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战争艺术史:蛮族入侵(卷2)(罗马帝国的衰落和日耳曼民族的入侵)
战争艺术史:蛮族入侵(卷2)(罗马帝国的衰落和日耳曼民族的入侵)
汉斯·德尔布吕克
¥35.99
  在德尔布吕克撰写的四卷作品中,卷讨论了从希波战争直至恺撒麾下罗马武功的全盛时期的战争艺术。第二卷主要论述早期日耳曼人,但也论及罗马军事机器的衰落、拜占庭帝国的军事组织和封建制度的起源。第三卷用于论述战术和战略在中世纪的衰败,乃至近乎消失,其结尾部分展示了战术形式在瑞士-勃艮第战争中的复兴。第四卷将战术方法和战略思想的发展一直论述到了拿破仑时代。   这部著作的根本目的,是在国家体制与战略战术之间建立起联系。本书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战争艺术本身,而在于认识世界史。   在本书里,汉斯·德尔布吕克运用还原历史的方法。搞清楚过去战争中那些“微不足道的事件”和“琐细的事实”,只要历史学家知道过去的战斗在其中发生的地形,他就能用现代地理学的所有知识核实流传下来的报道,以一种合乎逻辑的方式重构过去的战术,依靠这个方法,德尔布吕克能够以合乎逻辑的方式再现某单个战役的详细情况,这有一种单纯的古史研究意义,更让现代的人们从中获得教益。   德尔布吕克对战术单位演变的论述被称作他对军事思想的重要贡献之一。经过研究,他确信罗马人在军事上的至上地位是其用兵灵活性和机动性的直结果,而这些又来自他们军队的战术组织形式。正是战术单位的复活而非火器的引导致了封建战争的终结。德尔布吕克对战术单位的出现予以的关切不仅使其军事史具有一种连贯性,而且显示了被他认作全书之本的那个论题,即政治与战争的相互关系。他指出,在每个历史时期里,政治的发展与战术的演密切相连。   德尔布吕克的全部军事学说当中引人注目的部分,在于所有军事战略皆可分成两大基本形态。种战争方法称为歼灭战略,第二种战略为消耗战略。这是他对克劳塞维茨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各分卷简介   《战争艺术史:古典时代的战争》详细地分析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军事战术和战略。作者德尔布吕克通过对战争中兵力对比、战场环境等诸多要素的求证和分析,客观地重建了古典时代的几次著名战役,包括从波斯战争到伯罗奔尼撒战争、亚历山大的征战以及第二次布匿战争。   《战争艺术史:蛮族侵》主要讲的是古罗马与日耳曼民族的冲突、古罗马军制的解体以及民族大迁徙。作者德尔布吕克通过对日耳曼社会、军事生活的分析,以及古罗马中后期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讨论了古罗马军制解体的原因和过程,探讨了民族大迁徙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对罗马社会的冲和破坏以及东罗马试图恢复霸权的努力。   《战争艺术史:中世纪的战争》内容讲述的是中世纪的战争。作者德尔布吕克讨论了中世纪的封建国家、骑士以及十字军东征、奥斯曼土耳其以及瑞士联邦的国家和军制,客观地重现了多次著名的战役,包括霍亨斯陶芬王朝对意大利的多次征服、条顿骑士团对普鲁士的征服、胡斯战争、瑞士人发动的多次战争等,着重刻画了查理曼大帝、奥托大帝、狮心王理查德、腓特烈一世等诸多军事政治人物。   《战争艺术史:现代战争的黎明》详细地讲述了从文艺复兴到拿破仑战争欧洲近代的战术演和战略思想。作者德尔布吕克讨论了近代步兵的建立、火器的使用,以及方阵和骑兵的组建,跨越佣军、常备军和国民军三个军事时代,重现了拉文纳会战、诺瓦拉会战、白山会战、布赖滕费尔德会战、奥尔米茨会战等多次著名的战役,通过火器的不断演以及它在历次战争中所担当角色的不断变化,通过古罗马军制的复兴以及由此诞生的近代军制,探索近代战术的演方向。通过马基雅维利、腓特烈、拿破仑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成功实践,展现了战略思想的不断演。   《战争艺术史》是世界公认的战争史方面的权威著作,全书使用现代科学方法来对旧有史料行精密分析,德尔布吕克可谓是前无古人。对于喜爱研究战史、战争、战略的读者,本书应列为之书。不管从作品时间跨度和对历史、军事史等领域的影响来比,很难再有一本同类型的产品。
每满80减40 非洲现代史(下)
非洲现代史(下)
李安山
¥61.33
本书是非洲研究专家李安山教授从中国视角观察和分析非洲现代历史的两卷本著作。全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论述现代非洲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方面的历史发展状况。部分“政治”着重探讨非洲政治。讨论非洲国家早期面对西方渗透时的警觉和相对应的自主改革运动后,分别论述了殖民主义统治与民族独立运动的轨迹、独立后的政治发展、民主化程和北非变局,后描述了从泛非运动的始到非洲统一组织的创立到演变为非洲联盟的非洲一体化历史程。第二部分“经济”从六个方面分析了非洲经济的发展。从近代埃及、埃塞俄比亚和马达加斯加的改革始,揭示了非洲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分析了殖民统治下非洲的“虚拟现代化”问题,阐述了非洲独立以来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揭示了外部因素对非洲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文化”主要分析非洲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步和面临的困难。非洲的人文社科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在殖民统治时期却被故意忽略、遗忘或篡改,独立后则面临着非殖民化和重建自身体系的重大任务。从现代史角度看,非洲学术文化传统包括三部分:本土文化传统、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第四部分“民族”对有关国家民族建构的问题行理论分析和个案探讨。本部分通过5个国家的例证,对政治与国族建构的关系行了探讨,力图分析非洲国家独立后面临的国族建构的挑战。此外,“非洲历史大事简表(13世纪—2000年)”是一个补充,记录了非洲国家当代发生的重要事件,并提及一些国人少有耳闻的非洲史实。
每满80减40 人类简史+世界简史
人类简史+世界简史
[美]房龙
¥55.09
《人类简史》是一部以通俗手法描写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历史巨著,书中既有宏大而流畅的“大历史”叙述,也有微妙而精彩的人类文明程中的细节描写。房龙从人类的起源讲起,在本书中讲述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源起、希腊与罗马时代的辉煌;沿着宗教兴起的线索讲述到中世纪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从城市的兴起、文艺复兴讲述到世界性的宗教改革和各国的革命。
日本近代思想史
日本近代思想史
鹿野政直
¥35.99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前半期是日本经历剧烈动荡的时期。在不足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处于亚洲一隅的日本被卷世界市场,从建设近代国家到追求成为“世界的日本”,再到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 日本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不同思想激烈交锋的过程。面对国家建设,日本的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国家构想,包括日本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以翻译出“哲学”一词而名闻天下的西周、被称为“东洋卢梭”的中江兆民、创办民友社的德富苏峰、民艺运动的推动者柳宗悦、社会主义理论家幸德秋水、日本的女性主义者平冢雷鸟等。 围绕这些思想家及其代表作,结合时代背景并尽量引用原著,本书以文库本的体量,依次介绍了启蒙思想、自由民权思想、国粹主义、人权思想、民本主义、教养主义、民俗思想、科学思想、女性主义等,以此带我们了解日本近代的思想发展历程,并看见我们的历史与未来。
每满80减40 日本激荡三十年:平成企业1989-2019
日本激荡三十年:平成企业1989-2019
[日]伊丹敬之
¥49.99
平成时代的日本企业的经营业绩在平成元年达到顶,此后便一下子走上了漫长且动荡的没落之路。 本书从两个角度概述日本的企业及其经营在极具震荡的平成这 30 年当中的状况。在部分中,从时间上将平成的 30 年分为 3 个 10 年,沿着时间纵线从各种各样的观出发来描述日本企业的全貌。在第二部分中,将将沿着处于世界中的日本企业、技术与产业构造、对人的经营管理、对财务的经营管理这四个视角所形成的领域,从这四个视角横向描述平成这 30 年的经营状况。 日本企业东山再起的战略是什么?日本权威经营学者首次解释了30年来日本企业内部的激变。
每满80减40 以色列国防军
以色列国防军
张鋆良
¥15.00
犹太民族究竟是怎样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经历过怎样的苦难与辉煌?以色列是如何发展农业的?以色列城市是如何兴起与发展的?今天的以色列又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厚重的文化、非凡的历史让许多人对以色列充满了好奇,而《缤纷以色列》这套丛书能够帮各位读者揭它们神秘的面纱。丛书的作者既有中国与以色列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之前位应邀访问以色列的学者,也有研究以色列多年的青年学者,每位作者力求以精炼的语言、独特的视角、相对客观的态度,将真实的以色列展现出来,同时配以诸多珍贵照片,图文并茂,使图书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向读者们勾勒出一个鲜活的以色列,让读者在短时间里对以色列有较为真切的了解。同时,目前国内尚缺少这样一套全面系统介绍以色列的普及读物,本丛书的出版将填补这一空白,有利于帮助国内读者全方位地了解当代以色列国家的国防军形象、犹太人历史、农业模式、都市文化等方方面面。 土生土长的以色列人喜欢把自己称为“萨布拉”,这是一种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科植物。确实,以色列自诞生以来,就像仙人掌般在中东波诡云谲的环境中顽强地生长,并且花结果。以色列国防军就像这株仙人掌上的利刺,保护着这个年轻的国家。更为形象的是,仙人掌之刺只有在遭到攻的时候才会发挥作用,而且所受的压力越大,反而会让对方越痛苦,以色列国防军的战略主题也是防御;而以色列的全民兵役制,保证了国防军随时可以动员全体公民保家卫国,使国家成为密布尖刺的仙人掌。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介绍以色列国防军:一是发展简史,包括其前身的民兵组织及建国后历次参战经历;二是组织架构,特别介绍一些不为人熟知的国防军特殊单位,如8200部队等;三是征兵制度,介绍以色列的全民兵役及预备役等;四是科技装备,介绍以色列国防军的经典装备及创新科技,以期能使读者快速地对以色列国防军有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了解。
每满80减40 逐利之网:从库克船长到淘金热的太平洋世界
逐利之网:从库克船长到淘金热的太平洋世界
戴维·伊格莱尔
¥52.80
历史学家戴维·伊格莱尔从太平洋贸易的扩展手,生动展示了航海家、商人、捕猎者和土著居民在风云际会的大洋世界中如何交织命运,其中不乏暴力与悲剧事件。伊格莱尔深描述了土著居民如何在外来瘟疫的肆虐下苦苦挣扎,俄国人季莫费·塔拉卡诺夫的苦难经历如何典型地揭示掳掠人质和俘虏的普遍做法,玛丽·布鲁斯特如何目睹屠杀海豹、海狗和鲸鱼的血腥“大捕猎”,以及詹姆斯·德怀特·达纳如何在知识追求上成为与查尔斯·达尔文并驾齐驱的人物。 这些精彩的故事以及它们所共同构建的历史主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太平洋世界。本书视野广阔,结构宏大,创性地描绘了太平洋世界,是一部将美国史、海洋史和世界史融汇在一起的著作。
每满80减40 凯瑟琳·德·美第奇:黑皇后秘史(美第奇家族三部曲3)
凯瑟琳·德·美第奇:黑皇后秘史(美第奇家族三部曲3)
[意]马尔切洛·西莫内塔
¥23.99
《美第奇家族三部曲3-凯瑟琳·德·美第奇:黑皇后秘史》“黑皇后”凯瑟琳·德·美第奇是另一位渴望权力的卢克雷齐娅·博尔贾,也是为法国带来变革的明君主。历经宗教战争和各种宫廷阴谋,她统治了法国将近三十年的时间。然而,几个世纪以来,她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专制和残暴的女王,沉迷于神秘主义和黑魔法。在本书中,作者重新讲述了她人生早期发生的一些不可思议的故事:作为美第奇家族唯一的继承人,她度过了不安而忧虑的童年。十四岁时她嫁做人妇,后来不忠的丈夫又离人世……在意大利辉煌的文艺复兴和法国灿烂的宫廷文化的背景之下,即将涌现的是一次政治覆灭的高潮。
每满80减40 波兰通史
波兰通史
刘祖熙 著
¥63.90
波兰是欧洲中部的美丽国家,维斯瓦河从南到北纵贯国土中部。波兰文化底蕴深厚,这片沃土哺育了像哥白尼、密茨凯维奇、肖邦、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那样伟大的天文学家、诗人、作曲家和钢琴家、科学家。在20世纪,有四位杰出的波兰作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显克维支、莱蒙特、米沃什、希姆博尔斯卡。波兰人民对欧洲文明和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书中主要叙述了波兰从10世纪中叶建国至21世纪初期的发展历程,向读者展现了波兰彼雅斯特王朝、雅盖洛王朝、自由选王的贵族共和国、第二共和国、人民共和国、第三共和国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波兰曾三遭瓜分,又经外族统治,但波兰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本书以翔实的内容和清晰的脉络向读者呈现了千年波兰的奋斗篇章。
每满80减40 影响世界文明的100大事件(上)
影响世界文明的100大事件(上)
姜忠喆
¥7.00
本书包括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媒介的诞生———公元前 4000年字母文字的发明、文明之光肇始两河流域———公元前 3500年苏美尔城邦的出现、“世界七大奇迹 ”之首———公元前 3000年左右古埃及建造的金字塔等内容。
波斯和古代中亚——读书劄记
波斯和古代中亚——读书劄记
余太山
¥44.80
本书为余太山近年研治古代中亚史的学术成果结集。本书所谓波斯,指阿喀美尼德帝国、帕提亚帝国和萨珊帝国。中亚则大致指今中亚五国和阿富汗所在地域。这一时期,与塞种、贵霜、嚈哒的关系无疑是波斯与中亚关系之重,本书从波斯的角度考察之,以往探索塞种、贵霜和嚈哒史过程中已涉及诸问题详者略之、略者详之,所涉及内容大多是国内空白或薄弱环节,对作者过去的有关研究有补充和增强的作用。
每满80减40 太古传:商业帝国200年(财之道丛书)
太古传:商业帝国200年(财之道丛书)
罗伯特·毕可思
¥76.80
这是一部记述绵延两百年的商业巨无霸太古集团诞生、发展、鼎立的历史巨著。 太古集团最初只是英国利物浦一家贸易小公司,经历近200年,六代人的艰难跋涉,从经营染料、棉花和苹果一路逆袭、发展,成长为囊括人类衣食衣住行的商业集团,业务遍及全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乃至政治格局。 本书完整地阐述了太古集团的历史脉络、家族嫡系、商业策略、突破困境的历程及领导人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社会和人生的所思所想,是一部贴近近现代生活的历史实录,对于当前的读者了解近现代商业规律和当前经济发展前景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
每满80减40 羞耻:规训的情感
羞耻:规训的情感
[美] 彼得·N·斯特恩斯
¥46.99
 Choice杂志年度杰出图书奖,情感史首倡者彼得·N.斯特恩斯代表作 一部关于羞耻的文化史,一种无处不在的社会治理术 我们常将羞耻视为一种负面情感加以回避。而历史上,羞耻感在家庭、教育、刑罚、体育、政治等诸多领域都发挥着作用。社会用它来规范我们的行为、维持秩序、建立身份认同。 现代社会,羞耻感看似衰落,却仍在各种文化中延续,并不断被发出新用途。而当新媒体时代的羞辱狂热给人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羞耻是否还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斯特恩斯比较东西方文化,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揭示羞耻无处不在的情感威力。
每满80减40 欧洲的扩张1415—1789(下)
欧洲的扩张1415—1789(下)
(美)威尔 伯·科尔特斯·阿博特
¥44.99
《欧洲的扩张1415—1789》是哈佛大学希根森历史讲座教授威尔伯·科尔特斯·阿博特所著世界史重磅力作,全景呈现了15世纪至18世纪欧洲现代文明的诞生与扩张,精彩讲述了现代欧洲兴起的多维历史,揭示塑造现代世界的核心力量。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从地理大发现到海外殖民,从民族国家兴起到资产阶级革命 ,持续四百年的欧洲扩张运动创了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范式,深刻影响了现代世界的形成。伴随这场运动所带来的“步”,分割世界的各类屏障被破,现代文明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世界。 这是一部欧洲扩张史,也是一部现代世界形成史。
每满80减40 日俄战争:现代*激烈的军事冲突
日俄战争:现代*激烈的军事冲突
西德尼·泰勒
¥79.99
《日俄战争:现代激烈的军事冲突》是西德尼·泰勒深日俄战场的“生命”结晶。日俄战争结束后,他依托于自己的战地采访、拍摄,博采日本帝国、俄国参战军官的战地日记、回忆性文章,研究日军、俄军的战报,去伪存真,费时六年写成。详细记录了日俄战争爆发的背景、列强在远东的外交博弈、陆地与海洋两个战场、历次战役,以及其他大国介、日俄媾和的全过程。本书记录之详细,叙事之客观,评论之公正,结论之新颖,是有目共睹的,被《泰晤士报》誉为“解读远东局势的重要作品”。
每满80减40 英国外交史:从都铎王朝到汉诺威王朝
英国外交史:从都铎王朝到汉诺威王朝
蒙塔古·伯罗斯
¥39.99
《英国外交史:从都铎王朝到汉诺威王朝》以都铎王朝到汉诺威王朝英国的外交政策演变为主要线索,详细展示了英国通过合纵连横和海外殖民等手段,从一个岛国终成为 “日不落”帝国的全过程。伊丽莎白一世的外交战略有何特?“势力均衡”的外交政策是如何形成的?三次英荷战争期间,荷兰共和国、法兰西王国与英格兰王国之间存在怎样的恩怨纠葛?威廉三世为何要重拾都铎王朝“势力均衡”的外交策略?皇家海军在英国外交历史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一只耳朵”为何终导致1739年英国对西班牙王国宣战?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是如何影响英国外交政策的?英国对“神圣联盟”持何种态度?“神圣联盟”的解体与英国的海外政策存在怎样的关系?本书将详细解答。
每满80减40 第三帝国的末路:凯塞林元帅回忆录(从波兰到法国,从英国到苏联,从北非到地中海,从意大利回到西线,第二次世界大战欧非战场全景式回忆)
第三帝国的末路:凯塞林元帅回忆录(从波兰到法国,从英国到苏联,从北非到地中海,从意大利回到西线,第二次世界大战欧非战场全景式回忆)
阿尔贝特·凯塞林
¥35.19
凯塞林少年参军,“一战”期间,曾就职于炮兵部队,后任参谋,又参与了德国空军的组建工作。“二战”初期,凯塞林作为空军指挥官,主要职责是配合装甲部队展闪电战。在德国空军横扫欧洲大陆后,作为元帅的他始指挥空袭不列颠和突袭苏联。当德军在意大利战场出现颓势后,被调至罗马配合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展南线战斗,并作为南方战区总司令独立指挥此地的三军部队。 凯塞林对于德国在“二战”时期多个战场上的失败,提出了不少自己的理解,例如:轰炸英国的“海狮行动”被取消在于目标不明确,在苏联战场未能尽早占领莫斯科,北非战场是由于没有优先占领马耳他岛以及意大利军队的无能,等等。
每满80减40 大英帝国三部曲I:昭昭天命
大英帝国三部曲I:昭昭天命
简·莫里斯
¥66.00
《大英帝国三部曲》以巨大的篇幅,记叙了从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到丘吉尔去世的英国历史,叙事笔法光辉生动,涉及不同大洲风貌、各色人物形象和多场战争,辅以作者的实地考察所见,再现了大英帝国从兴起逐渐走向衰落的漫长历程。 部《昭昭天命》追溯了从维多利亚登基到1897年大英帝国扩张侵略的历史,记叙了喀布尔大溃退、印度兵变、祖鲁战争、阿散蒂战争、与布尔人的冲突等战事,也记叙了废除奴隶贸易、澳大利亚土著的消亡、探索尼罗河、爱尔兰大饥荒、万国博览会、爱尔兰自治运动等大事件,展现了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社会变化、技术发展,以及殖民者视野中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不同地区的社会风貌。
每满80减40 大分流的关口:1522-1582年全球权力、财政、战争和文化
大分流的关口:1522-1582年全球权力、财政、战争和文化
华腾达 著
¥39.00
本书从“东西大分流”切,引领读者穿越时空,共同回顾1522年至1582年间那段风起云涌的六十年。     这段时期,大明帝国、日本战国时代、奥斯曼帝国、法国瓦卢瓦王朝、英国都铎王朝、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及葡萄牙阿维什王朝等在世界舞台上展角逐。我们不禁好奇,这些国家当时的统治者是谁?它们庞大的支又是如何得以维系?在国际舞台上,是冲突与战争主导了时代的脉搏,还是合作与交流促了文明的交融?同时,各国的文化领域又绽放出怎样的璀璨光芒?     本书以此为脉络,不仅深剖析了这些国家的政权更迭、财政体系、军事冲突与贸易往来,还细致描绘了它们在文化教育领域的辉煌成就。通过这一甲子年的全球史画卷,本书揭示了“大分流”现象背后的隐秘逻辑,让读者在历史的长河中,洞察文明兴衰的奥秘。
每满80减40 历史的声音
历史的声音
【英】西蒙·蒙蒂菲奥里;王涛译
¥54.99
《历史的声音》收录了史上至美至恶的演讲。这些演讲,有的英勇而鼓舞人心,有的邪恶而残暴,有的凄美、温暖。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苏格拉底、亚历山大大帝、丘吉尔、希特勒等人的出场,更是可以看到他们在关键时刻,如何凭借语言的力量,或是捕捉到了时代的真理,或是扯下了弥天大谎,从而影响了群众的思维,改变了历史的程。 像一位讲故事的大师,历史学家西蒙·蒙蒂菲奥里以扣人心弦的风格讲述了这些演讲及其背后的故事。战场上的屠杀、对自由的高呼、愚蠢的妄想、令人心碎的告别……这些发生于世界各地、跨越千年的故事,告诉我们历史是如何走到了今天,它们对未来又有着怎样的启发意义。
每满80减40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上、下)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上、下)
[日]滨下武志 译者 高淑娟;孙彬
¥53.33
本书是日本著名的东洋史学家滨下武志先生积10年心血完成的力作。与以往西方学者把“欧洲的近代”作为近代社会的代表形态的观不同,作者提出应该从各个地域自身的历史过程来研究其历史本来的发展规律。同时作者对“清朝之衰退”也持异议,认为这一时代的中国经济状况,既将外国事务有机地纳自身逻辑体系中,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又与亚洲地域内部密切关联,是充满“活力”的。在本书中,作者从中国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研究手,通过清末财政与海关、赫德与中国海关、海关与贸易统计和通商口岸与地域市场等问题,对中国地方经济与中央财政的结合与分离、地域经济自律性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等方面的实际状态作了深研究,并尝试把这一历史过程作为一个时代来把握,通过国内外同时代人的观察、论和记录来提示其整体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