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视域及主题深化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视域及主题深化
周毅
¥12.99
  本书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分解成以政府系统及其具体机关为中心、以政府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为中心、以外部环境及其信息监测分析和应用为中心的三种视域类型,即内向型、内外互动型和外向型的政府信息管理研究。
49元5本 公法视野中的自治理性
公法视野中的自治理性
张晓燕
¥11.26
  公法建构向上应该不乏对整个国家宪治目标的关怀,向下不能忽略蕴含在社会和个体中的巨大潜力。《公法视野中的自治理性》试图跳出在权力语境内部探讨良好行政可能性的路径依赖,着眼中国政治转型之大背景,关注政府治理的外部环境,以“自治”为入口,重视社会对国家进行政治和法治塑造的功能和可能性。关于自治的“分裂”危言和误读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我们在中国的语境下对自治的客观认知和借鉴。
49元5本 结构视域下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研究
结构视域下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研究
刘友女
¥10.79
本著作研究以意识形态的一般特性为基点,以意识形态结构作为方法论视角建立一个分析框架,深入剖析理论体系的内在机理,探讨要素、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从中论析意识形态的逻辑自洽性和自我调控机制,指出意识形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同时,回溯考察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的要素变迁、结构调整与功能发挥的状况。通过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结合,指出意识形态建设的解决之道。
民主、制度与福利:2015年比较政治发展报告
民主、制度与福利:2015年比较政治发展报告
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
¥9.25
  《民主制度与福利--2015年比较政治发展报告》 是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比较政治 发展报告”的第二部,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2014年全球民主与民主转型的趋势;(2)全球范 围内半总统制政体的治理绩效;(3)美国的人口趋势 与政党变迁关系;(4)东亚地区政党体制的演进;(5) 欧盟成员国的对外政策;(6)中等收入国家的民主与 福利。
49元5本 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关于党治国家的一个观察与讨论
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关于党治国家的一个观察与讨论
陈明明
¥11.26
  陈明明编*的《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关于党治国家的一个观察与讨论》介绍了,党治国家终结了20 世纪上半叶以来一直困扰人们的政权“内卷化”趋势,但远没有完成政治共同体的正规化和合理化的现代化过程,即“获得现代性”的过程。对于在一党执政体制内谋求长期执政的政党而言,尤其是在资源动员和分配上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以党权的轴心地位来强化中央**,以党权的巩固扩张来拓展改革空间,以党权的集中统一来打破利益分割,以党权的合法运用来支持法律秩序,可能就是党治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走向现代国家的必经阶段。   国家治理意味着不仅应该有一个体系完整、职能科学、监管合理、调控有效的政府体系,还应该有一个相对独立自主、广泛参与公共事务、有力监督和控制政府的社会体系。   在中国走向现代国家的路上,共产党执政方式面临的*大问题,在于它能否正确地解决现代国家建设中政党与国家的法律关系,即“党权”与“法权”的关系,而判断共产党执政方式是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则要看它能否成功地把宪法的*高**和法律的刚性约束内化为政党行为的理性自觉,即内化为政党的“法的精神”。 ?
49元5本 利益表达与公权行为:公民如何影响国家
利益表达与公权行为:公民如何影响国家
侯健
¥11.26
  《利益表达与公权行为:公民如何影响国家》内容简介:记得2004年的时候,由于对表达自由与名誉权问题比较感兴趣,我平时注意收集有关名誉权纠纷的案件资料,特别是批评政府官员所引起的名誉权纠纷案。当时发生的一个案件引起我的关注,即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张西德诉陈桂棣、春桃案。案件起因是被告《中国农民调查》一书被认为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我就去找这本书来看。《利益表达与公权行为:公民如何影响国家》以纪实的手法描写20世纪90年代安徽省农民的境况和遭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实,对我来说,那里面所讲述的许多“惊心动魄”、“触目惊心”的农民受到压迫的故事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以前我回老家时这种事情听得很多。
49元5本 东亚政治文化与民主转型
东亚政治文化与民主转型
郭定平
¥12.22
  郭定平编*的《东亚政治文化与民主转型》在努 力**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 的基础上,从比较政治文化的全新视野,分析和探讨 了东亚政治文化与民主转型之间的关系,认为在东亚 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政治文化的内源性发 展、创造性转化与适应性变迁同时存在、相互作用, 共同推动了东亚传统政治文化的变迁和现代民主政治 文化的形成,并对东亚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未 来走势具有重要影响。作者在掌握大量实证资料的基 础上运用文献研究与数据回归相结合的分析方式,使 得该书既有比较政治学理论的指导,也有东亚民主政 治发展实践的支撑,既有东亚政治发展经验的总结, 也有比较政治理论的提炼,其研究结论对东亚政治文 化发展与民主转型具有积极的意义。本书适合政治学 、行政学、国际政治、历史学等相关专业学者研读。
49元5本 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前沿(2014)
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前沿(2014)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
¥11.57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编著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前沿(2014)(精)》全书共九章。总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进行了翔实的理论解读。章至第八章从时代使命、党的执政、政党关系、阶层关系、民族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宗教关系、优化中国国际环境八个方面详细介绍了2013—2014年度统一战线的理论研究进展与实践创新成果,是了解中国统一战线年度发展状况的工具书,也是理解中国特色统战工作的入门读物。
当代中国政治: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新解读
当代中国政治: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新解读
唐亮
¥6.94
  《当代中国政治: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新解读》是一位海外华人学者,以国际眼光,从比较政治学的视角,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及现代化发展模式所作的新解读。   《当代中国政治: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新解读》从以下几个角度具体地考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分析探讨中国政治的结构性变动以及引起这些变动的机制。,从功能性的角度具体地考察一党领导体制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有效性。第二,从“现代化三个阶段论”出发,分析和考察现代化第二阶段中国社会面临的结构性难题、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及政治改革战略的特色。第三,从“民主化三个阶段论”出发考察中国在民主化基础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分析和展望中国民主化的前景。从中,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经济发展优先,逐步培育比较成熟的公民社会,进而实现民主化的软着陆的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与现代化发展之路。 ?
49元5本 网络战略:美国国家安全新支点
网络战略:美国国家安全新支点
汪晓风
¥11.57
《网络战略:美国国家安全新支点》可归结为一个基本命题:传统上,经济、外交、军事和情报是美国国家安全的四大支柱,而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战略已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新支点。
工人政治
工人政治
陈周旺
¥5.82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兴起,工人阶级作为新兴力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英国宪章运动、法国巴黎公社起义、俄国十月革命……就是由工人阶级主导的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推动着现代世界向前发展。   站在历史的当下,传统意义上的工人运动似乎渐渐偃旗息鼓。然而,工人政治并没有结束。工业化早期的工厂生产结构和模式,及其内部的各种结构关系、矛盾,均发生了巨变,传统工人阶级的形象与含义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切,使得当代的工人政治正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放眼世界,我们随处都能领略近现代乃至当代的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景象,感受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当代的工人政治正以更加波澜壮阔的规模、更加意味深远的内涵,以及更加锐不可挡的变革,创造性地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一切。
49元5本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法)让-雅克·卢梭(著),陈阳(译)
¥28.00
《社会契约论》全文分四卷 第 一卷: 从相对模型化的视角阐述了社会结构,并且抛出了全书的核心--契约精神。卢梭将家庭看做社会的雏形,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便是依靠契约精神来维系的,这与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思想似乎不谋而合。契约精神是卢梭主权在民主张的内核和基础,也是理性思想的精髓。在依据契约精神构建起的理想社会结构中,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一个整体(主权体),主权体代表所有个体的共同利益,具有公共意志;这样一来,社会中的人便成了同时拥有个人独立意志和社会公共意志的双重主体,失去了自然人的自由状态,却获得了公民自由和社会权利。这一理想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了“主权体”的概念。 第二卷: 集中阐述了主权体的种种特征。主权体是一个抽象的存在,仿佛一种精神人格-看似十分晦涩难懂,不过类比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形象地理解这一概念:主权体仿佛海洋中无数小鱼构成的庞大鱼群,在掠食者眼中便成了一个仿佛具有行动意识的整体。大鱼群的运动遵循自然和物理法则,主权体的运转则有赖于法律。需要注意的是,主权体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国家,二者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主权体是国家得以形成的基础,但是国家作为实体,在实际情况中往往与理想的公共意志相违背-人人皆为决策者的社会在客观上毕竟难以实现。 第三卷: 具体讨论了几种不同的政府形态及其运作形式,即民主政府、贵族政府和君主政府。这一部分内容非常有意思,根据“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人数的多寡作为区分的依据。仔细想来,这种模式绝不仅限于政府的构成;相反,即使在两百多年后的今天,这种思路对于现代社会的企业管理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四卷: 介绍几种社会组织制度,包括宗教。早期信仰新教、后转而皈依天主教的卢梭,对于宗教的看法洋溢着自然主义的理性色彩。卢梭信神而不信教:相信世间有凌驾于人力之上的存在,但却反对在神学和教会中徒然虚度时光。 起承转合之间,卢梭以近乎上帝视角的清晰思路,有理有据地为我们梳理了社会的来龙去脉。
49元5本 政策人类学:新政治人类学与公共政策
政策人类学:新政治人类学与公共政策
陶庆
¥10.81
新政治人类学与公共政策的学术链接即是“政策人类学”(Anthropolog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on Policy-making [APAP]),在学科范式上是新政治人类学在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科学应用与政策实践,是政治—行政互为一体不可分割的法治主义公共管理而非管治主义公共管理等思维观念之阐发;在研究范畴上与文化人类学(socio-cultural anthropology)特别与“英美”应用(公共)人类学(applied / public anthropology)之间既有内在联系也有本质区别,是政治科学(公共管理学)、政策科学、文化人类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而非文化人类学或“英美”应用(公共)人类学长期以来“独享”旧政治人类学等学术话语权的新型研究领域;在学术内涵上按照一般系统论原理探索“五性要素”(five characters of APAP)“内在问题导向性”(inner problem-oriented research)、“参与观察性”(participation-observation for others)、“互为他者性”(otherness for both interviewer and interviewee)、“利益公共性”(publicity of interests)、“政策科学性”(scientificalness of policy-making)等内在整体性逻辑。 放眼世界、纵览古今,与政策人类学“五性要素”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经典文献名篇佳作可谓是琳琅满目、浩如烟海,他们都不同程度各有侧重地蕴含着“五性”若干要素,自觉不自觉地演绎着政策人类学“五性统一”的整体性逻辑,闪烁着“文化自觉”“写文化”等文化人类学的思想火花,因此毫无疑问是当下政策人类学创新研究领域中深厚久远丰富多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术渊源与智识结晶。 本辑采撷一二,权作说明: 一是本刊主编《政策人类学“五性统一”的文化整体观》 二是美国学者乔治·梅奥所著《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三是恩格斯所著《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四是美国学者詹姆斯·斯科特所著《国家的视角》; 五是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所著《菊与刀》; 六是本刊主编所著《政治嵌入与政治安排》。 本辑由林尚立教授(教授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赐稿代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前沿报告(第4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前沿报告(第4辑)
汪青松,秦文,张皓月
¥6.18
本书为十多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在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点所作的报告和该博士点师生的研讨报告。其内容包括关于实现“中国梦”、“绿色革命”等一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共20万字。
基辛格作品:论中国+世界秩序(套装共2册)
基辛格作品:论中国+世界秩序(套装共2册)
(美)基辛格
¥81.60
  《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49元5本 中国国际关系与外交理论前沿:探索与发展
中国国际关系与外交理论前沿:探索与发展
刘鸣
¥10.81
  在中国,国际关系与外交学是年轻、充满活力的学科。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初开始引进西方理论以来,国际关系学与外交学的理论研究已经经历了引进、反思并开始尝试创新等时期,目前已经进入理论建设的新阶段。为了对相关的理论前沿研究情部加以总结和分析,刘鸣主编的《中国国际关系与外交理论前沿(探索与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学术前沿丛书对近五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全景式的分析与评估。
49元5本 《公共管理评论》(第十八卷)
《公共管理评论》(第十八卷)
巫永平
¥29.33
《公共管理评论》是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份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的专业学术出版物。第十八卷共收录6篇论文、1篇评论、5篇书评。所收录的论文反映了国内外公共管理前沿的一些研究领域的*进展,包括社区治理、官员更替、国家治理以及台湾(地区)相关问题研究等。书评是对5本与公共管理相关著作的介绍和评价。
49元5本 反腐大案
反腐大案
刘品新,王严,何川
¥29.33
  《反腐大案》介绍了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寡头掠夺型”腐败;德国总统武尔夫:昔日“好好先生”,今日“贪腐苍蝇;法国总统希拉克:“推土机”也穿不出法网;新西兰双料部长希特利:两瓶酒毁掉一个部长;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权力好比一块遮羞布;南非温妮·曼德拉:天使与魔鬼共存的女人。
干部能力考核机制现代化
干部能力考核机制现代化
洪向华,乌云娜
¥3.4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考核是干部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的重要手段。本书从干部能力考核的内容、考核方法、考核程序、考核结果及评定等方面系统分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实现干部能力考核机制现代化。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总论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总论
许耀桐
¥3.48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一个战略目标和任务,也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命题。这一理论命题的提出,奠定了国家治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鲜明特点,它是中国共产党认识现代化的*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所具有的高度使命感、责任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展示的一幅雄伟迤逦图景,也是中国共产党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的一份庄严郑重承诺。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概论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概论
欧黎明,王云强
¥3.99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突发事件或由突发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管理问题,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以及难题。作为当代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或由突发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是现代政府管理责无旁贷的职能与义务。而领导干部作为政府服务和政府管理的主要提供者、主导者和参与者,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因此,我们特策划出版了《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概论》,以期为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为实践中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