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文化交流史·中日汉籍关系论考
¥49.99
“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系列之一。本书通过剖析中日汉籍交流的生动实例,探明“书籍之路”的内涵与外延,考察汉籍传播异国他乡的途径与方式,梳理汉籍在东亚诸国本土化过程中的化用与变异,阐释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和辐射力。


欧洲的细节:从海洋帝国到欧洲联盟
¥49.99
本书主要从历史细节、城市细节、文化细节、经济细节和教育细节5方面出发,阐述被英、法、德三国围绕的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个小国,是如何发掘自己的潜力,独树一帜,成为欧洲联盟,乃至整个欧洲排头兵,并用文化、经济和教育引领全世界风潮的。


非洲现代史(上)
¥61.33
本书是非洲研究专家李安山教授从中国视角观察和分析非洲现代历史的两卷本著作。全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论述现代非洲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方面的历史发展状况。部分“政治”着重探讨非洲政治。讨论非洲国家早期面对西方渗透时的警觉和相对应的自主改革运动后,分别论述了殖民主义统治与民族独立运动的轨迹、独立后的政治发展、民主化程和北非变局,后描述了从泛非运动的始到非洲统一组织的创立到演变为非洲联盟的非洲一体化历史程。第二部分“经济”从六个方面分析了非洲经济的发展。从近代埃及、埃塞俄比亚和马达加斯加的改革始,揭示了非洲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分析了殖民统治下非洲的“虚拟现代化”问题,阐述了非洲独立以来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揭示了外部因素对非洲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文化”主要分析非洲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步和面临的困难。非洲的人文社科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在殖民统治时期却被故意忽略、遗忘或篡改,独立后则面临着非殖民化和重建自身体系的重大任务。从现代史角度看,非洲学术文化传统包括三部分:本土文化传统、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第四部分“民族”对有关国家民族建构的问题行理论分析和个案探讨。本部分通过5个国家的例证,对政治与国族建构的关系行了探讨,力图分析非洲国家独立后面临的国族建构的挑战。此外,“非洲历史大事简表(13世纪—2000年)”是一个补充,记录了非洲国家当代发生的重要事件,并提及一些国人少有耳闻的非洲史实。


英语民族史卷二:新世界
¥19.99
大英帝国雄踞19世纪,其属地与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新生的美国则称霸20世纪,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地影响着20世纪历史程。 自工业革命以来,两个英语国家相续雄霸世界达200余年,这绝不是偶然。温斯顿·丘吉尔以其如椽大笔,深刻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奥秘,这就是其历史名著《英语民族史》,再加上其回忆巨著《*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几乎完整地描述了英语民族从蛮荒走到世界超强的历史轨迹。 地球上一个由讲英语的人口构成的宠大帝国——包括了不列颠、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强国——历经了漫长曲折的历程而渐渐形成;它们的存在,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文明版图,强有力地左右着人类命运和历史的走向……在这部创作时间长达 30年的伟大作品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历*负盛名的人物丘吉尔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史诗般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全景式的“帝国画卷”。 本卷为《英语民族史》系列的第二部“新世界”,1485 年至1688 年间,英语民族始向全世界扩张,败了西班牙帝国。在通了海上通道后,美洲殖民地相继建立起来。大西洋西岸出现了许多充满生机并且富有独立精神的小社会,它们后来组成了美利坚合众国。


读懂历史,读懂世界(套装共3册)
¥138.00
本套装包括《罗马兴衰1200年:看懂罗马,就能看懂世界》《大英帝国3000年:全新视角评估英国历史,细述帝国的崛起与衰落》《世界文明5000年:一幅包罗万象的世界文明索引图》


土耳其通史(修订本)
¥49.00
土耳其位于欧亚大陆的连处,在漫长的历史程中,东西方文明在此融汇交流,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古代赫梯人的文化遗存和特洛伊战争的动人画卷,倾诉着安纳托利亚尘封的往事;古典建筑的残垣断壁,印证着地中海文明的历史。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小亚细亚半岛,基督教曾风行千年之久;伴随着突厥人长驱西的步伐,教堂的钟声逐渐远去,清真寺的宣礼声此起彼伏,小亚细亚半岛由此融伊斯兰世界。奥斯曼帝国自14世纪初横空出世,雄踞于亚非欧大陆中央地带长达600余年;*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飘摇风雨中,历史的车轮从伊斯坦布尔一路驶向安卡拉,帝国的背影渐行渐远。崭新的土耳其共和国蒸蒸日上,迎来现代化的长足发展,奏响了迈21世纪的嘹亮乐章。


日本社会变迁研究———纪念中国日本史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论文拔萃 第四卷
¥33.16
暂无


英语民族史卷四:伟大的民主
¥15.99
大英帝国雄踞19世纪,其属地与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新生的美国则称霸20世纪,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地影响着20世纪历史程。 自工业革命以来,两个英语国家相续雄霸世界达200余年,这绝不是偶然。温斯顿·丘吉尔以其如椽大笔,深刻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奥秘,这就是其历史名著《英语民族史》,再加上其回忆巨著《*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几乎完整地描述了英语民族从蛮荒走到世界超强的历史轨迹。 地球上一个由讲英语的人口构成的宠大帝国——包括了不列颠、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强国——历经了漫长曲折的历程而渐渐形成;它们的存在,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文明版图,强有力地左右着人类命运和历史的走向……在这部创作时间长达 30年的伟大作品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历*负盛名的人物丘吉尔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史诗般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全景式的“帝国画卷”。 本卷为《英语民族史》系列的第四部“伟大的民主”,1815 年拿破仑垮台之后,英国稳稳地坐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此际,法国乃至整个欧陆都已筋疲力尽,统一的德国尚未形成,俄国力量正从西欧收缩,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也忙于本国事务或争夺海外财产。在下来的几十年里,革命和内乱横扫了许多欧洲强国,一些新国家相继诞生。在经年的动荡和混乱局势中,唯有英国几乎毫发无伤。同时,由于人口增长和移民活动,英语民族空前壮大了。


黑暗时代:帝国的崩溃与欧洲的新生(打破误解,还原真相,了解真正的中世纪欧洲“黑暗时代”!看欧洲如何从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混乱,建立封建秩序)
¥90.09
所谓黑暗时代,是从罗马帝国崩溃到新的封建欧洲出现之间的过渡时期,始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终于1066年诺曼征服。这个名字饱含人们对那段历史的认知,传统观认为,这一时期是暴力、残忍、倒退的“黑暗的中世纪”,文明的光芒似乎消失得无影无踪。但这样就难以解释文艺复兴的兴起,毕竟若无地基,万丈高楼因何而立?而且,黑暗时代也是对历史的狭隘解读,因为历史是多元的、连续的。 本书致力于破误解,还原真相,让读者了解一个真正的“黑暗时代”!全书共分六章,包括罗马帝国的衰落和灭亡、蛮族王国的发展、卷欧洲事务的不列颠群岛、欧洲的宗教、来自北欧的海上突袭者和黑暗时代结束时出现的欧洲诸王国等。 它于黑暗中产生光芒,在混乱中酿造有序——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美国简史(一个披着自由外衣的“冒险家”的故事:
¥17.70
本书从发现新大陆前的欧洲社会背景讲起,而介绍了殖民地美洲的情况,以及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工业革命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书中对每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都行了分析,对重要历史人物的来龙去脉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西方文明、科技发展、美国的政治生活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房龙用通俗生动的写法、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枯燥无味的历史写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通过本书,读者能够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美国社会的样貌,而了解一个现代化的美国是怎样炼成的。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结构复杂的句式,采用简洁、精确的词汇行表达,以期让读者认识到历史并不晦涩难懂,它可以像故事一样生动,从而培养读者学习历史的兴趣并能以史鉴今,获得启发。


人类的故事
¥47.00
《人类的故事》是著名历史学家、人文启蒙作家房龙的经典作品,该书以站在历史的姿态,俯瞰文明发展程的全貌。从早的人类祖先到衰落的古巴比伦城,从希腊文明的诞生到罗马帝国的崛起,从中世纪宗教纷争到次世界大战,房龙用诙谐的语言将立体的世界图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与一般史书相比,该书更像是一段激荡人心的探索旅程,既描绘了文明程的重要节,也理清了世界演变的关键脉络。


文景·回音谷(套装共3册)
¥120.00
时光回响,通往无比鲜活的过去。文景·回音谷系列关注世界历史,聚焦身体性别、物质交流、社会心理、科学环境等话题,以历久弥新的经典大师之作和具有启发性的前沿学术佳品,回应当代人的社会体验与观察。本套书包括《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拉面:国民料理与战后“日本”再造》《珍珠在蒙古帝国:草原、海洋与欧亚交流网络》三本。

早期制度史讲义
¥38.40
本书是作者在牛津大学的一部讲稿,更具体地贯彻了《古代法》的基本思路,通过分析古爱尔兰法,即所谓的“布雷亨法律”,深阐述了法律有其自身复杂的演化过程。作者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手,把视野投向原初的社会部落,考察从亲缘关系、部落机构中如何逐渐萌发出法律,初的法律形态又是如何规定家庭关系、土地关系等;后,再反过来看这些法律因素对帝国的影响。具体而言,前十一讲通过分析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爱尔兰“布雷亨法律”,深阐述法律有其自身复杂演化过程的思想,后两讲则可见到梅因将法学史研究与分析重大的现实立法问题相结合的精湛功力。


古典学还有未来吗?:从古希腊罗马到现在
¥34.80
《古典学还有未来吗?》的原书名是Confronting the Classics: Traditions, Adventures, and Innovations,直译为《直面古典学:传统,冒险与创新》。作者玛丽·比尔德是英国当代著名古典学者,全书包括31篇对研究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的书评。中文书名来自她的序言《古典学还有未来吗?》。作者的语言风格是轻松幽默的,但学术态度是严肃认真的。比尔德认为,尽管很多人认为古典学(也就是研究古希腊罗马的学问)正在衰落,但每一代学者都提出了自己对古希腊、古罗马的新观。她始终关切着这些讨论和争辩,并在本书中向我们呈现了古典学的学术传统和近些年的重新阐释以及新理论。在全书中她始终声称,古典学不仅关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罗马人,也关于我们自己,以及在这中间薪火相传的一代代古典学者、作家、艺术家、电影人,还有引用甚至挪用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政治家等等。我们需要直面这一学科,参与到讨论中来。该学科仍是各种观激烈交锋的场所,而不是已经尘埃落定、可以被扫故纸堆的。


日本战国史入门
¥28.00
小说从数十位战国名人的视角出发,讲述了是从1467年到1616年这一百多年的日本战国历史。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且加了小说的写作手法,把战国时代的那些人物、故事行了全景展示。 作者放弃了原先战国历史中大凡采用的“信长,秀吉,家康”这三人为主线,作品中所描述的十多位主角的共同特性是“未曾统一天下,但却依然是历史大河中的弄潮儿”,历史是每一个人自己的历史,战国也是每一个人自己的战国,故而取名“我们的战国”。


牛津维京海盗史
¥79.90
100多位院士40年打造的牛津经典系列!拳打英国、脚踢法国、孕育俄罗斯、发现北美洲,维京人就是整个欧洲的噩梦。 公元8世纪,在欧洲北方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冒出了一群被称为“维京人”的海盗。他们驾驶长船四处打砸抢掠,对欧洲各国进行有组织的入侵。从英国、法国到俄罗斯,维京海盗的身影随处可见。除了征战,维京人还是伟大的航海家,被认为早登上美洲大陆。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整个欧洲被维京海盗搅得天翻地覆,这一时期甚至被称为“维京时代”。


《英国共和兴亡史》(坎迪尔奖2020年入围作品,BBC《历史》杂志创始人保罗·莱著名代表作,英国历史上的共和实验,领导者从护国到独裁的转变过程)
¥25.00
本书国内首本英国共和史研究专著,阐述了英格兰共和国从诞生到灭亡的来龙去脉和历史影响。 1642年,克伦威尔支持议会与清教徒一起发动革命,经历两次内战,征服爱尔兰、苏格兰,处决查理一世,流放查理二世,于1649年取消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于1653年成为护国公,建立护国公体制。 共和国期间,议会中派别争议不断,国内政局暗藏阴谋。ZUI终的出路似乎只有让克伦威尔戴上王冠主持议会,但克伦威尔宁肯以独裁的方式两次解散议会,直至临终前仍拒绝登基称王。克伦威尔死后,查理二世便从海外流亡归来,复辟斯图亚特王朝。英格兰共和国就此终结。 本书探索了从处决查理一世到查理二世复辟之间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这段英国历ZUI不寻常但鲜为人知的时期,有助于专家和读者更透彻地了解和认识英国和西方历史,反思共和何以沦为独裁专制,对当今西方的政局混乱根源具有一定的警示。


二战回忆录(上册)
¥30.00
本书是前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回忆录,是他的6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的节本,共90万字。作为二战亲历者、二战决定性胜利的关键人物、世界三巨头之一,他运用大量*手权威资料,以*人称的写法,将二战从爆发的原因、经过,直至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来龙去脉叙述和分析得全面、生动而权威。本书分四个部分:*部分,战前风云(1919-1940.5.10)。第二部分,孤军奋战(1940.5.10-1941.6.22),叙述法兰西之战的失败,导致英国孤军奋战。第三部分,大同盟(从1941年12月7日起)。第四部分,胜利与悲剧(1943-1945)。


牛津欧洲史:中世纪风云三部曲
¥239.70
《牛津拜占庭史》: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独留拜占庭在东部苦苦支撑。波斯人、阿拉伯人相继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十字军更是直接破城而入,但拜占庭帝国始终屹立不倒。终,在土耳其大炮的轰鸣声中,拜占庭帝国残存千年的躯壳终于轰然倒塌…… 《牛津维京海盗史》:公元8世纪,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冒出了一群被称为“维京人”的海盗。他们驾驶长船有组织地入侵欧洲各国。从英国、法国到俄罗斯,维京海盗的身影随处可见…… 《牛津中世纪欧洲史》:分裂让欧洲各地都可以自由探索不同的政治制度。英格兰的贵族与乡绅推动了议会的建立;法兰西的国王为了与教廷抗争而设立三级会议;威尼斯通过公民大会选举产生执政官……


德国大历史:一本书通晓2000年德国史
¥29.50
本书以简明而又多层次的方式人们穿越德国历史,从大约2万年前的气候变化以及随之始的人类重返中欧,直至当今时代。 作者安德烈亚斯·法迈尔成功地将“长时段历史”与“事件历史”两种叙述方式相结合,解析了旧帝国的诞生,并跨越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描述了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德国政治和宗教秩序。人们跟随作者穿过大革命时代、德意志联邦、第二帝国,直至20世纪,看到诸多重大事件轮番上演,看到德国先后经历魏玛共和国、“第三帝国”、两德分裂,并终重新统一。本书是了解德国宏观大历史的纲要式门读物。


凡尔登战役:荣耀的代价,1916(凡尔登,一座血肉堆成的磨坊,雪崩来时,荣耀迎来代价。残酷大战全景展示,可谓是一战的百科全书!)
¥52.80
1916年2月21日,枪炮声在默兹河右岸响起,“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拉帷幕。战役持续了10月之久,在这片土地上造成了大战中每平方英尺的伤亡数量,达到70万之多。士兵们一度以为,在后一个德国人和后一个法国人杀死对方之前,战役永远不会结束。 本书给予了这场可怕的战役以全景式的描述,囊括战前战后、战略战术、交通运输、空战陆战、苦难荣耀、将领士兵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在作者的笔下,德里昂在森林中奋战至死,孔策传奇性地闯杜奥蒙堡,朱贝尔在死人山的地狱里看战机翻飞,雷纳尔在沃堡中放出后一只英雄的信鸽……这些传奇的场景一一跃然于纸上,鲜活的人物以其命运与品格撼动人心。 本书还批判了交战双方的种种傲慢与愚行,提供了对于惨烈战事和人类命运的深刻反思。凡尔登战役是理解“一战”的钥匙,是其全部狂暴能量的集中释放。它断了一代法国人的脊梁,也成为“二战”德国闪电战的滥觞,它的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