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通史(修订本)上下
¥129.00
本书为《日本通史》全新修订本,分上下两册。 上册始于史前时代,终于江户时代末,扼要阐释这一历史时段涉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主要论说“国家三个要素”即国土、国民、政权的形成;叙述“文化三根支柱”即神道、佛教、儒教的由来及思想主张;分析“武家三个时代”即镰仓、室町、江户时代的兴衰和武士道的渊源;梳理“日本战国三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结束纷乱的战国时代,使日本长期和平统一历史的程。 下册始于明治维新,终于平成时代,主要阐释下列问题:为什么明治维新是一场集政变、革命、改革为一体的变革?为什么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了日本以后的历史?为什么日俄战争后日本加了“白人俱乐部”?为什么大正时代被称为“日本的乌托邦时代”?为什么昭和时代军国主义甚嚣尘上?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能够迅速实现经济复兴和高速增长?为什么平成时代日本会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崩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日本通史(修订本)上下
¥129.00
本书为《日本通史》全新修订本,分上下两册。 上册始于史前时代,终于江户时代末,扼要阐释这一历史时段涉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主要论说“国家三个要素”即国土、国民、政权的形成;叙述“文化三根支柱”即神道、佛教、儒教的由来及思想主张;分析“武家三个时代”即镰仓、室町、江户时代的兴衰和武士道的渊源;梳理“日本战国三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结束纷乱的战国时代,使日本长期和平统一历史的程。 下册始于明治维新,终于平成时代,主要阐释下列问题:为什么明治维新是一场集政变、革命、改革为一体的变革?为什么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了日本以后的历史?为什么日俄战争后日本加了“白人俱乐部”?为什么大正时代被称为“日本的乌托邦时代”?为什么昭和时代军国主义甚嚣尘上?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能够迅速实现经济复兴和高速增长?为什么平成时代日本会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崩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毛茸茸的人类文明史
¥29.88
人类文明初始,猫、狗就成为人类的伙伴,与人类生活在一起。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猫、狗有时沦为盘中餐、遭到杀戮虐待,有时又被供奉为神,甚至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人类的命运。猫和狗的历史不仅是它们被驯化的历史,其中更可折射出一个社会多元丰富的文化景况。 本书选取古文明的中国、埃及、玛雅和欧洲、日本等多个地区,观察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不同人群对猫、狗的态度, 又从宗教、艺术、语言等多个维度探讨猫、狗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作为人类的亲密伴侣,毛茸茸的汪星人与喵星人忠实地记录了人类文明的演。


奋进号:改变世界的伟大航行(《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ZUI佳历史书、《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高度赞誉!达尔文盛赞“奋进”号为人类文明拓展了半个地球 )
促销价:¥8.99|¥119.00
从见证英国民主运动,到探索南太平洋,再到参与美国独立战争,彼得·摩尔通过讲述“奋”号于1764至1778年间三个阶段的航行历程,展现了英国自七年战争以来的政治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在南太平洋行的科考探索,以及美国独立战争前夕与北美殖民地之间的政治博弈和斗争。 “奋”号既是启蒙精神的继承者,也是18世纪后半叶世界历史程的参与者。她见证了乔治王朝时期的威尔克斯事件,参与了英国皇家学会在南太平洋的金星凌日观测,并在詹姆斯·库克船长的指挥下,发现了澳大利亚东海岸;*终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被拆解并沉没在纽波特港中。 达尔文盛赞“奋”号为人类文明拓展了半个地球。彼得·摩尔在大量研究资料基础上,以其充满魅力的文笔,为人们讲述这段为达尔文赞誉的伟大航行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历史如何走向未来
¥54.99
本书从“人的行为”出发,将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全体成员划分为三大社会集团:政权(集团)、资本(集团)与民众(集团)。据此,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一步一步由历史走向未来的过程就可以描述为这三大社会集团不断演变及互动的过程。 基于这一新颖思路,本书重新梳理了东西方数千年的历史程,揭示了东西方社会治理体系演的不同逻辑。自中世纪以来,以资本为中心始终是西方社会治理体系演的基本逻辑,直到今天的资本主义。而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则大致秉承着以民众为中心的逻辑演,直到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对于今天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书简洁而不失严谨地论述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此消彼长”;如此一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就是不言自明的了。至于中美大国博弈,则被概括为“‘世界工厂’与‘世界钱庄’的互动”;寥寥数语,意境悠远。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70.80
本书是众多亚历山大传记中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作者彼得·格林在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亚历山大学术史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现代考古学的成果,一方面对传统史料做出了别具一格的选用和甄别,栩栩如生地描述了亚历山大的一生。在书中,他拨了围绕在亚历山大身上的诸多迷雾,让读者得以窥视这位世界征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成功刻画了一位集军事天才、独裁者和伟大领袖于一身的人物。彼得·格林曾在雅典教学多年,十分熟悉希腊的地理状况,多年翻译古希腊诗歌的经验让他具备了出色的文学素养,因此,前希腊化时代地中海世界的风貌在他的笔下生动地呈现出来,让读者获得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大会议(下)
¥7.00
本书包括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新生的共和国绘制蓝图、组建北约组织会议 ———西方共同对付前苏联、新中国首届政协会议———为民主参政进行有益的尝试、巴黎经济会议 ———16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等内容。

法国革命论
¥78.40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颇有似于20世纪初俄国的十月革命,几乎迫使当时的每一个知识分子都要站在它面前表明自己的态度。第二年柏克晚年的压卷大作《法国革命论》随即问世,书中以充满了激情而又酣畅淋漓的文笔,猛烈地攻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

从“边际革命”到“凯恩斯革命”
¥158.40
本书研究的范围起自19世纪70年代初期的“边际革命”,止于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书中系统论述了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还以相当大篇幅论述了从马歇尔经济学到凯恩斯主义期间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将篇(套装4册)
¥39.99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将篇(套装4册)》,包括了领袖、元帅、将领、芷雄、元凶、悍将、枭雄、傀儡、问谍等内容,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完整总结和隆重纪念。


来自英国的冬宫御医:叶卡捷琳娜二世与天花
¥42.00
提及叶卡捷琳娜二世,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其卓越的执政能力、美艳的形象和为人津津乐道的情感生活,长此以往,这些光鲜亮丽的“女王符号”更一步遮蔽了关于这位领导者的另一面叙事。在传记、影视作品中,叶卡捷琳娜二世与天花的故事也常常被一笔带过。本书作者即从这一经常被忽视的历史细节手,结合英国、俄罗斯两地的历史文献,以小见大,以精巧的构思和平实的语言完整呈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在英国贵格会医生托马斯·迪姆斯代尔的帮助下种天花疫苗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叶卡捷琳娜二世战胜天花的经历正是18世纪全球公共卫生运动的壮举,也是理性与科学的胜利。

美洲印第安人的图画文字(全两卷)
¥318.40
1893年,根据加里克撰写的民族学局1888-1889年度报告,华盛顿特区政府出版局出版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图画文字》一书。这是世界范围内部以“图画文字”命名的研究性著作,几乎涵盖了人类学的所有领域,是研究印第安人图画文字的奠基之作,被多次再版,至今历久弥新。在全球人类学界、民族学界、古文字学界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历久不衰。 全书以印第安人图画文字为主线对美国本土印第安人文化的一次详尽梳理,话题几乎涵盖人类学所有领域的内容,比如生死命题、家庭生活、教育、战争、宗教、习俗、历法等等。作为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马勒里收集整理的图画文字首先是作为研究文化的透镜和工具;事实上,马勒里扎实的田野材料收集能力为此研究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图画文字实例,书中使用1300多幅图画文字和54幅整页图画成为研究前文字与文字起源问题的珍贵一手资料。特别是在20世纪以后,书中调查过的图画文字遗迹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很多图画文字的资料已经无法寻得了,书中保存下来的近1400幅图画文字的价值也就益发彰显,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为文字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艺术学等研究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图画文字大观。

欧洲文明进程·生活水平卷
¥144.00
本书是国内一部系统论述欧洲生活水平变迁的史学著作,分为中世纪(5—15世纪)、转型时期(16—18世纪)、现当代(19—20世纪)三编,每编各五章,全卷共十五章。本书立足于实证研究,在全面分析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收分配这些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中产阶级、工资劳动者和老年人等普通人群体作为样本,从考察样本的定义、人员组成、收来源和消费模式手,尝试对从中世纪到现当代欧洲人生活水平的长期趋势展深系统的专题研究,以厘清千余年来欧洲文明程中普通人生活水平改善的经济和政治原因、主要节、普惠性和差异性,纠正长期以来新人口论和经济史在相关问题认识上的偏差,从特定角度揭示欧洲文明何以成功的制度性和基础性原因。

欧洲文明进程·地方自治卷
¥116.00
该卷为《欧洲文明程》之“地方自治卷”,主要考察欧洲从中世纪以来至近现代政治社会程中,地方自治体系的发展和特以及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欧洲主要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呈现出各自的内容与特,这与历史传统、封建制度、民族国家、工业化与民主化、福利国家的形成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各具特色的基础之上,欧洲主要国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又呈现出一些共性,体现出欧洲文明发展历程的一般规律。本卷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论述:阶段是封建时代的中央与地方;第二阶段是民族国家时期的中央与地方;第三阶段是19世纪以来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欧洲国家的治理有成功的经验,也有现实的教训,这些都需要我们客观全面地认识。


法国通史(修订本)
¥39.00
法兰西人的习性经久不变,以至于在两三千年前人们为其勾画的肖像中,就可分辨出其现在的模样;同时,法兰西人的思想和爱好又是那样多变,以至于后变成连自己也料想不到的样子。本书生动地描述了法兰西人的独特禀赋和追求创造,展现了法兰西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华彩乐章,讲述了从史前与高卢时期、法兰克人国家、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时代、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第四共和国、第五共和国,以及希拉克、萨科齐、奥朗德和马克龙率领的21世纪以来的法国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程。 本书以现时代的眼光重新考察和叙述了自古至今的法国历史,条理清楚地展现了法国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面貌,凝聚了作者长期的治史心的,融合了国内外研究的崭新成果,是一部纵贯古今、全面系统、生动流畅的法国通史。


黑死病下的日常
¥39.00
1348年,死神挥动镰刀,整个欧洲笼罩在黑死病的阴影下,学校停课、教堂关门、店铺废弃、邻里远迁、建筑停工……街道上不再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摊贩们的叫卖声变成了尸体搬运工们粗声粗气的吆喝,堆满了尸体和濒死之人的马车嘎吱嘎吱地提醒着所有人死亡的迫近。人们蓦然发现,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不但受到了疾病的威胁,而且永远被疾病改变了。 但生活还在继续,在医学院、诊所、家庭、教堂、修道院、传染病院、市政厅以及其他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依旧保持着某种程度的生命力,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每个人都在挣扎着适应这个特殊的时代。回溯这段不同寻常的日常,我们会发现:“如果说历史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人类总能战胜自然和人类自身各种邪恶冲动带来的威胁。”


写给青少年的世界文明史(全三册)
¥74.00
本书以120篇有趣又好读的小文引领青少年读者世界历史程中的一系列“名场面”,思考世界历史中的一系列“大问题”。 第一册主要讲述史前到1500年的这一段历史,我们回到人类文明的起,一步一步走过古代,走过中世纪,经过那些震古烁今的名字:金字塔、汉谟拉比、耶路撒冷、琐罗亚斯德、雅典学院、罗马军团、十字军骑士、蒙古骑兵、君士坦丁堡…… 第二册主要讲述1500年到1900年的这一段历史,我们回到毁誉参半的近代。这是最好的时代,旧大陆和新大陆连成一体,科学和技术带来工业文明;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殖民者横行霸道,切了亚、非、拉地区的血管,资本家光鲜亮丽,双手却沾满血汗和污秽。 第三册主要讲述1900年至今的这一段历史,我们回到刚刚过去的20世纪。这是科学和技术的百年,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横空出世,人类走出地球,冲向宇宙;这是战争和对抗的百年,世界大战的烽火席卷全球,冷战的铁幕切割世界。


美国简史(一个披着自由外衣的“冒险家”的故事:
¥17.70
本书从发现新大陆前的欧洲社会背景讲起,而介绍了殖民地美洲的情况,以及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工业革命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书中对每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都行了分析,对重要历史人物的来龙去脉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西方文明、科技发展、美国的政治生活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房龙用通俗生动的写法、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枯燥无味的历史写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通过本书,读者能够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美国社会的样貌,而了解一个现代化的美国是怎样炼成的。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结构复杂的句式,采用简洁、精确的词汇行表达,以期让读者认识到历史并不晦涩难懂,它可以像故事一样生动,从而培养读者学习历史的兴趣并能以史鉴今,获得启发。


十九世纪德国史(贝克知识丛书)
¥22.00
19世纪起始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引发的政治地震,终结于*次世界大战。本书是一部言简意赅纵览19世纪德国史的作品,试图着重阐明的不仅是整个19世纪,还包括各种历史现象(诸如工业化、资产阶级的崛起抑或是民族建构)的发展程和不同阶段。


奥斯维辛(贝克知识丛书)
¥22.00
“奥斯维辛”已经成为针对犹太人大屠杀的同义词,有超过100 万人在这座第三帝国*的集中营和灭绝营中被杀害,而它就坐落于二战期间被擢升为“德意志东部占领区模范城”的同名城市旁。在这里,秩序与犯罪相依相存。作者以凝练准确的笔触叙述了奥斯维辛的历史,其重置于这里构成了灭绝政策与“占领生存空间”在时空上的融合。本书还专门讨论了受害者人数的问题,而且特别讲述了战争末期的罪行司法追责以及所谓的“奥斯维辛谎言”。


新大博弈:一战中亚争霸记(鲜为人知的中亚一战史,英雄与浪漫的史书,人类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毅力,那个时代人物的真实写照!后浪出品)
¥49.20
大博弈刚刚在中亚平息,新的大博弈又再次上演。本书讲述了“一战”时中亚大地上发生的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围绕着大英帝国的存续,同盟国与协约国竞相出手,在鲜为人知的战线,烽火再度燃起。 德皇试图英属印度,彻底摧毁英帝国的世界体系;奥斯曼的恩维尔则渴望在中亚建立自己的新帝国;俄国从未放弃对君士坦丁堡的野心;英属印度的官员们则忧心忡忡地警惕着任何来自境外的威胁,为此他们组建东波斯防线、交好阿富汗、出兵巴库、扶植傀儡…… 本书可读性极强,向读者展示了“一战”时期在中亚土地上发生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产生的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