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满3件5折 历史学家的经线
历史学家的经线
(美)孙隆基
¥21.99
孙隆基先生在本书中用自己独特方式对中国近代政治史和思想史上核心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鲁迅问题、民族主义等话题行了重新阐述,对历史学家们近代史书写的“文络”行了梳理和批评,并创建性地提出“世纪末思潮”这一分析路径,拓展了整个近代史研究的视野。 书中的文章集中体现了孙隆基先生治学写作的两大特:一是擅于将世界其他地区的历史和思潮作为讨论中国历史背景和参照,在比对中凸显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实质和特性。在讨论辛亥革命时,作者以法国大革命作为前例,追寻辛亥革命的思想和模式源流;在讨论五四运动的时候,又以西方的启蒙运动和同时代的民族复兴运动来做参照;在他对鲁迅的全新解读中,更是将鲁迅纳西方所谓 “世纪末”潮流的影响之中,辟了鲁迅研究的新思路。二是能够综合运用心理学等社会科学方法来行历史叙述和解读。书中有关鲁迅的两篇文章都涉及心理学和心理学史,而谈及法国大革命的文章介绍了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流传;讨论中国南方与北方关系时更是综合运用了优生学、人物地理学和区域类型学的研究成果。 基于这样的治史思路,孙隆基先生为我们呈现了解读中国近代史的另一种可能,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文章“将从清末之民国前期的思想史整个翻转了”。
满3件5折 文化的江山·第一辑(全4册)
文化的江山·第一辑(全4册)
刘刚,李冬君,
¥79.99
文化的江山·辑(全4册)
满3件5折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第十六辑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第十六辑
上海社会科学院《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编辑委员会
¥34.90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十六辑)》主要内容包括专稿:被遮蔽的学者——朱文藻其人其学述要,经子研究,史学研究,文献考证,书评。
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赵敏俐
¥73.25
本书是2012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召的“汉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术论文集之一,参会学者多为该领域权威专家,这些论文在会议召之后,陆续发表于各种权威学术期刊,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反响,现在按专题结集出版,以纪念此次盛会,并为今后的汉代文学研究提供一份宝贵的文献材料。这是所有与会学者共同的心愿,也包含了他们对学术发展的热情期待。本书体系清晰,学术价值突出,涉及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多个方面,关系到文学、音乐、政治、思想、宗教等各个领域,创获丰厚,对新世纪的汉代文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满3件5折 有为言之:先秦“书”类文献的源与流(精)
有为言之:先秦“书”类文献的源与流(精)
程浩著
¥26.60
本书所探讨的“书”是君臣在行政过程中发表的言论所形成的一类文献,它的体裁以记言为主,内容也大多是“政事之纪”。 “书”在先秦时期的流传处于以“类”相存的形态,篇目与文本并不固定。我们现在看到的《尚书》与《逸周书》是由先秦时期的某一种“书”类文献的选编本流传到汉代后整理编定的,因而它们并不能囊括先秦所有的“书”,其中的一些篇目也很难归“书”的范畴。传世《尚书》、《逸周书》大约是由儒家选编本流传而来,至于清华简中的“书”则很可能受到了墨家传“书”的影响。“书”的选编本不仅在篇目上有所差异,其文本也在不断演变。这其中既有文献流传过程中简册散乱造成的自然演变,也有后人出于避讳、押韵以及趋近思想而作的主观改易。随着东周时期的官学下移,单篇流行的“书”类文献逐渐被民间学者搜集、选编为传道或教学用的选编本。而由于地域、家派以及偶然因素的影响,各种选编本对篇目的拣选也不尽相同。结合清华简中的“书”类文献提供的信息以及古书中的相关记载,可以大致还原“书”由史官对记言档案的不断整理、加工并经过流传过程中的不断增广历时成篇的过程。
满3件5折 王化学文论自选集(精)
王化学文论自选集(精)
王化学著
¥76.80
本书分为文学和造型艺术两块,前者涉及英法德意美诸西方国家及个别拉美国家的文学,后者主要涉及文艺复兴的意大利造型艺术。就性质来说,均为作家(包括艺术家)或作品(包括艺术作品)论。所论各家,大多属本人尤为钟爱而持久关注者,如莎士比亚、拜伦、雪莱,以及意大利“艺坛三杰”。对其及其杰作之解读,乃是在占有材料并充分辨析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深于研究客体,而获致独立思考之结果。
满3件5折 宋元南戏传播考论(精)
宋元南戏传播考论(精)
俞为民著
¥76.80
本书对宋元南戏的产生与传播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篇为“南戏文本传播考论”,对南戏的一些经典剧目的文本在明清时期的传播与变异作了梳理和考论;二是“南戏舞台传播考论”,对南戏艺人的生态、演出场所以及南戏的脚色体制、舞台排场、舞台道具、语言与曲调等分别作了论述;三是“南戏在地方戏中的传播”,对南戏在京剧、川剧、湘剧、越剧、梨园戏等地方戏中的流传与改编作了探寻和考论。
满3件5折 历代楚辞图像文献研究(全二册)精
历代楚辞图像文献研究(全二册)精
罗建新著
¥112.80
《历代楚辞图像文献研究》首次对中国古代《楚辞》图像文献产生、发展、嬗变情况及其价值与影响等问题行了系统研究。梳理出《历代楚辞图像总目》,收录《楚辞》图像311目,其数量为现存类似研究之冠,集中展现海内外所藏《楚辞》图像的整体面貌;辑存历代关涉《楚辞》图像诗文490余条,其中60余条系首次直抄录于图像;对中国古代《楚辞》图像萌生、兴盛、转型之发展脉络行了梳理,探究其图式类型、特征、成因、文学艺术价值等,为后继者提供了较为重要的研究基础。
满3件5折 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
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
吕思勉
¥22.50
《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收录了吕思勉先生所著的史地通俗读物四种:《苏秦张仪》、《关岳合传》、《中国地理大势》和《三国史话》,均写于民国年间。我社2010年版,遵依吕氏行文遣句、概念术语,乃至一些议论,以保存著作原貌,同时订正了原书的一些讹误、勘误。
满3件5折 抗战时期中共对根据地社会生态改造研究:以陕北晋西北为例
抗战时期中共对根据地社会生态改造研究:以陕北晋西北为例
董佳
¥16.00
本书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问题来深分析抗战时期中共陕甘宁和晋西北根据地复杂而多元的社会变迁史。(1)是以生产力革命为目标的中共革命为何会造成农民分家、地权分散、村界清晰,并导致传统乡村家庭小农经济固化这个悖论式的后果的;(2)是中共通过民主选举、统一战线和民生建设,如何实现一面积极推政权的一元化革命化,一面又如何令农民相信边区政权是民主和合宪性的,并*终在和国民党的政治竞赛中建构起中共宪政民主的步政治形象,取得政治合法性和道义制高的;(3)是中共如何通过农民劳动互助和农村合作社撬动农村既有社会结构,占领农村公共社会空间,挤走社会各种中介力量,并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群众斗争、悔过自新等方式,深农民精神世界,*终使原本自然分散的农村改造为组织化、行政化的革命新社会的。通过上述三个方面,来真实再现根据地社会经济面貌及其演变的整体轨迹、丰富我们对于在革命与战争背景下内陆偏远地区现代化的理解。
满3件5折 瞻奥集:中古中国共同研究班十周年纪念论丛
瞻奥集:中古中国共同研究班十周年纪念论丛
余欣主编
¥49.00
本稿为复旦中古研究班十年纪念论文集。基于共通的治学理念与研究领域,2009年10月复旦大学中古中国共同研究班成立,核心成员为来自历史学系、文史研究院、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中文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文博系十余位年轻学者,还有校外和海外学者作为“通讯研究员”和“客座研究员”加盟。为纪念研究班创设十周年,从历年的学术报告中精选佳作汇为一编,展现中古中国研究的新气象。
满3件5折 中国历史研究法(国学基本文库)
中国历史研究法(国学基本文库)
梁启超
¥22.80
     梁启超对近代中国史学的改造影响巨大。《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继梁氏《新史学》后又一杰作,系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当时西方史学*展,运用新的学术眼光编纂而成。作者以其宏阔的学术视野,对史料鉴别、史事考订、史迹论次、史书编纂诸层面都有详细阐述,建构起独具一格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散落各处的经验之谈,对于史学初学者颇为亲切有味,堪称培植史学研究趣味的极佳读本。
山海经笺疏(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山海经笺疏(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清]郝懿行撰 栾保群点校
免费
《山海经》共计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该书记载了大量关于地理山川、古动植物、风土民俗、神话传说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先民丰富奇特的想象力。自东晋郭璞《山海经注》之后,出现了多种注本,其中以清代学者郝懿行(1757—1825)撰写的《山海经笺疏》成就。 《山海经笺疏》十八卷,附《图赞》一卷、《订讹》一卷。该书在郭注基础上,以笺补注,以疏证经,广采前人注释及各种史料文献,对许多疑难问题做了考释,阮元评其“精而不凿,博而不滥”。此次整理,以《郝氏遗书》本为底本,以还读楼本等为校本。
理想国M译丛二战记忆系列(全九册)
理想国M译丛二战记忆系列(全九册)
[荷]伊恩·布鲁玛;[美]大卫·I·科泽;[英] 劳伦斯·里斯
¥735.70
有奥斯维辛,就不能有上帝的存在。——普里莫·莱维 无论我在思考什么,总要思考奥斯维辛。感谢那些要求、甚至逼迫我们讲述一切的人,因为他们想听到、想知道发生在奥斯维辛的那些人、那些事。——凯尔泰斯•伊姆莱 我们要知道“人”真正是什么,毕竟,这是发明奥斯维辛毒气室,也是祈祷着走毒气室的“存在”。——维克多·弗兰克 本书力图以一个具体场所为切,对人类历*深重的罪行行*透彻的诠释,这就是奥斯维辛。 历史不是剧本,真相永远不止一个。奥斯维辛并不是专门用于杀害犹太人的灭绝营,也不仅仅与“*终解决”有关——奥斯维辛,是集中营指挥官霍斯等纳粹官员的奋斗史;是波兰人、吉卜赛人、苏联战俘、耶和华见证人的情感炼狱;它是一个八岁德国女孩一天起床,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吉卜赛人,被扔奥斯维辛的故事;它是战后幸存者回到家乡,却发现外面的世界比奥斯维辛更糟的故事……这部书没有孤证,每一个说出来的字,都出自两处以上的历史记录,包括苏联解体后的解密档案和亲历者访谈。 “人们问我,你在奥斯维辛学到了什么?我想我只能确定一件事:没人真正了解自己。”1944年11月,希姆莱要求艾希曼停止驱逐匈牙利犹太人,并说:“到目前为止你一直都在灭绝犹太人,但我现在命令你从今天起变成犹太人的拥护者。”人的行为和信念能顷刻颠倒,因应自身处境(situation)而朝着没有预料到的方向演变,这恰恰是所谓的“人性”。 奥斯维辛是一个更大的故事,我们从未真正了解它。这里所涉及的故事,有不少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
满3件5折 掌故(第八集)
掌故(第八集)
徐俊主编 严晓星执行主编
¥33.60
本集篇,是张充和得意的弟子之一白谦慎所撰《充和老师的家》,滴滴,深情自见。作为掌故爱好者共享的空间,《掌故》也自我期待能够如同张家客厅一般往来皆鸿儒,谈笑风生,触目琳琅。在第七集中,陈晓维曾钩稽出“高级古董商”白坚的一次东洋之行;在本集里,赵纯元又写出他所触到的已易名为白隆平的晚年白坚,正可见同一人物的多维度。在日记里吐槽过白坚的收藏家周肇祥,史睿则以“西服辫子集一身”描绘一生形象,将其定位为“20世纪初新旧转变之际的典型人物之一”。同属“新旧转变之际”典型人物的,本集还有“拖长辫而持复辟论”的辜鸿铭、改朝换代始终不倒的章士钊,以及左右历史走向的袁世凯。艾俊川揭出辜鸿铭鲜为人知的启蒙教育实践,胡文辉将章士钊“老虎总长”绰号的内涵与运用挖掘殆尽,孟繁之关注周馥在袁世凯从朝鲜崛起政坛过程中的作用,无不展示出“新旧转变”的特,也为历史磨洗出更丰富的层次。 近现代学人掌故,向为本刊所重。谭苦盦考察孟森、郑孝胥交往的起起伏伏,细密精到;王培军以文言撰笔记二十则,意在“为心之悦”、“为眼之食”;华人德回忆季羡林、宗白华、魏建功、裘锡圭,李文澜回忆唐长孺、谷川道雄,沈建华回忆钱锺书、饶宗颐,均是亲历,笔下风采宛然。其馀如荣正一遗札中谈与姚雪垠的触,严佐之以家族记忆结合文献重建近代琴人、曾祖霁和尚的生平,宋希於追索瞿秋白《多馀的话》的传抄发表者及其政治背景,谢其章凭借《逸经》杂志抚今追昔等等,也都可圈可。
满3件5折 屈原精神传承接受史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屈原精神传承接受史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龚红林著
¥76.80
本书以历史文献和社会民俗为两翼,考察两千多年来屈原精神传承受的历史全貌。书稿主体内容分为五章,在充分阐释“屈原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对“屈原精神”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落之间(民间、文人、官方、域外等)的文化传承谱系及其受行了系统的研究,是对屈原及其精神传承受通史行研究的重要成果。
东京梦华录笺注(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东京梦华录笺注(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宋]孟元老撰 伊永文笺注
免费
《东京梦华录》,是一部以精细的笔致,着力描写北宋东京汴梁城(今河南开封)的都城风貌和市民日常生活旧事的作品,被誉为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东京梦华录》共十卷,孟元老撰,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主要记述北宋徽宗年间的东京城市生活,是研究北宋时期社会经济、风俗文化、城市生活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其中卷一记述都城东京的概貌,包括皇宫建筑、官署布局;卷二至卷五描绘东京当时的街坊、寺观、桥巷等,既有皇家礼仪和王公贵族的奢华生活,又有市井小民的风土人情;卷六至卷十则记录当时的岁时节令,民俗风尚。 《东京梦华录笺注》是比较权威的笺注本,在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上,徵引过千种相关史料、文学作品注解原书,并配有大量古本插图,可以使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当时的建筑风格、武器装备、饮食特色等,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中华国学文库本以简体横排的形式印行。
满3件5折 《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精)
《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精)
于赓哲著
¥40.80
古人如何面对瘟疫?瘴气是真实存在抑或只是出自人心的幻想?古时候的医患关系是怎样的,他们也有医患矛盾吗?于赓哲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中古时期医疗社会史的研究,认为“疾病比很多因素更能长远影响人类历史”,“在摸索人与社会甚至人性的基本规律的时候,医疗与疾病是一个不错的窗口”。本书通过对海内外大量史料的爬梳整理,剖析实际案例,探索疾病与人心、医疗与社会、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关系,尝试发掘文字背后隐藏的史实,并提供一种思路,试图将传统医学从“科学还是迷信”的窠臼中拉回来,还原中国古代医学的本来面貌。其切既有医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医者形象的模塑、医患关系的探讨,亦有对古代的卫生体系、瘟疫致与治的思维模式、性病对青楼文化的影响、宋代墓葬壁画背后的医药文化等问题的思考。
满3件5折 缟纻风雅:第二届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精)
缟纻风雅:第二届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精)
卞东波编
¥228.00
本书是2017年在南京大学召的“第二届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修订稿的结集,共收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学者约50篇论文。本书分为“东亚古代汉文学研究”“朝鲜半岛汉籍研究”“日本汉籍研究”“越南汉籍研究”“东亚汉籍交流研究”“东亚文人交流研究”等专题,呈现了近年来域外汉籍研究的成果。
满3件5折 浙东唐诗之路学术文化编年史(精)
浙东唐诗之路学术文化编年史(精)
李招红编著
¥82.80
浙东,自晋代起渐成为人文荟萃之地,源远流长的山水诗在此滋生,与之有连带关系的书法、绘画以及宗教等,也在这一地域盛极一时。唐代,许多诗人在浙东一带流连忘返,吟咏不绝,使浙东一带成为唐诗发展中的一个特异地区。新昌竺岳兵提出的“唐诗之路”是对这一人文现象形象、具体而科学的概括和归纳,并得到了学界及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响应。 浙东唐诗之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孕育期、成熟期、拓展期。新昌唐诗之路研究中心李招红所著《浙东唐诗之路学术文化编年史》一书以编年史的形式,全面系统地载录了1967—2020年间浙东唐诗之路学术文化产生、发展、勃兴的整个历程,展现学术研究与文化建设在浙东唐诗之路这个大题目下有机结合的详尽面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它既是对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现阶段发展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全国范围内各条唐诗之路研究的推动和展望。
满3件5折 谷园讲通鉴:西汉兴衰史
谷园讲通鉴:西汉兴衰史
谷园
¥70.99
刘邦由一介草民,投身秦末起义的洪流,败西楚霸王,夺取天下,建立大汉帝国。西汉经文帝、景帝励精图治步繁荣,经武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繁盛,经昭宣中兴宗室得以维系,*后被王莽偷天换日,前后共存续两百多年。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依据,重新梳理了西汉王朝的历史脉络,生动叙述了一段段精彩纷呈的帝国往事:诸吕之乱、七国之乱、巫蛊之祸、征战匈奴、李广难封、苏武牧羊、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还原了一个个鲜活而富有个性的历史人物:萧何、周亚夫、汉文帝、董仲舒、汉武帝、司马迁、司马相如、卫青、霍去病……其中的兴衰成败、权力争夺不断演变,将一个辉煌的时代渐渐推向没落的深渊。书中还对西汉的黄老之治、独尊儒术、王霸兼用等政治思想和商业智慧、风俗观念等做了分析梳理。本书语言活泼风趣,读者无需搬动大部头的史书,便可在酣畅痛快的阅读中了解西汉历史的真相,并收获修己利人的智慧、人生成败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