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史话
¥39.90
本书根据航海活动的特征,从航海技术和航海人文两个维度,按照时间顺序探讨航海活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变迁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在船舶制造、航行技术、航海保障等航海技术上的变迁,回溯了航海文化、航海组织、航海人员、航海教育、航海观念等航海文明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本书旨在使读者一步了解中华文明中的航海“基因”,明晰新时代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必然。 本书基于史实对中国航海历史行“再叙”,可作为高等院校航海、航运、海洋科学等相关专业的教科书以及专业教师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读者了解中国航海的基础用书。
九大思考: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
¥40.90
迫在眉睫的气候变化问题、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剧表明,我们已经不能继续像以前那样生活下去。西方的繁荣模式正在为此付出代价。因而,我们必须行一种根本性的反思。 玛雅·格佩尔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说明了人类目前亟待解决的不是环境危机,而是社会危机。作者的观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资鉴:在全世界经济增长迅猛、分配不公的情况下,人类应摆脱不合时宜的思维观念,以便更好地应对自然资源和市场机制中产生的种种危机,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太喜欢减压生活了
¥18.99
明明很累却睡不着,怎么办? 常常莫名感到不安,怎么办? 总是有话不敢说,怎么办? 被人说性格太过敏感,怎么办? 被社交软件依赖裹挟,怎么办? 学校、职场、家庭,生活中处处藏着给我们带来压力的因素,身心俱疲的我们总在抱怨压力,却很少有人能真正说清压力究竟是什么,也就很难有效地排解压力。本书会通过文字和图示,深浅出地讲解什么是压力、压力的特性、压力对身心的影响,以加深大家对压力的理解;同时还会介绍日常生活中避免积累压力、减轻压力的小技巧,帮助减少压力对我们生活的束缚。
政治思想与政治思想家
¥55.00
本书是施克莱逝世后精选而成的纪念文集,收录了她近40年研究生涯中写作的21篇论文,涵盖了她无比广泛的研究兴趣,从古希腊到汉娜·阿伦特,从启蒙运动的宠儿到浪漫的柏格森,从著名的雅典流亡者到迈克尔·沃尔泽,从哈林顿到奥威尔。在这些丰富多样的主题背后,施克莱致力于思考:在20世纪严峻的历史背景下,压迫与不公的根源及其解决之道。本书收录的《恐惧的自由主义》是其著名代表作,《乌托邦有什么用》在该书中首次发表。这些清晰、严谨、富于洞见的文章充分证明了,施克莱“既是一位狐狸型的学者,也是一位刺猬型的学者”。
权力的批判:批判社会理论反思的几个阶段
¥39.99
《权力的批判:批判社会理论反思的几个阶段》是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霍耐特的重要著作,它为讨论从阿多诺、霍克海默到福柯、哈贝马斯的整个批判理论传统提供了一个概述和框架。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把重要但复杂作家作品的宝贵钥匙,并且在解读中,霍耐特摸索出自己的道路,坚持认为有必要发展一种冲突和斗争的理论。 此外,*重要的是本书对米歇尔·福柯的作品行了独特的解读。福柯与批判理论之间的关系,常常被唤起而没有被真正讨论过,但在这里找到了一个了不起的阐释。在哈贝马斯与法国后现代主义紧张的论战背景下,本书对福柯作品在德国的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守望与开新: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
¥5.99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自助”为特征的专门职业,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发送体系。科学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来自国外的“舶来品”,是随着基督教传教士的脚步中国的,后来发展成为一种专业化的制度安排。彭秀良编著的《守望与新(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所写的就是1913-1948年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情况,是对民国社会史研究的一个突破,读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无后为大
¥3.99
关军用这本书详述了自己不要孩子的理由,通过对生命、成长、教育、社会、伦理、环境等问题的讨论,试图以这本书满怀诚意地探讨现代人的母题之一——生育。全书分为“上篇:人生神圣”、“中篇:内心惶惑”和“下篇:外在恐慌”三大部分。上篇主要叙述作者对于生命创造的敬畏,“被生者”的权利和个人生活的转变。从中篇起,作者开始向繁育子女的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批评生养关系中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孝道的荒诞、经验主义对自由的限制和家庭角色的错乱。用自己和朋友的经历来谈父母的职责、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爱人。在下篇里,挑战延伸到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教育体制、环保现状进行批判。
创新简史:打开人类进步的黑匣子
¥40.60
人类为什么能够演化成今天这样?是什么驱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什么是创新?创新到底需要什么特质,规避什么风险?《创新简史:打开人类进步的黑匣子》采用“记叙 议论”的体裁,纵观整个人类历史,从技术、科学、体制、产业、文化等方面,用丰富的故事细节为公众展示人类创新的过程,并分析其中的各种问题,也有对一些经典问题如“钱学森之问”“李约瑟难题”、中国产业创新“七宗罪”的思考和分析,既给人以趣味,又引人思考。
休闲社会学
¥7.71
1899年凡勃伦出版的《有闲阶级论》,标志着探索休闲对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意义的休闲学科诞生。之后,不少社会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都对休闲有所研究。二战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休闲时间的增加,大众休闲兴起,休闲已经形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后工业时代背景下,休闲又逐渐被构建成一种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强制性的社会事实,而这恰恰是从社会学视角研究休闲的前提之所在。然而,相较于休闲,社会学家对工作、阶层、权利、地位等领域的探讨更有兴趣,也就是说,休闲一直不被视为值得研究的社会现象。就如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说:“休闲一般仅被视为经济、权利以及社会地位体系的附属角色;后者则被视为是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反观社会现实,休闲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学者有必要从社会学观点来思考和探讨休闲现象,并使之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学研究的分支。
神奇的材料
¥16.99
材料和人类是相互塑造的。我们不仅生活在物质世界中,也在与物质共舞。我们塑造它们,它们反过来又塑造我们。虽然你可能并未察觉,但那些至关重要的材料相关的科学技术步已经在无形中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程。 这本书展示了材料是如何被发明家塑造的,也展示了这些材料是如何塑造人类社会文化的。每一章的关键词都是一个动词:互动、连、通信、拍摄、看见、分享、发现和思考。它们分别对应8种至关重要的材料,通过图文并茂的精彩故事,你将了解这些材料的发明如何改变了人类社会。 比如: 人类对钟表精度的追求,如何改变了现代人的睡眠方式? 电报机的发明,如何影响了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乃至美国文学? 钢制铁轨的发明,如何帮助美国愈合内战的伤痕,还让圣诞节成了一个盛大节日? 而使用硅芯片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的第二大脑,反过来塑造着人类。 …… 这些令人着迷和鼓舞人心的故事,为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社会与技术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我们需要回顾那些科学史上的经典瞬间,同时批判性地看待周围的技术和工具。
郑永年论中国:中国民族主义新解
¥29.99
这是郑永年老师关于中国新民族主义的专著,属于国际关系的一部分。回答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重拾民族自豪感的背景下,西方国家为何在思考中国对于世界的意义时,为何执着于担忧中国崛起对世界秩序构成的挑战和威胁而无视中国崛起对世界的贡献。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心系国家兴衰的著作,本书初步分为七个章节,系统全面论述了中国民主主义的兴起背景,影响因素,并以国际视野客观分析当今世界几个文明冲突与民族主义的辩证关系。*后对中国新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做了极具深度的思考。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
¥28.99
在深圳龙华三和人力资源市场,生活着一群“三和大神”。他们干一天玩三天,白天四处闲逛,晚上睡大街;吃5块钱一碗的“挂逼面”,喝2块钱一大瓶的水,抽5毛钱一根的散装红双喜,在臭气熏天的网吧里呆到天明。混吃等死,得过且过,挣扎在城市边缘,在生存的极限自我麻痹。他们是城市化浪潮中掉队的人,是被时代遗弃的“零部件”。“留城无望,回村无意”,是他们共同面临的两难困境。 社科院社会学学者“潜伏”三和,历时半年,完成了这份20多万字的研究笔记,并配有几十幅图片。采用白描式研究手法,还原三和青年生存处境,全景式展现“90后”和“00后”农民工流浪三和的生活,破大众对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以窥面,了解中国社会剧烈变革之下的城市化问题,探寻解决底层社会问题的路。本书在突显学术价值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和学界对社会现实、劳动者的关照。
中年的意义:生命的蜕变
¥19.92
中年是人生的黄金阶段,却常常因内心的忧虑和自我怀疑而蒙上阴影: 我要怎样才能看起来年轻一点? 我变得不爱交新朋友,是我老了吗? 到了这个年纪才想生小孩,是不是有些不切实际? 面对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我比以前不快乐吗? 孩子们即将离家了,我该怎么办? 在我身边的这个人是谁,我们为什么不像以前那么恩爱了? 大卫·班布里基著的《中年的意义》从人类学、神经科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视角透视中年,以清晰、优美而流畅的文笔,阐述了人到中年所经历的身体、心理和情感变化背后的科学根据,揭示出人类之所以形成动物界专享的中年现象,是数百万年演化出的完美礼物,它将中年人推向人生的很好,并赋予他们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最底层的十亿人
¥29.99
非洲很穷,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常识。为了阐释贫穷问题,本书作者保罗·科利尔提出了“底层的十亿人”这一概念,他们大多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社会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且看不到改善的希望。在本书中,科利尔结合扎实的数据与简明的道理,分析了制约这些贫穷国家持续发展的四类陷阱:冲突、自然资源、深处内陆且恶邻环伺、不良治理;能否正确应对这些陷阱,决定着底层这十亿人的未来命运。 自本书出版,已逾十数年。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1年全球人均GDP排名倒数的十个国家,有九个来自非洲;如果把时钟拨回本书面世的2007年,全世界穷的十个国家,非洲占了七个。同时,冲突、治理与自然资源引发的问题未见解决,人口增长又意味着生活在底层的人群已远超十亿——非洲不仅很穷,而且越来越穷了。一切都表明,阅读科利尔的这本书对于当今世界不仅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且比往日更显迫切。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
¥54.60
社会治理是学术界重关注和研究的中国特色社会学概念。基层社会治理是中国社会学学者参与社会治理决策的重要领域以及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和载体,本书就是作者对于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与探索。在全面梳理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变迁的基础上,本书总结了中国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模式,依托“新清河实验”深探索了专家参与社区治理的社会学干预方法,认真分析了当前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新时期党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和完善提供了参考。
乡村变局
¥12.00
作者常年深耕乡村研究领域,本书基于新时代乡村人口及产业等的新发展、新变化,尤其二十大后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记叙、剖析并介绍中国乡村的种种变局,如乡村人口变局、乡村形态变局、乡村产业变局、人地关系变局、农业经营变局、农业生产方式变局、养殖业变局、农业气候变局等,帮助读者深理解中国乡村的发展状况和未来方向。本书是读懂中国乡村,深刻了解中国乡村新时代伟大变局的通俗理论读物,适合大众读者阅读,对相关研究人员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人性的镜子:动物伦理14讲
¥29.90
本书集中讨论了动物伦理学有关的问题意识,并希望由此使不同背景的读者在个人生活与公共环境中,找到人类和动物的相处、共存之道。本书从追溯“人类中心主义”的起源与演变并剖析这一症结始,说明“动物也应是值得讨论的道德问题”。着回溯动物伦理学兴起的社会和思想背景,并哲学领域,逐一介绍效益主义、康德主义、亚里士多德的“致善论”、女性主义,以及德性伦理语境中的动物伦理学。作者力求用简练、平实的语言,严密、明晰的论证,理性而温暖地邀请读者看待动物的问题,因为动物伦理不仅仅希望减少动物的苦难,也着眼于改善人性的道德品质、推动社会的道德步。本书源自“看理想”热门音频节目,整合修订后出版。
社会科学研究设计
¥47.40
本书是专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生、青年研究者量身造的工具书,旨在帮助读者学习和掌握社会科学研究设计这一关键技能,以更好地展社会科学研究。 本书沿着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实例解析的逻辑,呈现了三大部分的内容。首先,本书讲解了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包括研究特征、过程、类型、指导原则和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等知识。其次,本书选取了调查研究、定量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和个案研究等几种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方式,详细讲解了设计问题、突出特和应用范围等内容。最后,书中特别挑选了研究实例,从研究设计的角度行解析,展现研究设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帮助读者在实际应用情境中了解和学习社会科学研究设计的方法,掌握设计的策略和技巧。 本书的亮在于其实用性和指导性,通过深浅出的讲解,结合对实际案例的拆解,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社会科学研究设计的关键技巧。无论是准备毕业论文的研究生、初涉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手,还是面临基金课题申报的研究者,都能在本书中找到有益的方法和灵感。
低流动社会:后疫情时代日本的新格差
¥41.30
格即等级,差乃差距,“格差社会”就是指日本阶层固化、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社会。疫情前,日本社会就陷了“中流崩坏”的困境,疫情导致的工作机会减少和行业差距扩大更是加剧了这种局面。年轻人无法延续他们父母的中产阶级身份,甚至坠贫困。在这种情况下,的希望在于恢复地域社区内的相互帮扶,找回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情节与历史叙事:时间与叙事(卷一)
¥44.00
本书是利科先前著作《活的隐喻》的继续发展。利科比较了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心理时间概念和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的物理时间或宇宙时间概念,并分析两种对立时间观的内在疑难。为了解决这种疑难,利科尝试利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情节”概念把时间与叙事结合起来。由此,利科结合现象学、历史编纂学和虚构的叙事理论建立起自己的叙事理论。通过把时间性与叙事性联系起来的创造性工作,利科为我们理解时间的本质和主体的自我理解提供了新的可能。
单身女性的时代
¥41.30
本书是一部关于21世纪美国单身女性的生存录。作者特雷斯特密切关注这一群体,从近百个原始访谈中选取了约30位女性的故事,其中有叱咤职场的女强人,有兼两份零工的单亲妈妈,有敢爱敢恨的女大学生。尽管她们肤色、族裔多样,生活环境与教育背景不尽相同,但这些单身女性积极争取自身权益,影响了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追溯女性单身的演变史、记录当代单身女性的生存状况,作者提醒我们:单身是一种力量,意味着思想上的自主和经济上的独立;结不结婚,女性都需要一种保持单身的能力。是时候启一个“单身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