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莹的泪珠:陈忠实给孩子的散文【或描绘自然生灵,或讲述人间温情,或回忆故乡往事,或记录旅行感悟,送给孩子成长路上的心灵美育之作。】
¥22.00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写给孩子的深情散文佳作,30篇字字透着“真”与“情”的口碑之作,或描绘自然生灵,或讲述人间温情,或回忆故乡往事,或记录旅行感悟,无不展示着人间的美好与温情。 其中,《告别白鸽》《一株柳》《蚕儿》等文章入选中小学教材及语文阅读试卷,《朗读者》节目江一燕深情朗诵经典篇目《晶莹的泪珠》,感动万千读者! 希望这些真情之作,能拓展孩子们的阅读视野,丰富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提升孩子们的审美享受,让孩子们领略更自由的天地,获得更丰富的人生。


冯至先生经典译作(全2册)
¥40.00
本套装包括《海涅诗选》《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共2册。 《海涅诗选》海涅是19世纪ZUI重要的一位德国诗人,被称为“德国古典文学的ZUI后一位代表”。冯至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ZUI杰出的抒情诗人”,是中国德语文学翻译与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本书收录了冯至先生翻译德国诗人海涅的《海涅诗选》、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quan面展现了海涅的创作成就。通过冯至质朴而充满艺术性的译文,引导读者理解德国人的思想,并借此一窥经典德语文学的样貌。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里尔克与叶芝、艾略特一起被誉为欧洲现代ZUI伟大的三位诗人。《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是里尔克作品中传播ZUI广的一部。这是在他三十岁左右时写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在这些书信中,作者面向青年在诉说与沟通,他论到诗和艺术,论到两性的爱,谈到生活和职业的艰难,这都是每一代青年人都会面对、感到彷徨的问题。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给迷茫中的青年诸多开解与鼓励,不仅启发了冯至等杰出诗人,更成为了一代代文学青年心中的经典之作。随书附冯至译里尔克诗歌18首。


史铁生散文
¥24.00
史铁生的人生是一个奇迹,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他从悲观失望到至强至尊,超越了平凡和苦恼,穿越了自己生命中的黑暗森林,抵达生命的本质,给无数读者以精神的启迪和引领。 ? 本书精选史铁生经典散文二十八篇,既有怀念亲人的名作《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合欢树》等,也有叙事抒怀的文字如《我二十一岁那年》《故乡的胡同》《墙下短记》《消逝的钟声》等,更有生命思考随笔《好运设计》《爱情问题》《“足球”内外》以及《病隙碎笔》系列等,并配有十几幅照片,包括作家旧照、手迹、书影等,全面展示作者作品和人生的风采。 ? ? ?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 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我与地坛》


时间的果
¥26.99
《时间的果》是作家黎戈的读书与生活随笔,分为“叶舟”和“根岸”两个部分:“叶舟”收录了黎戈的文艺评论:从法国新浪潮的暧昧美学到《细雪》中东方含蓄的人情之美,从低温冷感的本雅明到灼热颠簸的茨维塔耶娃,从慢走慢爱的永井荷风到飘零无寄的奈保尔,从“鹧鸪悲意,采菊心情”的顾景舟到古典文心的叶嘉莹……从文字的气息到城市的脉搏,从书籍的体温到蔬食的滋味,在无数灵性觉醒的瞬间中,倾听内心深处的回响。 到了“根岸”,黎戈将笔头瞄准日常生活:一副眼镜、一支铅笔、云的名字、一口锅……在她笔下,平淡的日常也充满别样的玲珑趣意。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阅读的“文青”生活里,人与书成为互文、彼此依傍,黎戈将她的阅读、审美经验凝结成册,与自身的成长轨迹交相辉映,在庸常的日子中打捞诗意。


不负热爱:活出发光的自己
¥20.99
她是著名的电视剧制片人,制作的电视剧部部火爆,屡屡获奖。 她的事业轨迹乃至人生经历,都与女性的情感、婚育、职场话题密不可分。 她制作的电视剧,《辣妈正传》探讨如何初为人母,《虎妈猫爸》聚焦家庭教育,《大丈夫》关注亲密关系与家庭沟通,《如懿传》直面人生和婚姻的双重困境,《我的前半生》《请叫我总监》解码职场真相和女性成长,大都直抵都市女性的致郁痛,表现她们的悲欢喜乐。 在热播综艺节目《非诚勿扰》中,她更是亲身上阵,与男女嘉宾共情歌哭,给他们指迷津。 本书是黄澜文字作品集。她以真诚坦荡的文笔,细数自己人生历程中遭遇过的种种挫折、经历过的迷惘时刻,讲述女性如何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自我价值。 这是一部引领女性找到自我的寻找之书,是一部关怀女性成长的治愈之书,更是一部独立思考的“人间清醒”之书。 这本书字里行间有情有爱,有力有光,馈赠给人生不同阶段的女性朋友——我们都要活出发光的自己!


记不住的日子
¥39.99
本书为著名作家肖复兴的全新散文集,全书收录了作者新作散文45篇,并附录新作格律诗,配以作者手绘图。散文、诗歌、绘画,丰盈了作者囿于家中的漫长时光,这些爱好结出了果实,以这本《记不住的日子》呈现给读者。 书中有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有对过往的回忆,有日常读书后的感悟,也有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作者用他生动的笔触记录平常日子里自己的所读所感、所思所悟、所忆所叹。文笔清新独到,内容通俗晓畅,以简单的语言生动表达生活之中蕴藏的意义。从他亲切朴实的叙事中,能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生命中似乎有许多平凡得记不住的日子,作者说:记不住的日子,也是生活。作者从细微处着手,记录平常日子里的思考,呈现生活的纷纭和人物的多样,在这些记录中,可以感知时间的力量和岁月的悠长。


此时众生
¥39.99
这是蒋勋用心写下的生活周记,从某年五月始,止于次年五月。在每个当令节气,他观察、体会自然的细微改变,记录下这些晨昏光影、花香叶色、林风潮响、虫鸣蛙声。从他宛如画笔的文笔中,我们可以再现珍贵的记忆,在四季流转中发现生命之美,在自然万物里看见自己与众生。 这些文字更饱含他对友人、对母亲的深情,这既是一份横亘二十四节气的美的生活记录,也是给至爱别具深意的礼物。


过好这一生
¥32.99
蔡澜为人幽默风雅,以鲜活、生动的文字讲述他的所见所闻,与读者分享他的识见。他说:“为了喜欢写而写,才是一个真正的端。除了文字之功,还要够真、够坦白。”一篇篇的小品文,真切动人,令人感到趣味盎然,惭惭地,便会感受到一一滴的生活哲学从文字中渗出来。 这本《过好这一生》是蔡先生过去三年时间所写散文首次结集出版,文章包含了蔡澜先生“过好这一生”的“奥妙”所在。 书中谈“好物”“好吃”“有情”与“好玩”之人与物,从一词一句中可以看到蔡先生的豁达智慧,活得有趣得自在,会给有心的读者以安慰以启发。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6
¥11.99
“作家访谈”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Paris Review)持久、著名的特色栏目。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四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同时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一次访谈从准备到实际行,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且并非为配合作家某本新书的出版而作,因此毫无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文坛秘辛……内容妙趣横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加之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即成为传奇,足可谓“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 2012年,经《巴黎评论》授权,简体中文版“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系列”正式推出,《巴黎评论•作家访谈6》是该系列的一辑,共收录以下15位作家的长篇访谈:拉尔夫•艾里森、罗伯特•弗罗斯特、伊利亚•爱伦堡、路易-费迪南•塞利纳、阿瑟•米勒、约翰•多斯•帕索斯、海因里希•伯尔、哈罗德•布鲁姆、钦努阿•阿契贝、罗伯特•戈特利布、约翰•勒卡雷、A.S.拜厄特、乔纳森•弗兰岑、埃马纽艾尔•卡雷尔、凯尔泰斯•伊姆莱。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6》15位受访作家简介: 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1914—1994),美国小说家、文学评论家,1953年凭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获美国国家图书奖,1975年成为美国艺术文学院院士,被《纽约时报》誉为“美国文学圣山上的众神之一”。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美国诗人,曾四次获得普利策诗歌奖。 伊利亚•爱伦堡(Ilya Ehrenburg,1891—1967),苏联作家,代表作《人·岁月·生活》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Louis-Ferdinand Céline,1894—1961),法国小说家,1932年凭代表作长篇小说《茫茫黑夜漫游》获法国雷诺多文学奖,罗伯·格里耶、君特·格拉斯、威廉·巴勒斯、冯内古特等作家皆深受其影响。 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美国剧作家,以戏剧《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闻名,1949年获普利策戏剧奖。 约翰•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s,1896—1970),美国小说家,以长篇小说《美国》三部曲闻名于世。 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öll,1917—1985),德国作家,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1930—2019),美国文学评论家,20世纪下半叶英语世界重要的文学评论家,以《影响的焦虑》《西方正典》《误读图示》等著作闻名于世。《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栏目“批评的艺术”子单元的首位受访者。 钦努阿•阿契贝(Chinua Achebe,1930—2013),尼日利亚小说家、诗人、评论家,2007年国际曼布克奖得主,现代非洲文学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非洲文学之父”。 罗伯特•戈特利布(Robert Gottlieb,1931— ),美国作家、出版人,被广泛视为 20世纪下半叶伟大的编辑之一,历任西蒙-舒斯特出版社、克瑙夫出版社、《纽约客》杂志总编辑,托妮·莫里森、约翰·契弗、莱辛、萨尔曼·鲁西迪等著名作家都是他的作者。《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栏目“编辑的艺术”子单元的首位受访者。 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1931—2020),英国间谍小说大师,以长篇小说系列“史迈利三部曲”闻名,《泰晤士报》将其评为1945年以来伟大的50位英国作家之一。 A.S.拜厄特(A. S. Byatt,1936— ),英国小说家、诗人,1990年布克奖得主,《泰晤士报》将其评为1945年以来伟大的50位英国作家之一。 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1959— ),美国作家,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美国艺术文学院院士,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纠正》《自由》等,被《时代》杂志誉为“伟大的美国小说家”。 埃马纽艾尔•卡雷尔(Emmanuel Carrère,1957— ),法国作家、编剧,费米娜文学奖、雷诺多文学奖、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得主,代表作有《搅局者》等小说和《对面的撒旦》等非虚构作品。 凯尔泰斯•伊姆莱(Imre Kertész,1929—2016),匈牙利作家,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略萨作品:水中鱼:略萨回忆录
¥55.00
1990年,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角逐秘鲁总统大选失利后,“自我放逐”到欧洲,在此期间撰写了一部“选战回忆录”,这就是《水中鱼》。 全书共二十章,单数各章回忆了作者是怎样踏上文学之路的,其中穿插了其童年和青少年的成长过程、记者工作生涯、求学历程、文学创作,以及与胡利娅姨妈的婚姻;双数各章描写了作者从1987年至1990年的政治历险:从反银行国有化始,到组织民主阵线,到参加总统竞选,到失败的出走和回归文学之路。 这是一本独特的回忆录,读者不仅能从中了解到略萨的生平和创作动力,同时也能窥探到秘鲁的历史与现实、党派斗争、竞选内幕等。


偶然的创造(埃莱娜·费兰特作品系列)
¥29.99
《偶然的创造》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2018年在英国《卫报》持续一年的专栏合集,也是作家自1992年出版处女作以来,首次尝试自传性书写。 通过五十二篇凝练生动的短文,作家回忆了对其有特殊意义的诸多经历、人和物,阐释了自己对恐惧和嫉妒、成长和衰老、身体与写作、谎言和隐私等主题的看法。 这些诚实又节制的文字,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敏感、羞涩、厌恶感叹号、和烟瘾还有失眠症搏斗多年的作家形象。她肯定童年那些令人振奋的谎言,享受母亲的身份。她怀念英年早逝的友人,赞美植物的扩张和女性身体的生产性。她坚信,写作光凭天赋是远远不够的;她认为,梦想回到过去,是对青春的否定;她也断言,民族特或者说民族自豪感,是一些简化的东西,需要与之行抗争。 鉴于每篇专栏的主题均由《卫报》编辑指定,她坦诚这段经历既让她恐惧,又给了她很多启发。对于费兰特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是除其作品、访谈和书信之外,抵达作家一直拒绝示人的面孔和自我的珍贵文本。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张岱著作集
¥8.99
本书是“张岱全集”之一种,系张岱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的全新深度整理本。《陶庵梦忆》以清乾隆王文诰刻八卷本为底本,校勘了清及民国共18个版本,校勘记近500条,其中中科院图书馆所藏抄本为现存一种刻本之前的抄本,保留了不少因政治原因而被迫删改的“违碍”字句,近张岱著作原貌,这次整理纠正了通行本的不少错误,在校勘精度和广度上较之之前版本有很大提升。《西湖梦寻》则以康熙张氏原刻本为底本,校以光绪刻本及相关地志、文集等。两书整理皆严格依照底本,不作丝毫文字删减,《陶庵梦忆》王文诰评和《西湖梦寻》王雨谦评亦全文收。全书还附有两书彩色书影22幅、西湖风景古画20幅,除了给读者提供更为全面的版本信息和相关知识外,也极大提高了本书的观赏性。


倘若有柚子
¥33.99
这世上一定还藏着很多很多只要我坚持寻找 就能找到的东西 小川糸的文字恰到好处的内敛隐含着深情 使人想认真去珍视生活中每一瞬的光 “倘若将来能在我家的庭院里收获柚子,那便足以让人欢呼雀跃。距离那一天应该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小川糸以一如往常的细腻文字,写下横跨一年时光的生活随笔。小川糸营造氛围的功力极强,让人顿觉俯拾皆是生活的美好片段。小川糸解构简单的日常,每字每句精练且温柔,充满刚刚好的优雅和情意,无论翻哪一页看到哪一段,都觉得美好而不过度。 单调的日子里,小川糸选择用不同的奖赏来装生活。用力过好每天,就是对自己的奖赏。


三生有幸
¥13.50
《三生有幸》是 “小说家的散文”系列丛书的一种。 作家北乔涉猎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在投身文学之前,过军营,做过记者,甚至搞过摄影,丰富的经历是北乔的创作源泉,也造就了他文章温和包容的气度。他的散文,执着于书写个人成长的秘密。文笔冲淡厚实,看淡人生却掩饰不住文字中跳跃着的人生智慧。他描摹的生活场景总有那么一幕直你记忆深处,鲜活到让你咂品良久,会心一笑。读他的文章,如和老友重聚,三言两语激活往昔的共同记忆,再有滋有味地细品他那些你缺席的岁月。


红楼续梦
¥22.99
为了方便文学爱好者对《红楼梦》续作的学习,本书对数十种对《红楼梦》续作行研究、梳理、筛选,以大致相当于原书七分之一的篇幅,编成此书。该书特:保留续作原书主要的情节线索,使节本不仅自身首尾联贯、完整,且能较为准确地再现续作原书故事的情节发展特。保持续作原书中主要人物形象的丰富、完整与生动,不因为节本的有限篇幅而损坏,乃至阉割续书原作主要人物形象的丰富,生动,完整。同时,亦尽可能兼顾其他人物形象的丰富与生动。为了突出续作原书的精粹之处,必须去粗取精、存优淘劣、有时也不得不有意识地在适当地方保留一些本该删节的东西。本书是一个整体,由各独立的续作组合而成,因此除了应当考虑各独立续作节本的需要,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它们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的相互之间的联系、配合问题。 本书不失为红学爱好者的辅助读物。


母亲
¥12.99
诗人洪烛为怀念逝去的母亲,而写了《母亲》,用白话间或以诗的语言倾吐着他的哀思。在这个长篇巨制中,作者回顾承蒙母爱四十年的时光,撷取在医院看护、挑选墓地、葬礼和母亲生前一个个细微的生活片段,各成一节,任泪水和着思绪流淌,节节如杜鹃啼血,让人为之情动;字里行间氤氲着对母亲的思念,常有让人猝不及防的话语撞读者的眼帘,让人潸然泪下;那至情至真至纯的文字,会猝然拨响你心灵深处久久搁置的琴弦,使之轰然作响。 本书是一部读了让人流泪的书。获中国散文年度金奖,并选中国散文学会评比的《2014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草木有心
¥29.88
这是一本以诗性笔触抒写的植物学笔记,从作者的童年回忆展,以个人对植物的萌蘖、生长、花、结果、凋谢等一系列过程的观察为索,将受到植物滋养的成长历程和生命体悟娓娓道来。书中既有植物爱好者对花草外观、生长习性等的描写,也不乏游子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简笔勾画,更有对人生的深度体验和对生命循环往复的感悟与思考。这样一本私人草木志,让读者认识到身边草木可爱一面的同时,也对人、生命、世界这些宏大话题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身边的鸟儿
¥29.88
《我身边的鸟儿》是诗人津渡多年潜心观鸟的成果与感悟,作者用平实而不失趣味的文字将身边的鸟儿一一定格,给读者留下了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面。本书以作者实地考察留存的影像资料和亲身体验为素材,以诗意的文字和颇具美感的自然摄影作品,勾勒出一幅宁静、恬淡的自然图景,不仅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全面展现了鸟类的生活环境、习性及现状,更以“我身边的鸟儿”这样一个充满情感的主题,阐释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揭示了“家园”的独特含义。


岁月纷扬
¥40.80
本书是一部作者实现文学之梦的散文集,选取作者多年来创作的散文结集成册。共分为如叶思绪、感怀往事、盈盈亲情、如水友情、美丽自然、可爱动物、遇见美好七个部分。有对生活小事的观察与思考,如《等车》;有对少年往事的追忆和感怀,如《少年往事如蝶飞扬》;有怀念父母音容笑貌的拳拳赤子之情,如《父爱如山,母爱如海》;有对好友故人的惺惺相惜之情,如《重会杨罗,若如初见》;有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与讴歌,如《夏花绚烂》;还有对小动物生存环境的关注和担忧,如《蝈蝈,你们寂寞吗?》。全书语言平实,描摹细致,刻画生动,情真意切,于简单平凡中见深刻与哲思,读之可窥见湖南籍作者从长沙到南宁的奋斗轨迹和心路历程,以及作者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怀抱希望和爱实现写作梦想的坚韧。


谈美说画:吴冠中散文精选集
¥39.99
本书是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吴冠中先生的散文精选集,共收作品四十余篇。吴冠中先生的散文,内容丰富,个性鲜明,体现了其苦恋家园、“风筝不断线”的毕生追求。他画眼看沧桑,谈人间万象、亲情冷暖,谈美丑,谈生死,谈发展与创新,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优劣——学识广博,文字生动,思想深邃,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书中配以代表画作二十余幅,图文并茂,读者可从中提高审美意趣,增长学识,感悟人生。


思于他处
¥32.50
《思于他处》是原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原鲁迅博物馆馆长、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年度文学评论家孙郁先生的全新随笔作品集,共三辑三十二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品评了包括鲁迅、卡夫卡、周作人、普希金、钱锺书、黑塞、王小波、莫言等多位形作家及其作品,也藉由这些形形色色的作品,这些人的文学世界与个人命运,从“他处”迸出新思,重构语言的生命力,展示思想之美。全书文字优美洗练,表述别生面,读来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