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的未来:一位医学家的身体探索笔记
¥12.99
《人体的未来》探讨了医学的未来、我们不断变化的身体素质以及长寿的意义。本书通过对成长、衰老、死亡疾病、性、精神、饮食等话题的探索,分析当今已经可能发生的事物并追踪医学的未来。人类并非生来如此,也并非永远如此。我们经历了哪些变化,未来又会有什么改变?本书对这个问题行了坚守人道主义的科学性解读。

汽车中的化学: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实践
¥35.40
本书以“汽车中的化学”为切,引领读者行深度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感受化学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书中涉及汽车中的材料、汽车的动力、尾气污染与控制及汽车未来的智能发展等内容,是人大附中指向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深度教学实践成果。翻本书,读者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汽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化学知识在汽车中的应用。 本书凝聚了人大附中化学教研组近十年课程改革的成果,是化学教研组全组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成书过程中,老师们查阅了大量资料,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和活动,书中课例都经过一轮轮试讲和讨论磨而成。教育应该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着眼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希望本书在为教师分享教学经验的同时,也为学生读者一扇广阔的学习窗口。 通往化学世界的汽车已发动,请你和我们一起上车吧!


五堂极简生物课
¥33.99
在我们身边,生命无处不在,精彩非凡。但是,生命——活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在本书中,诺贝尔奖得主保罗· 纳斯爵士尝试用每个读者都能理解的方式定义生命。他带着动人的谦逊,清晰阐明了五个堪称生物学支的重要概念:细胞、基因、自然选择的化、生命的化学、生命的信息,带我们理解生命的复杂与奇妙,了解生物学的发展与演,体会人类与所有生命的息息相关。


外科的诞生:从文艺复兴到移植手术革命
¥39.99
知名关节置换手术专家,为400年外科学撰写危险又迷人的“深度传记” 在过去的300代人当中,只有近的5代人才享有现代医学带来的福祉,而在此前医生的“照护”几乎毫无帮助,甚至可能致命。只有近50年里,我们才凭借移植对身体行“以旧换新”。外科手术从何处诞生?下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彻底改变人类生活的外科技术会是什么? 大卫·施耐德医学博士以自身亲历的鲜活手术室故事,切从古希腊到21世纪的外科学历史。文艺复兴以来杰出而疯狂的医生,凭借其勇气、耐心与想象,剖人体,探索疾病的成因、认识细菌和感染的由来,用外科技巧干预人的生命程。今日的医生重访医学先驱的时代,见证这些孤独天才的人生。 20世纪以来外科学的重大突破,则不仅停留在知识探索的层面,也关系到医疗设施的变革,医疗器械的产业化和医疗保健制度的突飞猛。这些共同促成了施耐德医生为熟悉的领域——植手术的革命。一百多年前的人类很难想象,以合金替代磨损的关节,用小巧电子装置维持心脏跳动,甚至在大脑中放电极,调节我们的神经。 而今体内植物遍及全球,仅在美国一年的植性手术超过1 700万例。未来我们将很难找到一个身体中不存在植物的现代人。外科学的步从未停止,能够植我们身体的新零件也不断增加,未来的手术将如何重塑我们的身体,改造我们的功能,延长我们的寿命?“半机器人”时代会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吗?


大脑用户指南
¥45.43
如果你正在读这段话,恭喜你!你拥有已知宇宙中超复杂的信息处理器。问题是,你没有拿到用户指南,只是即插即用。直到此刻。 大脑重量只有1.4千克,却包含着860亿个神经细胞,以及它们之间的近万亿个连,堪称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大谜团。《大脑用户指南》用迷人的科学研究、令你瞠目结舌的信息图,以及各种各样的DIY实验,揭晓这个既帮助你又欺骗你,既精巧无比又暗藏缺陷的重要器官的秘密,让你理解其运作原理,更学会如何对大脑行保养和升级。


高端纺织
¥28.90
本书为江苏省科协组织编写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普丛书(第二辑)之一。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较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至关重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纺织行业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完整的产业链,较高的加工配套水平。同样,纺织行业也是我们江苏省重要的民生产业、支柱产业和先进制造产业,国民生产总值已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榜首,在全省各行业中位列前茅。高端纺织制造已成为我省建设“强富美高”的先行军。高端纺织起源于棉花的纺纱、织布,在采用新原料和先进生产技术,赋予特殊性能、功能后,成为除穿着外,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导弹火箭、高铁汽车、人造血管等生活、生产各领域的先进制造产业。高端纺织从原料到成品,整个生产过程融合了化学、物理、电子、生物、医学等各学科知识,生产线也逐步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部分工厂已实现用户网上下单,工人坐在电脑前用鼠标完成生产。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公众重新认识高端纺织,激励更多青年热爱和从事纺织行业,让这一在全球占优势的产业可持续发展。


区块链
¥24.90
本书为江苏省科协组织编写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普丛书(第二辑)之一。区块链(Blockchain)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互联网科技之后,第五个有潜力引发颠覆性革命的核心技术,其对互联网行业的颠覆作用清晰可见。过去20年见证了信息互联网的繁荣,通过互联网,建立了新的商业模式。当下,通过信息互联网的上层,区块链技术正构建出一个新的价值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可以进行可信的流转。区块链的共识算法、P2P通讯、密码学、数据库技术和虚拟机等技术手段,在供应链金融、商品溯源、资产证券化、信用管理、电子政务、版权管理、跨境支付等方面,都已有了“跑在链上”的应用。区块链为实体经济赋能不再是一个口号,区块链的发展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资本是区块链产业的加速器和原动力,场景是区块链产业的基础和依靠。区块链技术和产业未来可谓方兴未艾,区块链技术和实体经济、社会民生、消费应用的深度融合将会构建可信的信任体系,让信任成为社会基本的约定。区块链在助力数字社会治理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整体的协调,提升应用价值和空间,改善政府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和流程,优化和提升跨部门业务协同效率和质量,能够有效消除数据壁垒,实现政务、金融、医疗行业和企业不同领域和主体之间数据的有序流动,推动进一步信息资源共享,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通道。

双柏县脱贫攻坚志
¥99.00
双柏县处云贵高原腹地,1991年被列为楚雄州7个国定贫困县之一。自十八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脱贫攻坚的战略决策以来,双柏县委、双柏县人民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经过五年多的奋战,到2019年4月30日获准退出贫困县。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前期胜利。本书是双柏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过程和经验的总结,对于贯彻脱贫攻坚协调统筹发展的宏观政策具有现实意义。这部脱贫攻坚志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奔小康的特殊历史记载,是献给中共建党100周年的礼物

学术出版研究与探索
¥84.00
本书集合作者多年在出版教学与产业一线工作的经验,聚焦出版产业现实问题或经典案例,阐述对出版学的深度思考,既有对以往出版经验的总结,又对融合出版、数字出版等前沿领域进行探索与创新,反映出版学产学研的多种面向。本书试图结合社会文化变迁对出版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摸索与总结出版业态更多的新的可能。书后附录的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案例是非常珍贵的出版专业教学案例,对出版专业各方面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智能制造
¥21.00
本书为江苏省科协组织编写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普丛书(第二辑)之一,围绕智能制造系统(IntelligentManufacturingSystem—IMS),以“通俗易懂”为编写原则,采用拟人化的动画卡通或实物照片(彩照)形式予以直观展示,尽量回避过于复杂的原理图、公式和数字表格,介绍了智能制造领域的新理念、新术语、新技术等,满足大众的阅读需求。目前,*批准了100余所大学开设了智能制造专业,近两年陆续招收本科学生,该书可以作为学生的入学教育参考,也可以在进一步增加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体系、专业学习方法、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内容后,作为《智能制造专业概论》教材使用。

占领你的身体:微生物是“好舍友”还是“坏邻居”
¥9.90
你害怕微生物吗?或者说生活在充满微生物的世界里,会不会让你觉得坐立不安?事实上我们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 可能你会觉得那些藏在马桶圈上,厨房角落中,洗衣机里,甚至于在你身上,你的牙缝中的微小的“野兽”简直令人作呕,让人发狂。但是,多亏有这些微生物,不然地球上可能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种类繁多的生物群,它们可是地球生命的祖先哦。 所以一起来看看这些小“邻居”是如何在我们身边“生根发芽”的,它们之中谁是“天使”谁是“恶棍”,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它们,我们与它们相互纠缠的命运终又会何去何从,答案即将揭晓


法医报告2:遗骨会说话
¥19.99
人类的骨头是每个人生活的无声见证,有些故事深骨髓,无法磨灭。 凭借她多年的研究和丰富的从业经验,世界著名的法医人类学家苏·布莱克教授带领我们踏上了探索的旅程。 从头骨到脚趾,脸部、脊柱、肋骨、手臂、手指、骨盆和腿,每一个部位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吃过什么,去过何处,所做的一切都留下痕迹,一条有用的信息可能历经数月、数年,有时甚至是几个世纪,直到法医人类学家对其行解密。 有些秘密很容易被揭,但有一些秘密则需要严格的科学论证。但是,发现证据并将其有效结合在一起,我们便能重建事实,发现真相。 一根脚趾着一根脚趾,一个案件着一个案件,一些罪案,一些历史,一些不可思议的奇文怪谈–苏·布莱克以敏锐视角,用其职业的敏感与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同情,为我们讲述那些被人类遗忘的故事。


生命的起源
¥39.99
我们要讲的故事实在太老,又太新了。 这本书要讲述的事情发生在40多亿年前的冥古宙,那时候整个太阳系也才刚刚安定下来,地球的一天只有9个多小时。月亮距离地球也比今天近得多,在天空中占据的面积足有太阳的9倍大,它正对地球的那一面上还有许多尚未冷却的岩浆海,焕发着暗红色的光,如同一只愤怒的眼睛。地壳还带着凝固时的余温,活跃的地质运动此起彼伏,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大气中的降水汇集成了年轻的海洋,海水是弱酸性的,与今天的成分相当不同。 总之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而如今一切生命的共同祖先,DI Yi批细胞,正是在这样陌生的世界里出现的。根据2017年找到的新证据,初的生命大约诞生在42.8亿年前到37.7亿年前的深海热液喷口,而地球是在45.4亿年前形成的。如果沿用那个经典的类比,把地球的历史浓缩成24小时,那么,这本书讲的就是凌晨3钟之前的事情。 但在这个故事之后的整个“白天”,地球上的生命大都是些显微镜才能看清的单细胞生物,宏观的动物直到6亿年前才渐渐繁荣起来,那已经相当于晚上八九的光景了。至于被无数科学读物津津乐道的“化奇观”,更是集中在现存的动植物身上,那些独特的性状通常只有区区几百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历史,都是那浓缩的24小时里后几分钟的事情。 你看,这本书要讨论的东西,的确是非常古老的。 所以,如果要追究遥远的冥古宙是如何出现了DI yi批细胞,我们必须拥有先的技术,能够潜细胞里面的微观世界,从那形形色色的分子与反应中探寻起源的蛛丝马迹。因此,你会在这本书里看到生命科学在近60年中取得的许多成果,尤其是近20年来的突破,其中的大部分还没来得及与公众“见面”。 你看,这又必然是崭新的东西。 在这古老与崭新之间,这本书雄心勃勃的地方,就是要给出一个其他科学读物都不曾给出的完整回答,这个回答不再是面对海洋与星空的浪漫畅想,而要从无机世界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始,一步一步地讨论活跃的有机物要如何产生,遗传基因和新陈代谢要如何建立,直到DI Yi个细胞出现并成熟,获得独立生存的能力。 我们不能从哪一次研究,或者哪一位研究者那里获得一个完整的答案,而必须调查生命科学的众多领域,搜集不同研究者对每个子问题的回答,再设法像拼拼图一样,把这些局部的回答组织成一个完整的回答。 40亿年前那个诞生了生命的环境也超越了所有人的生活经验——它不但是古老的,而且是微观的。那是一个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分子间的电磁作用却强大得不可抗拒,物质的运动充满了随机性,在不可测量的瞬间里飘忽闪现的诡异世界。 要理解它,我们就会不可避免地触许多陌生的知识,尤其是要触许多化学的术语,这或许会让有些读者感到厌烦与抵触,但这是根本不可能避免的:我们已知的一切生命都是化学反应的集合,要了解它的起源却不想触化学,这与修建空中楼阁是同一种不可能的贪婪。 但愿这会成为一本值得你在许多年里反复阅读许多遍,仍能找到新的收获的书。


药物简史
¥29.99
亚历山大大帝临终前说:我死在太多医生的帮助下。享年33岁。 普林尼记录了当时流行的墓志铭:就是那帮医生杀了我。 华盛顿死前*后一句话是:让我安静地去吧。此前他被灌了大量水银,还被放了2.5升血。 乔治·奥威尔去世前两年一直与一种新药霉素奋战,他躺在病床上说:我觉得使用这种药物,就好像把船凿沉,来驱赶船上的老鼠。这种有效药物的副作用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即便到了20世纪,医学教科书仍然充斥着自相矛盾的教导和未经检验的谬误传统,人类与疾病的抗争,同时也是与谬误的抗争。《药物简史》考察古巴比伦到当代6000年的一系列经典药物,每一种药物的背后,都是一段精彩的传奇故事。 奎宁与英国人——1651年,奎宁正式《罗马药典》,是药典中为数不多的有效药,风靡全欧洲,不过英国却是个例外。有人发烧,服用了奎宁之后,死掉了。英国人认为这是“天主教的阴谋”,这种药就成了非法药物。塔尔博特偷偷引了这种药物,加上玫瑰叶、柠檬汁和混合各种原料的葡萄酒组成一种“神秘药方”。他的推销大为成功,查理二世重金聘请他为医师,并且赐给骑士爵位,并让他透露到底是什么药物这么有效。那医生回答:耶稣会士树皮(英国人对奎宁的称呼)。查理二世大为惊骇:这药早就已经明确禁止使用,为什么以前害人的药物,现在这么有效呢? 那医生回答:这种药的效果只有国王才配消受。 抗生素的革命——19世纪后期,化学家发现把从煤渣中提炼出来的染料涂在植物或动物组织上,染料会将纤维清晰地显现出来,并且顺着组织运动,各个器官。埃尔利希凭借这种方法弄清楚了血清的功能,里面具有某种“抗体”,像“魔法子弹”一样对病菌行。细菌表面存在与人体细胞不一样的收器,如果能让毒素这些地方,就能在不杀死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杀死细菌。化学家们造出了各种各样的靶向药物,这是抗生素时代的端,这种思维方法也是“化学疗法”的端。 这才始了乙酰丙胺(退热冰)、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二醋吗啡、百浪多息、盘尼西林、沙利度胺(反应停)等一系列经典药物的传奇故事,以及赫希斯特、默克、法本、拜耳等庞大的制药公司的崛起与药物生产和监管背后药效评估方法的革新和法律、伦理博弈。 ?

国家工业遗产(第三批)
¥278.60
本书全面展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工业遗产(第三批)的遗产历史、核心物项、人物故事等珍贵资料,还包含了遗产项目在转型发展、业态重构以及助力城市更新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可为各地一步促工业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借鉴。全书为中英文双语呈现,颇具研究和收藏价值。

显微镜下的室友:邂逅二十万种小小生物
¥41.30
你知道在你家里住了将近20万种细菌、真菌、昆虫节肢动物吗?你的窗框上、枕头上、莲蓬头里和猫狗身上,都住满了大大小小的生物。它们已经与我们同居了上万年,但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却少得可怜,甚至连它们从哪里来,爱吃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向来讨厌家里的细菌和微生物,认为它们有害健康,但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在本书中,生物学家罗布·邓恩,将为你揭迷人的微观世界,和全世界只有十几位室内生物专家,带你用全新眼光认识这些与你亲密触的“室友”,它们为我们造的生物多样性,不仅让我们更健康、幸福,也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学习治疗手记
¥19.74
很多中小学生都暴露出来不能自主自律学习的很多问题,引起了家长的担忧。在国家倡导“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当下,孩子该如何高效的学习一直是家长们都非常关心的。《学习治疗手记》结合现实生活中36个具体的案例,介绍了学习治疗理论、分享作者从金牌家教到学习治疗师二十余年教育教学的经验和心得、学习治疗理论应用和案例分析等。深浅出介绍学习治疗理论和实践应用,让每一个读者都能看懂、理解、应用学习治疗。教师、家长、对学习治疗感兴趣的学生,均可通过本书,改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成绩、建构学习系统的方法。


时空本质:相对论的故事
¥41.86
“世界上可能只有12个人能够看懂相对论。”爱因斯坦曾说。但《时空本质:相对论的故事》这本书可让每一个人都能看懂相对论。 本书从理论物理的发展历史出发,为我们讲述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 从牛顿力学等经典理论碰到的困难引出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的思考和历史过程。并着眼于追寻自然和宇宙的本质问题,包括在科研前线的科学家正在思考、解决的问题。此外,你也可以读到相对论的应用,与相对论相关的天文学、宇宙学方面的**前沿。 第1章介绍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广义相对论少不了的数学工具:黎曼几何。重突出内蕴几何思想对创立相对论的重要性。作者在第3章中叙述解释几个狭义相对论引发的有趣佯谬及质能关系式。第4章介绍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第5章主要介绍宇宙学中的大爆炸理论、暗物质、暗能量等假设的来龙去脉、**研究状况等。 全书使读者在读懂相对论时也体会到科学家“认识自然规律、探索大自然造物秘密”的科学方法,大师留给我们的岂止是一些公式、原理?还有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这都将激发人们对理想和美的追求。


数学知道一切的答案:从一到无穷大
¥15.99
本书是享誉世界的科普经典著作,不仅影响了众多科研和科普工作者,更是将很多“门外汉”领了自然科学的大门。 全书用数学的发展和公式的演作为线索,从数学的诞生讲到生命和宇宙的诞生,融了物理学、生物学甚至哲学等科学发展的诸多领域,不仅为读者描绘一幅全面的宇宙图景,更是向读者传递了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认识角度、科学的世界观。


对不起,我操控了你的大脑
¥34.99
2018年3月,脸书(Facebook)被曝出泄露数据丑闻,一家在2016年帮助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的数据公司曾违规获取8700万脸书用户的信息。网络上发起了“删除脸书”的活动。一周后,脸书股价暴跌18%,市值蒸发800亿美元。 本书作者克里斯托弗·怀利正是这则丑闻的“吹哨人”。他曾是身处这场风暴核心的心理战咨询公司“剑桥分析”的数据科学家。在书中,他讲述了自己加盟“剑桥分析”,参与基于数据挖掘得出社交网络用户画像,并预测及引导其行为的研究,构建可用于宣传战的算法系统,继而卷脸书、维基解密、特朗普竞选及英国脱欧等一系列事件的全过程。怀利在发现自己所效力的公司渐渐变成了一个操控民意,而侵害社会、破坏民主的工具之后,站出来举报了一切,并联合新闻界向公众发出警示:人们的身份和行为已经成为数据交易中的商品。控制信息的那些当今世界的强大企业,正以过去无法想象的方式操控着大众的思想。任何人都很难逃脱算法的掌控。 怀利的举报引发了历史上zui大规模的数据犯罪调查。他的故事不仅揭露了由流量经济驱动的众多公司内在的冷漠,也暴露了民主制度的脆弱性。


我们如何看见,又如何思考
¥39.99
这是一本从视觉神经生物学角度介绍人类视觉认知的科普读物,讨论的主题是我们无比重要的眼睛,以及我们的视觉。作者为领域内具有创性研究的专家,现就职于哈佛大学医学院。 我们为何总是说“眼见为实”,背后有什么科学原理吗?我们每一天睁眼就在收来自外界的信息,那我们的眼睛究竟是如何承载这个世界的信息的,又是如何传递到我们的大脑的?人人都说眼睛是心灵和灵魂的窗户,这又是为什么? 在人群中要找一张熟悉的脸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我们习以为常。但是人类是怎么办到这件事的,这是科学界的重要谜题。我们大脑的运作有三分之一与视觉相关。基本上科学家要讲清处人类是如何看见感知人事物,背后牵连到人类独有的认知本能。 哈佛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眼科学家及脑神经科学家理查德·马斯兰在本书中试图以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人类如何透过双眼与大脑去感知、学习与记忆。这本书涵盖的主题很广,从光线射到视网膜,到脑部的神经网络如何把光线承载的讯息转化成人脑可以辨识与运用的知识,到计算机计算法要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我们才能称为“人工智能”,以及我们在回忆过去时为什么会呈现出一种第三人视角……在这本书里都有了专业的学术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