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殷国明文集(第十卷)空间的拓展:从比较文学到跨文化研究
殷国明文集(第十卷)空间的拓展:从比较文学到跨文化研究
殷国明
¥50.75
本书是一部文章合集,根据主题分为三辑。第- -辑“从比较文学出发”,为作者关于比较文学的论文合集,研究对象有梅里美、沈从文、白先勇、萧红等著名作家,与《围城》《城堡》 等著名作品。第二辑“穿越时空:新的思维空间”,在空间上,探讨中西文艺理论的交融和交流,时间上,梳理西方文艺美学的发展历程。第三辑“跨文化:建立一种博大的文学情怀”,从文学至文化,对于跨文化冲突与从跨文化角度、以跨文化的学术格局研究文艺美学行了探讨。
明清唐人诗意图文献辑考
明清唐人诗意图文献辑考
万德敬
¥34.65
本书辑录考证明清画家根据唐代诗人诗意创作画作的概貌及文献现状,并行了确切编年。全书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表格的形式,分两列,第一-列是唐代诗人诗题,第二列是根据这些诗歌行创作的明清画家。本书共辑出200位唐代诗人的890多首作品成为明清300多位画家的创作题材,根据经眼文献的记载,共有1670余幅作品。第二部分是对明清两朝画家创作的740幅唐人诗意图行确切的编年。第三部分亦采用表格的形式,分六列。第一-列是唐代诗人诗题,第二列是题诗,第三列是形制,第四列是作年,第五列是馆藏,第六列是著录。
思绪翩跹
思绪翩跹
《好文章》书系组委会
¥33.25
本书是“好文章”书孫中的一-部,本书由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念兹在兹的山河游历、独一无二的风土人情、诚恳真挚的祖国礼赞等内容组成,简单的文字在作者的遣词造句中,真挚的情感跃然于纸上。本书是由一篇篇文章形成的书稿,文章的作者在平凡中用笔记录人生的滴滴,他们并不是专业的写手或作家,他们热爱书写,用真心、真情、真意的文字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礼赞。书中的作者他们是一群可敬的文字书写者、 文学爱好者,勇于追梦者,故在文稿的编辑中保留了作者淳朴的文风,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的精练和华丽。
当代安徽文学创作研究
当代安徽文学创作研究
陈振华
¥33.25
文学皖军在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领域创造了应有的辉煌。当代文学皖军的创作也广泛聚焦现实,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本书以多维的视角,散透视当代文学皖军的创作,既关注像严阵、梁小斌、刘克等老一代作家的创作,也关注像季宇、许辉、许春樵、陈先发、赵焰、李国彬、洪放、余同友、潘小平、陈斌先、李凤群等当代安徽作家的中坚力量,亦关注大头马等新生代作家的渐露锋芒。本书以当代安徽作家创作的现场性、当下性、地域性呈现当代文学皖军创作的审美风貌,响应文学皖军再崛起的时代询唤。尽管不是对文学皖军创作的系统阐析,但本书也以深度诠释当代安徽具体作家作品,自有其可观性和价值所在。
争胜谋略: 《三国演义》 领导智慧
争胜谋略: 《三国演义》 领导智慧
冯立鳌
¥27.30
本书从领导学的视角探索《三国演义》,在《人物篇》中先后分析了刘备、曹操、袁绍、董卓、吕布、孙权、诸葛亮、司马懿、关羽、魏延等人物的领导特色、人格特及其对他们一生事业和命运的影响。在《领导篇》中分别探讨了《三国演义》中包含的领导方法,用人、赏罚、信息处理、人际关系、权谋、人物潜意识及人物之梦的隐意。全书多处涉及到对人物心理及民族心理的剖析,在分析上颇有创见和深度,说理透彻、文风朴实、不落窠臼,且自成体系,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阅读趣味,是研究和阅读《三国演义》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49元5本 IP 孵化的底层逻辑
IP 孵化的底层逻辑
*皮老板
¥20.70
从生活入手,用通俗的语言,说IP、谈人生。
49元5本 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文君 著
¥28.00
本书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运用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对上海农村文化服务政策和文化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行回归分析,认为在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时,须按照农村区域的生态特,供给与农村生产生活相适应的文化产品。书中所探讨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满意度绩效评价、影响因素、需求优先序形成结果与成因剖析,尤其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及政策优化建议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为此,本著作无论是对于政府决策人员还是研究者,社会工作人员,均具有较强的指导建议。
49元5本 中国乡村高等教育的溯源与发展研究
中国乡村高等教育的溯源与发展研究
赵飞飞
¥31.20
本书以中国乡村高等教育的溯源与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一共分为七章。*章对乡村教育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对高等教育与乡村教育的显性联结、高等教育与乡村教育的隐性联结进行了基础性阐述;第三章论述了中国乡村教育思潮运动发展的历史背景;第四章对高等教育通向乡村的起点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可借鉴的经验;第五章以高等教育通向乡村的探索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解读了中国乡村高等教育的探索方式;第六章以乡村高等教育的拓展为论述内容;第七章针对中国乡村高等教育发展的展望研究做进一步的论述。
镜中宇宙 : 影视网虚构文本生成机制研究
镜中宇宙 : 影视网虚构文本生成机制研究
祝虹
¥34.30
本书主张“叙事”的广义概念,认为影视虚构叙事既包含指影视文本形成的过程,也包含它*终呈现的形式。由“故事结构”、"视听 叙事结构”和“表演结构”三部分组成。*章从叙事单元、 故事模式、线索入手,探讨故事结构及其背后的关联。第二章重点关注视听 叙事结构中的"视角”与“聚焦” 问题,及其与“大影像师”的关系。第三章围绕表演结构展开,研究它的因和果,即影视网剧创作的动 因、观众接受及社会效果等。*后,在对虚构叙事的“视差”等进行更为本体的哲学回溯后,围绕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问题,研究影视网剧 如何凭籍围绕视角而组织的叙事,实现它宣导教化的社会功能。
《朱子语类》复句研究
《朱子语类》复句研究
蓝菲
¥34.30
本书利用综合多元语言学理论,通过对《朱子语类》话语系统复台维度的整合研究,同时辅以针对宋代语言状况描写基础上适当的比对, 以利于厘清纵向汉语语法史发展演变的脉络。本书首先,对前期复句和《朱子语类》研究的情况总结归纳,为本文的探讨创建一个合理的 平台。其次,分析专书文献系统,对其特点内容、版本和影响力等一系列内容进行整合; *后,再从研究背景和方法等数个角度作简要 说明。本书将构建各类复句语法、语义和语用的三维框架,从共时、历时、泛时数个维度观察语料中复句句式的特点,用详尽的统计和细 致的描写对《朱子语类》的复句系统进行立体式的*考察。
青藏高原石文化 : 基于建构视角的人与自然关系研究
青藏高原石文化 : 基于建构视角的人与自然关系研究
赵国栋
¥31.15
本书提-部研究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关系的人类学著作。怀着强烈的理论问题意识和人类学现实关怀,作者长期深入西藏农牧区开展调查研 究,形成了扎实的田野资料,本书以青藏高原石文化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在呈现出其文化样貌和相关机制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青藏高 原上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学理视角分析了青藏高原的社会变迁与自然演变机制,在人类学的地方知识研究、建构主义 研究中做出了创新尝试。全书学术性与趣味性相融,要言不烦,行文流畅,可读性强。
从批评到文本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方法透视
从批评到文本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方法透视
张慎
¥33.25
本书中分上下两编,共16章。上编9章,是对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与研究的理论方法的剖析和透视。梳理了近40年来文学批评研究的历程,剖析了朦胧诗、方法论、主体论、本体论、寻根文学、女性主义文学等文学现象讨论中的理论观念和方法,并对传统谱系学、后现代谱系学在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行了透视分析;下编7章,则是对王国维、钱玄同、鲁迅、徐訏、毕飞宇、葛亮、李应该等7位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人事交往、编辑生涯、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的考证、研究和评价。
殷国明文集(第九卷)文学与人生
殷国明文集(第九卷)文学与人生
殷国明
¥48.30
本书是一部文章合集,名为《文学与人生》,上编讲文学,下编讲人生。上编为“文学百读”,是一百篇阅读札记,阅读对象有文论、经典、文学名著、作家、哲学家,既有对书的阅读感悟,也有对书中角色、著者本身的品评,同时有作者通过这些阅读产生的感悟。下编为“100种人生”,是一-百篇关于人生的随笔,作者将人生分为百态,有潇洒者,有浪漫者,有豪放者,有风流者,有叛逆者,有雅致者,百种人生百种滋味,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深厚的体验和感悟。
殷国明文集(第三卷)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发展史
殷国明文集(第三卷)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发展史
殷国明
¥62.30
本书梳理了中国现代泾渭繁多的文学流派,有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问题小说”、 “沉沦文学”、 ” 湖畔诗人”、语丝社、新月派、左联等等。本书主体分为三编,第-编“从一种选择到多种选择”,介绍了现代文学由《新青年》肇始的多样的文学流派;第二编“文学流派的立体交叉”,梳理了这些流派中的一些重流派如何互相关联、渗透、影响;第三编“文学流派的百川归一流”,展了纷繁的文学流派如何在国家的变迁、历史的演中融合,走向现代。
梦回新安 : 汪友农创作思想研究
梦回新安 : 汪友农创作思想研究
车海峰, 周礼红
¥29.75
《梦回新安——汪友农创作思想研究》包括上下两篇,即“梦回新安——汪友农创作思想研究”和“关于汪友农的创作思想的文艺评论”。本书将汪友农创作思想的转变放在中国现代美术史的框架内进行考察。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画家汪友农默默地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而当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部分艺术家全盘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时,汪友农刻意回避了西方现代主义的侵蚀与冲击,由现实主义创作转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老庄“坐忘”和佛家“禅宗”美学思想的坚守与探索,这些思想恰好是影响西方后现代主义形成的源头。汪友农是新安画派的集大成者,自觉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探索中国美术的民族性,构建了中西美术交流的桥梁,其开创的野逸画派引领着 21世纪中国美术创作的新方向。
文明的交汇
文明的交汇
周欣平
¥62.40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关于东西方文化和文明交流的思考的总结。作者认为,世界上有多种文明,其中区别、影响深远的当属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多种文明各自发展并延续的过程中伴随着文明的冲突与交汇。文明之间的冲突是短暂的,而交汇与融合则是永恒的。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文明交汇的力量更为持久和强大。本书将从书籍文献的流传、作为文化传播践行者的学者和平民、数字时代的文化交流与延续三个方面深展对东西文明交汇这一宏大课题的探讨。
原民国大学与台湾“复校”大学对接比较研究
原民国大学与台湾“复校”大学对接比较研究
黄俊伟
¥10.29
关于台湾“复校”大学与中国早期高等教育制度之历史关联,大陆学界尚未见此专论,而台湾方面,因某些原因,也鲜见专门之著述研究成果。借助延伸历史的解读方法,观察台湾“复校”大学,可清晰地感受到原民国大学精神脉络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而绝非仅仅是过去大陆校名的简单沿用。将其定位于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大格局下分析把握,可拓宽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视野。
户籍:安居乐业时代
户籍:安居乐业时代
郭伟伟
¥5.96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49元5本 《史记》人生艺术十讲
《史记》人生艺术十讲
张学成
¥29.33
  书以人生为主线,注意把握人生的不同层面,对历史人物的人生分十讲进行了多维度的透视。本书在论析人生艺术时,密切联系当代人社会生活实际,纵横生发,古今联系,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历史人物的成败、喜剧悲剧的真实人生。阅读本书既能开阔视野,又能深化认识,还能引发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人生思考。本书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又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本书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史记》研究功底,在联系实际中又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世风人情的深刻理解。本书雅俗共赏,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对于青年人的立身处世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本书既可以成为大学本、专科学生的通识选修课教材,又能成为广大读者的日常读物,适合各年龄层次读者阅读。
史诗:民族英雄赞歌
史诗:民族英雄赞歌
周丽霞
¥5.00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远古人类:中国最早猿人及遗址
远古人类:中国最早猿人及遗址
张学亮
¥6.50
本书共分为远古人类——南部猿人、猿人遗存——北部猿人、人类遗迹——东部猿人共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早人类的巫山人、云贵高原人类始祖的元谋人、难断年代的人类祖母资阳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