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经济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29.47
本书是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约翰·康芒斯的主要著作之一,集中地反映了康芒斯公开地为垄断资本主义辩护的错误思想,是制度学派的一部重要代表作。本书仿效自然科学教科学。书中所列入的每一种观念都追溯到它的创始人,然后陈述这种观念的逐步修正和变化,并且将各观念早期的双重的或三重的意义分开,直到使每种观念作为单一的意义和我理想中的政治经济科学里的其他观念结合起来为止。


中国哲学常识
¥12.56
《中国哲学常识》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百家哲学思想,以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朱子等圣哲为主线,在立足各哲学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国经典哲学,也能清晰地感受胡适严谨的治学态度。

算术基础
¥6.27
弗雷格(1848—1925)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创始人。他于1848年11月8日出生在德国维斯玛;1869年耶拿大学学习,后去哥丁根大学学习,先后学习了数学、物理、化学和哲学等课程;1873年在哥丁根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74年获得耶拿大学数学系的授课资格;1879年被任命为该校副教授;1896年被任命为该校名誉教授;1918年退休;1925年去世,享年77岁。他的主要著作和论文有:《概念文字:一种模仿算术语言构造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1879);《算术基础:对于数这个概念的一种逻辑数学的研究》(1884);《算术的基本规律》卷(1893)、第二卷(1903);《论意义和意谓》(1892);《函数和概念》(1891);《论概念和对象》(1892)等等。 弗雷格是杰出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他想从逻辑推出数学。为了这一目的,他行了三步努力。步是发表了《概念文字》,他在该书中构造了一种形式语言,并以这种语言建立了一阶谓词演算系统,从而提供了一种严格的逻辑工具。第二步是发表了《算术基础》,在这部著作中,他详细探讨了什么是数,什么是0,什么是1等基本概念;他批评了许多数学家和哲学家,包括密尔、康德等人关于这些问题的错误论述;他还从逻辑角度刻画了这些概念。这就为他的第三步,即以逻辑系统来构造算术奠定了基础。虽然后来由于罗素发现了悖论,他的第三步工作没有成功,但是他的前两步工作倍受人们称赞。他的《算术基础》本身包含着许多深刻的哲学探讨,比如关于数的讨论、关于分析和综合的讨论、关于逻辑和心理学的区别的讨论。特别是他提出的三条原则,即必须把心理学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区别,把主观的东西与客观的东西区别;必须在句子联系中询问语词的意谓;必须注意概念和对象的区别,成为今天人们研究和讨论的热。著名哲学家M.达米特(M.Dummett)说:“我过去觉得并且现在依然觉得,《算术基础》这本书是迄今写下的几乎完美的一部哲学著作”(The Interpretation of Frege's Philosoph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ix)。我认为,这一评价是丝毫不过分的。

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
¥4.00
尼采编著的《偶像的黄昏》——题名已经表明——首先也是一种康复,一个太阳黑子,是转向一个心理学家的闲荡。也许还是一场新的战争?…… 而且要探听的是新偶像的底细?《偶像的黄昏》是一个伟大的宣战;这里所说的探听偶像的底细,指的不是时代的偶像,而是永恒的偶像。在此,就像用音叉触动这些偶像一样,我们要用锤子触动它们。绝没有比这些偶像更古老、更令人信服、更膨胀的偶像了……也没有比它们更空洞的偶像了……这不妨碍它们是被人们信奉的东西;也有人说,特别是在重要的场合,根本就没有什么偶像……

我书意造本无法——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
¥32.00
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苏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不仅在书画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而且也是文人士大夫中与佛教关系密切的代表人物之一。本书从苏轼与佛教的因缘、苏轼书画观与佛教、苏轼书画创作理论与佛教、苏轼书画作品受佛教的影响这四个方面展论述,通过苏轼的书画与佛教这个个案,对佛教如何影响中国文化展实证性与科学性的讨论。

魏晋南北朝升天图研究
¥8.00
去年我曾为香港大学审阅张倩仪女士的学位论文《魏晋南北朝升天图研究》,读后认为论文从近年来发现的文物中,就升天图的形态,探讨古代人们的生死观、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乃至不同文化的交流,能取用新材料研究新问题,预于时代之潮流。 升天图是以形象表达人们对死后的祈求,包涵着时代的生死观。春秋时期的儒家学说,重在现实社会的改造,所谓“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不言鬼神与死后的世界。道家言行超脱世俗,所谓“出生人死”,视死若回归自然,本来亦不讲究其死后的去向,老子言鬼指的是邪恶,言神乃寓意人的精神,并无构想另一世界之意。只是从功利出发的人,就会考虑生的利益和设想死后的处境,古代神鬼的传说便与身后世界相通。当道家的自然观流于养生保命的愿念,长生不老的理论与实践关系之说纷纷出现。而世上人无有不死者,于是尸解、升仙之说填补其缺,升天图是其图像的形式。 时代不同,思想意识随之亦产生差别,是共认的发展规律。升天图反映的虽属同一事,但离不这一规律。

康德教育哲学文集(注释版)(康德文集注释版)
¥20.70
本书收康德教育哲学全部相关著述,含《教育学》、《有关博爱学院的文章》、《伦理教学法》等著述和相关著作摘编,书中所收的著作、文章均由译者增译了《科学院版编者导言》和科学院版编者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了少量的译者注。


经典常谈(全新修订古典启蒙版)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12.46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诗、文等十三篇,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经典常谈》此次出版,补充了很多国学经典原文,并请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刘立志副教授做了注释。《经典常谈》使读者能循着朱自清先生的指引,亲自去感受经典的无限魅力和隽永之味,提高国学修养,成为博雅君子。

《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31.20
《老子》之道为什么“不可说”?如何说“不可说”之道?这是《老子》注疏、诠释与研究史上的大问题。如何突破主客对立的二元论的认识模式,用现代话语将其描述清楚,提供一个既契合《老子》又能嵌现代哲学话语体系的诠释,是本书的问题意识。本书选取了三个古代的诠释个案、三个当代的诠释个案,用比较的方法,检省这些诠释及其方法论。《老子》中有“常道”与“非常道”之分,前者是非对象化的,后者是对象化的。“非对象化之道”是《老子》的重心,它不是*的不可说,而是需要用特殊的方式去说,老子本人提供了这样的言说典范。非对象化的“常道”具有四个特:动而无死、生而无名、妙而可观、虚而可法,这正是其不可对象化地行言说的原因,其提醒后世在理解与解释“常道”时既要借助语言又要超越语言。由“非对象化”之道延伸出来的规律之道、处世之道与治国之道构成了《老子》的宇宙论、人生论与治国论。

哲学与文化
¥52.80
哲学存在是多元的,哲学并没有一个标准样板。如果西方哲学家认为只有纯逻辑的形而上的概念体系才算哲学,那中国哲学家同样可以认为只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有助于提高人的境界才是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可以说,只有不仅能说明世界而且能改造世界的哲学才算哲学。如果各是其是,各非其非,我看世界上就没有可称得上是哲学的哲学。这就是在所有哲学问题中,令人困惑的问题似乎就是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连黑格尔都感到对什么是哲学难以回答。罗素曾经说过,哲学是无法定义的。他说如果有人问什么是数学,我们可以给他一个词典上的定义,说数学就是数的科学。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知识学科存在的领域,我们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定义,“但是,我们不能这样定义哲学。任何一个定义都会引起争论,因为它只是体现了某一种哲学。探究哲学究竟为何物的途径就是从事哲学的研究”。要是问哲学家什么是哲学,我看可能的回答是:哲学就是我写的东西,或者说,我写的东西就是哲学。这个回答虽然没有解决问题,但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每个哲学家心目中的哲学就是写在他的哲学著作中的东西。一个哲学体系代表的就是哲学家对哲学的一种视角、一种看法。

佛教与中国文化(增订本)(汤一介集)
¥28.80
本书是作者在佛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书中讨论了印度佛教传与当时玄学、儒家、道家的关系和争论,介绍了隋唐时期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发展的历史及其主要思想,分析了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没有因宗教思想文化的不同而发生战争的内外原因,考证了与佛教相关的部分文献等,并收了作者对《心经》的通俗讲义。书中注重从佛道比较的视角来研究佛教,展现出佛教在整个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与影响。

“苦恼的疑问”及其解决:《莱茵报》—《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文献及思想再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43.20
马克思一生的思想始终处于不断探索、深化和拓展之中,而《莱茵报》—《德法年鉴》时期是其思想变化的个时期。起初,他携带着深受启蒙思潮、浪漫派学说和自由主义的熏陶而在德国思想论坛崭露头角的青春朝气走来,但遭逢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与以往的理念相矛盾,以至于在其头脑中产生了“苦恼的疑问”。为解决这些疑问,他不断地阅读、思考和尝试,提出了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思路,为以后哲学思想的变革启了方向。本书以此为中心线索,对这一时期马克思的全部文献重新行了解读,详尽地展示了马克思思想转变的环境、动机、过程、环节、性质和标志,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当时思想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以及这一时期在马克思一生理论创造、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人类知识起源论
¥7.60
《人类知识起源论》——“把一切与理解力有关的东西全都归之于一条的原理的著作”。他的目的在于对形而上学行一种革新,以一种建筑在观察、经验以及应用专门适合于数学和物理的方法,即分析的方法之上的人类精神的研究,来代替一门建筑在实体的观念和抽象的观念之上的原理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并非我们无从捉摸的心灵的本性,而是心灵在其与肉体的结合体中所产生的那些实际的活动。 在《起源论》一书中,孔狄亚克受了丰德奈尔的启发,偏离了洛克的观,走到了百科全书派的前面。这部书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是有关人类知识的一种学说,这种学说的原理在他以后的一些论著中被再次采用并加以发展了。

朱光潜美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
¥21.60
本书旨在将散见于朱光潜各种著述中的美学思想集中起来,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联,给以系统化的表述;同时对朱光潜不同时期对美学对象、美的性质、美感经验、艺术等几个重要问题的表述行梳理和评论。书中充分肯定了朱光潜转向马克思主义之后,以实践观对“美是主客观统一”命题行的改造和阐发。

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20.41
本书是费尔巴哈的早期著作,是作者在广泛深入地研究了莱布尼茨著作的基础上写成的,书中含有丰富的资料,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论点。

判断力批判(注释本)
¥22.50
本书为《判断力批判》单行本,与全集中的译本在内容上有三不同。首先,增加了原书科学院版的注释;其次,增加了作者认为必要的注释,其中包括对康德重要概念的理解与翻译;大三,订正了全集译文中存在的部分误译和漏译。因此,这个注释本更加完善,更加适合学生学习和研究者研读的需要。

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
¥10.00
身体化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特征,身体意识也是如此。我所理解的“身体意识”不仅是心灵对于作为对象的身体的意识,而且也包括“身体化的意识”:活生生的身体直与世界触、在世界之内体验它。由理查德·舒斯特曼编著的《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主要内容为身体美学与自我关怀:以福柯为例,沉默跛脚的身体哲学:梅洛一庞蒂身体关注的不足之处,身体主体性与身体征服:西蒙娜波伏瓦论性别与衰老,维特根斯坦的身体美学:对心灵哲学、艺术及政治学的阐释与改等。

论逻辑经验主义(中华现代学术名著)
¥18.56
这本由洪谦著的《论逻辑经验主义》收集了洪先生自1949年以来在国内外发表的大部分论文和讲稿。内容包括《现代物理学中的因果性问题》、《莫里兹石里克与现代经验论》、《逻辑经验主义概述》、《克拉夫特哲学简述》等。 温馨提示:两种封面随机发货。

心灵的揭示(伊斯兰哲学译丛)
¥19.62
本书是思想家安萨里关于伊斯兰伦理思想的专著,也是该领域的代表作。安萨里采取引经据典与案例分析、博采众长与叙议结合相互动的方法,用111章篇幅分门别类地梳理了伊斯兰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探究了伦理与哲学、伦理与社会、伦理与经济、伦理与法律、伦理与教育、伦理与自然等的关系。

希腊哲学的精神(大学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17.01
《希腊哲学的精神》对古希腊哲学家们的学术思想行了梳理,主要介绍了前苏格拉底哲学、苏格拉底和智者哲学、柏拉图哲学、亚里斯多德哲学、希腊化哲学和奥古斯丁的哲学,是一次希腊哲学思想的巡礼。作者以严谨、流畅而富有激情的叙述,使现代读者“亲历”希腊哲学家们曾经经历的思想探索的激动和辩明思考的险境,启发人们对哲学的理解,同时也启发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古希腊人本身。

悲剧的诞生
¥7.00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代表作之一。青年尼采以丰富的想象力,将古希腊的悲剧神话融哲学的智慧,提出希腊悲剧的两大精神——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鼓励人们用充满活力的创造精神,碎宁静庄严掩盖下的假面具,重新描绘乐观、阳光、昂扬向上的生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