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与自由
¥12.99
本书精选了多篇胡适先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地,以民主、自由、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等为主题的著名、代表性的演讲,展现出了胡适先生的思想的深刻、犀利,展现了他在纷繁的政治时局中的忧思与洞见。
老人这宝贝
¥19.50
本书是渡边淳一的老年生活法则。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老年生活提出具体的建议,退休后的老年人虽然没有了工作时的风光,但一样可以过得轻松有趣,比如写自传、印新的名片以及拓宽交际圈等。人生在世,活得越老,越能够体味到不同阶段的人生况味。
人间小满
¥24.90
生活既有烟火俗常,也有诗意清欢。《人间小满》是一本人人需要的哲思小书,一本图文俱佳的人生随笔集,一本写透人间烟火、如何过好当下每一天的佳作。在作者笔下庸碌的日常中,我们每个人都看到了自己的喜怒哀乐、柴米油盐。人生不可能常顺遂,但我们总有小欢喜。 全书共分为平庸人生的乐趣;寻常生活方见烟火气;风物人间,缓缓而行;日有小暖,岁有小安等部分。作品立意朴素,极具禅意和智慧,以寻常生活中的滴描绘人生的欢喜和自在。
从前的优雅
¥29.50
从前的小姐是小姐,公子是绅士。 从前的交际花,画蕞时尚的妆,穿定制的旗袍,提蕞夯的手袋,对生活从不苟且。 从前的饭圈女孩,捧角儿时到场call,高调投,退也能繁花似锦,活出自己的主场。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生活不论贫富贵贱,都有一种天长地久的从容。 从前的人爱便爱、恨变恨,生命里没有暧昧不明。 《山河小岁月》作者李舒蕞新随笔集,细述数十位佳人雅士的生活往事。他们多出身名门、品貌高雅,或为见证了紫禁城后岁月的末代皇妹,或为领一时风尚的画坛才女、名门交际花,或为为中国学术存续一脉希望的教授学者,或为把生活过成艺术的艺术家、收藏家......他们风华绝代,一时无两。他们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依然不输时光,留下优雅的侧影和余韵。
吉卜力的天才们
¥39.50
《吉卜力的天才们》是日本动画制作人、吉卜力“掌舵人”铃木敏夫的代表作。 日本有个工作室叫吉卜力,诞生了两位天才大师——宫崎骏和高?x勋。但不为人所知的是,这两位天才的背后有一位策划师——铃木敏夫,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吉卜力。 从《风之谷》《龙猫》《千与千寻》等经典,到《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等备受瞩目的新作,《吉卜力的天才们》讲述了吉卜力每部作品背后的故事。从创意的萌发,到创意实现途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到吉卜力作为一家公司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再到宫崎骏与高?x勋的友谊,铃木敏夫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了吉卜力一路走来的历程,分享天才们之所以为天才的秘密。
人间漂流
¥35.40
“漂泊他乡,就会在故土与他乡都成为异乡人。” 这本书,讲述了一群漂泊者的生命故事。 他们是到东北讨生活的南方女人、渡江去俄罗斯闯荡的小舅、孤身一人飘洋过海的豆腐状元、追随恋人远赴美国的哲学博士……他们不满于命运的安排,漂向万里之外,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挣扎地活着。 这些人中,有人早早命丧于车轮,有人从此消失在江对岸,有人独自在异乡度过一个个除夕夜,也有人放下书本和康德,与发剪终日相伴…… 而写下这些故事的小杜,在二十多岁时离故乡东北那座县城,飞往大洋彼岸的美国小镇。十余年间,他搬过许多次家,见识过无数次聚散离合,异乡依旧格格不,故乡也早已面目全非。 这是小杜的半生故事,也是他过往经历的众生的故事,更是你和我的故事——我们如同无根的浮萍,在这天地间漂泊,不论身在何地,终归无处为家。
生来闪耀(乘风破浪的姐姐郑秀妍JESSICA跨界出道小说,亲情、友情、爱情、生活,要牺牲多少珍爱的事物,才能迎来发光的时刻?)
¥39.60
也许我是先眨眼的那个人 但我不能让她们看见我哭 当你站得越高,你就跌得越重。 梦想与爱情的成本,比想象的更高。 当公司不再庇护,面对队友的背叛,瑞秋必须聆听自己的心声。 我知道我不会停止战斗, 带着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生来闪耀:不负星光(乘风破浪的姐姐郑秀妍JESSICA跨界出道小说续作,被孤立、被抢资源、被踢出团队,谁会陪我,等待再度闪耀的时刻?)
促销价:¥19.99|¥69.80
也许我是先眨眼的那个人 但我不能让她们看见我哭 当你站得越高,你就跌得越重。 梦想与爱情的成本,比想象的更高。 当公司不再庇护,面对队友的背叛,瑞秋必须聆听自己的心声。 我知道我不会停止战斗, 带着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疼痛难免
¥38.99
圣诞节值班?还是急诊?这事轮到哪个医生都得当场崩溃! 作为“弃业医生”系列的新作,本书聚焦在亚当·凯从医7年来所有圣诞节的真实经历。 亚当·凯这个奇葩自从当了医生,就没哪个圣诞节不崩溃过。每年圣诞节都是他值班,这也就罢了,关键还是在急诊科!这事放在英国医疗体系里,不是杀父之仇真的干不出来…… 亚当细数了自己这些年每个圣诞节前后那一周值班的故事:糟心的流程,更加奇葩的病患,好像得了什么大病的医院领导,一切都是如此荒诞而又真实。 亚当,一个明明因为工作丧到极致,却又仍然不愿意放弃“医者仁心”的毒舌男人。
活法
¥15.99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一部关于人生活法的散文集。其中收录了众多佳作,《恰同学少年》不仅饱含朋友间的温情,也浸润着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思,以及行走在红尘世界的万般感慨;《同代人赋》能让读者看到史诗般的百态人间,感受作者温情质朴又深刻豪迈的气质;《歌者在桥头》讲述了艰苦生活中的人对梦想的不懈追求,既沧桑又悲哀。读完此书,或许能洞见社会,洞见生活,洞见自己。
俗世百味
¥15.99
虽然世界庸扰,但有爱就有方向。本书是梁晓声集生活百态众生相所成的散文作品;展现了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爱情中男男女女的刻骨铭心、贪嗔怨恨,家庭教育中父母、学校和孩子之间亲密关系的状态与困境,还有对过往故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由故事衍生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世间万物万象的观察,表达了对生活姿态的感悟,人生百味的体会。
悲喜浮生
¥15.99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电视剧《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写给在生活中迷茫之人的解惑之书,也是梁晓声的人生总结与心灵独白。在本书里,既有作者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家庭、父子、母子、兄弟温情的回忆与勾勒,更有对生活、社会的哲思与热望。正如作者所说“人生如梦,当活出几分清醒”,也当活得真实自在,有温度,有力量。 平常是人生的大多数状态。淡定地守望着自己的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波德莱尔书信集:全2卷
¥99.00
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一生写了1460余封书信。这部书信集分上下两卷出版,上卷收录波德莱尔自1832年1至1860年2月的书信,下卷收录自1860年3月至1866年3月的书信的书信。这些书信从青少年到里昂上学,到中年突遭中风而偏瘫失语,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四年。从这一封封亲笔书信中,我们可以详细了解波德莱尔的成长环境、时代氛围、个人生活、创作思想、发表过程以及他的财务状况等,为深研究这位影响深远的现代诗人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手材料。本书由法国波德莱尔研究专家克洛德·皮舒瓦和让·齐格勒编辑并注释,由我国波德莱尔研究专家刘波教授作序;上卷由刘波教授和翻译家刘楠祺合作翻译,下卷由刘楠祺一人翻译。 译者简介: 刘楠祺,1955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语专业,多年来钻研波德莱尔诗歌的翻译与研究,译著有《恶之花》《巴黎的忧郁》、耶麦诗集《春花的葬礼》、埃德蒙·雅贝斯文集等,曾荣获春风悦读榜“金翻译家”奖。 刘波,1963年生,1984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法语专业,2001年于法国巴黎第四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著有《波德莱尔十论》《波德莱尔:从城市经验到诗歌经验》等,曾荣获首届王佐良外国文学研究奖。
略萨谈博尔赫斯:与博尔赫斯在一起的半个世纪
¥19.99
《略萨谈博尔赫斯:与博尔赫斯在一起的半个世纪》是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的专题文学评论,系统收录了他在过去50年里针对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访谈与评论文章。略萨在1963年次采访博尔赫斯,此后的半个世纪中,博尔赫斯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识乐趣”。在这本书中,略萨以举重若轻的姿态,既保持着对博尔赫斯的毕恭毕敬,又将博尔赫斯隐藏极深的瑕疵悄然揭露:“的完美似乎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甚至也不存在于艺术作品的创造者中,哪怕是博尔赫斯,这个已经近完美的人。” 略萨对博尔赫斯的认识经过了一个转变。青年略萨对萨特等介式作家很感兴趣,排斥博尔赫斯这样的纯文学作家。但在此后的日子里他的想法逐渐产生变化,博尔赫斯和福克纳等一道成为了对略萨影响的作家之一,这种转变和思考的过程是很迷人的。此后,略萨在世界各地的演讲、授课多次以博尔赫斯作品为主题,内容涉及其作品的内容、技巧、哲思等,以作家的目光看待作家,更显独特。 本书同时收略萨对博尔赫斯的采访、略萨为博尔赫斯写的诗歌等一系列从未发表过的内容,无论是对略萨爱好者还是对博尔赫斯的爱好者,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职场江湖: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共10册)
¥249.99
一套书带你领略古代、现代不同职业的故事,套装共10册。 《天才职业者访谈录》、《古代非常职业档案》、《白色记事簿. 2》、《自造》、《N号房追踪记》、《犯罪侧写师(全2册)》、《我当心理咨询师遇到的那些怪诞事件(全3册)》
坐在对面的人:面试官十年见闻
¥24.99
作者苏见祈在人力资源岗位一线工作多年,收到了数千份简历、主持了几百场面试,也遇见了形形色色的“工人”,因此用文字记录下了那些令他印象深刻的人,形成了这部有温度的职场实录书稿。 本书的素材一部分是取自作者主持过的面试,一部分是作者在得知主人公们的经历后,与他们行了深的访谈。这些经历大多与选择和人生有关,有人为了获得稳定的工作、得到未来岳父的承认,在创业成功后继续前来国企求职,有人年薪百万,却毅然辞职,成为了职业培训机构的讲师。 苏见祈的故事素材都来源于所有他遇到过的、真实鲜活的人。在他讲述这些故事时,从不居高临下地教人什么道理,而是温柔地告诉你,这些人在他的面前展示了多少种人生的可能。
日子不慌不忙,我们来日方长
促销价:¥6.99|¥55.00
岁月不声不响,你且不慌不忙。在凡俗的烟火里,愿以素心,悦来日方长;愿晨昏相依,四季欢喜;愿你全力以赴地过,云淡风轻地活。手持清风待明月,眉挑烟火过一生。 本书共分为七章,精选季羡林、老舍、朱自清、史铁生、张晓风等名家经典随笔散文,共同回忆我们生活中经历过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经历,让逐渐迷失在生活中的人们重新发现身边的温情与阳光。 时光总是过的很快又很慢,让我们一起追随名家的脚步共同品味生活中的苦痛时刻与温暖瞬间,找到努力奋的力量。
王羲之放鹅记
¥36.00
“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贡布里希的这句名言,对于中国古代艺术似乎尤其适合。中国古代艺术与中国哲学一样,首先关乎的是人,人心的,人性的。所以,古代书画的欣赏,讲起来,好还是先从其创作者讲起。这本书正是这样的尝试。有传奇,有故事新编,有博物学,有艺术史,有民俗学,有寓言,有志异,有幻想,在这其中,王羲之、米芾、韩干、宋徽宗、杨凝式、倪云林等等遥远的庙堂上供奉着的古代书画大师忽然以一种活生生的方式,或诡异,或日常性地在各种奇异的故事里呈现。这些创作者人活起来,随之,他们的那些作品似乎也跟着鲜活起来了。
浮生六记
¥19.90
江南才子沈复的“绝美情书” ,唯美传记作家桑妮的“如水译文”! 《浮生六记》,薄薄一册,流动两百年,是清代文人沈复写的一本自传体散文,也是他写给妻子陈芸的绝美情书。其以真言述深情,浑然天成、独树一帜,而深受后世文人之推崇,自晚清至今,已流传一百余年,且成为古典生活美学之范本! 若说,《红楼梦》是一种繁华过后的凄凉;那么,《浮生六记》就是世间日常的难得的入心。 ——芸娘与沈复恩爱情长,初见怦然心动,婚后举案齐眉;共游太湖烟波,看沧浪亭风光,千顷云百态,当是无悔今生。闲时,他们谈诗论画、赏月弄花,堆石砌景,野外沽酒、栽菊修篱,纸窗竹榻……颇多幽趣。平平淡淡的柴米夫妻,当真将清贫的日子过成了一首诗。 这一对俗世里的男女,各有癖好、性情、习惯、才情。所求无多,一间屋子、一畦地,虽布衣菜饭,却可乐终生。 是这样一对欢乐有趣的妙人! 我们读《浮生六记》,所为不仅仅是沈复“不染铅华的静美”,而更多的是他和芸的诗意生活,缠绵情深。
我还记得
¥62.40
这是亦邻和姐姐清雅、妹妹小菀合力照护身患阿尔茨海默病妈妈的真实故事。 亦邻的妈妈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以前“无所不能的超人妈妈”变成了一个被剥离了记忆、情感和正常认知能力的懵懂老人。作为一名插画师,亦邻试图用绘画帮妈妈抵御遗忘、留存记忆。看到妈妈被画里以前的场景唤起回忆,口说出“我还记得”,亦邻深受触动,于是坚持每天给妈妈画一幅画,画爸爸妈妈相亲相爱的时光,画三姐妹小时候的故事,画妈妈曾经的理想…… 亦邻还鼓励妈妈拿起画笔作画,妈妈有时临摹亦邻的画,有时也写生,画家里的花花草草;心情好时,也提笔创作,画下三姐妹小时候的肖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涂鸦,笨拙、扭曲、凌乱,但亦邻看到了艺术给精神世界日趋荒芜的妈妈带来的改变,这鼓舞她一路坚持画了下来,她把这个系列的绘画命名为“唤醒妈妈的记忆”。 除了画过去的事,帮助妈妈找回记忆,亦邻也用画笔记录当下,画下了三姐妹照护妈妈的日常:姐姐负责照顾妈妈的饮食起居,把妈妈当成大宝宝,对待妈妈的耐心无边无际。妹妹发现妈妈在表演时表情会变得生动起来,便把唐诗、儿歌、绕口令编配上动作,三姐妹陪妈妈玩以前的游戏,唱以前的歌,想尽办法帮助妈妈锻炼头脑。亦邻则用“和老二一起画一本书”诱惑妈妈坚持画画,用画笔备份妈妈终将被阿尔茨海病默粗暴擦除的记忆。 妈妈的健康状况毫无悬念地一路下滑。脑退化带来的异常行为荒唐又磨人,无药可医、不可逆转。如坠深渊般的精神折磨,一度令三姐妹心力交瘁,情绪崩溃。直面阿尔茨海默病人的家庭照护困境和病人家属的心理压力问题,亦邻也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通过不断地自察和自省,三姐妹也各自获得了成长。亦邻以绘画为媒介帮助妈妈与现实世界重新关联,她自己也通过和妈妈一起回忆、作画,了心结,更加理解了患病的妈妈,重拾对妈妈的敬爱。姐姐作为妈妈的主要照护人,也在学习中找到了纾解心理压力的方式,积累了对抗疾病和衰老的经验。妹妹则用舞动和妈妈行身体沟通,借以妈妈的内心。三姐妹各尽所能,帮助妈妈尽可能充实地有尊严地度过余生。共同照护患病妈妈的过程中,三姐妹也在重新理解家庭与亲情、思考与探究生死观,逐渐懂得了,爱的本质是相互依存,照顾老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
如花在野
¥33.60
如果说《36岁,人生半熟》是人生面临选择之际的“破”和迷茫,《如花在野》则是作者宽宽对人生新阶段的“立”的记录,书写的,是年近不惑、穿过迷雾后的笃定与从容。23篇生活哲学随笔,包含“怀偿”和“惜今”两部分,从对幼时生活碎片,到个人情感的回溯,及至友人的生死悲欢,更多的,却是在平凡的日常中挖掘出的美,以及对写作、对东方美学、对时代背景下个人之路的深思考。这个“立”的过程,从有为到无为,从行动到感受,从外转向内,是一个人的狂欢,也是能引起广泛共鸣的生命吟唱。而一贯真诚,毫不造作的文字,延续了前作的优与沉思,向读者展示了选定自己的路后,坚定地往下走,可能到达的方向——为精神丰盈所充实的人生,在远离都市的苍山洱海间,如花般绽放,展现生命的原初能量,欲望的自然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