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过渡之舟:《胡适留学日记》研究
过渡之舟:《胡适留学日记》研究
唐娒嘉
¥44.00
《胡适留学日记》是文学革命领袖、新文化运动主将以及学者胡适的生成“前史”。《过渡之舟:<胡适留学日记>研究》是一部研究胡适留学时期思想发展和生命历程的学术著作, 披露了青年胡适的文学创作、交友出游、演说活动、婚恋选择等诸多历史细节,呈现了更加立体鲜活的青年胡适形象,描摹了在新旧文明时代充当“过渡之舟”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 轨迹。作者对胡适研究的一些固有成果提出了质疑与新说,例如对胡适与其妻江冬秀关系之再考,为胡适研究和日记研究领域提供了新角度、新思路。
49元5本 拉丁美洲华侨华人移民史、社团与文化活动远眺(下册)
拉丁美洲华侨华人移民史、社团与文化活动远眺(下册)
高伟浓
¥20.94
《拉丁美洲华侨华人移民史社团与文化活动远眺(上下)》由高伟浓著,拉丁美洲华侨华人的文化活动基本上是前人研究的空白点。此书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作者着力阐析了各国华侨华人在居住地的重要文化活动,如过春节及其他中国民俗节日、开展华文教育、办孔子学院、华文传媒等,也谈到华侨华人与当地民族和祖(籍)国的文化联系。在海外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是目前和将来开展国外侨务工作的重要课题。这部分内容对我们如何更好地开展侨务文化工作有一定的启发性。
每满80减40 西方女性媒介文化研究
西方女性媒介文化研究
张舍茹,陆道夫
¥9.99
  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起源于西方的女权主义运动。早在18世纪,女权思想就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孕育并发展起来,从而爆发了大规模的妇女运动。这场妇女运动到20世纪初达到高潮,即女权主义运动个高潮。到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再度达到第二次高潮。这时的“feminism”已远远超出了前期“女权主义运动”所指涉的政治运动的范畴,进入了对构成社会整体的文化加以批判的女性主义批评时期。这一阶段多被称为女性主义时期。
49元5本 《诗词中国》第一期(诗词中国丛刊)
《诗词中国》第一期(诗词中国丛刊)
诗词中国丛刊编辑部
¥20.84
  《诗词中国·期》由中华书局、中华诗词研究院共同主办,面向全社会公开出版发行,每年出版四期。旨在“搜集当代动人的诗句,收录诗法,分享有趣的诗话”。内容方面以探讨写作技巧、交流写作经验,图文诗词赏析为主,力争成为高手交流的心灵家园。?
异域的体验:鲁迅小说中绍兴地域文化英译传播研究
异域的体验:鲁迅小说中绍兴地域文化英译传播研究
汪宝荣
¥4.62
本专著运用描述性和规定性翻译研究方法,首次全面梳理20世纪90年代前鲁迅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历程,重点描述、评析七种英译本对鲁迅小说中绍兴地域文化(含方言)的处理手法,考察中国文学作品中地域文化翻译策略,就如何向域外有效译介与传播中国地域文化、让“中国文化他者”发声提出初步理论构想。
49元5本 汉代灯具研究
汉代灯具研究
麻赛萍
¥10.29
对于灯具的兴趣来自硕士阶段曾经关注科技史的论著,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将灯具作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物,他选取的典型案例之一便是汉代釭灯的代表作——长信宫灯。换句话说,汉代掀起了中国古代灯具发展史上的个高潮。综观汉代非容器类铜器,窃以为灯具是其中有可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门类,它既是一种物质文化的形态,又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反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每满80减40 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第二十辑
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第二十辑
刘正刚 
¥7.71
  本书为《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第二十辑》,由暨南大学文学院古籍研究所所长刘正刚教授主编。本书集中了古籍所众位老师的力量,以论文集的形式编辑成书,内容主要涉及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的研究,如历史人物的小传、活动年谱及思想研究,使节史事,元代女性文人研究,澳门史研究,社团诗文创作研究,典籍研究,戏曲文化研究,民间信仰研究,等等,涵括方方面面,内容丰富,研究透彻。
一周特价6.11-6.24 齐家智慧
齐家智慧
张泰
促销价:¥15.99|¥68.0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家庭建设离不的智慧锦囊,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培养与形成无不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本书精选了古代贤人在崇德、勤俭、知行、饮食、事亲、敬老、教子等方面近400 条箴言警语,分九篇作了专题性的阐释。每篇又分 “原文”、“解读”、“知识树”、“齐家典故”、“人生镜鉴”等部分行了互补式的表述,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本书内容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丰富有趣;行文通俗易懂,为家庭教育、家风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为个人提高文化素养提供智慧宝库。
每满80减40 海上名园——张园与海派文化
海上名园——张园与海派文化
时筠仑,郑丽君,李莉
¥99.90
本书以上海南京西路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张园为对象展海派文化研究,通过历史研究、市民口述、企业访谈等多角度挖掘海派文化内涵、总结海派文化传承规律、演绎海派文化精神气质。本书收集并系统整理了张园作为私家花园逐渐走向放的历史,张园作为城市社交花园所孕育的海派文化,张园改作里弄住宅及其石库门建筑艺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张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文历史故事,最后讲述了新时代张园的城市更新与海派文化传承和发展。本书提出“城市文化元空间”的理论,分析了张园作为海派文化的代表传承和发展了海派文化,在新时代的城市更新过程中突显出海派文化元空间的特殊价值。本书适合于城市文化研究、海派文化研究和城市更新领域的学者、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文学和艺术爱好者参考使用。
49元5本 观·物:两宋书籍设计
观·物:两宋书籍设计
岳鸿雁
¥44.90
宋代是“中国印刷术的黄金时代”。本书回到与现在同样经历巨大技术变革的中国雕版书籍的黄金时代—两宋(960—1279年),以两宋书籍设计为研究主体,探讨其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寻找宋代思想和技术变革对书籍设计的影响,分析了宋代思想观念、创新和产品的循环过程如何推动当时的社会创新,两宋书籍视觉秩序如何建构和表征当时的文化秩序,以及其对今天书籍设计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讲技以载道、道器合一,传统中国书籍设计连了作为精神文化的书籍内容和作为物质载体的书籍形式,从造物设计角度看,将内容看作道,将书看作器,设计作为技,是道与器的连,承载了道,中国的观·物理念即起始。本书作者爬梳了国内外现存宋版书,系统分析了两宋书籍的社会背景、观念、制度、形态、版式以及背后传递的美学价值。
每满80减40 张九龄研究
张九龄研究
张效民
¥78.40
本书为张效民近年来研究张九龄的成果。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不同史料,考证辨析,厘清史事,提出新论。全书共五章,章为研究述评,针对2005—2020年张九龄的相关研究论著,明晰目前的张九龄相关研究的展和疑。第二章至第五章为专题研究的系列文章,集中于张九龄父母生平、科举相关史事、凿大庾岭路的时间和政治内涵等方面,作者通过对史料的梳理辨析,对于张九龄之父张弘愈生卒年、张九龄赴举时间、凿大庾岭路时间、沈佺期考功受赇案等较长时期内莫衷一是的问题,作者行了详细的考证,得出了新的观,为学术界提供新的参考。
49元5本 德庆悦城龙母文化研究
德庆悦城龙母文化研究
王敏 主编
¥10.83
本书将龙母文化信仰放在龙文化研究的背景中,通过民俗学研究、性别研究、传播学研究和民间文学研究等角度,对西江流域的龙母信仰习俗展田野调查,收集龙母文化研究资料,考察影响龙母文化信仰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作者力图从多个角度去考察研究,分析龙母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从贴近民众生活与儒释道结合中发掘其文化内涵,使龙母文化研究具有放性和丰富性。
49元5本 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
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
孙歌
¥23.55
《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是一本讨论思想史认识论的书:*部讨论了沟口雄三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整体结构,特别是他在经验研究中折射出来的原理性假说;第二部讨论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生在日本的昭和史论争。《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通过对这两个个案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如何破除静态的知识感觉,建立把握动态过程的认识论课题。在形而下层面建立多元的普遍性,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相似性差异,并而在差异状态中理解差异。为此,不仅需要哲学认识论的翻转,而且需要对经验的重新认知。破除旧形而上学的干扰,把世界视为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这个恩格斯留下的思想课题,通过对形而下之理的探讨激发出新的理论能量。
49元5本 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精)
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精)
赵珩
¥33.57
  六十年来,由于家世的原因与工作的关系,作者与许多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老辈文化人、学者先后结识,如陈梦家、启功、王世襄、朱家溍、史树青、翁偶虹、邓云乡、吴小如等等,其中一部分保持着比较密切的交往,直至他们离世。而这些老辈文化人、学者,恰好也是中国百余年来大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本书叙述了作者与这些前辈交往的滴,描摹了他们的音容笑貌,并着力钩沉他们在学术文化上的贡献,从而使本书具有当代文化史的意义与价值,今天的读者也得以据此领略他们的德行与风采。
国别新声——国别和区域新动态研究
国别新声——国别和区域新动态研究
总主编罗选民,主编覃玉荣
¥40.80
本研究聚焦语言学、翻译学、文学以及区域与国别等四个方向的成果,分卷的书名为“语苑璞玉”、“译坛清音”、“文园雅荷”、“国别新声”。卷“语苑璞玉”聚焦外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本体研究,设汉外或外汉对比研究、外语(二语)习得研究、外语教学法/媒体/App研究、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研究栏目;第二卷“译坛清音”就历史与当下、理论与实务,以及人才培养等翻译相关一切有价值的真问题展创新研究。收录文章的主题涵盖翻译史探微;中国-东盟译务探究;文化外译;西大翻译家(马君武、陈望道、王力、盛成、骆介子、周其勋等);新时代译才等;第三卷“文园雅荷”的主题包括英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美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东南亚文学与文化研究、少数族裔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外文学对比研究、文学翻译研究、广西民族文学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有关文学或文化的跨学科研究等;第四卷“国别新声”则收录历史记忆与时代转译研究;中国-东盟各国历史文化交流史研究、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能力提升研究、新文科下多学科或超学科交叉融合特性及共同体思维研究、东盟国别和区域研究相关范式研究等。本书为第四卷。
每满80减40 《百家姓》新解
《百家姓》新解
徐铁生
¥51.85
《<百家姓>新解》以《增广百家姓》为解读对象,对506个汉姓的源流做出详尽疏理,以目前人口调查中相关姓氏使用人数多寡为序,对姓氏的分布、郡望、堂号、字形变化、源流、代表人物行了介绍。是对中国姓氏的详尽介绍,具有针对性和可读性,是一部有关中国姓氏的普及读本。
49元5本 文体新变与南朝学术文化
文体新变与南朝学术文化
李晓红
¥24.08
  《文体新变与南朝学术文化》一书系统探讨南朝雅乐歌辞、永明体、绝句体、七言诗等代表性文体之新变现象。全书交叉运用文学、历史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南朝学风与士族文化的考察,对乐府“以数立言”的体式创新与九言诗之兴、永明声律审美的继古与新、绝句诗确立的文化语境、《柏梁诗》作为七言诗体始篇的地位确立与南朝新兴文士的自我士大夫化等论题做出富有新意的研讨,展示出中国文学体式从汉魏风骨走向盛唐气象的内在脉络。
每满80减40 女子教育
女子教育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李博婷 译
¥36.00
本书包括《论女儿的教育》《本事真迹》和附录《一个父亲留给女儿的遗产》。沃氏在《论女儿的教育》中对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的性别概念和女性教育提出了强烈批评。她反对观赏性的专门针对女性的教育科目,大力宣扬两性应受相同的教育,并建议为此采用自然和理性的育人标准。当时不同政治立场的女作家,如埃奇沃思和奥斯丁等,都受沃氏所主张的德行与性别无关的原则。在儿童故事集《本事真迹》中,沃氏认为,针对儿童的读物要在更现实的背景中传达出正直、仁慈和节俭的价值观。她对生活和文学中的装饰和技巧极为厌恶,她写《本事真迹》的初衷就是为揭露那些不称职的父母。
北欧书简
北欧书简
(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著,李博婷 译
¥36.00
《北欧书简》为沃斯通克拉夫特书信集。1795夏天,为了挽救与情人伊姆莱的关系,沃氏始了一次商业旅行,她带着刚刚出生的女儿先后游历了瑞典、挪威和丹麦,此间一直保持与伊姆莱通信。在沃氏看来,旅行就是解放身心的空间移动,应该不断思考哲学、社会以及人应该如何存在等严肃议题。旅行是以具体的行为来追求精神的更加完善,应该在不断旅行的经验中去调整先前的认识。在这些书信中,沃氏对北欧文化、自然和风土人情充满了感情。
49元5本 绿窗唐韵:一个生态文学批评者的英译唐诗
绿窗唐韵:一个生态文学批评者的英译唐诗
俞宁 编
¥29.99
49元5本 晚清日记中的世情、人物与文学
晚清日记中的世情、人物与文学
张剑
¥44.00
近代以来,日记成为一种文人日常。本书中的主人公即生活在晚清时期,他们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晚清的时局真相以及人物的生活状态。从常熟翁氏日记中,可观晚清政局变化;从季芝昌日记中,可察晚清医疗技术实情;从徐敦仁日记中,可见晚清文人的喜好与风骨。作者张剑教授常年专注于日记研究,以生动的笔触,探讨晚清日记背后的世情、人物与文学。作者的深刻思想和敏锐洞察,令人掩卷沉思。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