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效果与社会变迁(新闻传播学文库)
¥35.88
媒介效果是大众传播研究的核心问题。它是一个既悠久、又前沿而且充满争议的典范性课题。对于学者来说,媒介效果研究是一个令人着迷却又让人沮丧的领域,因为媒介早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但媒介的效果却仍然不易捉摸,显著效果极难观测。《媒介效果与社会变迁》是一部理论与实证研究兼容并蓄的专著,从历史的演进过程探讨媒介效果理论的发展轨迹,介绍前沿的媒介效果理论及研究成果。由三位海外*传播学者撰写的这本媒介效果理论专著与其他著作不同之处是,本书不仅分析西方主流理论,而且采取华人的视角,结合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展开的实证研究,探讨中国人关注的议题,验证西方媒介效果理论的实用性,既指出媒介效果研究面临的问题,又对传媒研究未来的发展进行启发式思考。此外,本书提出效果认知理论作为媒介效果研究的新范式,并把新媒体对媒介效果研究的影响与挑战融入讨论中。

西方中产阶级:理论与实践(国外社会建设理论比较研究丛书;“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47.22
中产阶级是20世纪全球学术界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西方社会学中有着长久和持续影响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在世界学术史上,亚里士多德、马克思、伯恩斯坦、米尔斯、贝尔和古尔德纳等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都在这一领域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巨著。本书以和谐社会的建构为背景,聚焦于西方中产阶级的理论与实践两个基本维度,在导言中对西方中产阶级的历史脉络与理论演进做了梳理;分上、中、下三篇分别讨论了西方古典资本主义时期、现代资本主义时期和当代全球资本主义时期与中产阶级相关的主要理论及培育中产阶级的实践策略;后在结语中将中产阶级的成长纳入中国视野,讨论了社会转型与中国中产阶级的再造、路径及中产阶级的培育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作者指出,扩大中产阶级即中等收入者群体在中国社会中的比重既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梦”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第2版)(中国当代学术思想文库·高宣扬作品系列)
¥24.50
这是系统研究并评论鲁曼社会系统理论的一部学术著作。德国社会学家鲁曼40多年来所创立的社会系统理论,是20世纪下半叶西方社会科学界伟大的理论研究成果之一。但鲁曼理论所呈现的高难度论述形式,又使它很难为一般社会学家,特别是我国青年一代知识分子所理解。 《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在论述鲁曼社会系统理论的时候,力图一方面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原来艰涩难懂的概念,另一方面又对其基本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批判。同时,本书的另一重要特点就是,始终围绕鲁曼社会系统理论的中心议题,即“现代性”进行探讨,不仅使它更加重点突出,而且也将它与目前理论界所关心的“现代性”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有助于推动学术界及青年学生和研究者更深入理解和讨论鲁曼社会系统理论

延续与断裂:徽州乡村的超稳定结构与社会变迁
¥23.20
16-20世纪上半叶,徽州乡村社会曾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和繁荣,即使偶有战争、动乱,也都能迅速恢复社会稳定。探讨其原因所在,无疑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在综合作者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搜集和挖掘整理的方志、谱牒、笔记、契约、文书、碑刻、档案等史料,对近代徽州社会稳定的内在和外在原因行了综合性考察,对徽州内部结构的稳定表征和发展机制做了视角独特的阐述和深探讨,并通过对徽州几个村落的具体研究,揭示近代徽州乡村自治的规律和特。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也是唐力行先生长达30余年的徽洲史研究的收山之作,代表了唐力行先生徽州史和区域史研究的终成果。

礼物(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
¥12.80
本书在对“礼物”的分析中,根本问题是要探究人是如何与物以及通过物而与他人彼此互相关联的。通过对丰富的民族志资料的旁征博引,莫斯提出了以“整体性呈赠”为特征的“礼物经济”的概念,并与现代的、非人格化的商品交换体系相比较,提出了一个三阶段式的演图式,并而探讨了物权与契约等经济概念的源起及本质。

看不懂的中国人
¥2.99
中国人是怎样一种人?中华民族是怎样一个民族?是文明还是野蛮?是善良还是险恶?是聪明还是愚蠢?中国人性格上有哪些优和弱?本书收集了几乎所有描写中国人性格的佳作名篇,让每个中国人都能了解白己内心深处的性格和弱。 书阅读时,发现说的是身边人,合上书体会时,感觉又是在说自己。 本书的四种读法: 自省之书:它揭示了中国人丑陋的一面,让你出一身冷汗并恨不得挖个洞钻去。 实用之书:它在告诉你中国人弱的同时,也告诉了你中国人的处世潜规则。 休闲读物:它告诉了人性的方方面面,而人性是有趣的书,一生一世也看不完。 经典作品:对中国人性格的犀利批判,除了柏杨,还有鲁迅、林语堂、李敖等诸多大师。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6——精准扶贫的战略任务与治理实践
¥23.70
本书以精准扶贫为主题,对当代中国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现实状况,党和政府为摆脱贫困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扶持,贫困问题的客观存在同为摆脱贫困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之间的矛盾,为解决某些扶贫无效的问题而应当做出的一步探索等做出了考察分析,主旨在于引起人们对扶贫这个重大问题作一步思考,以期探寻精准扶贫的更有效途径。

中国发展报告2016(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29.17
2016年,与中国发展指数始编制的十年前相比,中国的经济社会形势又发生了沧桑巨变,在中国经济的转型阶段,《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报告2016》继续保持客观科学的态度,对中国的发展行评价和剖析,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特色,经过十几年的数据沉淀和挖掘,中国发展指数已经成为“数说中国发展”的重要工具。2016年的报告,在客观分析了中国发展指数和中国发展信心调查的*结果和十年发展的基础上,重聚焦社会民生、环境保护、农民生活与企业发展等问题,广泛探讨了我国当前的绿色金融、企业创新、社会变迁、就业形势、公司产权等问题,并对空巢老人、农民等弱势群体的幸福感、住房问题等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深的分析,通过透视“新常态”下我国面临的诸多挑战,为中国的经济转型与社会步的顺利推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北京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文库)
¥86.82
本书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结合北京市的案例,通过规划指标对比和现状剖析的方式,分析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标和实际规划建设中的不足,从明确项目、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建议。

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分析
¥38.20
本书面向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实际,基于国内外阶层分析理论范式的新发展,以大规模社会调查所提供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结构、性质和影响。从总体上来看,本书聚焦于三个核心议题:一是对分层理论和阶层结构问题的探讨,通过对当代西方社会学以及中国社会学中阶层理论范式和分析逻辑的梳理、讨论,重提出了一个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新视角——权力/权威阶层框架;二是对日益成长和壮大起来的中间阶层及其相应问题行研究,重分析了中间阶层的内部构成、类型与异质性、社会生活状况、主观认知以及社会政治功能等问题;三是“主观分层”议题,揭示了客观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分化在人们主观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反映,如民众对于收不平等的公平性认知、对于阶层关系及其紧张程度的感受判断等。

集体失语的背后:农民工主体缺位与社会合作应对(社会学文库;“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33.34
为何改革放30多年来主流社会很少能够听到真正来自农民工的自我言说?应对农民工集体失语的现状,需要怎样的新视角和新思路?本书从“农民工应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主体”这一预设出发,从社会形象、就业、居住、社会交往、集体行动等方面条分缕析,向人们揭示了因为农民工主体缺位所造成的惊人的经济社会现实。未来,要实现农民工主体回归,急需做的是让包括农民工群体在内的所有社会群体形成社会合作共识,从而让中国农民工能够行自我言说和自我管理,而在与主流社会行合作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为了实现社会共融,建设一个共融性社会,本书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农民工主体化的政策思路。

解读自杀——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31.26
自杀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课题,在任何一个国家也都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全世界每年有近10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者则是它的8~10倍。今天,中国的自杀率从20世纪80年代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降到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呈现出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征,如精神疾病患病率低,自杀率农村高于城市、女性等同于男性等。自杀率的急剧下降和典型特征是众多因素尤其是经济、社会、心理因素共同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本书在对中国自杀者行长期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参考社会学的参照论,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了自杀的扭力理论(Strain Theory of Suicide)。扭力或不协调的压力,不同于单一的压力,它至少包含两个相互冲突的压力源或变量,主要包括四种:不同价值观的冲突、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相对剥夺和危机应对技能的缺乏。“不协调的压力”或“扭力”形成后,在其导致自杀行为的路径中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调节,以及精神病理学因素的干预或强化。张杰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对辽宁、湖南、山东16个农村县的调查研究,为自杀的扭力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书中的内容有助于读者理解 “中国式自杀”,以及更有针对性地预防自杀。

结构与再生产——吉登斯的社会理论(社会学文库;“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34.80
作为英国著名社会学家以及结构化理论的创始人,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理论所提供的分析视角富含动态的结构化过程分析,使原来通行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结构功能论视角得到了补充和完善,在一定意义上具有颠覆性作用。吉登斯将此动态的结构化过程分析运用于近现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社会转型历程,并关注晚期现代性之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历史变迁。从对个人情感的微观考察到对民族国家的宏观把握,再到对包括气候变化问题在内的全球化社会后果的鞭辟里的种种分析,均可见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深刻影响。20世纪后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从崭露头角到渐趋成熟的时期,而到了21世纪初,我们始看到其关于世界社会转型发展的预言在全世界范围内纷纷实现,在这一上中国并不例外,且表现更为突出。吉登斯基于其结构化理论提出的“第三条道路”的观念,也许会对中国当下以及未来汇世界发展大潮流的道路选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为在任何*道路上都无法看到真正的希望。

论城市的合约性质:统筹城乡发展新视角
¥28.80
现有的城市理论多是从空间、社会、经济等现象层面给出城市的定义及其理论模型,较少从制度层面给出城市的理论模型。本书基于对前人理论的融合以及对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的系统研究,论证了城市的合约性质,提出可将城市视作一系列要素合约的集成,城市生成与运行中的合约结构特征是制度层面城市模型的核心内容。中国当前城市合约的结构性特征包括反向补贴与增值折现、统筹不足与激励错位,因此,要从制度、市场、治理三个层面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化解城乡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扭曲现象。全书包括三部分内容:理论研究、实践路径、实证分析。

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5(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22.80
中国人民大学系列年度报告之一,本书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事业年度发展状况行了系统的调研,为相关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6(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27.00
本书为中国网络社会发展情况的年度研究报告,全书主要通过列举若干热网络事件,以社会学的视角透析事件背后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群体特、社会安全等,力图从学术层面对网络社会问题给予解剖和导引。

社会分层的理论逻辑(国外社会建设理论比较研究丛书;“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33.00
作为西方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成果之一,本书囊括并评介了西方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领域的基本经典理论及其经验研究。它以丰富而颇具前沿性的学术视野,围绕社会分层的思想逻辑,对既有的浩繁文献做了一定的采撷、梳理和呈现。全书分上下两篇,由三大部分共十九章构成。上篇,在经典社会分层理论与当代社会分层理论的铺陈里,可以看到大分类的阶级分析与当代层化思维视角的承继或碰撞。下篇,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关于统治阶级、中产阶级和底层贫困阶级的结构特征及其关系群像的研究;二是关于社会阶级流动过程的系列研究。从中国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独特性出发,这部探讨西方分层理论的书籍能为中国实践、中国学术界提供理论创新、理论对话的平台。

自由及其幻象——当代城市休闲消费的发生
¥37.50
本书对“城市工作中心主义”、“中间阶层的下滑”、“职业神圣感与劳动创造性的丧失”、“去自然的城市化”、“休闲空间的被占用和被出卖”、“文化造景运动”,“贩人式中国旅游”,“为了发展而发展的发展主义”等问题予以诚实的揭示,并对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抱以深切的期待。 作者对当代城市“消费性休闲”的发生机制行分析,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以此研究为切口,对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重大问题(如城市生活方式、发展、金钱价值观、权力意识等)的相关面向行批判性反思。这也是人文学者通过文化研究来观察、分析、理解和介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一个尝试。

中国人类学 第一辑
¥25.73
《中国人类学》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惹人类学教授周永明主编。旨在办成人类学领域的连续出版物。本书以推动中国人类学整体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为宗旨,立足中国本土,面向海外同行,定位前沿高端,注重理论创新。通过刊登国内外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反映学科发展的*动态和严肃成果,以期成为中国及国际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园地。辑分为路学研究、全球化专栏、青年学者专栏和书评等几个部分。

中国西部大开发发展报告(2015)(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
¥54.17
本书研究中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发展问题,系统地分析了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报告系列中的一本。由浙江大学周谷平教授主编。

汽车社会交通治理的伦理路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40.14
本书从伦理视角审视汽车社会交通发展现实及其存在问题,解析其中深层关系,在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交通运输规划、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语境中思考交通治理途径,讨论交通技术步及制度变迁的合理性,提升交通行为规范性,以促汽车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