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方立天文集 第五卷)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方立天文集 第五卷)
方立天
¥100.80
立天,浙江永康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1984年特批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系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历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专著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佛教哲学》、《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等,其中《佛教哲学》获**届中国图书奖荣誉奖,《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颜李学派伦理思想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颜李学派伦理思想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吴雅思
¥27.09
本书旨在从伦理思想史和经济学史的视域,以明末清初的实学思潮为背景,结合与同时代英国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的比较,探讨颜李学派伦理思想中的人性论、义利观、“习行”修养方式、“经世致用”思想的内在逻辑与理论内容,揭示其在中国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学术兴衰的缘由和在现代的理论价值颜李学派的伦理思想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值得深入研究。本书主要包括七个部分:颜李学派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论基础、社会价值取向、实践方式、终极目标、历史命运及价值启示。?
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内在逻辑研究(
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内在逻辑研究(
臧峰宇
¥16.80
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以来,西方学者对晚年恩格斯哲学文本进行文献研读与义理阐释,关注恩格斯哲学之于马克思哲学的异质性研究蔚为大观,形成了持续争议的“晚年恩格斯问题”。本书在收集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试图梳理相关的研究,合理分辨西方马克思学界关于晚年恩格斯哲学的深刻洞见和过度解读,进而呈现恩格斯这位19世纪思想家的哲学原像,使进一步的思想评价以清晰的历史事实为基础。
生命伦理学的中国哲学思考
生命伦理学的中国哲学思考
罗秉祥,陈强立,张颖
¥30.52
  《生命伦理学的中国哲学思考》共包括十六篇论文,系以中华传统思想贯注于现时代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从而对当代生命科学中的若干现实问题提出质疑和省思。以上文章均已发表在香港及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此次结集出版以供研讨会议使用。
中国社会道德发展研究报告 2011—2012
中国社会道德发展研究报告 2011—2012
葛晨虹
¥26.24
  本书就中国当前社会道德若干重点问题,如中国当前社会心态问题、当前中国公务员道德状况、政府公共权力治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反思、他国伦理委员会建设经验、当前中国传媒责任与职业道德状况等进行了调研与分析。研究报告注重从“现实问题调研”、“问题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思考”三个维度交织展开,不仅强调对中国当前某些社会问题尤其是道德失范问题进行实证把握,更强调在理论—实践的分析框架中研究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原因,并在“怎么看”的分析基础上,展开“怎么做”的探讨和思考。
49元5本 楞严大义今释
楞严大义今释
南怀瑾
¥15.99
南怀瑾著作权合法拥有者台湾老古公司授权,南师生前多次亲加审定,风行大陆三十载,今以全新版本推出平装版——大陆完备、 经典的南师作品集。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论三大道,出入百家言。
创新一定有秘诀
创新一定有秘诀
陈健
¥7.71
  全书共6章,内容主要包括创新理念(观念决定成败)、创新思维(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方法(创新一定有办法)、创新原理(成功一定有秘诀)、创新能力(人人是创新之人)、创新实践(实践是检验创新的标准)。本书的写作贴近生活,通过大量典型生动的案例说明问题,有利于开拓创新视野,拓展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欲望,提高创新能力。 本书可用作创新类课程培训参考书。
科学的规范
科学的规范
卡尔·皮尔逊
¥23.50
在科学的成长中有这样的时期,此时必须完全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它的庄严的上层建筑移开,转而仔细审查它的基础。本书本来就打算作为对近代科学的基本概念的批判,这一点可在位于书扉页的箴言中找到它的正当理由。同时,作者充分地意识到批判之易和重建之难,因此他并不试图在较轻的任务上突然停住。了解作者观点的人,或者确实阅读了本书的人,没有一个会相信他低估了伟大科学家的劳动或近代科学的使命之重要性。如果读者发现誉满全球的物理学家的观点和物理学概念的流行定义受到质疑,那么他不必把这归因于作者的纯粹怀疑精神。作者几乎毫无保留地接受了近代物理学的伟大成果;他只是认为,陈述这些成果的语言需要重新加以考虑。这一重新考虑迫在眉睫,因为物理学的语言已被广泛地用于生物科学(包括社会学科学)的所有分支。包裹科学原理的模糊性不仅仅是由于大名鼎鼎的权威所标志的历史的进化,而且也在于这样的事实:科学只要不得不与形而上学和教条进行艰难的战斗,它就像一个武艺娴熟的将军一样认为,好是把它自己的有缺陷的组织隐蔽起来。然而,使人能够稍感疑惑的是,这种有缺陷的组织不仅迟早将被敌人察觉,而且它已经对科学的新手和聪明的外行产生了十分沮丧的影响。的确难以想象,有比在基础科学教科书中流行的关于力和物质的陈述更为绝望地不合逻辑的任何东西了;作为大约十年教学和审查的结果,作者被迫得出结论,这些著作即使有价值,也几乎不具备教育价值:它们没有激发逻辑明晰性的增长,或者没有形成科学方法方面的任何训练。我们也许可以发现这种朦胧的一个结果:无论与纯粹数学家相比还是与历史学家相比,物理学家容易陷入像自然神学和唯灵论这样的伪科学的泥沼。如果本书的建设性部分在读者看来也许是不必要的教条和论战,那么作者想请求读者记住,这在本质上与其说打算反复说教,还不如说打算唤起和激励读者自己的思想:借助读者独立探究引发的主张和矛盾,往往适宜达到这一结果。
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费希特
¥6.80
  《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包括费希特的《论学者的使命》和《人的使命》两部重要著作。前者发表于1794年,是作者阐述自己的伦理观点和政治观点的主要著作。文中着重阐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阐述了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统一性。《人的使命》发表于1799年夏秋之交,全文分三个部分,、二部分基本阐述他过去的哲学思想,而在第三部分,费希特则把信仰当作把握实在的官能,由此可看出他从哲学到宗教的过渡。
实验医学研究导论
实验医学研究导论
克洛德·贝尔纳
¥4.00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1992年先后分六辑印行了名著二百六十种。现继续编印第七辑,到1997年出版至300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精神的婚恋
精神的婚恋
J.V.吕斯布鲁克
¥14.17
J.V.吕斯布鲁克是基督教神秘主义传统中有影响力的作者之一,他的首要著作即此《精神的婚恋》,写于14世纪,很快被译为拉丁文,后来又译为德文、英文、法文等,至今已经被翻译为多种文字(包括日文)。它在基督教神秘主义的发展中起到过重要作用。 《精神的婚恋》叙述了基督教的神秘体验者在爱中追求神的完整经历,其源头是吕氏本人的神秘体验和西方神秘主义传统(见译者为此译本写的导言)。
科学与玄学
科学与玄学
罗志希
¥6.50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收录上自晚清下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海外华人学者的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体兼及其他,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
简论上帝、人及其心灵健康
简论上帝、人及其心灵健康
斯宾诺莎
¥7.53
本书分为两卷和两个附录,卷为“论上帝”,第二卷为“论人和属于人的东西”,附录一为“论实体、自然、上帝”,附录二为“论人的心灵。卷有十章内容,对上帝的存在、上帝是什么、上帝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二卷有二十八章内容,阐明了他关于人的境况的看法,对人如何受被动感情的影响、人的理性的御用以及用什么方法能够达到人的康乐和完善的自由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孟子说乱世的哲思
孟子说乱世的哲思
蔡志忠
¥7.99
书评 蔡志忠是亚洲成功、受欢迎的漫画作家之一。他的部分作品甚至被日本公立学校课程中使用。他16岁开始职业生涯,早是因获奖的多部动画电影和每日连载漫画引起大众关注的。蔡志忠漫画的的部作品是《庄子说》,在台湾出版后引起巨大轰动,此后出版的每一本都获得了同样的成功并多次再版。  此套系列丛书的英文译者是美国学者BRIAN BRUYA先生,拥有夏威夷大学比较哲学博士学位,是中国早期哲学研究领域的专家。由于他的再度创作,使该书的英文译文准确、地道,具有权威性。
基督教与西方
基督教与西方
赵林
¥18.00
  西方文化的发展演进与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基督教构成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精神根基。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基督教与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并且与罗马文化和日耳曼蛮族文化有着极其复杂的互动交融关系。在中世纪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基督教作为谣欧的宗教信仰和*的意识形态,深深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塑模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培养了西方人的心理习惯,又衍生出各种触目惊心的社会罪恶和导致了巨大的精神苦恼。后来的宗教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促进了自由精神的产生、民族国家的崛起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西方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的起点。时至今日,基督教仍然是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现代西方人所共同拥有的主流信仰。基督教在西方社会中已经积淀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习惯,深深地渗透于西方人的精神生活和心理意识之中。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不了解基督教,就根本不可能了解西方文化。   本书根据赵林教授在武汉大学极受学生欢迎的同名选修课“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
数理哲学导论
数理哲学导论
罗素(Russell B.)
¥9.10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1997年先后分七辑印行了名著三百种。现继续编印第八辑。到1998年底出版至340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49元5本 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精)--陈鼓应著作集
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精)--陈鼓应著作集
陈鼓应
¥23.15
  《管子》四篇(〈内业〉、〈白心〉、〈心术〉上下)是战国稷下黄老道家的代表作,本书旨在阐发稷下黄老派思想。全书分成三个部分。第二部分《管子》四篇注译与诠释是本书的中心部分。其余两个部分的文章和解释都是围绕着这四篇所做的思想阐发及材料补充。本书力图保持古代道家思想精髓,通过作者的解析,读者从中品味到道家较为原始的思想蕴含。
阿尔都塞激进政治话语研究
阿尔都塞激进政治话语研究
林青
¥9.00
  阿尔都塞的思想产生于马克思主义处于危机中的 历史时代。通过理论的解读,阿尔都塞使得马克思主 义理论摆脱人道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重新恢复马克 思主义理论的激进特征。同时,这种解读融入了当代 的理论视野和现实反思,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摆 脱教条主义的窠臼,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 科学的对话。在一定的意义上,正是通过这种对话, 阿尔都塞置换掉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而这 与当代激进政治话语的规划休戚相关。林青编*的《 阿尔都塞激进政治话语研究/复旦博学文库》的核心 内容在于表明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新规划 是如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谱系,并开启 当代激进政治话语。
浪漫神话传说
浪漫神话传说
鹿军士
¥4.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49元5本 鸢飞鱼跃:中国哲学语素论
鸢飞鱼跃:中国哲学语素论
刘康德
¥21.22
  刘康德编写的《鸢飞鱼跃--中国哲学语素论》对构成中国哲学思想之基本单位的“哲学语素”展开讨论,以揭示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独特性。   基于中国古代哲人“辞微旨远”之特点,作者对中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若干“词语”(语素),如“研几”“体认”“渔翁”“樵叟”“农夫”“工匠”“ 游刃与凿”“鸢飞鱼跃”“戒慎恐惧”等作一一梳理和解析。   作者还对中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若干“字”(语素),如“道”“玄”“朴”“爻”等作一一梳理和解析。   全书将上述这些“语素”分别归入“方法篇”“ 物象篇”“字象篇”“行象篇”“理象篇”五部分,以形成一个简略的“中国哲学语素论”之体系,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别样思考。   本书的出版,希望能对当今文化创新有所肩示。 ?
49元5本 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史纲
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史纲
路新生
¥16.98
  《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史纲》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之演进”立题,对近三百年间的疑古思想及疑古运动作了全面考察。全书所谓上起明末清初,下迄抗战前后,按历史顺序,从清初疑古思潮切入,延及乾嘉间的经学、崔述的疑古学、近代及现代疑古思潮,对三百年间这一思想运动的勃兴、发展及其消歇进行全面深入的梳理,并对相关的社会、政治、文化问题作出了个人独到的阐释。对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考古学、近代政治社会及文化史的学者专家将有较大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