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思践悟
¥9.00
《新华日报·思想周刊》文丛系《新华日报》2017年1月创办“思想周刊”一年来其新论、政声、智库等专栏的思想理论成果的合集,反映了《新华日报》与时俱,传播党的声 音、服务人民群众的办报思想。《学思践悟》系其政声版“三做谈”“学思用”等栏目以及“做学习型干部 倡导研究性工作”专栏征文文章的合集。


国际关系视野下的难侨救助问题研究
¥11.99
本书以时间为序,着重研究1918—2017年历届中国政府救助海外难侨的具体过程及其所涉及的国际关系。全书分四章,探讨北洋政府救助俄属远东地区难侨、新中国政府救助印度被拘难侨、印尼“排华”与中国政府对难侨的救助,以及21世纪中国政府救助海外侨民的重要行动相关的史实、背后所涉及的国际关系,阐述中国政府如何在当地动荡的局势下保护与救助深陷困境的海外侨民,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中日关系大事辑览
¥16.80
历史是一面镜子。《中日关系大事辑览》以大事记的形式梳理两千余年来的中日关系历史,分四个部分细致地展现了中日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互动和关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是要让历史的友好之光和经验教训,指引后人的前道路,终实现“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崇高目标。


第三帝国系列:征服者的铁蹄16
¥20.90
战争中,与敌人合作意味着背叛,但保罗萨特却这样描述了战时的两难处境:“不与我们的敌人同流合污,我们就寸步难行,没有饭吃,甚至没法呼吸。我们的血管里连一滴血都没有,但是他们有。整个国家既抵抗又合作。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可疑的,我们不知道我们做的对不对。一种微妙的毒药连我们好的行为都腐蚀了。”


第三帝国系列:斯大林格勒14
¥20.90
“我的国家所能期望的好的结果就是双方个平局;任何夺取斯大林格勒的希望都会化为泡影。”德国陆军元帅曼施泰因这么总结道。在历史上,没有记录斯大林格勒炼狱的确切伤亡数字。但是德军第6集团军的25万官兵,除了9万多人投降外,的确有约12.5万人在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中阵亡或死于寒冷、饥饿及疾病。大概另有3.5万人安全逃离。至于苏联方面,虽然取得伟大的胜利,但却付出75万人阵亡、负伤以及失踪的巨大代价。


第三帝国系列:远海之战12
¥20.90
回顾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多是陆上交锋,但在海上,特别是远海,一场生死搏斗更是惊心动魄。德国海上舰只,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火力上,都要比英国海军弱。然而,它们通过灵活的战术,给盟军以沉重的,仅1941年4月,盟军舰只损失吨位就达70万吨。随着战争的推,第三帝国崩溃了,海军也随之消亡。可那段历史,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


第三帝国系列:扭曲的梦想13
¥20.90
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陷了危机之中。金融体系全面崩溃,种族、政治、宗教等方面的纠纷困扰着民众,民众感到无所适从,许多人求诸远古的神话与迷信,以排解心中的不安。这一切为第三帝国的产生创造了机会。这其中啤酒馆暴动是一个典型,虽然它失败了,但纳粹的“鬼影”就此植了德国人民的心中……


国王的两个身体
¥29.00
初版于1957年的《国王的两个身体》,作为一部屡屡重印、畅销不衰的经典之作,已被翻译成了十几种语言,在探求中世纪政治神学之谜方面指引了几代学人,甚至被誉为中世纪政治思想史方面*重要的著作。 作者恩斯特·H.坎托洛维奇是20世纪杰出的中世纪史学家,他深中世纪追溯了“国王的两个身体”——自然身体和政治身体——所造成的历史悖论:国王的自然身体使国王如常人一样,不免生老病死;而国王的政治身体或灵性身体却超凡脱俗,充任国王职位的象征,享有统治的神圣大权。“两个身体”的概念让君主制就算在君主死亡后仍保有连续性,这一集中体现于“国王死了,国王永生”这句葬仪用语。 该书将有关中世纪王权观念的法学、神学、图像学、古币学等方面的史料结合在一起,探寻了国王二体论在基督教时代的演,揭示了西方中世纪后期至现代早期(11—16世纪)如何逐步发展出一种政治神学,以及共同体如何为了建立自己的主权而拟制出一套象征手法,又是如何借助这些象征手法来塑造民族—国家的早期形态。 本书译者前后历时10年,参照了日语、俄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译本,对正文和注释的翻译均力求做到准确、流畅;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坎托洛维奇研究专家古迪安(J.Gudian)为中译本撰写了长篇导读,对曾任职于法兰克福大学的坎托洛维奇的写作背景和意图作了精彩分析,同时也多视角地展现了国外学界对《国王的两个身体》的*研究动态。


世界经典战役全知道
¥24.80
本书汇集了从公元前15世纪至现代多场经典战役,全面讲解战役的过程,重介绍战争双方在战役中的军队部署、战术运用、智慧得失,并对战役的影响行分析和总结。全书再现了3500多年中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所经历的血与火的洗礼。


西点军校22条军规
¥32.00
本书静心提炼出“荣誉”、“忠诚”、“纪律”、“信念”、“意志力”、“团队”、“冒险精神”等26条西军校的经典法则,通过对西人及其案例的解读,详细阐述了每一条西法则所蕴含的深刻内容和重要价值,对个人而言可以从中获得人生启示。


现代化的政治
¥19.99
该书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道路行了深的分析,特别是在实现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影响政治变革的一些因素,旨在构建一种政治现代化的理论。 该书运用了结构功能分析的方法,将经验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对现代化程中的国家行了比较研究。作者首先确立了评价政治体系的规范-道德标准,从等级和价值的角度将政治体系划分为两大规范类型,即神圣-集体模式和世俗-自由模式,以此为标准考察了政治生活中存在的若干政治体系如动员体系、协调体系、现代化专制等,从社会分层、角色类型、政党、政府、政治价值、意识形态等方面对这些政治体系内部的结构特征和内容行了逐一分析,重分析了现代化过程中重要体系即动员体系的特。后,作者指出了政治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即建立民主社会的可能性。


做合格的领导——中国古代官德概要
¥9.75
中国古代官德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是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不断总结为官从政的经验教训而逐步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家治理和官员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凝聚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治国理政经验,是当代干部为官从政和修身养德的有益资材。作者立足现代视角,以虔敬、辩证和扬弃的理念,梳理了中国古代官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归纳了古代官德的培养与建设方法,总结了古代官德的积极作用,分析了继承古代官德应有的态度,探讨了古代官德建设的启示和当代新型官德建设的途径,从而发挥古代官德文化资政育人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范畴研究
¥39.00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揭示政治范畴的实践内涵与经济本质以及价值范畴的实然内涵与应然内涵基础上,阐明了政治价值的实然规定、应然质素以及内在本质,揭示政治价值的四大辩证特性和三大功能。。2、从实践根源与主体存在相结合的维度揭示了政治价值的生成根据及其蕴涵的实然规定与应然质素。3、从个体、共同体、人类的辩证关系视角,把政治价值划分为个体性政治价值、共同体政治价值和人类政治价值三大存在类型。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
¥29.00
本书以建党以来重要历史时期和事件为线索,系统回顾了领导干部选拔的发展历程,全面总结了领导干部选拔工作在一个世纪的历史变迁中积累的成功经验,深探讨了领导干部选拔工作的制度演变、体系发展、比较优势、探索创新等内容,为一步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走向深、推干部管理工作科学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言献策。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维度
¥20.00
本书试图梳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有关空间转向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的理论研究,探索空间和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复杂关系,对既往的研究成果进行解读和评估,考察空间和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密切联系。本书初步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建构中,空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维度。


廉政反腐理论与信息化实践
¥27.20
信息化作为新的反腐手段,以其高效性、便捷性逐渐成为反腐的重要方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来发现“线索”、固定“证据”,成为“让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有力的手段。本书就是基于廉政反腐的信息化视角讨论廉政反腐的理论与信息化实践问题,通过对廉政反腐理论和信息化实践的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书既可以为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和各级政府部门实施廉政反腐的信息化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又可以作为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硕士生和本科生的培训教材,还可以作为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和政府机关实施廉政反腐信息化的参考工具。


怎样起草文稿
¥29.00
文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重要载体。文稿要有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要从全局的高度和领导的角度思考和把握问题,力求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把方向、议大事、谋全局的原则,体现从宏观思考问题、指导实践的要求。 作者长期在中央纪委和中央办公厅从事文稿的起草工作,因此对政治性文稿,特别是领导讲话、调研报告、政策文件等文稿的起草积累了大量经验。本书是作者对于多年工作经验的分享,阅读本书有利于提高文稿起草水平,更有利于在工作中文稿的质量。希望这本书能够对各级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文稿起草人员有所帮助。


中国千年文萃-古代经典谏议檄文
¥6.99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官员,他们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精神很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借鉴,而能体现他们这些精神的就是他们对当时朝政的谏议。 古代官场有所谓的“伴君如伴虎”之说,伴君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一个臣子如果既想保住性命又不失其忠心,善于进谏就必不可少,这就使其文章充满了高超的技巧和可昭日月的忠诚。当然,很多时候,这臣子的忠诚已盖过对生命的爱惜,因此这样的一些谏议更是正义凛然,其情感之真诚坚毅,其道理之苦口婆心,让人不得不为之深深动容。 而至于檄文,则多为讨伐类的文章,古代著名的檄文就是陈琳对曹操的讨檄,骆宾王对武则天的讨檄,这两篇檄文读来酣畅淋漓,让人不由得大呼痛快。就连所招讨的对象曹操、武则天都能对其人其文深加折服,其文之精彩可想而知。而我们这里所选编的则是更全面,更系统的古代檄文,虽不能说篇篇都如这两篇檄文那样精彩绝伦,但也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这些文章由于往往都是有的放矢,故其语言也往往是精辟独道,一针见血,甚而是入木三分,置所讨对手于哑口无言,更对自己的这一方有着极其巨大的鼓动性。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的选编花费了编者大量心力。当然,由于水平和条件所限,肯定还会有所漏。另外,由于时代现实的局限,这些文章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比如对皇帝的愚忠,动辄以战等等,这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吸其精华,而不为其中那些消极思想所影响。


施米特文集:政治的浪漫派
¥25.00
一切浪漫现象都是受非浪漫力量的控制。 昂首超然于各种限制与决断之上的人,变成了异己势力和异己决断的臣仆。 ——卡尔·施米特 浪漫主义是19世纪西方的主导精神,对于思想史研究而言,政治的浪漫派问题不可小视。《政治的浪漫派》是施米特的代表作之一,初版于1919年,1925年再版并增加长篇序言,关注的是作为政治哲学的浪漫主义,看似思想史论著,其实针对的是现实政治问题,其用意在于表明浪漫派的“永恒交谈”与自由主义议会民主制的公辩论基于相同的形而上学真理论。本书浪漫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之先河,晚期的浪漫主义哲学研究(如伯林)尚不及其所达到的思想深度。施米特从德国知识分子的现实处境出发,讨论浪漫派在思想史上的位置,阐明了浪漫派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看法,并表明了它的本质是一种关于政治的趣味。本书着力在思想史的脉络里整理弥漫整个欧洲的浪漫主义精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思想史力作。


江苏援藏援疆纪事(1994—2019)
¥12.00
江苏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援藏援疆工作,贯彻中央决策坚定有力,措施扎实有效。20多年来,江苏投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先后分别派出9批援藏援疆干部,为西藏和新疆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记录江苏对口支援西藏、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与成就,展现援藏援疆干部热爱边疆、倾情奉献的精神风貌,反映江苏人民与西藏、新疆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了《江苏援藏援疆纪事(1994—2019)》,并以此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中国与联合国
¥15.00
本书介绍了中国与联合国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渊源做了梳理。全书共分七章,分别为:中国与联合国的成立,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国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与联合国改革,中国与联合国秘书长,中国的联合国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