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五轮书
¥9.99
本书是一本关于日本兵法与竞争策略的书,包括《五轮书》和《兵法家传书》两部经典著作,尤其是《五轮书》,更与《孙子兵法》和《战争论》齐名,被誉为“世界三大兵书之一”。作者宫本武藏和柳生宗炬都是日本历史上的兵法大家。从他们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竞争策略具体而实用,简单且易懂。这两部书自问世以来,对日本武士道文化的产生与传播都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这两本书中的竞争制胜思想可以适用于一切竞争形式,尤其是在现代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中更是大有用武之地。为此,美国著名的哈佛商学院甚至将《五轮书》列入学生的书目。本书还特意精选了20个近代商业经典案例,一一用《五轮书》中的战术观点予以分析,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本书中还穿插有大量精美日本浮世绘插图和现代人工手绘插图,对书中的战术动作和思想观点进行重点解析,使你的阅读变得轻松,甚至成为一种享受。


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
¥19.00
明清时期,数以千计的年轻女子抗拒父母的权威,终生忠贞于她们的未婚夫,很多以寡妇的身份终其一生,有的为未婚夫自杀殉死。贞女现象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礼与女德的激烈、持久的意识形态争论。《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旨在对贞女现象作一历史描述,并探讨赋予其意义的、反过来又被它所影响的明清社会和文化。通过勾勒贞女现象之形成、发展轨迹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它的反应,本书试图对贞女现象与帝国晚期的政治、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达成较全面的了解,并通过判析围绕着贞女现象的矛盾冲突,揭示年轻女子与其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根本的目的在于探索贞女的情感、理想和生活历程,并由此解释是什么影响了这一时期年轻女性的性别身份,以及她们如何看待和表达尊严、责任、爱情。


性别、政治与民主:近代中国的妇女参政
¥12.80
李木兰专著的《性别政治与民主(近代中国的妇女参政)》是部探讨近代中国妇女获得平等权利参政运动的研究著作。中国妇女运动积极分子在20世纪上半叶为获得选举权所发起的持续地、成功的斗争挑战了长达数个世纪以来的根本性的政治权力原则。通过要求为女性获得公共的政治声音,这些积极分子推动了一个不仅仅是为了妇女自身的,而是整体政治结构的民主代表新概念。她们的运动创造了一个新的空间,使得男性和女性道德的性别规范在这一空间急剧地转型。本书按年代顺序探讨了1900年至1948年的中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次全面探讨了中国妇女争取选举权斗争运动及它与早期妇女运动之间的联系。


姐妹们与陌生人:上海棉纱厂女工,1919-1949
¥13.00
《姐妹们与陌生人:上海棉纱厂女工1919-1949》以1919—1949年上海纱厂(华商纱厂和外商纱厂)女工为研究对象,把女工放到上海经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探讨纱厂女工的生活状况、工作情形及30年间女工参与劳工运动的发展和转变情况。《姐妹们与陌生人:上海棉纱厂女工1919-1949》是妇女史、劳工史、社会史、口述史的综合研究成果,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术界关于中国劳工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国际关系视野下的难侨救助问题研究
¥11.99
本书以时间为序,着重研究1918—2017年历届中国政府救助海外难侨的具体过程及其所涉及的国际关系。全书分四章,探讨北洋政府救助俄属远东地区难侨、新中国政府救助印度被拘难侨、印尼“排华”与中国政府对难侨的救助,以及21世纪中国政府救助海外侨民的重要行动相关的史实、背后所涉及的国际关系,阐述中国政府如何在当地动荡的局势下保护与救助深陷困境的海外侨民,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我们的小康
¥16.00
《我们的小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通俗理论读物。本书分10个部分,前后贯通、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小康社会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特别是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内涵、指标体系和任务举措。本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设置如“数说小康”“原声在线”“网友留言”“域外声音”“典型案例”等多个小版块,将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生动诠释小康的大道理,展现全面小康的成果,是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全面小康历史、建设与成就的重要通俗理论读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4:世界危机·东线战争
¥22.90
本书专写一战东线战事。起始时谈及一战前两大集团间矛眉的历史渊源;然后详述奥国皇太子遇刺与此事件成为战争的导火索的经过;详述奥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以及随后两大集团间相互宣战和东线行战争的过程。 俄国军东普鲁士,减轻了西线德军对法、英的压力,俄军初始告捷;但德军易帅,由兴登堡、鲁登道夫任东线指挥后,形势发生变化;此外,俄军由于电讯泄密,因而惨遭德军围歼,以后节节败退。 后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长和平:冷战史考察
¥39.99
尽管本书距首次出版已有30多年,但它仍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冷战发展的全方位视角。首先,作者全面展现了冷战时期出现的新的体系性稳定要素,包括不干涉内政原则,超级大国如何避免发生直冲突,对敌我阵营的内部分化的研判和利用,容忍相对安全等。其次,《长和平:冷战史考察》在指出重要的体系性稳定因素的同时,也避免了对历史的简单化处理,展示了历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后,通过反思美苏关系的遗产及冷战时期“长和平”的各种机理,加迪斯事实上指出了当今美国外交失败的核心原因,即一方面放弃了先前长期坚持的“不干涉内政”原则(当今美国推行民主输出);另一方面放弃了冷战时期得到良好贯彻的容忍相对安全的原则(当今美国追求*安全)。


关于爱国
¥12.99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是人类历*为强大的群众动员力量,但对其历史发展、具体内涵的差异认知已经变得相当模糊,人们往往不加分别地随意使用这两个术语。如何正确区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重建这两个术语的初始内涵,是本书作者力图实现的目标。本书通过梳理和发掘欧洲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史中知名和不知名的相关论述,重新区分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内涵差异,提出了回归到没有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的独到见解,为构建共和爱国主义的公民美德铺平了道路。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7.20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马西利乌斯的帝国
¥18.00
本书为“经典与解释”辑刊56期,论题为“马西利乌斯的帝国”。 帕多瓦的马西利乌斯是中世纪意大利学者,他的名字与他的主要著作《和平的保卫者》(完成于1324年)紧密相联,他的其他几部政治著作很少有学者注意到。这些著作中*为重要的是《和平的保卫者(小卷)》(Defensor minor),写作于《和平的保卫者》(Defensor pacis)完成后约十五年。此外还有《论帝权的转移》。要准确理解马西利乌斯的思想,离不全面考察其著作及其著述的具体语境。 本期论题围绕马西利乌斯的政治思想编排文章,其中*篇为马西利乌斯的《论帝权的转移》,译者参考多种资料,从拉丁文译出。其他几篇分别从权力、帝国问题、大众主权、自由主义对马西利乌斯的借用、马西利乌斯对亚里士多德的继承与偏离的角度深探讨马西利乌斯的政治思想。 除“论题”栏目外,本期其余各栏目文章也精彩纷呈。比如:“古典作品研究”栏目有关阿拉伯思想家拉齐的两篇,其中《论哲学生活》为拉齐作品翻译,《拉齐政治哲学的源头》为美国学者巴特沃斯解读拉齐思想的作品,都是非常重要的哲学文献;“旧文新刊”栏目收郭倬瑩的《四部通讲•史部流别》,对史书体例流传与变迁做了全面勾勒。


克劳塞维茨之谜:战争的政治理论
¥19.00
克劳塞维茨通过思考战争的胜利与局限,以及拿破仑发动战争方式的失败,描绘了战争政治理论的广阔图景,而这一理论与当今的矛盾冲突亦有关联。 本书创性地指出,拿破仑的三场战争活动是理解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关键,正是拿破仑在俄罗斯和滑铁卢表现出的战略局限,使克劳塞维茨总结出关于战争的一般理论。这种新的解读深了克劳塞维茨对战争活动的历史性分析,为总结战争的一般理论奠定了基石。


君主及其战争技艺
¥17.00
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政治思想家,是名副其实的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思想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其代表作《君主论》主要论述为君之道、君主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本领、应该如何夺取和巩固政权等。 在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生涯中,外交和军事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兵法》(又译《战争术》)就是借助对话这一文学样式,集中阐释他的军事思想。这也是马基雅维利生前发表的*作品。西方不少伟大的军事家,包括弗里德里希二世(1712-1786)和拿破仑(1769-1821),都受到过马基雅维利的影响。 克劳塞维茨(1780-1831)是与拿破仑同时代的军事理论家,在他的《战争论》中常常可以看到马基雅维利的影子,他本人也曾称赞马基雅维利“对军事的判断很有道理”。 遗憾的是,比起《君主论》和《李维史论》,国内对《兵法》的研究极其有限。因为钟爱“永久和平”的现代学者已经不爱谈论甚至厌恶战争。但马基雅维利以为,战争恰是政治社会的首要前提,军队才是维持一国之根基,因此君主也必须是懂得战争技艺的统帅。他的《兵法》一书专论君主与战争技艺的关系,在整个16世纪一直受到高度推崇,这本《君主及其战争技艺——马基雅维利<兵法>发微》精选了9篇解读《兵法》的论文,多层面、多维度、多视角地近文本,发掘马基雅维利在《兵法》中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意蕴,以期重启国内学界对《兵法》的研究。


国土综合整治研究(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前沿丛书)
¥41.87
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国土综合整治已成为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严金明教授领衔撰著的《国土综合整治研究》一书,立足于国家战略发展的宏观背景,从内涵模式和区域统筹两个方面对国土综合整治展系统研究,提出了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的核心内涵及全面推国土综合整治的十条政策建议。在国土综合整治的内涵模式方面,本书在明晰背景意义、界定基础概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国土综合整治经验,分析了国内各个时期国土综合整治研究的阶段演与发展变化,提出了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的内涵理念、目标任务和类型模式。在国土综合整治的区域统筹方面,本书构建了“ 线 面”三个层次的国土综合整治统筹框架。此外,本书密切结合实际,对我国国土综合整治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重和热问题行了深探究,系统阐释了国土综合整治的制度基础、保障措施和实施机制。 本书认为,国土综合整治的本质是“对人与国土关系的再调适”。未来国土综合整治应当在土地综合整治的基础上,以落实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统筹城乡发展、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等为导向,把所有国土资源纳治理范围。


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集(套装共五册)
¥115.50
次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纪念发行。丘吉尔——三巨头之一,有史以来伟大的英国人之一,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家。巴尔干为何被称为欧洲桶,丘吉尔讲述“中欧的苦恼”,总结二十世纪创伤的根源,发现历史背面的内在脉络,丰富、详实的一手资料呈现历史背后不为人知的真实。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世界危机(1911-1914)
¥21.90
《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世界危机(1911-1914)》主要叙述1911—1914年欧洲史实。在剖析一战的真正起因时,丘吉尔揭示了1870年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利害冲突的历史渊源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概述了临近一战时扩军备战的状况,介绍了两大集团频繁的外交活动。丘吉尔把一战爆发后的1914年8月到12月,称为战争的阶段。描述了战争开始后德国突袭中立国比利时,入侵法国的情况,随后英国渡海支援法国。此阶段法英联合发动了规模巨大的马恩河等战役,死伤数十万,徒耗生命而一无所获。除此之外,本书还描述了英德初阶段的海战,和德国海军炮轰英国沿海城市、不断进行骚扰的状况。同时,更仔细介绍了即将影响一战全局的土耳其与巴尔干各国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2:世界危机(1915)
¥21.40
1915年是一战的第二阶段。法英发动过香槟战役、阿图瓦战役、伊普尔战役、洛斯战役。在新武器――机枪和大威力火炮――面前,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军事思想――正面进攻,冲锋拼杀,击退敌人防线――失效。西线除生命消耗战外,并无收获,战事陷入僵局。英国发明坦克和使用烟幕,仅取得有限进展。英海军握有制海权,但主帅思想保守,海战不力,未有积极成果。在本卷中,丘吉尔提出战略决策――进攻达达尼尔海峡,这对国际力量的组合和对整个大战有决定性的影响。但由于军方多数领导人对此缺乏理解和支持不力,一再延误战机,十多次坐失稳操胜券的良机,后则以失败告终。协约国陷入危机。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8:挽回非洲局势
¥15.00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8:挽回非洲局势》带领读者走进二战中期的相持阶段,走进非洲战场上那艰苦而壮观的历史景观。当时,在经受住法西斯国家初的猛烈进攻之后,同盟国渐渐站稳脚跟。艾森豪威尔率部进入北非,一举扭转了非洲的局势;丘吉尔相继访问莫斯科和华盛顿,展现了气势恢宏的大国外交。与此同时,浪漫的卡萨布兰卡、神秘的波兰卡廷,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地名都在书中若隐若现。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5:德国东进
¥8.99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5:德国东进》主要阐述了1941年1月至6月战争事态的发展过程。在此期间,世界格局发生惊人变化:德国撕毁此前的边界协定,对苏联宣战。由此,苏、英、美全面携手,共同抗击法西斯德国。战争双方在巴尔干、北非和横贯整个中东地区的开阔地带逐鹿厮杀。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7:日本的猛攻
¥8.99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7:日本的猛攻》记述了二战中期日本对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相关国家的侵略,以及美英两国对此做出的不同反应。经过长期准备之后,日本在亚太地区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让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使英国在东南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当时,世界局势正进入一个异常焦灼的时期,从中国到缅甸,从马耳他到马达加斯加,都被卷入了这场局势难测的混战。此外,书中也反映了中国在抵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2:晦暗不明的战争
¥8.99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2:晦暗不明的战争》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叙了1940年间,在经历了一系列关键性战役的失利之后,法国遭受德国侵略的灾难性过程。法国的沦陷对战争形势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一方面,沦陷后新成立的维希政府彻底沦为法西斯的傀儡,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法国人民惨遭蹂躏;另一方面,德国对法国的占领,使得英国面临德国渡过英吉利海峡直捣英伦三岛的威胁。作者在书中以决策者的身份对战争发展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内情进行了全方位描述,特别详述了这个时期发生的两个重大事件,即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和英法海军奥兰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