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在宋朝
¥7.00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军事、外交上留给人们的印象似乎总是被动挨、求和苟安,但当时社会的商品经济却极为发达,尤其在娱乐方面几乎达到了中国古代登峰造极的地步。于左的《玩在宋朝》为我们呈现出的就是皇亲国戚、王公官宦、文人雅士乃至平民百姓如何流连于“吃喝玩乐”之间,带我们领略宋徽宗如何集全国之力成就“超级玩家”,还带我们跟随司马光一起去游园,随李清照一起去马,随贾似道一起去斗蛐蛐,随高俅一起去蹴鞠……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时代抉择
¥22.00
本书汇聚了在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文化发展战略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研究,许多都是作者潜心研究得出的真知灼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内重要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探讨当前国际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及时把握国内外文化战略研究的学术动向,密切关注我国现实,围绕文化发展战略与国家形象建构、文化发展战略的国际视域、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软实力的传播、文化发展战略与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产业等论题展探讨。

国学访谈录
¥20.25
本书由梁枢主编,精选光明日报“国学”版创刊5年来所刊作品结集而成的《国学精华编》和《国学访谈录》,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国学访谈录》从光明日报“国学”版的重栏目“国学访谈”中选取了20多篇访谈,访谈主题大多为学术前沿话题。

舍不得读完的书
¥23.28
《舍不得读完的书》辑录了著名出版人、作家聂震宁的数十篇关于阅读、书籍乃至出版文化生态等方面的随笔和评论和演讲文字。作者从读者、作者身份而出版业,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几十年并任职出版企业领导职位,积数年之功,从立法、制度、实践活动等多方面锲而不舍推动“全民阅读”,为国民通过阅读提高文化素养目标呐喊、奔走。 作者从业数十年,对阅读的价值、出版的意义及前景有着长期而细致的观察和独特的体悟,并以“阅读”为切,对整个文化生态的有着深的思考。作者身兼“写书人”与“出书人”,一以贯之的是一个“读书人”的立场。《舍不得读完的书》,正是这样一份基于对阅读与文化持久深沉的情感与担当,写就的读书之书。

欧亚学刊(新2辑)
¥35.20
《欧亚学刊》是关于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学术刊物,刊物研究范围主要在内陆欧亚史,所收论文从历史、政治、经贸等方面对古代内陆欧亚物质和文化交流行考察和研究,所收文章均为国内外内陆欧亚研究的*成果,学术性强。刊中英语论文占5%以上,其余为汉语、日语。 本辑主题内容如下:寄多羅貴霜的若干問題,三十部女真覆議,中國境內祆教相關遺存考略,史思明的名字小議,明教中的那羅延佛――福建霞浦民間宗教文書研究,乾都台吉在康區的活動探析。

甘肃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22.00
本书是一部研究甘肃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著。全书在全球保护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大背景下,紧密结合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实际情况,次系统地梳理、总结了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存数量和保护现状,次从灾害学的角度审视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并提出了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重估国学的价值
¥49.22
纪宝成校长曾在多个场合提及,他不是国学研究专家,更不是所谓的“国学大师”,只是一个国学爱好者和国学教育的倡导者。纪宝成校长所谈的国学,并不是国学某个领域的学术问题、具体问题,他更多地是从整体上和宏观上关注国学的地位、价值、意义和作用,关注国学教育的探索、实践、创新和发展。

中国节气文化欣赏
¥23.40
本书从企业成长理论和企业扩张分析出发,分析和归纳了企业从初创到成熟这一过程的机理和特征,并按照其特征将企业扩张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分析每个阶段企业的风险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为企业寻找到合适的融资方式配合其扩张行为。这些融资方式按照大类分为股权方式和债权方式,这些各异的股权或债权融资方式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实践操作中具有相对稳 定的对应关系。本书的后半部分则按照前述理论和匹配关系,具体指明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应该使用何种融资方式。本书的分析和归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企业融资的指南,或为企业寻找恰当的融资方式提供更加便捷的指引,提高企业融资的成功率,帮助企业成长。不过,企业*终能否在市场中找到投资人,则是企业家能力、市场环境以及宏观经济约束等众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英国文化博览(世界文化系列丛书)
¥32.98
本书宏观和微观地介绍描述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新闻媒体、语言文学、人文风俗、历史景观以及与英国社会密切相关的世界文化,采用英汉两种语言穿插撰写,在重要的词语、句子后加注汉语或英语,使读者在了解英美文化的同时,又极大地扩展英语语言知识,集知识性、趣味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于一体。正文后的附录部分,特别概括了了英国社会的法律体系。

美国文化博览(世界文化系列丛书)
¥38.78
本书共分六章,图文并茂,完整、系统地介绍美国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容纳了美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新闻媒体、语言文学、人文风俗、历史景观以及与美国社会等密切相关的方面,以新的视角展现美国社会和文化的魅力,为人们熟知和认识美国提供一套完整的资料和素材。

全球化视野中的青年文化
¥33.34
促青年文化健康发展,对整体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选择全球化视野下的青年文化作为研究主题,着重分析文化、全球化和青年文化三个基本概念,对相关理论行梳理,并系统描述了青年文化在西方的发端、表现、特征以及在全球的扩展,探讨了西方青年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青年文化的表征,后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三个层面论述了现代社会青年文化的特殊作用。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历代文选(传统经典文献导读丛书)
¥22.75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伦理道德文化,则为其中为璀璨夺目之瑰宝。她以仁为内在核心、以礼为外在规范、以和为终极指归,涵盖“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可谓异彩纷呈,睿哲精微,宏远而广大,历久而弥新。黄朴民、白效咏、白杨编著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历代文选》撷取其精华,发微其宏旨,删繁就简,提要钩玄,以飨广大读者。《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历代文选》在手,您将会领略到孔子、孟子理想人格的魅力,晏子、子产治国安民的风范,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文天祥充塞天地间的民族大义,林觉民为天下谋永福的高风亮节……

世界汉学 第12卷
¥25.00
《世界汉学》旨在给关切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事实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各国汉学家,提供一个自由演说的园地,祈望以汉语的方式建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统之间沟通与对话,建构国际汉学研究的学术桥梁,为实现在21世纪的共同梦想而尽绵薄之力。全书分“汉学视阈”、“汉学名家”、“经典释读”、“艺术史辨”、“文学对话”、“文献钩沉”、“汉语研究”、“学者访谈”等版块。

中国建筑常识
¥3.99
精心选取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因其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清新凝练,将专业知识、美学思想熔铸于散文的讲述之中,既可以看做资深建筑学家的学术文章,也可以当成著名散文家有关建筑的优美篇章。书中亦附有专业图表,图文并茂,之深而出之显,既可作为建筑研究者的参考书,亦可成为普通读者的门读物。

菊与刀(增订版)
¥9.60
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由此手,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文本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行有力论析,语言富有智慧和幽默感。

中德跨文化交际与管理
¥11.20
《中德跨文化交际与管理》除了介绍文化、交际和跨文化领域的知识外,还将介绍跨文化培训措施、中德交往中具有实践意义的行动指南、人员领导和管理及国际营销方面的企业管理知识。全书分为三大部分(重),每个部分由两章组成。和第二章是理论和认识的基础;第三和第四章介绍跨文化培训措施及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旨在为今后的跨文化工作做准备,具体形象地展示在经济生活中如何使用这些知识;第五和第六章涉及国际商务的重要企业管理知识和国际市场营销问题。本书由德国KaiBartel Thomas Kempa编。

I.A.瑞恰慈与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对话及其影响
¥16.62
世界著名文学批评理论家I.A.瑞恰慈从1927到1979年6次来到中国,在华度过了近5年的时光。他对中国的研究、访问和工作,以及他在清华和北京大学的教学实践加深了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并从中汲取了大量中国文化的营养。《I.A.瑞恰慈与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对话及其影响》运用文化研究理论,从瑞恰慈与中国文化的多次触中、从他在中国的教学实践中、从他在中国普及“基本英语”的艰苦努力中所表现出来的中西方文化对话与相互影响手,研讨了中国文化对他的影响和他对中国学界的影响。本书由荣新芳著。


中国文化常识(套装全3册)
¥19.98
本套装包含中国文化常识1-3共3册


掌故(第二集)
¥28.36
2016年《掌故》di一集出版,半年内连续印行三次,可以说颇获读者好评。2017年,我们推出《掌故》第二集。本集中更是名家云集,如白谦慎、许礼平、艾俊川、范旭仑、胡文辉、柳向春等十几位当代知名作者,再次聚焦近代以来百余年内的文坛、学林、政界、艺苑的人物与故实。 如刘聪先生的《吴湖帆和周鍊霞的订交与相识》,通过吴氏的《佞宋词痕》、吴周二人合作的书画及题跋,以及同时代人物的日记、年谱等资料,详细钩沉了吴周二人的订交与相识。艾俊川先生的《小万柳堂纪事》,条分缕析,运用海内外多种资料,披露了廉南湖、李经迈公案真相与小万柳堂始末,并比勘、考证吴芝瑛书法的亲笔和代笔等爱好者关心的内容,让闻名于近世鉴藏史的小万柳堂“走出旧掌故,显露真面容”。柯愈春先生与学者谢兴尧为至交,用十七个片段写出前辈风貌,非外人所能道者。许礼平、白谦慎两位追记各自交游的长者往事,其文醇,其思远。同为一代人的范旭仑、雷燮仁关注看似不足道的细节,却都着意由外而内描摹人物,星花旧影,耐人寻味。我们还首次在中国大陆发表已故画家周昌谷先生的未刊旧作,并期待挖掘更多有价值的同类稿件。 而在di一集精彩亮相、读者已不陌生的“老作者”们,这回也都出手不凡。尤其是备受赞誉的雪克老人,回忆一代词宗夏承焘,距离、角度都恰到好处,趣味情致更微妙可喜。柳向春、胡文辉、励俊都从艺术史上的名作手,聚焦人与物在历史中的浮沉退。“掌故界”的后起之秀宋希於,仍是本集中zui年轻的作者,这次贡献的是《〈沁园春·雪〉在延安的流传》。继*集追溯“掌故”的源流之后,此番还特意邀请何家干先生介绍四十年前香港的《掌故》月刊,一来向这本同名刊物致敬,二来也正视掌故易于“给夹带私货的人方便之门,拔高自己、添油加醋,或无中生有、罔顾史实”的不足,作为警醒。 封面照片为掌故大家高伯雨(1906-1992)、林翠寒夫妇与友人来维思及古琴家汪孟舒、郑颖孙等合影(1934年摄于北平东兴楼)。

欧亚学刊(新4辑)
¥24.00
《欧亚学刊》(新4辑)由余太山、李锦绣主编,每辑汇集了内陆欧亚欧亚考古、历史、文化、文献研究的*成果。本辑如公元前一千年前后中亚民族的迁徒——萨恩伊与维加里克墓地分期研究、哈萨克草原青铜时代文化——比加泽—丹迪拜文化:兼论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敦乔鲁墓葬的文化性质、《〈元史〉卷三〈宗纪〉笺证》、《圣乔治受难记》与《吉思咒》,等等。

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
¥21.60
“历尽了,渺渺途程,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大江”…… 战乱烽火下的弦歌不辍,薄暮余晖中的骊歌永别。 教会大学——在近代中国发轫于民国初年,至1920年代中后期,渐成蓬勃之势,以燕京、辅仁等为代表的十数所教会大学散落于北京、上海、山东,与国立大学及其他私立大学交相辉映,成为民国高等教育不可忽略的一支。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步伐加速,随即全国长达八年的抗战阶段,全国向大后方迁移,教会大学亦渐次迁移、聚集在成都华西坝等地筚路蓝缕复课兴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久,四年内战再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2年中国大陆实行高校改革,教会大学旋遭解散,西方各国传教人员及各方面专家尽数离境。作为近现代中国教育史中一种短暂存在而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机构,教会大学其历时不足半世纪,对近现代高等教育及学术研究却影响深远。因其“辉煌”,故有“弦诵”;叹其短暂,亦复“骊歌”。 作者岱峻将书写对象聚焦“教会大学学人往事”,展示出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期,教会大学的几度折转经历,尤其是一代学人的精神气质与人世遭际。这其中既包括齐鲁大学国学所的顾颉刚、钱穆等著名学者的曲折经历,也包括许多或显赫一时或学术影响深远却因种种原因被历史湮没少为人知的学者(如人类学家李安宅、哲学家罗忠恕等)、以传教身份来华的海外学者(如农经学家卜凯、金陵大学教授芮陶庵等)、因卷政治之争而经历曲折的媒体人(毕业于燕京大学的“新闻四杰”唐振常、严庆澍等)。 九篇文章,有特写也有群像,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犹如一部同气连声的短篇小说集,又似一本此起彼落的折子戏。