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遗稿
¥29.5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临床实用。如此大规模的对丹溪及其传人的有关论述述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及学术研讨,以冀准确、完整地反映“丹溪学派”的学术体系,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具有创新性,出版价值颇高。本专著的出版,适合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对于展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批注
¥36.00
《金匮要略方论》,东汉张仲景著,后世称为“方书之祖”。其内容主要论述除伤寒(外感热病)以外的各科疾病,如疟病、中风、虚劳、胸痹、痰饮、消渴、水气、黄疸、疮痈、肠痈、妇人妊娠产后病等。著名中医方剂学家连建伟教授悉心研究《金匮要略方论》,广泛吸收历代中日医家对《金匮要略》的研究成果,更有其对仲景理法方药的独到见解,按原书条文顺序,对其中的重、难一一析疑解惑,精心批注,批注文字量为全稿的20%以上。
连建伟医方考批注
¥43.50
《医方考》,明代吴昆著,是以方论形式研究历代各科方剂的早专著。该书选择历代常用方剂700余首,除重复之方及单味药方外,实有方剂564首,按病证分为中风、伤寒、暑、湿、瘟疫、虚损、脾胃、痿痹、痔漏、妇人、延年等七十二门,每门下有治方若干首,对各方考其方药,考其见证,考其名义,考其事迹,考其变通,考其得失。著名中医方剂学家连建伟教授悉心研究历代方书,尤对《医方考》作了重研究,并对吴氏方论精妙之处作了言简意赅的批注,批注文字量为全稿的20%以上,对正确理解、运用历代名方大有裨益。
AI岐黄:中医大脑疑难重症医案集
¥148.50
AI岐黄系列图书主讲中医人工智能“中医大脑”在中医临床领域积累的关键数据,本系列图书已出版两本,读者好评如潮,所选案例皆是临床比较典型或比较疑难的,其中不乏白血病、肝癌、癫痫等世界级难题,对中医从业者及中医药爱好者有较大参考价值。此次秉承一贯原则,继续筛选“中医大脑”数据库中最新积累的疑难杂症诊疗数据,将具有共性的医道规律和核心数据与中医临床从业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分享,将人机结合的新颖诊疗模式一步展示给读者,以收集腋成裘、抛砖引玉之功,响应国家对中医药行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殷切期望。
四库全书中医眼科证方药类注.上
¥97.00
本书内容以《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中医眼科文献证、方、药内容为主,整理所用底本为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及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之《续修四库全书》两书所收中医眼科古籍文献影印本。其中,《银海精微》二卷,据清内府藏本抄录而成,业经太医院医官姜晟、编修仓圣脉等人校勘,旧本题作唐孙思邈撰,而实为宋元人所编;《秘传眼科龙木医书总论》十卷,据辽宁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年刻本影印,不题撰著之人,前有万历三年广东按察司佥事王问所撰《龙木集序》,后附《葆光道人秘传眼科》一卷;《秘传眼科全书》六卷,据上海图书馆藏日本宽政三年(1791)刻本影印,题为“武夷精眼科后学晴峰袁学渊辑著”;《一草亭目科全书》一卷,据上海图书馆藏清康熙五十一年颍川鹿氏刻本影印,题为“清江博望邓苑自撰”;《傅氏眼科审视瑶函》六卷、卷首一卷、医案一卷,据湖南图书馆藏明崇祯十七年刻本影印,题为“秣陵傅仁宇允科纂辑”;《校刊目经大成》三卷、卷首一卷,据山东图书馆藏嘉庆二十二年达道堂刻本影印,题为“卢汀不尘子黄庭镜燕台氏笔乘”。
何时希医著三种校评
¥148.50
本书收录了28世何时希的三种著作,另外四种著作属妇科,故归本套丛书《何氏妇科专著与评析》中,这七种著作虽未包括他的全部著作,但这些著书是为主要,具有代表性,反映了他的学术思想和观,以及临床经验和特色。这些书目大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学林出版社出版,其中不少为影印抄本,舛误较多,今对这些文献作整理、校注、评析,并合为一部出版,使何时希的医学理论与实践能更好地完整体现,便于领会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结肠炎就医指南
¥29.00
本书为《常见肛肠病就医指南丛书》之一,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向读者介绍结肠炎的症状表现、检查方法、诊断治疗及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精选临床诊疗中患者及家属关心的问题,通过比方、举例子等形式,向大众行健康科普宣教。本书通俗易懂、科学实用,努力做到让读者看得懂、记得住,达到“未病早防,已病早治”的目的。本书适合关心自己及家人健康的大众阅读,也可作为基层医生、社区医生健康科普宣教的参考用书。
肛裂就医指南
¥29.00
本书为《常见肛肠病就医指南丛书》之一,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向读者介绍肛裂的症状表现、检查方法、诊断治疗及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精选临床诊疗中患者及家属关心的问题,通过比方、举例子等形式,向大众行健康科普宣教。本书通俗易懂、科学实用,努力做到让读者看得懂、记得住,达到“未病早防,已病早治”的目的。本书适合关心自己及家人健康的大众阅读,也可作为基层医生、社区医生健康科普宣教的参考用书。
肛周脓肿就医指南
¥29.00
本书为《常见肛肠病就医指南丛书》之一,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向读者介绍肛周脓肿的症状表现、检查方法、诊断治疗及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精选临床诊疗中患者及家属关心的问题,通过比方、举例子等形式,向大众行健康科普宣教。本书通俗易懂、科学实用,努力做到让读者看得懂、记得住,达到“未病早防,已病早治”的目的。本书适合关心自己及家人健康的大众阅读,也可作为基层医生、社区医生健康科普宣教的参考用书。
何氏本草类纂与药性赋校评
¥133.50
本书收编的著作均经28世何时希编纂,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学林出版社出版,由于为影印抄本,舛误较多,今对这些文献作整理、校注、评析,并合为一部出版,使何氏中药学理论与实践能更好地完整体现,便于领会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学中医 悟大道.下
¥33.00
在倡导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本书以文集的形式,将道德教育与中医药紧密联系,将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中医教学。
何氏伤寒温病六书校评
¥148.50
本书整理何氏6部现存的伤寒温病类著述,均经28世何时希编纂。由于年代久远,诸多著书为影印抄本,舛误较多,今对这些文献作整理、校注、评析,并合为一部出版,使何氏伤寒温病学理论与实践能更好地完整体现,便于领会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何氏四家医案校评
¥126.00
本书所收录医案以前均有出版,但由于年代久远,著书有为影印抄本,舛误较多,或编著散乱,且欠规范,今对这些文献作整理、校注、评析,并合为一部出版,使何氏中医辨治的理论与实践能更好地完整体现,便于领会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结直肠癌就医指南
¥29.00
本书为《常见肛肠病就医指南丛书》之一,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向读者介绍结直肠癌的症状表现、检查方法、诊断治疗及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精选临床诊疗中患者及家属关心的问题,通过比方、举例子等形式,向大众行健康科普宣教。本书通俗易懂、科学实用,努力做到让读者看得懂、记得住,达到“未病早防,已病早治”的目的。本书适合关心自己及家人健康的大众阅读,也可作为基层医生、社区医生健康科普宣教的参考用书。
诗情画意中草药
¥41.00
采用中医药、艺术、文学相结合的模式,通过中医药、画与诗的形式展现,造全媒体中医药文化资源,而有效将中医药、画、诗连脉,构建中医药文化的诗画融合传播路径,以期增强群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知晓率,降低中医经典文献解读难度。从而提高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用创造性思维与方法对中医药文化的诗画融合传播路径行研究。增设二维码,彩色有声读物,给孩子讲中药典故与传统文化知识。 可附加文创产品,如铜板彩印手绘书签,增趣味性与收藏性。
世间本草皆有故事:人与草木相依相伴
¥47.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重任务中指出,要“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娃娃的基因,让更多的孩子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孩子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乃至国家自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知识启蒙系列之一。 2.《世间草木皆有故事:人间至美是本草》姊妹篇,曾选2021年农家书屋。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通关2000题:全解析:全二册(上册)(2023)
¥59.00
济南懒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医学教育领域的互联网企业,致力于线上互联网医学教育,旗下有规培之声、懒人医考等多个品牌,是国内领先的医考培训机构,已在医考培训领域深耕9年,拥有独立的教研中心与考试研究团队,培训科目涵盖助理医师、执业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主治医师、健康管理师,未来还规划扩展至医疗职业全类目培训。 本书为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通关2000题(全解析)。将考试要,以习题的形式(真题、高仿题)表现,便于考生测试及检验。
医方图解:以“汤液经法图”解读方剂配伍之秘
¥52.00
中医中药的生命在于临床疗效,而临床疗效的载体之一,就是一张张中药处方。为什么有的处方有效,有的处方无效,有的处方效果好,有的处方效果不好呢?答案就在于组方配伍。何为组方配伍?君臣佐使是也。何为君臣佐使?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是也。但是,君臣佐使只是一个配伍框架,真正的组方配伍还需要更为精确的信息,例如全方共多少药、组方选哪个药、药性怎么分布、用量怎么协调等。所以,一个优秀的中药组方,一定要在整体顶层设计下,完成一个精准的用药配伍,而不应该是任意合方和随意加减。那么,怎样实现这种精准的组方配伍呢?答案很可能就藏在一张古图中,名为“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从散佚到再现,可谓惊心动魄,其间至少有三劫。劫,“汤液经法图”相传是商·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但《汤液经法》原书早已散佚,无法得见,这个图是通过梁·陶弘景所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的转引而保留下来。第二劫,《辅行诀》本身也非传世医书,而是敦煌遗书,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数量众多的各种经卷、绢画、佛像等文化瑰宝中,未被国外强盗掠走的那一小部分。根据史料,此书曾为法国人伯希和所看中,但在装垛起运时被道士王圆箓暗中扣下,并于1918年卖于医家张偓南。第三劫,张偓南将《辅行诀》装裱后作为家学世袭传承,但于1966年被毁,其孙张大昌2次将手抄本寄赠至中国中医研究院,经过王雪苔、马继兴、钱超尘等医史文献学家的考证校注和不懈努力,此图才得以再现。 “汤液经法图”的实质,就是一幅在阴阳五行理论框架下中医诊病用药的原理图。但是,与现有的辨证论治理论有所不同的是,在疾病诊断方面,“汤液经法图”侧重于八纲辨证中的虚实,以五脏虚实确定病因病机。在组方用药方面,“汤液经法图”侧重于药性理论中的五味,以五味补泻确定治则治法。而就某一脏腑的病证来说,虚证当补之,实证当泻之,虚实夹杂则补泻兼施,辅以化味调之,以此来综合配伍组方。例如,肝应风应木,风邪外感引起的恶风、头痛、汗出属于肝虚为主的虚实夹杂病证,于是以辛味补肝(桂枝和生姜)为主,以酸味泻肝(芍药)和甘味调肝缓肝(甘草和大枣)为辅,即成桂枝汤,用以祛风解表,配伍结构为“二辛一酸二甘”。如遇到“项背强几几”的患者,则增加辛味药麻黄辛温疏风,增加甘味药葛根柔筋缓急,即成葛根汤,用以解表舒筋,配伍结构为“三辛一酸三甘”。由此可见,运用“汤液经法图”原理识方解方,精准有效,一目了然。 著名中医训诂学家钱超尘教授认为,“汤液经法图”是解中医经方配伍之谜的钥匙,张仲景是在《汤液经法》基础上博采众方而成《伤寒杂病论》。但由于目前国内研究热情不高,遂一直未能有效的诠释其中的配伍原理。 本团队深耕“汤液经法图”研究数年,发表了学术文章10余篇,科普文章10余篇,基本理清了常见百余首方剂的五味配伍原理和脏腑补泻定位,为还原中医组方配伍之谜提供了学术支持,现将前期结果集结成册。
《伤寒论》诵读随身卡
¥13.50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张仲景 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八九十年,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金皇统四年即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刊行,有详注,逐渐取代白文本《伤寒论》,白文本南宋未再翻刻。至元代,白文本《伤寒论》除少数藏书家偶有其书外,社会上已无该书。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江苏常熟藏书家赵美偶然得到北宋刻本《伤寒论》十卷,请优秀刻工将此书收刻于《仲景全书》中。北宋原刻本旋即丢失,现今仍在留存的只有赵美本。赵美本逼真宋版,后世尊称赵美本为《宋本伤寒论》。赵美本今存五部。《伤寒论》在国外亦有广泛影响。 除此之外,其他还有《唐本伤寒论》(唐·孙思邈)《宋本伤寒论》(宋·高继冲)《金本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已)《宋本伤寒论》(明·赵美)《康治本伤寒论》(日本)《康平本伤寒论》(日本)《桂林本伤寒论》《敦煌本伤寒论》(残卷)等版本。
《金匮要略》诵读随身卡
¥13.50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中国现存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本书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另一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载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 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东汉张仲景撰于3世纪初,属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 《伤寒杂病论》历经传抄失真失散,伤寒部分经晋太医令王叔和收集、整理、编次,形成《伤寒论》一书,当时杂病部分失传。 《伤寒杂病论》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被北宋翰林学士王洙发现于翰林院书库,书简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载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 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为方便读者诵读《金匮要略》,本书对原文中的条文(省略具体方药)采用随身卡形式出版,以当前教材通行的赵美复刻宋版本为蓝本。读者可以在心无旁骛、反复诵读之中,悟仲景医圣的“字外之义”。本套随身卡适合广大中医学子、经方临床者、研究者阅读使用。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66.00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系南宋名医陈无择的代表著作。全书凡18卷。卷之一至卷之二前半部分,论述脉诊、习医步骤及致病三因;卷之二后半部分至卷之七介绍以“外所因”为主的疾病;卷之八至卷之十四的前半部分介绍以“内所因”为主的疾病;卷之十四的后半部分至卷之十八,依次介绍了外科、五官科、妇科、儿科诸病证。全书首论脉诊、习医步骤及致病三因,次以三因为据载列临床各科病证的方药治疗,门类清晰,次序井然。本次整理以国家图书馆所藏元刻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