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中医国学八讲
中医国学八讲
王明强
¥42.00
该书立足于中华传统学术和文化,以研究中医学术的源流及其发展基本规律、推动中医学术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从文化、历史、宗教、文献、语言等各个视角广泛深入地探讨国学对中医的影响研究,探究国学中的中医学思想,并深入挖掘中医本身的国学内涵,主要包括经学与中医、史学与中医、诸子与中医、宗教与中医、文学艺术与中医、天文与中医、地理与中医、时令与中医、职官与中医、避讳与中医等,为读者较为*地展现中医国学的学术风貌。
49元5本 医编心悟:中医出书六讲
医编心悟:中医出书六讲
周艳杰
¥24.00
以作者与编辑双重身份,揭秘医学出版的那些事儿。让作者明白出版,为出版社培训作者。全书共分六讲,从立意、选题、撰写框架、与出版社沟通、与编辑沟通、宣传几个方面介绍医学出版的相关知识。既是新编辑行的普及读物,又可为作者总结选题提供思路。
周*学术传承文集
周*学术传承文集
杨金生 总主编;于智敏;张立平;郭文华
¥141.00
周超凡为当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本书汇集了其论文、论著等研究成果,访谈、序言、书信、诗词及政协提案、述评报道等相关资料,是其学习经历、科研经历、临床诊疗经历及其历任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经历等方面的真实写照和成果总结。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中医治则治法)、方药心得(临床应用、正确认知中药不良反应、安全用药、关于粪便类药物的思考、中药注射剂等)、《中国药典》修订建议、建言献策(政协提案、书信建议、述评报道)、杂记(访谈、序评、随笔、诗词)等。本书集周超凡学术之大成,凸显了其在中医基础理论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成就,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对于广大中医院校师生、中医药科研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当有一定的启迪。
江门中医药文化志
江门中医药文化志
刘学文
¥79.50
本书是江门市卫生健康局为贯彻落实江门市中医药大会及江门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而组织编写。受《黄帝内经》中有关“天地人合一”理念的启发,该书分为“天”“地”“人”三篇进行撰写,共包含九章三十一节,*展现江门中医药文化历史溯源与文化底蕴,包括地道及特色药材、医疗机构及医学教育、老字号中药厂的传承及发展、中医馆的文化历史、历代医林人物、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出版后可用于江门乃至岭南地区中医药文化科普及研究。
49元5本 灵枢理法
灵枢理法
王伟
¥51.00
本书系统介绍了《灵枢经》是如何以灵敏的心、简单的思维真实看清人体各种病态下的内在气血偏倾,以及如何找到关键枢纽用微针轻轻拨动,以祛除疾病恢复人体生机的过程。全书共分六章,即小针之要、经脉为始、能知《终始》、明于《本输》、明于调气、通调营卫,重阐释了阴阳六经学说,并以针灸临床为例,阐释了《灵枢经》的医道原理和具体操作。书中不仅将《灵枢经》的针灸体系做了深浅出的梳理,还将各种复杂的概念力求解释清楚,内容极具实用性,能够高效指导临床,以帮助中医学子深学习经典,适合中医院校学生、中医爱好者阅读。
49元5本 《内经知要》二十七讲:领你轻松步入中医之门
《内经知要》二十七讲:领你轻松步入中医之门
池晓玲
¥52.00
李中梓的《内经知要》内容精炼,类清楚,注释简要,为研究《内经》各家所推崇,是影响深远的中医启蒙读物。秦伯未曾做浅解(《内经知要浅解》)。本书是2008年樊正伦老师的讲座录音整理文稿,分二十七讲,以《内经知要浅解》为蓝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浅出地讲解了《内经知要》,生动形象,现场感强,可读性好,是一本难得的、雅俗共赏的中医门读物。目前市场尚无同类图书,价值较高。主书名尚可斟酌。
49元5本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呼吸系统疾病分册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呼吸系统疾病分册
张洪春
¥43.50
系统地介绍了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社区获得性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耐药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特发性肺纤维化、慢性呼吸衰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变应性鼻炎15个中医肺系病学科的优势病种的范围、术语和定义、流行病学、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其中治疗中的中成药用药方案一项总括了同一疾病中不同证型的辨证要、治法、中成药,然后对每个具体证型行详细描述,重强调同一证型不同中成药选用的区别;对于每一种中成药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行了详细阐述,使临床医生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全书内容详实,实用性强。
49元5本 厚朴温中汤
厚朴温中汤
李林等主编
¥37.00
本书是关于中医经方厚朴温中汤的专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经典温习”,论述了本方原文的学习研究的见解,包括对原意的理解和作者的认识;中篇“临证新论”,介绍了本方加减化裁在临床常见疾病与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下篇“现代研究”,采集选编了近年来有关本方的实验研究成果,并附有当代名医对半夏泻心汤的理论阐释和医案。全书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论述深刻,有独到的见解,对本方的理论认识研究成果颇具创新性,更侧重了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
49元5本 苗医外治法
苗医外治法
唐东昕;夏景富
¥52.50
本书对苗医外治法行了系统论述。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苗医外治法概述和苗医外治法发展历程。下篇分类论述了苗医外治法。如苗医针类疗法、苗医灸类疗法、苗医拔毒类疗法、苗医熏洗类疗法等12类。
百味中药历代炮制辑要
百味中药历代炮制辑要
王洪云;李智辉
¥73.50
中药炮制技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作为中药炮制工作者有义务加以传承和创新。作者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编的《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为脉络,收集、分析、整理了100多味常用中药的历代炮制方法,厘清中药饮片炮制加工脉络,呈现中药历代加工炮制的特,尤其是整理出现代不常用或者未用的一些加工方法,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支撑。
中医药行业发展蓝皮书.2022年
中医药行业发展蓝皮书.2022年
《中医药行业发展蓝皮书》编委会
¥297.00
《中医药行业发展报告》分为12个篇目:总报告政策环境篇、中医医疗篇、中医药人力资源与教育篇、中医药科技创新篇、中药产业篇、中医药健康产业篇、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篇、中医药促乡村振兴篇、中医药信息化篇、中医药国际化篇、附录。内容上既包括文字材料、数据材料、典型案例、图片资料等,又能反映各专题相关背景、总体情况分析、政策分析、现状、主要成果、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今后发展目标及展望等。此次《中医药行业发展报告》为首次编写,时间段以2020—2021年为主,连续性工作、政策性内容可适当放宽年限,体现3~5年的趋势,数据具有连续性。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传承发展之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传承发展之路
毛静远
¥65.00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开展的发展史编撰工作,拟打造能够充分展现全国中医心血管病领域名医、名科、名院风采的一流学术平台,编撰一流史籍,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预计产生良好社会效果和潜在经济效益。中医心血管病领域名医辈出,成果累累。为及时总结名医经验及科研成果,更好地开展中医心血管病学术的传承、发展、推广、应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开展此次发展史编撰工作,设置分会发展、名医优才、特色团队、科研成果、学术交流、疫情防控、科普公益、党建活动等篇章,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49元5本 王琦方药应用31论
王琦方药应用31论
王琦;倪诚
¥59.50
王琦教授根据清?徐灵胎《兰台轨范》中提出的“主病主方主药”构想,将主病主方的内涵界定为,一病多方中高度针对贯穿整个疾病始终的主导病机的方剂。如东汉时期张仲景论治百合病有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滑石代赭汤、栝蒌牡蛎散多方,其中高度针对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这一主导病机的主方便是百合地黄汤;明?孙志宏《简明医彀》一书在各种疾病后列有主方、成方及简方。所列主方,多系参酌古今文献,结合个人经验体会的自订方,虽无方名,但立方缜密,遣药灵变,或附加减用法,均能切中病机,着意于探索多种疾病的规范化治疗,便于读者参酌选用。如选用当归、生地、白芍药为三消主方,对于上消加人参、麦冬、五味、天花粉水煎,生藕、鲜地黄汁、人乳服,中消加石膏、知母、甘草、滑石、寒水石,下消加黄柏、知母、熟地、五味子之类。这种制方思路,在主病主方的发展源流中具有典型意义。王琦教授于临床中创用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疏肝益阳胶囊治疗阳痿,二药已成为国家新药,海内外患者皆有服用,多效。主病主方有别于一病一方的专病专方,也异于一方可治多病的通治方。
49元5本 王琦中医腹诊研究与临床
王琦中医腹诊研究与临床
王琦;陈武山
¥52.00
本书提出了腹诊新概念,将腹诊确定为四诊综合运用的诊断方法之一,拓宽了腹诊理论研究范围,丰富了临床诊察内容,使腹诊研究了规范化和客观化研究的阶段,也确立了腹诊这一学科的建立。其内容有三:其一,传统中医腹诊的继承、整理及系统完善工作;其二,现代中医腹诊研究主要相关内容总汇;其三,王琦教授及所带学生们的中医腹诊研究成果总结。本书不仅有临床实用性,也有研究性,更有引领本学科发展的方向性。是一本值得中医临床者、爱好者、研究者阅读的专业书籍。
王琦男科
王琦男科
王琦;吴宏东
¥97.00
本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分别论述了中医男科学的学科特、任务、范围、理论渊源和男性的解剖生理特、病因病机特及男科疾病的诊断、辨证与常用治法等中医男科理论问题,并从源流概说、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医案举例、预防与护理、名医论述和现代研究展等方面对男性特有疾病详加论述,同时还对性事与男子保健作了有益的探讨,较全面地揭示了中医对男科学的认识和经验,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反映了该学科当时的总体水平,初步构建了中医男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填补了中医学当时没有中医男科学系统学科专著的空白,推动了整个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49元5本 王琦中医理论与临床思维研究
王琦中医理论与临床思维研究
王琦;郑燕飞
¥44.50
本书论述了中医原创思维研究的背景、意义、哲学基础;论述了中医理论思维的重要性,阐释了中医理论思维的形式和特质、中西医理论思维之比较,指明中医理论思维存在的局限性和发展路向;讨论了中医临床思维的现状和困惑,探讨了解决中医临床思维的策略以及临床思维诊疗模式的构建;介绍了方药应用思维模式,从经方、名方、专方、小方、自拟方、辨体用方、主病主方等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阐明了中医思维与方药应用的关系,一步揭示中医思维程序的规律性。
49元5本 中医节律探秘
中医节律探秘
李世明
¥54.00
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生物节律与祖国医学运气三阴三阳学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它与人体生命活动机能以及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为此,我们萌发了以生物节律为主线,以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为佐证,展对我国古代《周易》《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运气三阴三阳学说的探讨和研究,试图通过生物节律揭示古老中医药理论的奥秘,历经5年,编辑成册《中医节律探秘》一书,使古老中医药理论具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活力。 《中医节律探秘》一书,以全新的生物周期节律新理念立论,阐述了生物节律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特征之一。以病理“标志性节律”为切,以六个靶向时空坐标为横径,以生物时间节律为纵轴,揭示了《伤寒论》生理病理“标志性节律”在中医临床医学中运用的重要作用。他不仅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而且更具有当今的实用价值。
王琦方笺集
王琦方笺集
王琦;张妍
¥81.00
此书为王琦医书精选中的一种,本书筛选收录了104首王琦教授用毛笔书写的传统处方,共分呼吸系统疾病方、消化系统疾病方、神经系统疾病方、循环系统疾病方、内分泌系统疾病方、杂病方、体质调理方、男科疾病方、妇科疾病方、膏方和外用处方等11个部分。每个处方除手稿图片、印刷版文字,另有对每个处方或大致病情的简短分析,既有书法的观赏性,又体现处方用药个中旨趣,以供学者领悟揣摩..............................................................................................................................................................................................................................................
经方脉法
经方脉法
陈日含
¥148.50
本书倡导中医重视脉诊,对《伤寒论》之纲目“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等等所列,以“辨…病脉”为纲。行从脉诊为切的解读,回归《伤寒论》之原。以临床实践为依据,总结“八纲六经脉法”解读《伤寒论》之“六经辨证”。创立“八纲六经脉法”之“宏观脉图”“微观脉图”对《伤寒论》之方脉行解读。以“八纲六经”为纲,以“经方”为目行分类。以宏观脉象对《伤寒论》之八纲六经行辨证,以微观脉象对《伤寒论》之症因、病机、气血阴阳、病理产汤及病因、病理及行辨方证及疾病诊断。以期达到“诊脉知病”、“一脉一方”的诊疗景界。 书中对每一常用“经方”行六经归类下的详细脉诊解读,对“经方”内在脉象内涵行分解,读者可据脉对“经方”病机及组方深理解,并可据不同“脉象”异同行灵活化裁。做到“指下澄明、心中了了”。
刘绍武三部六病讲座:录音版
刘绍武三部六病讲座:录音版
刘绍武;刘东红;刘剑波
¥65.00
三部六病学说是山西著名老中医、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之一刘绍武先生创立的医学理论。该理论是刘绍武先生研究《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理论和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本书版为2020年初出版,是众多三部六病相关著作中一本刘老讲课录音整理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内容稀缺性,读者反馈较好。但其仍存在个别错误,尤其是在出版后由我社“悦读中医”公众号推文后读者反馈才得知——由于整理者为限度保留刘老原意,严格按照录音原声一字一句整理,在讲述“局部病十六方”和“整体病主方六方”时,当时刘老师讲课有板书或教材配合,故整理者在整理时将方剂组成、适应证、煎服法等文字内容遗漏,造成读者阅读学习的极大不便。故此版在修订一版内容错误的同时,补充此重要内容。 本书主要集合了两个阶段的讲课内容:一是1984年刘绍武在太原市中医研究所给“高级西医学习中医经典著作提高班”四十二次讲课的录音整理,二是1990年刘绍武在家中给“山西医学院三部六病学社”八次讲课的录音整理。此稿限度地保留刘绍武的原声,尽可能忠实刘绍武原意,绝不参丝毫整理者的态度和看法,让后学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一个鲜活的刘绍武和刘绍武心中的“三部六病”医学理论。
49元5本 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创建与应用
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创建与应用
王琦;骆斌
¥44.50
本书是作者对中医证候、中医诊疗疾病模式的渐性探索、研究、反思的总结和归纳。作者通过对医学模式、中医诊疗模式的回顾,以及证候的研究,一步对辨病论治深度思考、对辨证论治反思,同时通过对中医体质学说的系统梳理、构建学说,逐步形成了一个渐、清晰的研究思路,终落脚于对中医诊疗模式的反思、探索和总结,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合于临床实际的辨体- 辨病- 辨证诊疗模式。三辨诊疗模式的提出是中医诊疗模式的一次革命性飞跃和发展,更是中医诊疗模式不断完善的结果。全书分为五章,分别为医学诊疗模式的研究、辨病论治的研究、辨证论治的研究、辨体论治的研究、辨体- 辨病- 辨证模式创建与应用。作为研究性专著,本书对于中医诊疗模式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促作用,适合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