种。教员青年读史时说:“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汉武帝时代是一个激情迸发、积极取的时代,一个民众劳作和奋争都取得了丰厚收获的时代。武帝以“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的气魄与果敢,展了“用兵匈奴”“通西域道路”“南越归服”“夜郎朝”“朝鲜置郡”“天马西来”等壮举。这一时期,地方分裂势力被肃清,楚文化、秦文化、齐鲁文化完成了合流的历史程,形成了我们民族的基本文化形态的汉文化。丝绸之路上发现的汉锦织文“登高明望四海”反映了这一时期汉文化面对世界的雄阔的胸襟和积极取的精神。同时期社会各领域杰出人物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群星闪耀、文化强势崛起、社会朝气蓬勃的古代中国的历史画卷。 此外,作者不避讳用“汉武帝的女人们”“栽培酷吏”呈现了汉武帝的多重面向。


埃及通史2:从第十七王朝到第十八王朝
¥54.00
本书依托埃及考古发掘成果,引用曼涅托、约瑟夫斯等古代史学家的文献,参考马里耶特、马伯乐和列普修斯等近代埃及学巨学的研究成果,讲还了埃及第十七王朝到第十八王朝(公元的17世纪到公元的13世纪)的历史,全景展示了古埃及强盛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状况。本书还配有包括雕像、壁画、圣甲虫、方尖碑、饰品、器具和战车在内的164幅插图。


埃及通史1:从史前埃及到第十六王朝
¥48.00
本书依托埃及考古的发掘成果,引用曼涅托、约瑟夫斯等古代史学家的文献,参考马里耶特、马伯乐和列普修斯等近代埃及学巨擘的研究成果,讲述了史前埃及第一王朝到喜克索斯王朝(第十五王朝和第十六王朝)的历史,梳理了古埃及历代法老排序的主线,初步解决了古埃及早期政权的跨度问题。本书还配有包括圣甲虫、祭坛、雕像、壁画、棺木、金字塔和方尖碑在内的155幅插图。


埃及通史3:从第十九王朝到第三十王朝
¥57.00
本书依托埃及考古发掘成果,参考布鲁格施、马里耶特、商博良、马伯乐和列普修斯等近代埃及学巨擘的研究成果,讲述了埃及第十九王朝到第三十王朝(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历史,深刻剖析了古埃及文明、古波斯文明、古希腊文明的不同形态及它们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解释了古埃及文明衰落的原因。本书还配有包括木乃伊、壁画、雕像、圣甲虫、方尖碑、祭坛、神殿、石碑和饰品在内的161幅插图。


埃及通史5:罗马统治时期的埃及
¥40.80
本书引用老普林尼、普鲁塔克等古代史学家的文献,参考皮特里、马哈菲和凯尼恩等近代埃及学学者的研究成果,讲述了罗马统治时期(公元前30年到7世纪中叶)的埃及历史,揭示了罗马帝国中央政府与埃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微妙关系:中央政府实力较强的时候,埃及相对服从;中央政府实力较弱的时候,埃及相对独立,甚至成为国中之国。本书还配有包括神殿、壁画、雕像、石碑、钱币、铭文、灯具和陶器在内的164幅插图。


埃及通史4:托勒密王朝
¥42.00
本书引用斯特拉波、鲁弗斯、弗拉维、狄奥多罗斯、普鲁塔克和李维等古代史学家的文献,参考皮特里、博蒂和克劳尔等近代埃及学学者的研究成果,讲述了托勒密王朝时期(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0年)的埃及历史,系统梳理了亚历山大征服埃及、继业者战争、托勒密一世建国、埃及文明希腊化、王室近亲通婚制与共主制、叙利亚战争、罗马内战与托勒密王朝灭亡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本书还配有包括钱币、壁画、雕像、石棺、神殿、头饰、铭文和柱廊在内的78幅插图。


埃及通史6:中世纪的埃及
¥51.00
本书引用罗杰斯、米尔恩、萨利、欧曼和戴维斯等近代埃及学学者的研究成果,讲述了埃及从被阿拉伯帝国征服(7世纪中叶)到被奥斯曼帝国征服(16世纪初)之间的历史,剖析了这一时期在埃及出现的突伦王朝、伊赫什德王朝、法蒂玛王朝和马穆鲁克王朝等政权的兴衰的原因。本书还配有包括钱币、砝码、印章、水位测量尺、城堡、铭文、壁画、器皿、家具等在内的101幅插图。

汉阙漫漫隐官道:东汉二百年政争与兵事(四册全)
¥99.00
本书以《资治通鉴》所记载的西汉后期至东汉末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斗争事件为主线,并参照了《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史书中的有关人物传记,把分散的、碎片化的历史事件,按照历史逻辑和时间顺序连缀起来,试图复原每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与后果,使这些事件中的历史人物丰满与鲜活起来,让读者在轻松愉悦中更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 ? ? ? ? ?


历史深处的君与臣
¥34.50
本书共收录黄朴民先生解读历史风云人物的文章四十六篇。其中,部分文章曾于不同时期发表在各大报刊杂志上,部分文章为作者新作。文集中每个历史人物都单独成篇,结集时,根据主题将文章分为六个板块:先哲的睿智、国士的卓识、王霸者的多张面孔、历史的镜鉴、才性离合、英雄的命运。收录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如先哲有老子、孔子,国士有韩信、诸葛亮,帝王有春秋霸主、也有厚实明君,文臣有邓禹、羊祜,武将有岳飞、哥舒翰。作者解读历史人物,不仅从人们熟知的方面手,还格外注意揭示历史人物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其他面向。如论及汉代大儒董仲舒,作者并没有从董仲舒确立儒家正统地位的贡献切,而是重在论说他所提出的“天人合一”,旨在假神权限制君权,这在封建社会,纯粹是异想天。再如论及岳飞之死,除了提到“主战”“主和”的政治斗争这一原因外,还指出,岳飞秉公议事、仗义执言的性格;手握重兵、威震天下,被高宗疑有“不臣之心”;君主集权专制政治的扼杀人才机制……这些都是导致岳飞冤死的“帮凶”。作者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对各位经典人物行了现代解读,总结其成败,揭示其启迪,为一切对历史有兴趣,对英雄有情结的当今读者提供了一种可资参考的材料和途径。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引发更多人去关注历史的演变,去关注历史上那些风云人物的命运,并而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理解与认知历史人物。


一本书快速了解古希腊文明
¥19.99
为何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至今仍被视为西方文明的源头?本书将带您穿越爱琴海的迷雾,从克里特与迈锡尼的史前序曲,到雅典与斯巴达的城邦争霸;从马拉松的英雄史诗,到苏格拉底的哲学思辨;从奥林匹斯诸神的爱恨情仇,到亚历山大大帝的辽阔远征。本书系统勾勒出这个伟大文明的轮廓,并揭示其不朽遗产如何塑造了我们今日的世界。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中华学术·有道【中华书局出品】
¥88.80
本书收录了台湾“中研院”院士萧启庆先生亲自选定的其在蒙元史研究领域较具代表性的论文二十余篇,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族群文化和人物等方面对蒙元历史行了深探索。不仅在微观考察方面多有突破,解决了相关领域诸多疑问,而成为了学术上的定论或一步研究的基础,而且十分重视对元朝政权性质、历史定位这样具有宏观色彩问题的关注;不仅考察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性,同时也高度重视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延续性和同一性,对于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有重要意义,是蒙元史研究的必看之作。

20世纪中国婚姻史全五册(套装全五册)【中华书局出品】【*分册】
¥81.60
20世纪风云激荡,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这一时期,婚姻领域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婚姻观念如何突破传统桎梏实现现代转型?婚姻制度经历了哪些里程碑式的革新?婚姻习俗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呈现出怎样的嬗变轨迹?婚姻生活的日常图景又发生了哪些具体而微的改变?这些变革与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婚姻模式存在哪些本质差异?百年间婚姻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演脉络?不同历史阶段的变革又各自具备何种鲜明特征?婚姻礼仪经历了怎样的删繁就简与推陈出新?人们的婚姻心态在时代浪潮的冲下产生了哪些深刻转变?而驱动这一系列婚姻变革的深层动因及关联要素究竟为何? 本书以社会文化史为研究视角,将20世纪中国婚姻变迁的历程,巧妙嵌自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改造运动的宏大背景之中,通过五个典型时期的划分,将婚姻变革与思想解放、社会转型有机关联,聚焦择偶、恋爱、婚龄、聘礼、嫁妆、婚俗、婚礼、离婚、再婚、婚姻观念、婚姻伦理等问题,重论述20世纪中国婚姻变革的内容、特征、脉络、缘由以及发展趋向等,层层深地解答了上述环环相扣的历史之问。 激荡的百年,是中国社会变革、思想解放的大时代,反应在婚姻领域,即破旧立新。本书不仅是一部严谨的婚姻社会史,更是一曲大时代背景下个人婚恋选择的变奏曲。透过历史的棱镜,一个个关于择偶、恋爱、婚俗、婚礼、离婚、再婚等真实案例,展现了大时代中个人自主意识的觉醒与观念蜕变。书中既有对时代洪流的宏观把握,也有对历史个体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细腻刻画,宏大叙事与微观透视相结合,呈现出一幅立体丰满、鲜活生动的20世纪中国婚姻变迁的历史长卷。


回望贺兰:西夏文明史再研究【中华书局出品】
¥58.80
本书围绕西夏文明的属性和历史地位这一宏大主题,在梳理国内外西夏史研究已取得的丰硕成果基础上,从民族、宗教、政治、法律、史学、文学、美术、语言、文字及历史背景等方面,行了全面、系统的观察和讨论,提出了11-13 世纪的西夏文明是对汉唐华夏文明的重建这一观。内容丰赡、视野宏阔,代表了西夏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与显著展。

20世纪中国婚姻史全五册(套装全五册)【中华书局出品】【第四分册】
¥81.60
20世纪风云激荡,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这一时期,婚姻领域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婚姻观念如何突破传统桎梏实现现代转型?婚姻制度经历了哪些里程碑式的革新?婚姻习俗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呈现出怎样的嬗变轨迹?婚姻生活的日常图景又发生了哪些具体而微的改变?这些变革与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婚姻模式存在哪些本质差异?百年间婚姻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演脉络?不同历史阶段的变革又各自具备何种鲜明特征?婚姻礼仪经历了怎样的删繁就简与推陈出新?人们的婚姻心态在时代浪潮的冲下产生了哪些深刻转变?而驱动这一系列婚姻变革的深层动因及关联要素究竟为何? 本书以社会文化史为研究视角,将20世纪中国婚姻变迁的历程,巧妙嵌自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改造运动的宏大背景之中,通过五个典型时期的划分,将婚姻变革与思想解放、社会转型有机关联,聚焦择偶、恋爱、婚龄、聘礼、嫁妆、婚俗、婚礼、离婚、再婚、婚姻观念、婚姻伦理等问题,重论述20世纪中国婚姻变革的内容、特征、脉络、缘由以及发展趋向等,层层深地解答了上述环环相扣的历史之问。 激荡的百年,是中国社会变革、思想解放的大时代,反应在婚姻领域,即破旧立新。本书不仅是一部严谨的婚姻社会史,更是一曲大时代背景下个人婚恋选择的变奏曲。透过历史的棱镜,一个个关于择偶、恋爱、婚俗、婚礼、离婚、再婚等真实案例,展现了大时代中个人自主意识的觉醒与观念蜕变。书中既有对时代洪流的宏观把握,也有对历史个体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细腻刻画,宏大叙事与微观透视相结合,呈现出一幅立体丰满、鲜活生动的20世纪中国婚姻变迁的历史长卷。

20世纪中国婚姻史全五册(套装全五册)【中华书局出品】【第三分册】
¥81.60
20世纪风云激荡,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这一时期,婚姻领域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婚姻观念如何突破传统桎梏实现现代转型?婚姻制度经历了哪些里程碑式的革新?婚姻习俗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呈现出怎样的嬗变轨迹?婚姻生活的日常图景又发生了哪些具体而微的改变?这些变革与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婚姻模式存在哪些本质差异?百年间婚姻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演脉络?不同历史阶段的变革又各自具备何种鲜明特征?婚姻礼仪经历了怎样的删繁就简与推陈出新?人们的婚姻心态在时代浪潮的冲下产生了哪些深刻转变?而驱动这一系列婚姻变革的深层动因及关联要素究竟为何? 本书以社会文化史为研究视角,将20世纪中国婚姻变迁的历程,巧妙嵌自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改造运动的宏大背景之中,通过五个典型时期的划分,将婚姻变革与思想解放、社会转型有机关联,聚焦择偶、恋爱、婚龄、聘礼、嫁妆、婚俗、婚礼、离婚、再婚、婚姻观念、婚姻伦理等问题,重论述20世纪中国婚姻变革的内容、特征、脉络、缘由以及发展趋向等,层层深地解答了上述环环相扣的历史之问。 激荡的百年,是中国社会变革、思想解放的大时代,反应在婚姻领域,即破旧立新。本书不仅是一部严谨的婚姻社会史,更是一曲大时代背景下个人婚恋选择的变奏曲。透过历史的棱镜,一个个关于择偶、恋爱、婚俗、婚礼、离婚、再婚等真实案例,展现了大时代中个人自主意识的觉醒与观念蜕变。书中既有对时代洪流的宏观把握,也有对历史个体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细腻刻画,宏大叙事与微观透视相结合,呈现出一幅立体丰满、鲜活生动的20世纪中国婚姻变迁的历史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