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泰戈尔眼中的中国
泰戈尔眼中的中国
(印)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10.00
《泰戈尔眼中的中国》是印度诗人泰戈尔于1924年来华时在北京、上海等地所作演讲、谈话的合集,讲话主题包括诗人生涯、自由理想、精神文明的价值、中印两国友谊、亚洲的团结和发展、教育理念等,其中部分篇目为当时任陪同翻译的徐志摩所译。本书语言平易近人又富含哲理,体现了泰戈尔对中国的深切情谊以及对爱与美、和平与自由的追求。
49元5本 幸福之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作品,傅雷经典译本)
幸福之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作品,傅雷经典译本)
【英】伯特兰·罗素著;傅雷译
¥22.99
《幸福之路》是诺贝尔奖得主罗素的经典名著,全球畅销980万册。罗素以深浅出的文字,分析了我们不幸福的原因,并指出了幸福之路。他将自身的观察、经验和理证过的建议归纳起来,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围绕什么是幸福、什么是高质量的幸福,从心理和哲学的角度,解读幸福指数,让读者从娓娓道来的哲学故事中体味幸福的真谛,为读者带来一场有意义的“幸福课堂”。作者给书中每个观都提供了真实的人性经验的支撑,清晰、坦率、真诚。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快乐的时光。”
49元5本 鲁迅作品精选
鲁迅作品精选
鲁迅
¥15.00
《鲁迅作品精选》是鲁迅作品精选集,收录其小说、散文、散文诗、杂感四种体裁的代表性文章69篇。包括《祝福》《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拿来主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富含文学性和思想性,清晰地展现了鲁迅的思想特色和文章风格。
49元5本 鲁迅杂文集
鲁迅杂文集
鲁迅
¥16.88
本书收录了鲁迅先生写于不同年代、风格各异的杂文,涉及《坟》12篇,《华盖集》10篇,《而已集》5篇,《三闲集》6篇,《准风月谈》6篇,《南腔北调集》11篇,《且介亭杂文》9篇,《花边文学》5篇,《且介亭杂文二集》12篇,共收录杂文76篇,大致按照发表时间顺序排列,充分显示鲁迅先生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和文化底蕴,全面而真实地展现鲁迅先生的思想、风采。
日本文学之美 日本古典名著物语图读书系(套装共5册)
日本文学之美 日本古典名著物语图读书系(套装共5册)
紫式部;清少纳言;等
¥143.00
《源氏物语图典》 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它叙述了一位梦幻般的俊美人物“源氏”的一生,表现出平安时代宫廷生活的百态,为平安盛世的贵族生活留下翔实而丰富的剪影。 《平家物语图典》 是一部日本的战争题材的历史小说,以史书编年体为主轴,站在平家的角度,详细叙述了源氏和平家争夺权力的全过程。本书节译了《平家物语》中的精彩章节,以供读者阅读并初步了解;并配以大量精美的插图,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更直观的对故事情节有更深的了解。 《竹取物语图典》 在不同时代的“绘卷”中,共同展现了这部“物语文学”鼻祖的“伐竹”“化生”“求婚”“升天”“散花”等各个场面,联接天上与人间,跃动着各式人物,具现了一个构成物语中心画面的现实与幻梦交织的世界,一个幽玄美、幻想美的世界。 《伊势物语图典》 “ 绘卷”忠实地活现了物语中王朝贵族潇洒的恋爱故事,运用优雅的色与线,编织出一个又一个浪漫的梦,充溢着丰富的抒情性之美。“词书”的和歌,表达了人物爱恋的心境和人物感情的交流,富含余情与余韵。“绘画”配以“词书”,合奏出一曲又一曲日本古典美的交响。 《枕草子图典》 内容丰富,涉及四季的节令、情趣,宫中的礼仪、佛事人事,都城的山水、花鸟、草木、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象,以及宫中主家各种人物形象,这些在“绘卷”画师笔下生动地描绘了出来,展现了《枕草子》所表现的宫廷生活之美、作者所憧憬的理想之美。
审美教育书简
审美教育书简
[德] 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
¥30.00
《审美教育书简》是1793—1794年间席勒写给丹麦奥古斯滕堡公爵的27封信。在法国大革命背景下,席勒以康德的原则为依据,深刻分析了人的感性与理性同审美与艺术的关系,认为人类发展的道路是从被感性支配的自然人走向精神能控制物质的理性人,只有当两种冲动同时发展,人才有自由,而美能将二者连结、统一起来。席勒以美学为依托,思考了人性完善和社会改良的途径,照见其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怀。 席勒十分重视本书,称其为“一生中所做的好的事情”。本书是德国哲学重要的著作之一,发人深省,历久弥新。
49元5本 萧萧·湘西(沈从文的湘西故事)
萧萧·湘西(沈从文的湘西故事)
沈从文
¥35.00
  本书为“沈从文的湘西故事”丛书之一。   本书收录沈从文的《萧萧》《巧秀和冬生》《传奇不奇》《山鬼》《王嫂》《连长》等中短篇小说,以及《常德的船》《沅陵的人》《白河流域几个码头》《凤凰》等散文。其中的小说作品代表了沈从文从早期乡土追忆的印象式书写向现实主义深刻画的转变,展示了“不悖乎人性”即顺应自然人性的主题意蕴。而散文作品是他重返湘西分析现状思考后所得,展现了明朗朴野的湘西风光,同时也充满了作者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本书配以摄影家卓雅三十多年来拍摄的照片,生动还原了沈从文笔下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场景。这些影像真实再现了一个原始与神秘交织、野蛮与优美并陈的湘西世界。
49元5本 你是有指望有前途的人——叶圣陶《中学生》自选文篇(1930—1951)
你是有指望有前途的人——叶圣陶《中学生》自选文篇(1930—1951)
叶圣陶
¥33.00
  1930 年《中学生》杂志创刊,1931年起由叶圣陶担任主编。长久以来,《中学生》杂志是中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认清世界,认清自身肩负的责任,引导他们培养情操,塑造人格,从而振起民族精神。   20世纪60年代,叶圣陶将1930—1951年间他为《中学生》写的值得留存的文章抄录成册,命名为“自选文篇”。这些“自选文篇”内容涵盖中学生的生活、学习、人格、修养、交游等诸多方面,涉及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教育的方式方法、传统与现代,以及青年的责任等众多话题,是蕴含综合性特征又个性鲜明的精品。这些“自选文篇”就像为严肃的课堂了一扇窗口,让世界的纷纭活跃与灿烂景致投射来,经过时代淘洗,依然熠熠生辉,常读常新。 
49元5本 边城·长河(沈从文的湘西故事)
边城·长河(沈从文的湘西故事)
沈从文
¥35.00
  本书辑录了《边城》《长河》两部中长篇小说,是沈从文*代表性的小说集。   《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长河》是作者1937年回到湘西在沅水住了约四个月后有感写成的,讲述中国社会经历历史性巨变之时,动荡辐射到这偏僻之地,居住在湘西辰河两岸的人的哀乐和悲欢。   书中配以摄影家卓雅拍摄的200余幅照片,再现了钟灵毓秀的湘西风土,是对沈从文笔下湘西风情、人民生活劳作的生动还原和写照,亦是湘西几十年来人文风物变迁和发展的真实记录。
49元5本 学历史的地方(沈从文的湘西故事)
学历史的地方(沈从文的湘西故事)
沈从文
¥45.00
  本书收录了与沈从文自身经历相关的散文和小说。其中沈从文的散文体自传,记叙了沈从文童年至青少年时代的蜕变与成长,既有天真好奇的乡野童年,也有胸怀抱负与经历坎坷的青年生涯。其中关于军旅生活的小说,有《卒伍》《阙名故事》等,这些作品脱胎于作者早年真实的行伍行旅生活。他在这些作品中融了战乱、贫苦、愚昧等现实因素,带有更鲜明的批判色彩。其中关于青少年时期家庭生活的小说和杂文,有《往事》《玫瑰与九妹》等,在短小精悍的叙述中,作者用还原生活的语言与温度塑造出人物的鲜明个性。   本书配以摄影家卓雅三十多年来精心拍摄的百余幅照片。这些影像是对沈从文笔下湘西风情、人民生活劳作的生动还原和写照,亦是湘西几十年来人文风物变迁和发展的真实记录。
49元5本 文典一览【你要掌握的中国文学一减再减,到这些作品无可再减。】
文典一览【你要掌握的中国文学一减再减,到这些作品无可再减。】
余秋雨
¥49.00
《文典一览》是余秋雨先生长期斟酌之后选出并予以翻译、阐释的中国古代文学读本。他意在带领当代读者辨认古代文学中伟大的星座,希望读者不仅能够借助译文和阐释读懂原文,更重要的是能够从心灵层面与经典文本产生共鸣,领略千古不变的文心与诗魂。 所选篇目包括《诗经》选篇、《离骚》、《逍遥游》、《报任安书》、《兰亭集序》、《归去来辞》、《送李愿归盘谷序》、《愚溪诗序》、《秋声赋》、《赤壁赋》、《文心雕龙》选段,以及在他心中重要的唐诗、宋词、宋诗篇章。除了唐宋诗词以外,每个篇目都由原文、译文和阐释三部分构成。余秋雨先生特别重视译文,因为他的今译是要探寻古今文词差异背后所蕴藏的永恒美学素质,既要在语感、节奏、气韵上匹配原文,又要恪守严谨的文化学理。 本书还收录了余秋雨先生手书的文典名篇书法,以便让当代年轻人感受中国古代文辞的基本生存方式。
49元5本 丰子恺·四季诗画
丰子恺·四季诗画
丰子恺
¥29.99
  本书围绕四季二十四节气,精选陆游、杜牧、辛弃疾、王安石、李清照等历代名家经典四时节令诗(词)作八十余首,配以丰子恺相关画作一百余幅,将古典诗词与丰子恺的画作巧妙结合,以新视角为读者呈现丰子恺的绘画艺术。   丰子恺根据古诗词的四时意境作画,将艺术巧思与生活的情趣倾注在笔端,以艺术的笔调再现古诗词中的场景,是他对中国传统岁时节令和古典文化的深度解读和艺术创作。边读诗边赏画,诗中有画意,画里有诗情。各地四时景致、传统时令习俗,和丰子恺的诗画人生,一一跃然纸上。另配有丰子恺相关随笔散文,每首诗作均有介绍和注解,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于一体。
49元5本 丰子恺·艺术的逃难
丰子恺·艺术的逃难
丰子恺
¥39.99
  1937年抗战爆发,丰子恺被迫携全家老小十余人始了逃难之旅。他们从缘缘堂出发,经杭州、桐庐、兰溪、衢州、常山、上饶、南昌、新喻、萍乡、湘潭、长沙、汉口、桂林等地,一路辗转,于1947年回到故乡。 本书收录了丰子恺有关逃难十年间的文章和画作,讲述了这位杰出艺术大家的人生中极为难忘且不凡的一段经历。面对颠沛流离的生活难免颓唐,但他的这些文字和漫画,更多流露的是别后重聚的喜悦、奔波后停靠的温暖、苦难中的滴趣味,体现了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9元5本 丰子恺·我们一家
丰子恺·我们一家
丰子恺
¥49.99
  本书是丰子恺有关其家庭和家人的文集。在这本书里,丰子恺暂时卸下“一代大师”的荣耀和光环,回归朴质平凡的家庭生活。丰子恺人生的不同阶段在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幼年为子,青年为父,晚年乐享天伦,经历平凡家庭同样的幸福和烦恼,感受家人之间的亲情关怀。“我的父辈”记叙了丰子恺父母一辈的故事,“丰姓只此一家”是他对儿时光阴以及同辈亲友轶事的追忆,“我的孩子们”记录了他陪伴儿女及孙辈成长的滴。   书中插丰子恺为孩子们绘制的漫画,孩子生活中的滴和瞬间被定格,妙趣横生;结合家人不同时期的珍贵老照片,如数家珍;再穿插其子女亲眷口述式的追忆,真挚可感,从中可见丰子恺对家人的笃厚深情,以及对子女儿孙细腻而深沉的爱。
49元5本 蒋维乔游记(现代游记丛编)
蒋维乔游记(现代游记丛编)
蒋维乔
¥28.00
  《蒋维乔游记》汇编蒋维乔自宣统元年(1909)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生平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及国外的游记及风景散文39篇,分区明晰,记述周详,行文缜密、严谨,旁征博引,一笔不苟,对研究清末民初各地的历史风貌、风土人情,颇有参考价值。
49元5本 丰子恺·自述
丰子恺·自述
丰子恺
¥29.00
  本书为丰子恺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分为石门湾记忆、杭州求学时、游学东洋、抗战时的奔波、寓居杭州时、上海岁月、丰子恺年表等七个部分,以自述性质回忆了自己童年、青少年、中年和老年等人生各个时期的滴滴,行文深刻而不失俊丽,妙语连珠,谐趣丛生,是不可多得的散文佳作。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丰子恺及其家族的老照片和丰子恺的诸多漫画佳作,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49元5本 家住苏州(大家讲述)
家住苏州(大家讲述)
叶圣陶
¥29.99
  苏州对于叶圣陶说来真可谓“生于斯,死于斯,铭于斯”,写家乡苏州的时间长达76年,汇集起来就是苏州百年的物产、文化、民俗、风情和社变革的百科全书。又因为是亲身经历,是真实的记载和真情的抒写。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有关于幼时在苏州的乐趣;有关于上学的记忆;也有苏州的如画风景和民俗。汇集的日记、书信、散文、诗词、书话、回忆,都是苏州社会真切的记录,是研究苏州近百年的革命史、文化史、文学史、教育史、民俗史,乃至山水、物产、建筑和园林不可多得的史料。文字如行云流水,简洁而隽美。
汪曾祺诞辰百年经典合辑(套装共10册)
汪曾祺诞辰百年经典合辑(套装共10册)
汪曾祺
¥199.99
  《师友故人忆念中》中一位喜爱写字、画画、做饭的作家,回忆儿时的师恩母爱,讲述金岳霖、沈从文等他求学西南联大时的各任老师,以肖像画般的笔触记录了一段特殊时光里的一群辉煌的人。他怀念曾经一起并肩工作的朋友,以及偶然遇到的普通人们。他是大时代的见证者,是沧桑巨变的经历者。他用*平实的文字叙述着他们之间的交集,众人的沉浮动荡,将辛酸悲苦以幽默豁达的方式呈现出来,体现了他乐观通达的人生态度,历经浮沉却始终不渝赤子之心。
49元5本 生命里的多重角色(大家讲述)
生命里的多重角色(大家讲述)
叶圣陶
¥39.99
       人的一生会担任很多的角色,家庭、社会角色也因人而异。叶圣陶的家庭角色和睦融洽,四世同堂。社会角色被称为“躬行君子”,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本书汇集了叶圣陶有关如何“为人”“尽职”“处世”“精不懈”等方面的论述和见解共百余篇。全书共细分为十三个部分,皆是人生不同的角色归纳和总结,有关于为人的道理;有职业方面的思想和做法;更有对各个家庭角色的真挚情感和谆谆教诲,都是人生教育的真言,文笔优美,雅俗共赏。
49元5本 东西南北迹万里(汪曾祺经典)
东西南北迹万里(汪曾祺经典)
汪曾祺
¥19.00
  《东西南北迹万里》精选了汪曾祺先生的游记散文,跟随作者的笔触游历大江南北和各地的名山大川,领略我们不曾到过的秀美山川,透过作者的眼睛,感受诗意而又秀丽的风景。本书语言优美流畅,内容多是对风土景致的描写,作者用朴素但有趣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他的所遇所想,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和期盼。
49元5本 人间有味是清欢(汪曾祺经典)
人间有味是清欢(汪曾祺经典)
汪曾祺
¥11.65
  《人间有味是清欢》中把汪曾祺先生绘画、写字、做饭等场景,用独特的视角展现出日常生活的趣味和妙意。辣椒、口蘑、豆腐、羊肉……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在汪曾祺笔下,散发着人间的烟火气。让我们跟随汪老一起品尝平凡日子的滋味,感受笔尖侵染的淡淡乡愁,发现隐藏在岁月里的小趣味。你会发现,在经历诸事无常、大灾大难后,人间烟火气是*能勾起幸福感的存在,生活中的自得其乐也*能体现生活格调。汪曾祺笔下的每一口美食都将对生活的热爱写了心,每一次回味都浮现他闲适从容的人生态度。用细腻的手法,质朴的语言,将他所经历和品尝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南北的特色美食,糅合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每一件细小的平凡事的观察,呈现给读者一个热爱生活的风趣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