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碧海青山:董海山传
碧海青山:董海山传
李明,黄亨建,张赟
¥30.00
     本书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董海山的学术传记,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董海山的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师承关系等内容。 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49元5本 寄情水际砂石间:李庆忠传
寄情水际砂石间:李庆忠传
冯文波,张永胜,袁艺,施玥
¥30.00
       “有趣的科学”荣获中国童书金奖。   “有趣的科学”原版系列获得英国皇家学会少儿科普图书奖。   “有趣的科学”系列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   《有趣的科学:有趣的力学——感受到得力》让我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各种神奇的力,它们无所不在,穿越整个时空,从原始人类投出的长矛到布满小坑的高尔夫球,从缤纷彩虹到追光旅行,从贝克汉姆的香蕉球到夸克、雨滴和过山车……这不仅仅是伽利略、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们的世界,我们可以亲自去感受力的存在:在自行车上研究物理,学会如何在陷流沙时逃逸,做一个肥皂泡小屋,甚至将来去做一次时间旅行……   《有趣的科学:有趣的数学——玩转数与形》不仅告诉我们数字从何而来,还生动展现了数字神奇的魔法、图形的千变万化,美妙的数学王国可由此一览无余。在这个妙趣横生的王国里,质数成为难以抓获的嫌疑犯,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小魔术会令人如醉如痴,你还可以动手做一个布基球和莫比乌斯带,在几何迷宫中徜徉,在分形世界中研究雪花和树叶的生成。在这里,数就是万物,你将与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祖冲之、牛顿、费尔马、欧拉、高斯等巨人同行!   《有趣的科学:有趣的数学2——数学魔术师》你能想象没有测量,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吗?我们使用数字不只是来计数,而且还用来测量。随着人们越来越聪明,古代的数学魔术师不仅仅学会了测算角度、高度和长度,还建造了神话般的城市;不仅仅测算了地球的大小,还测出了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数学,只有使用,才能体现它的意义。   《有趣的科学:有趣的化学——这就是元素》向我们再现了无处不在的元素的前世今生,让我们走了化学所揭示的魔法世界。在元素周期表谱写的乐章里,我们可以追问宇宙尘土,认识生命的元素,从恒星的发出的光中探索构成它们的元素,让石成金的古老梦想成真,唤醒原子核中静默了亿万年的巨大能量,用新的能源谱写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有趣的科学:有趣的人体——什么组成我》讲得就是自己身上的科学。这本书关注的是每个人Z关心的问题:我是由什么组成的?是什么使我独一无二?我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该书用大量图片展示了人体和几大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深到基因讲述了遗传和发育的奥秘;通过解说大脑的工作机理,追溯了“思想从何而来?”、“我是不是天才?”“我能改变我的大脑吗?”等至今尚无完整答案的难题。通过阅读,读者还可以追寻“我的性格如何?”、“我为什么会做梦?”、“你能控制你的情绪吗?”“什么会使你感到害怕?”、以及“我有多大的潜能?”等心理问题的答案。Z有趣的是,在书中的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自我测试,你可以自测一下你的基因、记忆力、空间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数字能力、横向思维能力和性格。   《有趣的科学:从达尔文到DNA——有趣的化》我为什么用两只脚走路?大象的鼻子是怎么来的?我们都是从哪里来的……下来会发生什么?本书延续了“有趣的科学”系列一贯的风格——全彩的图片构图、创新的叙述方式、清晰的知识脉络,通过传奇般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将化理论与科学历史展现在读者眼前,比如查尔斯?达尔文乘坐小猎犬号所做的不可思议的环球旅行,以及阿尔弗雷德?华莱士在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中的考察。   《有趣的科学:有趣的金融——货币转转转》钱从哪里来?为什么人们要使用金钱?为什么人们对利息如此感兴趣?电视金融顾问埃尔文·赫尔深浅出地向我们讲述了货币的神奇故事,告诉我们货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我们一同回顾金钱的历史,探索金融市场的奥秘,找出增加财富的方法。从未发现货币是如此之酷!   《有趣的科学:有趣的大脑——什么指挥我》本书揭了你身体的秘密——不可思议的大脑:从思维地图到瞌睡虫的奥秘,从探索幸福的秘诀到测试一下你的性格,从按摩为什么会缓解疼痛到你的父母为什么会知道你在撒谎。本书用大量清晰精彩的图片阐释了大脑器官结构以及大脑活动的每个方面——直觉、解决问题的能力、记忆、语言、创造力、如何控制你,还包括各种好玩的脑筋急转弯、身体测试小把戏以及视觉错觉图……本书将会带你展一场奇妙的大脑之旅。     《有趣的科学—有趣的生物——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怎么出现的?谁位于食物的*?地球上Z稀奇古怪的生命形式是什么?本书将为我们生物学世界的大门,揭阳光下的万物Z神奇的秘密。综观地球这颗不可思议的星球上的一切生命,从生物体的Z基本组成,到为了让动植物更好地生存下去而永不停息、互相妥协的生命活动……本书属于荣获多项大奖的《有趣的科学》系列,包含大量令人惊叹的真相和精妙绝伦的图片。     《有趣的科学—有趣的营养——越吃越健康》昆虫是有益健康的小吃吗?胃酸居然能够溶解一根铁钉?享受美食时,80%的味道其实来自于嗅觉?有些食物能让你茁壮成长,有些食物却不那么健康,甚至会让你生病。你的身体,就是由你吃掉的所有食物组成的!快来翻本书,展一次不可思议的营养之旅吧!
49元5本 敬事而信:熊远著传
敬事而信:熊远著传
覃兆刿,马继萍,朱沛沛
¥30.00
若论事业的发展,熊远著是一个典型的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人。直到1982年,53岁的他才评上副教授。他从一个在家里倍受宠爱的地主少爷,到初上大学时无心畜牧专业,再到严冬里能将小猪抱进自己的被窝以至时常牵挂他的那些“猪亲戚”,或许这就是他能成为中国首位养猪学院士的好注脚。他几次参与猪种资源调查,重视实验平台和团队建设,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并学习国外先进经验,领军培育了“湖北白猪及其品系”并在我国猪种测定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熊远著感恩组织在他求学期间久病不愈时所给予的生命关怀,他执着地投入,他深情地热爱,直到生命的*后时刻还念着他的团队和养猪学科。熊远著没有儿女,但他培养了一批在我国养猪学领域卓有建树的弟子。
49元5本 玻璃丝通信终成真:赵梓森传
玻璃丝通信终成真:赵梓森传
贺金波,樊立岩
¥30.00
本书为采集工程丛书。传主赵梓森(1932.2.4- )光纤通信专家。广东省中山市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光纤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邮电部科技委委员。早在1973年就建议展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并提出正确的技术路线,参与起草了我国“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光纤通信攻关计划,为我国光纤通信发展少走弯路起了决定性作用。在70年代末,组织研制生产出我国的首批实用化的光纤光缆和设备。作为技术负责人、总体设计人,先后完成了我国*条实用化8Mb/s、34Mb/s和140Mb/s等6项国家、邮电部光缆通信重工程,其中有3项工程获国家科技步奖二等奖。在90年代,领导发的光纤通信产品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作为我国光纤通信公认的拓者之一,因发展中国的光纤通信技术和工业所作贡献,1997年被IEEE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选为Fellow会士荣誉称号。
49元5本 美玉如斯 沉积人生:刘宝珺传
美玉如斯 沉积人生:刘宝珺传
周图伽
¥50.00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的学术传记,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刘宝珺的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师承关系等内容。 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49元5本 大气人生:王文兴传
大气人生:王文兴传
周汉,牛勇,张锦
¥50.00
    本书是第七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丛书之一。本传记通过深挖掘王文兴一生的生活、学习、工作轨迹,以真实、客观的史料,将其坎坷曲折的人生和顽强追求科研的一生行了还原和再现。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着重遵循时代大背景、成长小环境、增强可读性、尊重历史事实等原则。
49元5本 思地虑粮六十载:朱兆良传
思地虑粮六十载:朱兆良传
慕亚芹,李群
¥30.00
  朱兆良,植物营养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2年8月21日出生于山东青岛。小学就读于明德小学,初中就读于礼贤中学,高中就读于青岛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化工科。1949年以同等学力考取山东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50年9月转到理学院化学系,1953年毕业,9月到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此后一直在该所从事植物营养方面的研究工作。1993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并于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部学部委员)。   朱兆良从事植物营养研究六十多年,在协调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氮素管理理论和技术发展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是我国土壤氮素研究领域的带头人与拓者。他建立了用土壤矿化铵15N丰度作为参比值,测定水稻全生育期间非共生固氮量的方法;首次对稻田土壤的供氮能力行定量解析,指出无氮区水稻的吸氮量中非土壤来源以及耕层以下土壤来源的氮量所占比例较大且变异很大,因而仅用耕层土壤的矿化能力难以预测土壤的供氮量;论证了氮肥对土壤氮素矿化的激发作用只是一种表观现象而并无净激发,因此应采用差值法的氮肥利用率作为评价氮肥生产效用;研究了农田土壤中氮肥去向问题,论证各种因素对氮肥损失的影响,提出稻田减少氮肥损失的施用原则;阐明稻田土壤供氮特性“早发”和“晚发”机理,对指导江苏太湖地区耕作制调整和合理施肥作出重要贡献:研究高度集约栽培条件下的养分协调问题,提出控制氮肥施用量和重视其他肥料配合施用的建议;对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氮素循环行长期研究,初步确定有关参数,从氮素循环的角度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依据。
49元5本 驯火育英才 调土绿神州:徐旭常传
驯火育英才 调土绿神州:徐旭常传
彭慧文
¥30.00
本书为采集工程丛书。传主徐旭常,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年来从事热能工程、锅炉、燃烧及污染控制的工程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曾创立煤粉火焰稳定的三高区原理,解决用华罗庚-王元数论方法求解辐射传热多重积分方程的关键问题等方面有显著成果。结合我国的能源工业的实际需要,研究改了煤粉燃烧和流化床燃烧设备,发明创造了煤粉预燃室和带火焰稳定船的直流煤粉燃烧器,分别获得了国家发明奖三等奖和国家发明奖二等奖。近年来研究与煤燃烧有关的大气污染的治理,承担了国家科技攀登计划研究项目“煤和石油的高效率低污染燃烧过程的基础研究”,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和“燃煤污染物干法联合脱除的基础研究”中煤粉燃烧有害产物的生成机理及其控制的研究。
49元5本 恬谈人生:夏培肃传
恬谈人生:夏培肃传
韩承德
¥30.00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的学术传记,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夏培肃的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师承关系等内容。 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49元5本 心瓣探微:康振黄传
心瓣探微:康振黄传
张雪永,雷斌,韩锋
¥30.00
     本书为中国生物力学著名科学家康振黄的学术传记,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康振黄的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师承关系等内容。 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49元5本 情系生态:孙儒永传
情系生态:孙儒永传
朱汉国, 李葳, 马红红
¥30.00
本书是第七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丛书之一。围绕孙儒泳的学术成长和科研脉络,以采集过程中获取的各类资料为事实依据,结合孙儒泳院士所处年代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学科发展的背景,从他少年求学,到专注于生态学领域的学习,提前毕业留校工作,赴苏留学,回国后继续从事动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这样一条主线,准确、完整地勾勒出孙儒泳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
49元5本 通信教科 乐在其中:李乐民传
通信教科 乐在其中:李乐民传
张娜 王晓刚
¥40.00
    李乐民在20世纪率先提出采用双边横向滤波、判断反馈滤波等多种结构抑制干扰的方法,解决了当时抗窄带干扰的核心问题,主持研制出了我国*台“载波话路用9600bit/s高速数传机”,解决了高精度自适应均衡问题,研制出“数据转终端机”,解决了高可靠数字传输问题,在“抗毁光纤以太局域网”和“电视与数据综合光纤传输网”的研究和器件研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助力解决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的被国外技术“卡脖子”问题。他在21世纪带领团队再攀光通信网络研究高峰,全力助推未来网络研究,他至今在通信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广阔领域不断探索。
49元5本 愿天下无甲肝:毛江森传
愿天下无甲肝:毛江森传
陈崎嵘
¥30.00
    本书是第九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丛书之一。毛江森1934年1月出生于浙江江山,国际医学病毒学家。现任浙江省医学科学院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他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近40年,1978年以来对甲型肝炎病毒行研究长达15年,成功地培育出安全有效的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毒种,并研制出甲型肝炎疫苗,该成果被收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科技成果选集,在1993年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49元5本 追光:薛鸣球传
追光:薛鸣球传
胡晓菁,董佩茹
¥40.00
    本书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鸣球的学术传记,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薛鸣球的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师承关系等内容。 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49元5本 合成之美:戴立信传
合成之美:戴立信传
朱晶 宫维明
¥35.00
戴立信,1924年11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句容。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47年戴立信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曾工作于上海钢铁公司、华东冶金局等单位。1953年技术归队调至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上海有机所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以及第19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国际金属有机化学会议和第七届IUPAC国际杂原子化学会议主席。戴立信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中英文著作11本,授权中国专利13项,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余名。曾获得两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步奖等奖励。本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对传主一生的学术成长、学术成就、学术贡献行了全方位的采集整理,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和国家科技政策及科技战略均有较大的参考研究价值。
49元5本 至纯至强之光:高伯龙传
至纯至强之光:高伯龙传
王晓军
¥35.00
本书为高伯龙学术成长传记,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传主高伯龙,1928年出生于广西南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激光陀螺研制领域作出了重大的突破,取得了重大展。本书详细叙述了高伯龙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史料丰富,有很强的学术价值。
49元5本 低温王国拓荒人:洪朝生传
低温王国拓荒人:洪朝生传
秦金哲
¥40.00
本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第五批图书之一。洪朝生是我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低温物理与低温技术研究的创者之一。他发现了半导体锗单晶低温电导与霍耳效应反常现象,并提出杂质能级导电唯象模型,成为国际上无序系统电子输运机制研究的端。他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低温物理实验室,建造氢、氦液化系统,始了低温、超导研究。负责组建了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致力于低温工程技术与低温物理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发。传记生动展现了洪朝生致力于低温王国的学术生涯和他踏实而精彩的人生。
49元5本 弄潮儿向涛头立:张乾二传
弄潮儿向涛头立:张乾二传
林梦海
¥40.00
本书为张乾二学术成长传记,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张乾二,1928年出生于福建惠安,195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4年任厦门大学化学系系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本书详细叙述了张乾二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史料丰富,有很强的学术价值。
49元5本 一个共产党人的数学人生:谷超豪传
一个共产党人的数学人生:谷超豪传
张剑,段炼,周桂发
¥30.00
谷超豪是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于2009年获国家科技奖。谷超豪院士长期在教学、科研线辛勤耕耘,曾任复旦大学数学系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温州大学校长等职。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 谷超豪院士青少年时代即投身革命,1940 年加中国共产党,大学期间积极从事学生运动,为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1949 年以后,在科研教学岗位上多次因国家的需要而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微分几何到偏微分方程,再到数学物理,他的学术生涯与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谷超豪还曾当选第三、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届政协常委。本书展现了谷超豪个人学术成长经历的这种独特性及其与一般科学家在大时代环境背景下的共同性,在此基础上希望通过对谷超豪学术成长与学术传承经历的梳理,为研究当代中国科学事业提供一份珍贵史料。一步了解复旦大学数学成就在国内数学学科的地位,更好地理解中国数学这门纯粹科学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下,是如何发展与演的,展现苏步青、陈建功、谷超豪、胡和生等数学家为中国数学的发展所做的艰苦努力。
49元5本 “齿”生无悔:王翰章传
“齿”生无悔:王翰章传
吴桦
¥40.00
此书为第五批采集丛书之一。王翰章为我国著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口腔医学教育家,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与整形外科学创建人之一,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前华西医科大学副校长、华西口腔医院院长。擅长口腔颌面损伤与畸形整复的诊断与治疗方案的设计,在颌面损伤与畸形整复外科学、颌骨血供动力学、皮肤组织血供、人工骨生物学基础、口腔医学信息学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本书客观、系统地展示王翰章的精彩人生。
49元5本 卷舒开合任天真:何泽慧传
卷舒开合任天真:何泽慧传
刘晓
¥30.00
  何泽慧先生是我国核物理、高能物理与高能天体物理的奠基人之一。本书以科学史专业研究的视角和严谨态度,通过大量人物访谈、实地考察、查阅档案、实物采集和史学考证,深挖掘了何泽慧先生不同时期的丰富史料,正本清源,揭示了她在我国核科学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在此基础上,本书同时展现了她朴实无华的日常生活和直率求真的鲜明个性。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