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推一按小妙招
¥8.72
本书以生活中常见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和其他疾病为纲目,介绍了近百种常见病证的诱因、特、治疗方法以及操作注意事项。每个疾病分为“小案例”、“小妙招”、“小提示”三个板块,以文字叙述配真人彩图的方式展介绍。所选择的疾病日常多见,文字通俗易懂,图片清晰直观,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实用性强、覆盖面广、图文并茂的特。本书不仅可以作为中医爱好者、中老年健康保健者的业余生活读物,也可以作为青年医师、医学生的课外拓展读物。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帮助广大读者朋友解除生活中常见疾病的困扰,不用看病和吃药,您也能成为自己的保健医生。

一药一食小妙招
¥8.72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之快,以及食品卫生的安全问题,不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诸如疲劳工作、饮食不节、生活压力、情绪压抑等危险因素时刻都发生在我们身上。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能够正确地认识很多生活常见疾病。所以本书选取的都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疾病。选用单味中药巧治疾病,轻松解决生活“小毛病”,并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更贴近大众百姓,亲切的词汇一定会使你对本书爱不释手。同时,本书受众面广,不仅可以作为中医爱好者、中老年健康保健者的业余生活读物,也可以作为青年医师、医学生的课外拓展读物。


熊寥笙伤寒名案精选新注
¥14.00
熊寥笙(1905—2010),重庆名老中医,从事中医70余春秋,医理精深,医技精湛,医德高尚,重庆中医界有口皆碑。他一生喜读《内》《难》二经,精通《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条辨》等中医经典,对温病惊、厥、闭、脱等危重症的辨证及治疗论述尤深,善用经方治病。当年找他看病的患者排成长龙,熊老双手号脉,每天诊病百余人,在中医院里堪称一*。 由熊寥笙主编的《熊寥笙历代伤寒名案新注/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共选历代名医50家、近130个理法方药完整的伤寒医案.按《伤寒论》的方剂为次归类列证,总计75汤证,多则一证六七案,少则一案。每案之末,熊老以自己研究的心得。详加注释,会通案中脉因证治,阐明其辨证之要,立法之据,选方之意,用药之义。注文立论确切,重突出,文笔简洁,通俗易懂,读者从中既可概览《伤寒论》治法之无穷变化,又能窥见仲景制方之奇特,医法之巧妙,而举一反三。


针灸解惑
¥24.50
《针灸解惑(第2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启才教授在多年探索针灸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针灸医学中常见的106个学术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属于疑难而令人费解的问题;有的属于含糊不清或于理不通的问题:有些属于分歧纷纭、自相矛盾的问题;有的甚至还是明显的错误问题。只是数千年来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统一认识,*谈不上合理解决。作者对这些内容行了阐释、修订、充实和纠正,立意明确,说理清楚,且言之成理。 本书丰富的学术内容、新颖的逻辑思维、独到的学术见解、实用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写作体例.确系我国针灸专业少有的经典专*。对于高等中医药院校师生钻研和学习针灸来说.无疑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学术*作;同时也是广大中医、针灸工作者深学习、探究针灸医学精髓的**参考书。

校注病机赋
¥9.50
《校注病机赋》分为上、中、下三篇,首列病因,次列病证,并解释病机,后部分病证列辨证、鉴别、治法等内容。上篇以(四气)(六淫)篇,着提出了(五科七事)(十剂七方)的概念,继而又提出诊病须四诊合参,后阐发了区分证候真假的重要性,并就此提出了相关正治、反治的方法。中篇首先分析——外科病证的病机,而提出了一些辨证的观,同时针对具体病证加以发挥。下篇先对水肿、痰证、痢疾等内科病证行辨证,着介绍瘕瘕与积聚的鉴别和治疗,并强调诊病须(求内外之因,审寒热新久)(望闻问切,熟审病机),治疗要(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后还提到了行气导引的治疗方法。

一针一穴小妙招
¥8.72
针灸不仅在古代颇具疗效,而且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师不断的传承和发展针灸事业,更多神奇穴位的主治疾病被总结和挖掘出来,造福苍生。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随之而来的“小毛病”也在不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本书选取的都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具有实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图文并茂,真人彩图展示,可操作性强,疗效确切。通俗易懂的语言,更贴近大众百姓,亲切的词汇一定会使你对本书爱不释手。同时,本书受众面广,不仅可以作为中医爱好者、中老年健康保健者的业余生活读物,也可以作为青年医师、医学生的课外拓展读物。


慎斋遗书
¥27.00
?《慎斋遗书/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明代医家 周之干*,系周氏晚年治学心得及其临证经验之汇编 。全书共十卷。卷一至卷五分载阴阳脏腑、亢害承制 、气运经络、望色切脉、辨证施治、二十六宇元机、 用药权衡、炮制心法、古经解、古方解等医论,辑录 古今名方90首。卷六至卷十分述寒热、内伤、虚损等 内科杂病及妇人、小儿、五官、外科90余种疾病的诊 治心得,间附其验方、验案以佐证其说。论说皆宗医 经要旨,旁及元素、东垣诸家之说,并会通其师薛己 心法,结合其数十年临证经验而予以阐发。本次整理 以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目耕堂刻本为底本。


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
¥22.00
佚名*鲍健欣校注的《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简称《人镜经》。原书八卷, *者佚名。明代医家钱雷(字豫斋)得此书,在原书基础上增补附录二卷,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刊行。此后明代医家张俊英又作续录二卷,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刊刻。该书以十一一经脉、表里脏腑为纲,图论相参,条分缕析,论洽结合,内容丰富,示人以规矩。对研究藏象、经络学说及临床辨证施治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温陵洪启睿刻本为底本。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简明史志
¥99.00
本书为一部“史志”类资料性工具书,力图收录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自成立以来历届委员会及各省市肾病专业委员会的人员名单、主要成员的简历、及主要学会活动的内容梗概。


中医传承思辨录
¥13.30
本书是中医临床家单志华先生跟师刘渡舟、胡希恕、许振寰学医暨临证四十年手记,是中医传承的一个生动文本,是作者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独立思考与临证的思辨实录。全书共分仲景学术专题探讨、医论医话拾零和经络腧穴探讨三部分。其中,仲景学术专题探讨为本书重点部分,作者立足临床,文字强于思辨,针对仲景学说中的诸多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如用大量篇幅将《伤寒论》中的时空辨证格局做了全方位的分析探讨;对百合病与肺藏魄关系的规范与定位;对大青龙汤条文难点的剖析与论证;结合临证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深层内涵剖析;师承“辨证知机论”破解《伤寒论》第181条等。学术视角新颖,颇具原创性与可读性。书中还对肝硬化腹水结合临床提出中医论治四法;从精神情志上对孙思邈与十三鬼穴做了专题探讨与诠释;本医道同源,明确提出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是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对丰富治疗思路很有价值;此外,针对运气学说中“十干化运”问题,结合古代天文背景做了详细推导与论证,风格别开生面。

玉函经
¥7.00
《玉函经/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唐代杜光庭 撰,宋代黎民寿注。杜氏原*仿《王叔和脉诀》形式 ,为七言歌诀体。全书重论述了脉证关系及脉象反 映的生理病理情况,并以死脉为中心,兼论各脉主病 ,论脉理,辨五色,察五气,辞简而义深,对于临床 根据脉象来判断疾病的生死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黎民寿注解,则征引《内经》《难经》《伤寒论》《 脉经》等脉学理论,并以“七表八里九道脉”为系统 ,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对《玉函经》逐句疏释,多 有发明,从而为阅读理解杜氏原*提供了*大方便。 本次整理以清代阮元《宛委别藏》本为底本。

一罐一拔小妙招
¥8.72
你也许想问,拔罐痛苦吗?操作起来简便吗?事实上,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只要掌握好要领,就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无任何痛苦和毒副作用。小小火罐,大大作用,适合世界各民族人民的使用。 火罐疗法,是中华千年的国粹,能否保留传统,回归自然,拥有健康,决定于我们能否“重新发现”健康的根基和真谛!所以,本书选取将现代生活中常见的疾病,运用简便的方法,带您“重新发现”拔罐的奥妙,助您拥有健康的未来!本书具有实用性强,覆盖面广,图文并茂,真人彩图展示,可操作性强,疗效确切,不仅可供中医爱好者、中老年闲暇学习,也可供青年医师、医学生课外阅读。


中医外科验案赏析
¥37.00
《中医外科验案赏析》由20余名长期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具有丰富中医诊疗经验的专家编写,收集和整理了适宜中医药治疗的现代中医外科的54个常见疾病的250余个验案,共分七章,按疮疡、乳房疾病、瘿病、皮肤病、肛门直肠病、泌尿及男性前阴病、周围血管及淋巴管疾病分类编排,采用以病为纲的形式,每一病名项下先冠以概述、病因病机、诊断要、治疗原则与调护要,其后为验案数则,然后为按语,从病、证、理、法、方、药等方面对所选验案行全面、细致、深地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医案,后附参考文献。

一贴一敷小妙招
¥8.72
穴位敷贴疗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几乎历经了整个人类文明。现代大多数人由于无法抽出太多的时间行针刺治疗或者出于对针刺的恐惧心理,所以无法受针灸的治疗与保健,穴位敷贴无痛、无创、易于操作,整个过程“简、便、廉、验”,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目前国际上提倡的自然疗法和逐渐兴起的中医热,《一贴一敷》一书选取了49种临床病症,涵盖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个方面。每种疾病均以“小案例”、 “小妙招”、“小提示”的方式行讲解,详细介绍了疾病的穴位贴敷治疗及注意事项,并有大量的真人彩图,方便读者直观掌握“小妙招”。 本书图文并茂,真人彩图展示,可操作性强,疗效确切。编写语言通俗易懂,更贴近大众百姓,亲切的词汇使读者对本书更加爱不释手。不仅可以作为中医爱好者、中老年健康保健者的业余生活读物,也可以作为青年医师、医学生的课外拓展读物。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读者朋友,解除常见病起到一定的裨益。


孟河医学源流论
¥20.65
《孟河医学源流论》作者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的孟河医学流派活生生地呈现于当今,并论述了孟河医派在上海传播而成为海派影响全国的若干脉络,给读者研读、掌握孟河医派之学术、生活、交际、传承、影响等,提供了可贵、可信的方方面面……这是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行的一次成功的实践,可以说蒋氏用深厚的人文学、汉学、中医学功底,将孟河医家们的生活、医疗复活了,从而给读者一种活生生的感受。作者一步一步带领读者与孟河医派人物重聚一堂,听取他们之间的对话、争论、友好交流与相互竞争……真的有一种引胜的感觉。《孟河医学源流论》是一部生动活泼的医史著作,更像一幅载满美妙动人景象的画卷。

易氏医按
¥9.15
《易氏医按》一卷,明代医家易大艮著。本书载易氏医案18则,主要为内科及妇科疾病,卷末附自制经验方11首。每案先列证候,次述洽则方药,再以设问和作答的方式辨析医理,体现了作者临证脉证合参、用药精到的特。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三十年(1765)宝笏楼刻《医林指月》本为底本。


黄永凯经方带教录
¥12.00
经方,本是古代经验方的称谓。明末清初,伤寒学迅猛发展,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被医家视为医学的经典。徐灵胎说:“古圣治病之法,其可考者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故对经方的重视和应用,是从明末清初始的。近现代,一大批善用经方的名家,启了“经方派”的新时代。近几年,经方再次回归中医主体人群的视线。为此,我们策划了这套“经方研习书系”。其中的著作,有的是出版多年而仍受读者青睐的“名家老书”,有的是近些年的“新人新作”,然而,它们有一是共同的,就是有助于经方的学习和运用。


医林类证集要:上
¥39.84
《医林类证集要》,明代王玺编撰,成书并刊行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即[春德堂本]。全书10 卷,前八卷以各科病证为门,卷一为中风、厉风等16 门,卷二为伤风、中寒等16门,卷三为气、痰饮等8 门,卷四为伤寒1门,卷五为积聚、脾胃等9门,卷六为胀满、水肿等12门,卷七为痈疽发背、疔疮等6门,卷八为遗泄、淋等17门,凡85门。卷九为妇人门,列月经不调、血气作痛等。卷十为老人、小儿2门,老人门列治法、食戒及酒方、粥方等,小儿门列观形、察色、听声、视手纹等诊法及疾病证治。各门一般先为总论,后列治法、灸法及易简诸方。本次整理以明成化十八年(1482)春德堂刻本为底本。


活学活用温病辨证
¥19.00
李鑫辉主编的《活学活用温病辨证》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纲”,以临床疾病为“目”,分为七个章节。**章导论,主要为温病学概述、温病学历史沿革、温病学的临床意义。


医林类证集要:中
¥39.84
《医林类证集要》,明代王玺编撰,成书并刊行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即[春德堂本]。全书10 卷,前八卷以各科病证为门,卷一为中风、厉风等16 门,卷二为伤风、中寒等16门,卷三为气、痰饮等8 门,卷四为伤寒1门,卷五为积聚、脾胃等9门,卷六为胀满、水肿等12门,卷七为痈疽发背、疔疮等6门,卷八为遗泄、淋等17门,凡85门。卷九为妇人门,列月经不调、血气作痛等。卷十为老人、小儿2门,老人门列治法、食戒及酒方、粥方等,小儿门列观形、察色、听声、视手纹等诊法及疾病证治。各门一般先为总论,后列治法、灸法及易简诸方。本次整理以明成化十八年(1482)春德堂刻本为底本。


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学
¥24.50
邓丙戌编*的《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学》从历代中医古籍记载的1300余首皮肤病外治方剂中,精选出 103首作为基本方剂。在传统“八法”的基础上,遵循“以法统方”的原则,结合皮肤病的特色,将这些方剂分为清热剂、回阳逐寒剂等十三章。书中还简要介绍了与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密切相关的20种主要剂型的配制要、50种主要用法、外治药物的“类比选药法”、分类及有代表性的药物。本书可供各级中、西医皮肤科医务人员以及外科或全科医生临床参考,可以用于中医外治临方调配的培训,也可供专门从事外治或方剂研究的学者参考,还可供医学院校的师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