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1984
1984
(英)乔治•奥威尔
¥5.40
《1984》由乔·奥威尔所著,本书作者早在20世纪40年代,预测世界未来走向,会出现两大集团彼此对峙。此小说中的很多词,后来都被人们经常使用,以致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2005年,《时代》杂志将此小说评为“1923年以来*佳100部小说”中的一部,位列编辑选择**3名,读者选择第6名。英国广播公司(BBC)将其列为“大阅读”书目,位列第8名。
49元5本 堂吉诃德上卷
堂吉诃德上卷
(西)塞万提斯
¥10.50
塞万提斯塑造的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史上非常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西方人们常把他和哈姆雷特、浮士德(“经典英语文库”已经在头五辑里出版了《哈姆雷特》和《浮士德》)并称为三个杰出典型,可见其影响之深远。小说《堂?吉诃德》之所以赢得全世界的读者,而且四百多年来热度不减,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作者对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独到之处:这是一个脱离现实、盲目行动的人,一个充满正义感、好打抱不平的人,一个让人忍俊不禁、同时又肃然起敬的人……
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
(法)马歇尔·普鲁斯特
¥5.90
马歇尔?普鲁斯特 (1871-1922)原名叫Valentin Louis Georges Eugène Marcel Proust,汉译大概为“瓦伦廷?路易斯?乔治?尤金?马歇尔?普鲁斯特”,不过,人们一般都只称他为马歇尔?普鲁斯特。他是法国人,因为写出了这本《追忆似水年华》而一跃成为法国*有名的小说家。同时,他也是文学评论家、散文作家。《追忆似水年华》以七大部分,于1913年到1927年陆续出版。现在马歇尔?普鲁斯特被公认为20世纪*伟大的作家之一。
动物农场
动物农场
(英)乔治·奥威尔
¥1.80
一个农场的动物们不堪忍受主人的长期压迫,终于在先期觉醒的猪的带领下起来反抗,并共同努力赶走了农场主。之后它们建立起一个自我管理的家园,并奉行“所有动物一律平等”的原则。如果下来的故事情节是农场中的动物从此“男耕女织”,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那该小说就不足以使奥威尔成为文坛巨匠了。在奥威尔的安排下,两只领头的猪为了权力的争夺而互相倾轧。它们使尽浑身解数、尔虞我诈、步步为营。后胜方宣布败方为叛徒、内奸,并予以镇压和驱逐;获胜的猪们逐渐侵占了其他动物的劳动成果,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农场的戒律被修正为“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的荒谬字眼,动物们又回复到甚至远不如从前的悲凉境地……
人类的故事
人类的故事
(美)房龙
¥9.26
《人类的故事》是由荷兰著名作家房龙所写的一部经典作品,被世界认为是其代表作之一。本作品的内容初发表于1921年。第二年此书就被“儿童文学大奖”评为*年度作品。故事以西方文明历史为主线,讲述了人类的全部发展过程。文笔生动,形象,读来十分享受。
演说的艺术
演说的艺术
(美国)戴尔·卡内基
¥8.74
 英语读物《演说的艺术》将教会人们克服恐惧,建立自信,更有效地说话,而不光是讲解演讲术的历史和原理。卡耐基的演讲模式,融合了公演讲术、推销术、心理学和商业谈判技巧。他不列举死板的规则,不教人发声法、手势法等,也反对背诵讲稿,因为他认为这些都是坑人的陷阱。他教人克服畏惧,建立自信,顺乎自然地发挥自己的潜在智能,在各种场合下发表谈话,博得赞誉,获得成功。
神曲-炼狱篇
神曲-炼狱篇
(意大利)但丁著
¥3.60
但丁的《神曲》是西方世界除了《圣经》以外,影响力*大的一本书。但丁本人也成为西方三大著名诗人之一,被称为意大利语之父,文学的三大精神源泉之一。《神曲》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来展开故事情节。《神曲:炼狱篇》为中间篇内容,为全英文读本。
罗马帝国衰亡史
罗马帝国衰亡史
(英)爱德华·吉本
¥1.99
《罗马帝国衰亡史》是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一部巨著。全书共六卷,卷出版于1776年,第二、三卷出版于1781年,第四、五、六卷出版于1788年。该书问世至今两百余年,鲜有能与之比肩的同类作品。罗马是西方人引以为傲的昔日荣光,而他们每言及罗马,必称《罗马帝国衰亡史》。可见这部惶然巨著在西方的地位。
我的故事
我的故事
海伦.凯勒
¥6.60
一个瞎子,已失去了三分之一的成功机会,一个聋子,又失去了三分之一的成功机会,一个哑巴,将再失去三分之一的成功机会。 任何单独的一项残疾,已经无法让我们在社会中立足。假如有一个人,她集瞎、聋、哑于一身,而且她还是一个女人,我们一定以为她没救了:在这激烈竞争的人生舞台,她注定只有失败。 但她却走向了惊人的成功。她不仅读完了大学,还成了著名的作家与教育家,她的伟大,中以和拿破仑媲美。 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名叫Helen keller(1880-1968),中译为海伦·凯勒。 蔑视苦难,永不低头,发愤图强,坚韧不拔……这就是海伦·凯勒的人生……
思想录
思想录
B.帕斯卡尔
¥6.54
  《思想录》是十七世纪法国数理科学家、思想家布莱兹·帕斯卡尔(BlaisePascal 1623—1662)的重要理论著作。全书集中反映了帕斯卡尔的神学和哲学思想。作家继承了理性主义的传统,对于人性、人生、社会、哲学和宗教等问题行了深的探讨,作者在此书中以一种浪漫思维的方式来谈问题,处处闪现思想的火花,更有许多提问和警句发人深省。
49元5本 斐多
斐多
(希腊)柏拉图
¥10.00
《斐多》描绘苏格拉底受死当日与其门徒就生死、灵魂、智慧、快乐等问题进行讨论。其对西方文化影响之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相比。杨绛先生的译文清新可读、充分还原了苏格拉底与其门徒平易家常的对话风格,为中文世界贡献了一部文学价值与哲学价值并重的经典作品。
49元5本 卢梭忏悔录
卢梭忏悔录
(法)卢梭
¥11.99
忏悔是西方普遍流行的历史悠久的一种说话方式,它以一定的社会准则作为前提,诚实地说出不为世俗所接纳的私密事情,是对人性完美的追求。一般来说,忏悔都包含着对自己道德改善的愿望和对良性价值的人生追求,陈述道德让人仿效,或多或少都有文过饰非的成分。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即使如此。但是,卢梭在本书中申明,“也许永远不会再有的一幅完全按照本来面目和全部事实描绘出来的人像”。卢梭在书中事无巨细不论美丑完全地袒露自己的灵魂,他的坦率和真诚达到了令人想象不到的程度,在感情上他是一个见一个爱一个的朝三暮四者,有着很多丑行:性早熟、撒谎、偷窃、手淫等。法国传记大师莫洛亚曾经这样评论,“有一切理由这样想,卢梭在人类思想存在的缺点所许可的限度里说出了真话—他的真话”。但是*初的作者是一个天性高贵善良的少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丑行呢?罪魁祸首就是恶劣的社会环境,一个能把善良忠厚变成卑鄙龌龊的社会环境。本书名为忏悔,实际上是对社会的控诉,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对封建制度的挑战,是维护人权和尊严的宣言,目的在于唤醒人性复苏,对思想和心灵“吾日三省吾身”。从而突出人的良心、理性和自由。在这个意义上讲,卢梭无愧于“有良知的平民思想家”称号。
常识
常识
(美)托马斯·潘恩
¥6.00
托马斯?潘恩(1737 — 1809),英国出生,后来拥有美国国籍。他在诸多领域都成为了一代翘楚。他是政治活动家,哲学家,又是一个革命者。尤其作为一个“革命者”(revolutionary),他被列到美国建国之父行列。之所以被冠以“革命者”头衔,是因为在“美国革命”之初,他撰写了两个小册子。这两个小册子,都在后来的革命风潮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煽动作用。其中一本就是您眼前这本《常识》。
天路历程
天路历程
J.班杨
¥1.99
  J.班扬创作的《天路历程(英文版)》引用圣经的比喻多达200多处。作品中的人名、地名以及人物的语言,都与圣经息息相关。作品主人公的孩子“马太”就是耶稣的12个门徒之一,“雅各”是耶稣的弟弟,“约瑟”是雅各的儿子等。忠信,象征着基督教义的殉道精神,是真诚的天路客。作品的情节结构也是依据圣经故事编排的,主人公基督徒从“原罪”到醒悟,经过努力挣扎赎罪,终皈依上帝。
49元5本 蒙田随笔全集上卷
蒙田随笔全集上卷
(法)蒙田
¥13.50
《蒙田随笔全集》创作的背景正是法国内战期间,宗教战争的残酷深深刺痛蒙田的心,家国离乱的悲哀与痛楚,贯穿随笔创作的过程中。然而,思想者的身份使他在创作中尽量保持一种理性和深沉,他将愤懑之情化作清新激扬的文字,通过谈自己而谈人类、谈世界,侃侃而谈中,引导人们去体会文字间蕴涵的人生真谛。
时间机器
时间机器
(英)H.G.威尔士
¥4.01
《时间机器》始终以人称进行叙事,因此读者始终以接近受述者的地位存在,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始终得到弱化。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也存在一个级次问题,即读者先听到叙述者“我”的叙述声音,接着听到时间旅行家的叙述声音,后又听到“我”的叙述声音。这个级次的转换是借助无名叙述者“我”来实现的。“我”的人称叙述明显意味着时间旅行家的神奇经历他是亲耳所闻,也就是说,他当时是“在场”的,而这位“牵涉其中的叙述者”的在场,使得读者得以跟随他的叙述如同身临时间旅行家家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无名叙述者“我”构成读者和时间旅行家发生关系的桥梁,正是借助这位不知名的“我”,时间旅行家的叙述声音有了言说向度,读者参与意识或曰“在场”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对时间旅行家的讲述也就更有可能感同身受。同时,两位叙述者叙述过程中明显的自我意识又使作为听者的读者保持自由超然的审美心态和阅读情绪。“我”在追叙过程中对自我身份始终未透露,然而这些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和职业等)的模糊并未削弱其叙述的可信度,这些信息的不明反而造成了叙事上的“阐释空缺”,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臆想空间。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英国)莎士比亚
¥2.99
这部悲剧描写的是一对青年分属于两个世代为仇的封建家族,两人一见倾心,但不能结合。他们求助于劳伦斯神父,神父私下给他们举行婚礼,并安排他们逃离维洛那,但由于偶然的错误,两人先后殉情。
爱丽丝漫游奇境
爱丽丝漫游奇境
(英)刘易斯·卡罗尔
¥2.31
 这本小书很严谨。柴郡猫的笑脸形象中,隐含了影射几何连续性原理,是现代拓扑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卡罗尔笔下的动物形象,个个饶舌雄辩,动辄似模似样地一场辩论会,从各种角度行思维逻辑训练。还有文中那些油诗,韵脚无一不精准,甚至红桃国王在法庭上也念念不忘对韵律的思索。尤其是阅读英文原文,更能理解英文诗歌的妙处。简单隽永的句子,书中随处可见。想来这正是作者才思蕴藉的情节编排,乐律优美的节奏语言,才让人记住了爱丽丝这个小姑娘的形象,也让大人们在颠倒迷幻的情节中恋恋不舍,一读再读吧。
49元5本 论语
论语
"(苏格兰)理雅各 译"
¥10.65
理雅各(James Legge,1815年-1897年),英国著名汉学家,伦敦布道会传教士,1842年担任香港英华书院校长,是个系统研究并翻译中国古代典籍的人。从1861年到1886年的25年间,在友人王韬、助译黄胜的协助下翻译了《四书》、《五经》、《诗经》、《道德经》、《离骚》等中国主要典籍28卷。晚年在牛津大学执教,将全部精力都投了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上,虽久病缠身,仍日日连续工作十几小时,笔耕不辍。
为奴十二年
为奴十二年
(美)所罗门·诺瑟普
¥4.50
这是一本于19世纪中叶写成的一本书,是由真实的故事写就的。它出版后,成为与《汤姆叔叔的小屋》一样有名的有影响力的小说。2013年,美国好莱坞将其改编成电影,并于当年斩获7项奥斯卡大奖。小说内容主要描写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美国黑人文学始于早在十七世纪开始流行的奴隶叙事(Slave Narrative)和黑人民间传说。
弗兰肯斯坦
弗兰肯斯坦
(英)玛丽·雪莱
¥3.99
《弗兰肯斯坦》讲述的是年轻科学家弗兰肯斯坦渴求知识和荣誉,发现了起死回生、创造人的技术。他从停尸房等地取得不同的*和组织,拼成一个人体,并利用雷电使之拥有了生命。巨人天性善良,向往美好,渴望获得爱情和友谊,但是由于面貌丑陋,被当作怪物,在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遭到摈弃。巨人请求弗兰肯斯坦为其制造一个配偶,答应他事成后便与配偶远离尘世。弗兰肯斯坦*初同意了,但在女怪物即将制成时,他担心怪物种族可能会危害社会,便销毁了女怪物。巨人失望之余开始了疯狂的报复,使弗兰肯斯坦家破人亡。被逼无奈的弗兰肯斯坦发誓要亲手毁掉自己的作品。他追踪怪物到了北极,受尽折磨后病死,巨人*后也纵身跳入茫茫海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